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企业职业培训的发展现状以及对我国的启示
2019-12-17王琼艳
王琼艳
摘要:日本企业职业培训是其职业教育体系的特色所在,但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新技术的迅速发展,产业的转型升级,新一代年轻人价值观与职业意识更具有多样性,企业非正式员工数量也逐渐增加。企业通过积极引进新技术来提高核心竞争力。政府也以扶持制度的建立为主要手段,帮助企业层次性、系统性地进行企业培训,构建开放合作式培训模式。借鉴日本企业培训的成功经验,我国政府应在多方面完善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法律法规体系,建立开放合作式的职业教育模式,构建科学合理的组织管理机构。
关键词:日本;职业培训;企业;开放合作式
中图分类号:G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9)11-0092-05
日本经济的迅速发展受益于职业教育,而日本职业教育最大的特点在于企业职业培训。日本的企业职业教育是成功的典范,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培训模式,弥补了学校职业教育的不足,成为了日本经济快速发展的杀手锏。日本在二战后发展起来的职业高中、专业高中(技术高中)乃至综合高中在90年代以来处于逐渐萎缩的状态,取而代之的企业职业培训模式并逐渐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中坚力量[1]。日本企业的管理措施、文化传统、晋升机制和组织结构都为企业职业培训的成功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自90年代泡沫经济破灭后,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人等第四次工业革命中的新技术迅速发展,给经济社会带来了重大变化,日本的企业职业培训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
一、日本企业职业培训概述
日本职业培训有多种形式,主要是以下三种:一是OJT(On the Job Training),以企业为主导,与日常工作息息相关的持续性的在岗培训,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与经济性。二是OFF-JT(Off the Job Training),暂离工作岗位进行的离岗职业培训,一般在固定的教育机构实施,如其他的企业、正规学校,或者直接送去国外学习,具有一定的计划性与规模性。三是自我启发式培训,是员工出于提升专业技能自愿参加职业教育与培训,可以自主选择学习的内容与方式,企业将开放各种资源提供各种奖励,给予员工充分的自由,让其挖掘自身的能力。
在日本90%以上的大型企业都会根据自身的特点与需求采取不同的职业培训模式,施行企业内职业培训。其中,经济实力雄厚的规模大的公司大多会成立专门的职业教育培训机构,甚至自己办学,如松下电气的“松下电气工学院”“松下电气商学院”;丰田公司的“丰田工业大学”等,这些都是企业培训技术人员的基地。因此,大型企业的OJT更强调系统性、规模性、组织性。而中小企业受到规模、设备、技术等方面的限制,人力资源开发的投入相对有限,OJT的实施率大约才40%,而且将培训与考核相结合,培训目标更为明确具体。总体来说,日本企业实行分层次的系统培训,上到领导管理人员,下至新入职的普通员工。但是正式员工与非正式员工所接受的企业职业培训的机会并不相同,根据日本内阁办公室在2018年进行的 “企业对‘教育培训的态度调查”表明,OJT中的40.5%和OFF-JT中的66.1%不会培训非正式员工[2]。
根据日本厚生劳动省“能力发展基本调查”(2017年调查),企业通过OJT对正式员工的教育和培训占71.2%,OJT是企业内职业教育最主要的形式[3], 因为OJT主要是获得工作所需的最低知识和技能。与OJT的实施率相比,企业通过OFF-JT对员工进行培训的比例大约为30%,但是与2010年相比,OFF-JT的实施率已经有了明显的提升。在自我启发式培训上,超过40%的公司提供“财政支持”“时间支持”等。随着时代的发展,日本企业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变化。由于生产过程的信息化与智能化逐渐增强,对职业员工的专业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获得新技术无法替代的技能变得尤为重要,所以企业更加注重人力资源的开发,而员工自我发展意识也逐渐增强,因此今后企业OFF-JT和自我启发式培训的实施率将会进一步提升。企业要求员工参与的企业培训与员工自愿参加的职业培训,在培训内容和目的上存在重大差异。OJT主要是以当前工作所需的基础知识与技能,OFF-JT更加注重通用专业实践知识与技能的培训,而自我启发式,除了有关当前工作的事项以及企业文化等内容之外,还有转换职业和创新创业和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二、日本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现状
(一)积极引进新技术
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中新技术的迅速发展,为了使人们能够尽快享受高质量的服务,克服年龄、性别、地区和语言等差异,日本企业积极引入新技术,如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人、3D打印机、云计算等,以提高企业的生产力与竞争力。据最新调查数据显示:至少引进一种新技术的日本企业约60%。已经被证实的是:无论是生产率较高的大型企业,还是生产率较低的中小型企业,新技术的引进都有提高生产率的效果。无论企业引进哪种技术,50%用于“新產品的开发”“新客户的开发”;约30%是“降低成本”和“维护和检查费用减少”;约20%是“缩短工作时间”和“提高工作灵活性”等[4]。
