APP下载

贫困大学生创业教育与精准扶贫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2019-12-17张宣建

商情 2019年52期
关键词:研究现状创业教育高等教育

张宣建

【摘要】创业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和高等院校主要育人手段,精准扶贫是我国的战略国策。如何把二者有机结合,通过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理念和创业技能,引导贫困大学生结合家乡经济资源特色回乡创业,带领家庭脱贫致富,消除致贫根源,解决贫困代际传递,构建大学生创业教育与精准扶贫对接新模式。但是目前国内外关于创业教育与精准扶贫的研究并不多,二者尚未建立起契合机制,本文旨在通过梳理国内外研究现状,构建创业教育与精准扶贫的契合机制。

【关键词】高等教育 创业教育 精准扶贫 研究现状

1研究背景

2010年教育部出台《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首次强调在高校中推进创新创业教育;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要进一步探索并构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协同育人机制;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首次将“精准扶贫”上升为我国开展扶贫攻坚工作的基本方略,并强调加强教育脱贫,加大对贫困家庭高校学生的就业支持,实施帮扶行动。国家战略政策表明,围绕精准扶贫、大学生创业教育应是当前乃至今后的研究重点和热点问题。然而当前的研究将创业教育与精准扶贫研究作为两个独立的系统,各自在教育学和社会学领域进行研究,忽略了创业教育与精准扶贫的内在联系和共性。贫困大学生有着强烈的改善自己家庭经济状况的内驱动力,也有较好的外部学习环境提升自身创业能力的外驱动力,在能力和责任的支配下激发贫困大学生的创业愿望,把创业教育和精准扶贫有机结合,培养贫困大学生的创业理念和创业技能,引导大学生回乡创业,带领村民脱贫致富,解决贫困代际传递,不仅是大学教育的宗旨,也是当代大学生的责任。

2创业教育的研究现状

2.1国外研究现状

欧美国家对创业教育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目前其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创业教育体系,涉及创业教育课程、创业教育师资、创业教育平台、创业教育机制和创业教育服务等六个方面。美国最早在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类课程,建立了以市场需求为驱动的创业教育体系,开创了由创业教育中心统一负责制的管理机制,强调专业性与综合性的结合;英国建立了最为成熟的高校创业教育体系,创业教育注重实践的课程体系设计,并成立了全国大学生创业委员会进行统一管理,率先在创业教育中引入金融机制设立创业基金推动大学生创业活动。

2.2 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对创业教育的研究始于上世纪80年代,目前仍处于初级阶段。当前国内学者对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研究主要有两种路径,一是从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现状入手,通过对现实状况的阐述在进行有针对性的路径分析研究;二是从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内容或重要性进行逻辑展示,再着重论述现状并提出对策建议。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6个方面:①大学生创业教育内涵与特征。创业教育是以提高受教育者的创业素质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理念和实践教育,而大学生创业教育旨在培养其创业能力和创业素质,具备强实践、重科学、重技能等特征;②大学生创业教育类型研究。主要包括三类:培养复合型创业人才的均衡创业教育模式,培养高层及创业精英人才的专业型创业教育模式,培养实干型创业人才的应用型创业教育模式;③大学生创业教育价值的研究。学界一致认为大学生创业教育对其个人、社会、国家经济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④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研究。在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教育理念、理论研究水平、课程体系、教育方法、实践环节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探讨;⑤大学生创业教育问题的归因研究。学界一致认为创业实施主体的落后观念或理念,因认知偏差导致培养功利化;⑥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对策研究。学界从教师、学生、创业教育方式、媒介、环境等方面进行论证。

3 精准扶贫的研究现状

3.1准扶贫的界定

王思铁(2013)为代表的学者认为精准扶贫就是对不同的贫困户和贫困地区实施精准识别、精准帮扶和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而以左停(2013)为代表的研究者进一步指出精准扶贫是一种战略选择与原则理念,具备促进生态文明、民族繁荣、党政与政治的内涵。

3.2精准扶贫的影响因素。

学者从特定贫困区域、贫困县和贫困村进行实证分析,提出了精准扶贫实施过程中的困境与问题,并进一步剖析其成因。其中以张笑芸(2014)、等为代表的学者调研四川扶贫工作发现精准扶贫实践中存在识别误差,农村经济持续增长制约,参与性不强,项目资金不足,返贫担忧情绪,一些干部“路径依赖”等六个方面的难题

3.3如何实施精准扶贫

张笑芸(2014)、刘解龙(2015)认为应该强化政府职能,建立瞄准机制精准扶贫对象,健全扶贫制度体系,精准扶贫管理;汪三贵(2016)提出改革贫困标准方法和扶贫资金管理体制并完善考核机制;孙涌(2016)提出金融精准扶贫;郑宝华(2016)从贫困农户及所在社区的基本需求出发,构建能反映农民需求的扶贫资源配置制度。还有部分学者通过调查研究因地制宜开展精准扶贫,如陈晓兰(2015)以四川省廣元市苍溪县精准扶贫为例,提出对象精准,因地制宜,统筹调度。

4 创业教育与精准扶贫契合机制的研究

创新创业教育对经济发展有很强的促进作用一直是学术界的共识,随着精准扶贫概念的提出,学者们开始在此方面进行相关研究。刘昕雨(2016)研究了精准扶贫和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内在联系,认为精准扶贫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发展提供动力支撑,而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发展为精准扶贫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造血细胞;廉超、裴金平(2016)认为应从构建和完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协同育人机制、加大对家庭贫困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支持力度等角度深入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对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实施。

参考文献:

[1]李婵娟, 左停. “嵌入性”视角下合作社制度生存空间的塑造——以宁夏盐池农民种养殖合作社为例[J]. 农业经济问题, 2013, 34(6):30-36.

[2]刘解龙, 陈湘海. 精准扶贫的几个基本问题分析[J].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6):98-104.

猜你喜欢

研究现状创业教育高等教育
我国环境会计研究回顾与展望
构建高校研究生创业实践平台的有效途径分析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基于“创业岗位”需求的新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浅析电力系统谐波及其研究现状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