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曲径通幽异彩纷呈

2019-12-17刘萍

山东青年 2019年10期
关键词:三爷教材文章

刘萍

作为一名教师,从登上讲台那一刻起,我便立志成为一名优秀的育人园丁。回首初为人师的岁月,我已由当初的望而生畏到现在的镇定自若,这份宝贵的经历带给我的是成长的历练,其中有经历崎岖小径的束手无策,更有得见异彩纷呈的豁然开朗。

还记得刚刚参加工作时的我,虽然顺利的完成了四年的大学学业和三年的研究生学业,但真正用心读过的教育类书籍可谓少之又少,所以当教材发到我手里的时候,心情真的是很复杂。当我随便翻开教材的一课,扑面而来的是《诗经》历经千年的文化芬芳,那来自远古歌者的哼唱时时拔人心弦,令人无法不陶醉其中。徜徉其间,自己也变成了一个欣赏者,享受着这些经典之作,美丽之文。但作为教者,要想传承这份文学的美丽,我真的非常困惑和焦虑。忙乱中,像遇到救世主一样抓起教学参考书,试图在里面找到可以现成应用的教案或是解读性的文字,可是带给我的是小小的失望。

当时的我并没有足够的信心和勇气走上讲台,因为我面临着太多的问题。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可参考的资料太少了,我该怎么备课?又怎么写备案呢?拿着教材去请教老教师,他们告诉我,要想讲好课,就必须要吃透课文,让自己和文章没有距离,将读文章过程中获得的迫切要和别人交流的东西记下来,然后大量的占有和这一课有关的资料,经过筛选,再形成备案。

此时的我也记起有一位特级教师也曾经说过这样的话,她四十年从教的主要精力都是放在钻研教材上的。她说:惟有吃透教材,课堂上才能关注学生的思维和情感,惟有吃透教材,教师才能应对学生的各种疑难问题,惟有吃透教材,教师才能在课堂上挥洒自如,“潇洒走一回”。因此摆在教师面前的第一本应该研究的书籍其实就是你所教的教材。可怎么做才算是读懂教材呢?那就是反复的读文章,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一字一句的思考,挖掘。这个过程并不需要我们有什么参考资料,一本教材,最多一本字典或词典就足够了,因为这是思考的过程,是与文章缩短距离的过程,更是与作者寻找共鸣的过程。

拿教材中的《绝品》一课为例。“外埠”是什么意思?“入港”怎么解释?什么又是“酒楼茶肆”?这些词语似乎都不陌生,可真正解释清楚,就要经过思考或借助字典,可这只是能算是读懂文章了,怎样才算读透呢?正在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我有幸参与了学校一位有二十年教学经验的老教师准备《绝品》示范课的全过程,他告诉我他想到的几个问题,例如:在刘三爷问常先生为何不做收藏生意时,常先生说完一番话后,就笑,三爷也笑了。这两个“笑”字一样吗?另外还有,当常先生打算把画交给三爷时,又郑重的嘱咐三爷要善待此画,悉心藏之,三爷也庄重接过:“刘某记下了。”常先生的再次嘱托,三爷的两次“记下了”又说明什么问题呢?他的一番话让我明白了,要想读透文章,光读是不行的,还要字斟句酌的去思考,不但自己有所进步,和学生的课堂交流也更加轻松,因为学生应该学的并不只是这些文章,更多的是学到老师学好语文的方法。

但只读教材这一本书还是不够的,要想更深刻的理解教材,还应撒开大网,广泛的去阅读与你教授的这一课有关的一切书籍,然后经过认真的筛选,整合,最终才能形成自己的教学设计。还以《绝品》一课为例,在备课时,没有任何可以参考的资料,在讲课前我便只是局限于备课教材,并阅读有关谈歌的其他文章,虽然有一些收获,但是觉得自己只是越来越被文章中的人物所感动,越来越佩服谈歌的小说创作手法,却无法真正的站在一定的高度上去理解小说中人物的内心世界。正为此而苦恼之时,一位同事向我推荐了几本书,有《中国文人的非正常死亡》,有《论语》,有《道德经》等等,乍一看似乎与《绝品》毫无关系,这些书里既没有常先生,刘三爷,也没有国宝,装裱,更没有谈歌,但细细读来,却突然明白了刘三爷的儒雅中也透露着作为商人的豪气,他对朋友的信任和为人的大度不正是中国文人身上所特有的品质吗?而用装裱店掩饰真实的身份的革命党常先生,在国家危亡的时刻,他不顾个人安危想拯救国家,拯救民族,它不就是民族大义的真实化身吗?在这样理解教材的基础上再去广泛涉猎其他有关书籍,收获甚丰。

