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县政府部门政府会计制度实施的信息优化与管理建议
2019-12-17李蕾
李蕾
【摘要】长期以来,我国政府实行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预算会计,虽然能够反映出政府的财政预算收支水平,但是却无法准确体现出政府的资源拥有情况、负债水平和运行的成本以及相关费用。进入2019年,我国新颁布的双轨制政府会计制度进入正式实施阶段,政府部门面临着如何及时有效落实各项改革政策,建立与改革相适应的运行机制等问题。本文结合Q县政府部门实际情况,分析了原有政府会计制度存在的缺陷,阐述了新政府会计制度为部门会计核算带来的信息优化,并为保障改革顺利推行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政府会计制度;信息;优化;管理;建议
十八届三中全会是新一轮“双轨制”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的起点。在《财政部关于印发<政府财务报告编制办法(试行)>的通知》中提出,从2016年我国政府开始将政府综合财务报告逐渐改为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并行的模式。2017年正式实施《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与此同时,国家制定了《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以此规范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并决定于2019年1月1日起正式实行,政府会计改革进入攻坚期。政府会计改革有利于优化政府财务会计信息,促进政府绩效最大化,促进政府部门管理改革,加强廉政建设,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1 本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本文以政府会计制度改革为契机,以Q县政府部门的一个会计年度财政业务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原有政府会计制度存在的缺陷,阐述实施政府会计制度的信息优化情况,然后提出管理的新要求和新变化,使新政府会计制度更好地服务于会计信息使用者,为行政单位顺利完成政府会计改革做准备,达到决策有用的目的。
2 Q县政府部门实施政府会计制度的信息优化分析
2.1反映财政资金真实情况的能力有待提高
目前,部门政府会计报表所反映出来的会计信息很不明确。现有的政府报表不能真实的反映出本部门拥有的实际资产及隐性负债。主要是因为现有财务制度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按照资金的实际收入和拨付时点进行入账时点,对于本部门一些未决诉讼以及已签合同但尚未进行资金拨付的事情,不会纳入本期核算范围之中,也就造成了资产以及负债的低估,本部门的家底难以被摸清。
2.2固定资产监管不力
在日常操作过程中,固定资产的购买、领用、报废没有固定的管理规定。在初始确认环节,存在部分固定资产不予记账的现象。即使记账,对于一些运输费、安装费等大额费用均计入部门支出中,造成固定资产入账价值被低估。在后续计量方面,一方面,固定资产不折旧,不能客观反应固定资产真实情况。另一方面,固定资产的盘盈、盘亏不能及时进行调整账面价值,账实不符的现象非常普遍。由于会计核算技术的限制,政府实际控制的资产范围和当前纳入会计核算的资产范围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2.3隐形财务风险
政府部门年末编制第二年预算数,往往根据同级财政部门的“一刀切规定压缩财政资金”要求,最大化的申请预算资金,不考虑预算的经济性和效率性,预算编制与实际情况有较大出入,往往是一边执行一边调整预算。这样会导致有的项目资金不够,有的项目资金浪费,预算资金无法最大化利用,资源配置效率低,使预算过程流于程序。政府部门所采用的绩效评价方式是“民主下的集中”,由领导班子根据感官印象以及群众投票数,确定优秀项目或优秀人员;然后通过年终颁发先进文明奖,评先树优来实现。评选过程过于感性,完全忽略了财政资金的投入与绩效的衡量,这就导致了“评选出的优秀项目未必真优秀”的现象。
3 针对Q县政府部门政府会计制度实施的管理建议
3.1推动政府会计信息披露,接受利益相关者的监督
为了使政府会计达到满足信息使用者信息需求的目标,政府及行政事业单位必须转变政府观念,积极推动政府会计信息的披露。政府部门首先要转变自身观念,改变原有“大政府,小社会”的想法,积极主动的推动政府会计信息的公开。政府改变观念推动信息披露,社会公众积极参与公共权力的实施,监督政府行为,做到全面披露政府财务状况和运营成果。因此,政府部门让公众对于政府的财政行为有一个清晰、准确的了解,更好地服務于群众。以此为契机,政府部门应不断提高信息透明度,满足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的需要。
3.2完善会计信息反馈机制及政府会计报告内容,更新会计信息系统
为了使政府会计改革完善会计报表体系及结构,科学定义政府会计要素,离不开政府及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系统的支持。一方面,行政事业单位要完善信息反馈机制,加强部门之间、部门内部以及部门与外部的信息沟通,政府会计信息反馈机制能够使社会公众使用会计信息评价政府受托责任履行情况,通过一系列公开的信息、公开的财务数据实现社会公众参与公共管理的需求,也能够进一步形成政府与社会公众将形成良好的互动机制。另一方面,部门应该与加强与信息化管理部门的合作,做好需求分析和信息系统供应商的遴选工作,及时更新政府会计的操作系统,保证信息的流动性、及时性。
3.3及时清理核查部门资产及真实资金情况
政府会计改革的顺利进行必须对政府相关会计科目进行初始计量并入账,只有这样,双系统核算模式才能获得基础数据。在现行的编制方法下,试编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主要是通过预算会计数据的转换以及政府相关财务信息的汇总进行。部门应该进一步清理核查单位资产现状,理顺单位资金流向及结余金额,改变原有资产及资金管理方式,清晰、合理地界定纳入核算范围的资产,明确政府内部的收入支出、应收应付、借入借出事项。同时,政府部门应加强资产的内部控制工作,明确各个部门及相关人员的岗位职责,梳理工作流程,提高会计人员责任意识,在日常工作中,及时定期清查资产。
4 结语
综上所述,“双轨制”政府会计改革符合政府会计未来改革的方向,是大势所趋。行政事业单位应该推动政府会计信息披露,接受利益相关者的监督;完善会计信息反馈机制及政府会计报告内容,更新会计信息系统,最终建立起完善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