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引入新技术的企业,不仅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而且提高了与社会新需求相关的产品创新和市场开发、销售等能力。最重要的是,引进新技术的企业,在回答“引进新技术对工资与就业的影响”上,回应“增加工资与就业”是“大幅减少”或“减少”的5倍。 因此,许多积极引进新技术的企业认为,随着新技术引进企业的收入增加,而且对高技能工人的需求上升,员工的平均工资也会提升。但毋庸置疑的是,在利用新技术的生产领域,当前的技能和工人的岗位有一部分可能会被新技术所替代。所以日本企业会最大限度地发挥新技术的作用,注重人力资源开发的方式和加大人力资源投资,拓展新的企业培训模式,以帮助员工获得新技术无法取代的高级专业技能。
(二)扶持制度的建立
日本政府非常重视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实施,也为企业提供一系列的扶持制度,如提供人力资源开发咨询服务;培训指导师派遣制度;开发职业培训课程;为企业量身制定培训计划;免费租借培训、认证的场地与设备;职业培训认证制度;举办各种研讨会与座谈会;为中层技术人员制定发展计划;针对中小企业职业培训补助金制度等[5]。为了提高中小型企业的生产力与核心竞争力,补助金制度成为了日本对企业职业培训最主要的扶持政策。日本对企业的补助是针对企业的培训项目的主体,而不是参与企业培训的个体,如对于新入职员工的培训补助金、OJT现场培训补助金、获取职业资格认证补助金制度等。日本的补助金制度主要是以中小型企业为中心,还包括由中小型企业为主体的联合组织(商业合作协会、信用合作社、公司联盟、工商协会等),而对于大型企业主要是提供政策上的指导。申请补助金的企业也需要满足一定的要求,如:参加培训的员工不需要支付任何费用;在正常工作时间内进行培训需要支付工资;有资格获取补助金的员工至少要参加80%的培训课程等。培训的形式可以是OJT也可以是OFF-JT,对于OJT,政府拨款的补助金数额为有资格获取补助金的培训人数×培训时数×430日元,而OFF-JT,补助金数额则是有资格获得补助金的学员每门课程学费的一半(最高15 000日元)[6]。补助金制度对于不同类型的企业,补助的金额有些差异,在制造业、电子通信等项目的补助金额比销售、管理项目的更多。
培训指导师派遣制度中,需要通过如下步骤进行:企业通过人力资源开发中心反应自己所需的培训内容、中心接受申请、匹配培训指导师、制定培训计划、实施培训、企业支付1/2酬金、政府确认培训展开后支付另一半酬金。这一过程中的培训指导师需要在各“职业能力开发中心”进行注册,如(机械焊接、建筑、化学、制造业等)。而职业培训认证制度,则是让符合“职业能力发展促进法”标准的中小型企业的企业主向当地政府申请认证。主要是认证职业培训的目标、内容、时间、指导师、设备、方式等,通过认证的企业主可以获得一定的经营费用补贴,也可以在普通的技能考试中获得免试资格。政府为企业在职人员开发的职业培训课程主要有以下几类:针对入职青年提高技能的培训、获取职业资格的培训、建筑人才培训、熟练技能的传承培训、针对残疾人职业培训。
(三)开放合作的培训形式
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技术的迅速发展,产业转型升级,新一代年轻人价值观与职业意识出现多样性,企业非正式员工数量增加。为了防止技术过时,并尽快对市场作出回应,企业从以前封闭式独立的培训模式转向开放的合作培训模式。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不可能只局限于自家企业,企业联合组织、行业协会等中间性组织也成为职业能力开发的主体之一。根据日本内阁府进行的“企业意识调查”发现,那些注重创造力、产品研发、使用新技术的公司更倾向于与同行业或者其他行业的企业以及政府各阶层的职业培训中心等机构进行合作[7]。日本政府为了帮助资金、设备有限的中小企业顺利进行职业培训,并保证员工获取有效技能,在国家与地方都设有公共职业能力培训机构,如各都道府县的人力资源开发促进中心、职业能力开发短期大学、职业能力开发学校等。企业可以选择与这些公共机构进行合作,也可以与普通大学、研究生院校、职业专修学校、私立的培训机构等进行合作。具体来说,企业委托高等院校的科研机构做一些产品的研发项目、增加企业人员与技术专家的合作交流、利用新技术拓宽管理层获取最新的信息渠道等都缩短了企业的人才培养周期,提高了企业的时代应变能力。
在未来,由于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人类的寿命会延长,预计就业时间也会有所增加,在这过程中,人力资源开发被认为是防止技术过时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员工在一家公司工作一辈子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单靠企业自身去进行人力资源开发是困难的,尤其是中小企业。因此,开放式合作的培训模式将在企业职业培训中占据主导地位。而且随着员工就业观、职业意识的多样化,企业会更加注重促进员工的自我发展。从企业的角度来说,这样既节约了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成本,确保了甚至优化了人力资源开发的效率,又满足了企业创新、持续发展、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需求。从国家的角度来说,减少了青年的失业率,维护了社会秩序的稳定。
(四)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强调部门、层次
据有关调查显示,企业对于从学校教育中获得工作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不抱有太大的期待,认为企业才是职业教育与培训的主体,所以日本90%的企业进行了人力资源开发。基于2018年2月内阁办公室对企业意识的调查显示:人均人力资本投资平均增加1%,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就会有提高0.6%的可能性[8]。据内阁政府进行的“企业人力资源开发调查”显示,70%的企业认为进行职业培训“帮助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和企业的生产率”“它有助于团队合作形成、培养归属意识、增强企业员工的交流”“能够有效培养优秀人才”或“应对新技术和新领域”等[9]。除此以外,企业所寻求的能力是企业所“独特”“專业”的,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也是企业职业培训持续发展的主要原因。