在这读书的过程中,我经历了“山重水复”“柳暗花明”,最终体验到了“豁然开朗”的快乐。学习虽然艰苦,但是乐在其中,其樂无穷。它把教师教书的过程也变成了学习的过程。一年两本教材的研读和琢磨,读书量是原来的几倍。古今中外,博览群书,仿佛又回到大学的读书时代,特别是对于我来说,更是一种难得的成长经历。在整个备课读书的过程中没有被动和强制,曾有的点点抱怨和辛苦,最终也化为课堂上的和风细雨,滋润着每个渴望知识的心灵,更丰富着自己为人师表者的灵魂。

在教学之初,第二让我苦恼的问题就是自己读完书了,但还是不会讲。重点如何突出?难点如何突破呢?这时语文组的集体备课就会给我很多帮助。针对即将讲授的一篇课文,大家可以畅所欲言,说出自己的想法,虽然有的想法不一定完全正确,虽然有时大家争论的面红耳赤,但最终总会统一出一个大家都认同的观点,再把它教给学生,在我的想法与别人的发生碰撞的过程中我成长着,如:在《陌上桑》的集体备课中,组内其他老师对史君形象的多角度解读让我这个初出茅庐之辈大开眼界,明白了“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真正含义。在《陋室铭》的备课中,一位同事对“调素琴”“阅金经”“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独到理解更是让思路难以脱离俗套的我茅塞顿开,懂得了刘禹锡的文字也透露着些许孤芳自赏的无奈。

授课之前和同事的交流,使我的思维空间更为开阔了。除此之外,课堂上学生们的思考常会与我发生碰撞,这些经历让我又惊又喜,有时惊叹不已,但也常常措手不及,这是我遇到的第三个问题。

记得在讲《绝品》这一课时,不同班级的孩子对文章的理解都不尽相同,他们的理解给了我很多新的灵感,例如:有的孩子读过后告诉我:“老师,其实这篇课文中的人物都具有特点,你看,常先生,刘三爷,王商人还有马氏,他们也都代表着社会上不同阶层的人,有革命者,有商人,有文人也有普通人。他们对国宝的不同态度一定也说明问题。虽然这孩子并没有说出这个问题是什么,但是这种无师自通,举一反三的思考足以让我叹服,于是我放弃了在别的班级讲课时运用的思路,直接绕着这个孩子的发言分析人物,我鼓励他说:“你是一个会动脑思考的好孩子,你说的这段话很精彩,那我们不妨就从人物入手,看看他们对这国宝到底有什么不同的态度?你刚刚所说的问题又是什么呢?于是课堂上又响起了朗朗书声,他们在试着分析人物,理解主题。小小的意外却解决了这堂课的疑点问题,这让我着实兴奋了许久。

通过以上案例也使我明白了在实际教学中真的不能忽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讲授课程时,我们不妨鼓励学生运用书籍或网络课下自主学习,而此时的课堂则成为了交流的场地,大家都是有备而来,这会比教师长篇大论更有效果。而教师也往往会在学生的思考中有所收获,而对于一些比较深刻的篇目,教师应给学生足够的阅读和思考空间,这样学生接受起来会更轻松。所以我们应该让学生更积极的参与到语文学习中来,哪怕是携手不及的意外,往往也会变成收获,毕竟我们并不只是教学者,而是用教材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教他们学会做人,做事。

自从成为一名教师以来,我慢慢的成长着,虽然有过痛苦,有过迷茫,但是,痛苦最终带给我的却都是蜕变,是进步,我很珍惜与学生共同成长的岁月,更愿继续接受这份挑战!

(作者单位:山东省临沂卫生学校,山东 临沂 276000)

猜你喜欢

三爷教材文章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月亮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天价座石
土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