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现代诗歌的教学新方法
2019-12-17郑道兴
郑道兴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现代诗歌是重要的教学内容,但仍然存在教学效果不佳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在阐述初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提高现代诗歌教学效率的新方法。
关键词:初中语文 现代诗歌 教学方法
与古代诗歌相比,现代诗歌的自由性更强,它突破了传统诗歌框架的束缚,不规定为五言或七言绝句。現代诗歌以浓厚的情绪张力、独特的艺术形式,受到广大教师及学生的喜爱。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受教师重视程度及教学方法的影响,现代诗歌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对此,笔者分享了现代诗歌教学的新方法,以供同仁参考。
一、初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现状
1.教学地位偏低
与散文、议论文等语文知识内容教学相比,现代诗歌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所占篇幅较小,高考分值比例较低,所以很多教师并不重视这一内容的教学,教学时间一再被挤压,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2.教学本末倒置
在现代诗歌教学中,很多初中语文教师将教学重点放在赏析经典诗歌上,没有花时间讲解教材中收录的现代诗歌素材。不仅如此,在诗歌赏析教学中,教师将主要注意力放在解读诗歌字词含义上,几乎不引领学生感悟及体验诗歌本身的情感内涵。这样一来,学生对现代诗歌的理解受限,影响了学生的审美体验。
二、初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新方法
现代诗歌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表示个人情感的重要文体。学生若能掌握现代诗歌的情感表达方式,将有效提升语文综合素养。因此,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必须重视现代诗歌教学,不但要剖析诗歌中的字、词、句,还应指导学生深刻体验及挖掘学生潜藏的思想情感,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1.指导学生反复诵读诗歌
就现代诗歌教学而言,最简单且最有效的教学方式就是让学生朗读诗歌。现代诗歌朗朗上口,如果倾注情感进行朗读,学生可以在反复诵读中感受诗歌语言的表达之美和情感内涵之美,从而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现代诗歌的篇幅不长,但所用的词语较为抽象,学生经常不理解诗歌表达的内容。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进行诵读,加深学生对诗歌内容及情感的了解。
如在教学人教版初中语文《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时,学生可以从字里行间感受到这是一篇提升个人自信的诗歌,诗人用亲切和蔼、与人交流的口吻,给予消极的人以鼓励与支持。在学生掌握这一内涵后,教师可让学生带着感情朗读,学会站在作者的角度思考问题。最后,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再次精读诗歌,辨析诗歌的框架结构,明确诗歌主旨。
2.把握现代诗歌的意境
现代诗歌的篇幅较短,但是表达效果往往比长篇课文的效果更佳。现代诗歌表达效果好的原因是,作者常在语句中蕴含感情,将自己的思想情感、爱国倾诉、赞美表扬融入文字。因此,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内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诗歌意境,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感。
如在教学余光中的《乡愁》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明确这首诗歌是作者对故乡恋恋不舍的情怀,以及对中华民族早日统一的美好愿望。整首诗歌中的遣词造句均表达出诗人精妙的文字运用能力,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剖析字里行间的意向,让学生与作者产生精神共鸣,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水平。
3.尝试模仿创作
现代诗歌通过短短几句话就可以表达出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意境,所以很多学生愿意写现代诗歌。针对学生的特点,教师应把握这一机会,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模仿创作现代诗歌,然后鼓励学生创新。
三、结语
总而言之,现代诗歌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审美鉴赏能力和阅读写作能力有着很大的帮助。面对现代诗歌教学出现的种种问题,教师需及时剖析原因,采取合理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感受现代诗歌的独特魅力,提高现代诗歌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付双.初中语文教学中现代诗歌的教学新方法剖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7,(35).
[2]杨小露.人教版初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研究[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5,(6).
[3]向守哲.初中语文诗歌教学的有效方法之我见[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2).
(作者单位:江西省玉山县下塘乡下塘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