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入认识灵活应用

2019-12-17邢海红

考试周刊 2019年88期
关键词:初中数学应用

摘 要:理解性教学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主张学生能够对所学数学概念、公式、定理等具备深度的认识,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达到活学活用的目标,以达到提高初中生数学学习能力与知识应用能力的目的。基于此,本文从理解性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的价值入手,重点提出了理解性教学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实践应用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数学;理解性教学;应用

一、 理解性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的价值

(一) 理解是“学”的必然追求

数学是关于数量关系与空间几何图形的一门学科,其中包含了代数学、几何学与统计学,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更加注重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培养,主张学生在已有经验之上构建意义学习,而意义构建学习的核心便是在于学生对知识理解的过程。在以往的事实性知识学习中,学生的数学学习仅仅停留在浅层的数学规则、数学结论记忆式学习中,缺乏对数学概念、知识迁移以及知识应用的深度学习,因此影响了学生的数学学习深度与广度。通过理解性教学模式的应用,让初中生的数学学习摆脱了割裂式的学习状态,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学习绝非停留在内容学习的层面上,其核心在于真正理解的基础上学习灵活运用,让学生在理解性学习下能够对数学基本概念、程序性技能、数学思想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同时建构一个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起到了推进作用。

(二) 理解是“教”的价值体现

在以往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如教师“教”教材、对教材理解深度不足、情境创设不当、“新”“旧”教学手段融合不协调、对学生的理解过程缺乏引导、课堂提问缺乏能动性、课堂反馈缺乏激励性、自学空间有限、数学思想培养被忽视等现象比比皆是。在这种课堂教学模式下学习主体者的数学知识获得主要来源于死记硬背,对初中生的数学学习造成了不良影响,甚至患上了“数学焦虑”症。初中数学课堂实践中出现这种问题的关键原因在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记忆”的侧重和对“理解”的忽视。而在理解性教学的模式下,需要数学教师认识到“理解”才是教学价值的真正所在,因此应将教学重点放在如何让学生真正理解方面,通过理解性教学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学会将理解的内容应用在实践问题解决中,让学生以深层理解作为数学核心素养生成的重中之重,体现出“教”的价值。

二、 理解性教学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实践应用策略

(一) 确定理解目标

在以往的初中数学教学目标制定中,我们发现教学目标大多比较抽象,且局限于认知目标方面,以普遍适用性的、空泛的、割裂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与探究,往往难以起到目标导向的作用,难以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当代教育界研究学者马杰曾表示,优质的教学目标能够达到让学生自己学会的目的,由此可见,教学目标合理设定的重要性。理解目标的制定则需要具有具体的目标,确定学生理解哪些知识点,哪些内容需要深度理解,哪些内容需要持续性理解。同时,理解目标的制定需要坚持明确性的、具体化的、层次化以及系统性的原则,以促进引领学生在知识迁移中增加对新知的理解程度,进而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比如在《一次函数的图像》教学中,从理解性教学的角度分析,首先,函数内容在初中数学学习阶段涉及广泛,在一次函数教学中需要培养学生的空间意识、推理能力、应用意识是主要的教学目标,因此在一次函数图像的教学中,需要学生掌握一次函数图像与其表达式之间的关系,形成数形结合思想,并将其作为持久性理解内容。其次,应让学生在一次函数图像的分析与探究中总结出一次函数表达式,在动态生成中让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图像与表达式之间存在的密切关系,并结合学情确定学生应理解到哪种程度。最后,需让学生找到一次函数、图像与其他函数、图像的关联性,以此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意识。那么,在《一次函数的图像》教学目标设计中,可以设计:(1)能够自行绘制函数图像,并且能够清晰表述出函数性质与一次函数公式的来源;(2)通过自主思考、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分析一次函数图像与其他函数图像之间的异同点与关系。

(二) 理解性教学活动的设计

理解性的教学活动组织并不拘泥于某种单一的形式,并且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大力主张教学活动的多样化、丰富性,因此数学教师应优化理解性教学活动的设计,以具备层次化的、趣味性的思维活动,为学生营造开放的知识探索空间,引领学生将所理解的知识运用在实践之中。理解性教学活动的设计需要围绕“理解”开展,其中包括对数学语言的理解、对图像符号的理解、对实物的理解等,以此达到理解性教学活动设计的预期目标。在理解性教学活动设计中,需要教师掌握以下几个要点:首先,从学习者差异的角度出发,充分了解初中生的数学学习经验;其次,围绕“理解”设计教学活动,并注重教学活动中的趣味因子融合,让学生在理解学习活动中通过层次化的、丰富性的思维互动活动参与,提高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深度,提升学习有效性;最后,需要教师的实施参与,在学生遇到困惑时给予点拨,让学生突破理解的困境,激发学生参与数学理解性活动的主动性。

如在“概率”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概率的随机性特点,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摸红球”的游戏,准备六个不透明的盒子,所在盒子上端留有一个可以伸进去手的空洞,在盒子中分别放入红色、白色、黑色、黄色各一个,将学生分成六组开始摸球,问“一定能摸到红球吗?”让学生在数学游戏活动的参与中理解概率中的随机现象产生原因,并且学会运用概率表示事件的随机性。

(三) 让学生学会表现理解

理解是学生对于知识的内在理解,在脑海中形成的一种对知识的内在洞察力,但是理解性教学的目标并不是仅仅停留在知识理解层面上,而需要学生在内在理解的同时学会外在表现,也就是說能够将所理解的内容运用到实践中。对此,初中数学教师应采用多样化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会表现内在理解,让学生具备内隐理解灵活运用的能力,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学习情境中、作业完成中、活动参与中学会通过外显行为表达内在理解。

如,教师给学生一个锐角三角形,组织学生在此基础上画出某一个角的余角,此时学生的答案各异,为了提高学生的理解表现力,教师应为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让学生上台讲述自己的画法与依据,并且给予学生鼓励,让学生树立表现自我认识的自信心。然后教师鼓励学生发散思维,提出问题“谁有不同的画法?”此时有学生提出“画延长线”的观点,也有学生提议“画对顶角”的方法,让学生一边思考一边表现,在吸收他人观点中完善自我认知,掌握不同的理解表现方法,以此促进学生对数学理解的灵活应用能力。

三、 结语

综上所述,理解性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运用,对于“教”与“学”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的影响,初中数学教师应围绕“理解”组织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充分理解的前提下学会灵活运用,以此促进初中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提升,为初中生今后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吴娟.初中数学理解性教学实验研究[J].数学教学通讯,2017(32):56-58.

[2]吴增生,郑燕红,李宏彦,陈娅芬.勾股定理教学实验研究——让学生真正经历勾股定理的“再发现”过程[J].数学教育学报,2017(1):75-76.

[3]徐娟芳.浅谈初中数学课堂立体教学模式设计[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7(21):105-107.

作者简介:

邢海红,江苏省启东市,江苏省启东市建新中学。

猜你喜欢

初中数学应用
分析膜技术及其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