但是,日本企业职业培训强调部门与层次。首先,从部门来看,销售和服务、制造/生产技术、研发等职业培训的比例比较高,而且培训时间长。因为企业这些与研发、制造和生产技术相关的部门竞争力直接关系着产品销量与服务质量,是企业的经济命脉,因此这些部门的职业培训至关重要。其次,从层次来看,大致是董事、领导、主管(经理)、班长、组长、常规现场员工(正式员工),80%的企业进行“新员工的入职培训”,50%以上的企业进行“定期分层教育和培训” [10]。可见日本企业对于非正式员工的培训并没有特别重视,主要原因是非正式员工的离职率相对较高,培训的成本较大。随着时代的发展,企业雇佣非正式员工的比例逐渐增加,日本政府通过减少企业税收等措施,缩小正式员工与非正式员工职业培训的差距,企业也通过雇员转换制度,开发更灵活的非正式员工培训方式。
企业职业培训的有效形式在不同的部门、不同的层级也有些许差异。按部门来说,在研发部门,企业职业培训的有效形式主要是“定期进度核查”“增加获取最新信息的机会”“与专家进行更多信息交流”;在制造/生产工程部门和销售/服务部门则是 “系统的OJT”和“定期进度核查”;在规划和产品开发部门则是“增加获取最新信息的机会”和“与专家进行更多信息交流”;在会计/财务、人事和人力资源开发部门是“系统的OJT”和“参加外部培训和研讨会”。很显然,在人力资源开发的有效方式中“自我启发式”的比例比较高。再来考虑每个阶层的有效企业职业培训,对于非高级管理层的年轻一代(现场领导、主管和正式员工)来说,是企业内部进行的、与工作息息相关的“系统性OJT”;对于高级管理层(部门经理和现场经理)来说,百分比较高的是“增加获取最新信息的机会”和“与内部和外部专家交流更多信息” [11]。这也体现了日本培训方式的灵活性与多样性、层次性、系统性。
三、日本企业职业培训对我国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启示
企业职业培训兼具市场性(劳动力市场)和教育性(作为职业培训场所)双重制度属性,市场性遵循的是逐利原則,而教育性强调去利润化原则,两者之间存在一种张力。但是企业毕竟是以盈利为目的的,无论是哪个国家,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都与其获得的利润有关,也与整个国家的独特的文化背景以及政府的政策扶持或约束有关。
日本企业一直将职业培训作为人力资源开发、提高生产力与竞争力的主要方法,所以日本企业职业培训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与可持续性。换句话说,日本企业职业培训既有内在发展的动力,又有外在政府的约束。与之相比,我国在这两方面都缺乏有力的运行机制,导致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我国企业培训的成本高、员工的流动性大等原因,导致我国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并不太高,尤其是中小企业。不可否认,个别岗位对专业知识与技能要求较低,培训需求不大,但从整体上来说,要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进行职业培训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在我国,政府掌握着职业教育发展的总方向,对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制度环境、激励政策、约束机制等诸多方面具有直接影响,而目前我国政府在促进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方面缺乏一个合理有效的引导机制。一般是以下两种情况:一是现有有关的法律政策体系不健全,二是已有的法律政策执行不力,操作性不强,也缺乏系统保障机制。
(一)完善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法律法规体系
日本以及欧美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政府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职业教育的内涵确立等都会影响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政府在职业教育中承担的首要责任是政策制定、提供经费、协调关系、制定标准。在现阶段,政府应该着力完善有关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法律法规体系,明确职业教育的定位,确立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主体地位。首先面对产业结构以及企业管理体制的变化,促使职业教育作出相应的调整,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如果我们将职业教育狭隘地理解为学校职业教育,或者简单的技能培训,显然阻碍了职业教育的发展,也不能引起企业的关注与兴趣。其次,职业教育的“跨界性”决定其政策制定和办学必须由政府、产业部门和劳动力市场三方面协作促进其发展。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是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和资源合理配置必不可少的环节。这需要政府明确并凸显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主体地位,明晰企业、学校、政府、行业协会等多元主体的权责,并在《职业教育法》中得以强调。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行业为依托,以加强职业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为核心,推动建立多元主体的职业教育合作模式,培养出企业所需的高技术人才。此外,如果缺乏相应的制度保障,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深度有限,而且在时间上也有所限制。政府应该根据市场的形式,加大人力资源投资的力度,出台激励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相关政策,主要是给予参与职业教育的企业税收优惠,给予企业适当的培训补助金,为宣传企业形象提供一些帮助,或者给予企业荣誉称号等。
(二)建立开放式合作的职业教育模式
日本企业培训就是合作开放式。中小企业可以项目为载体从国家或者地方政府得到一定的补助金节约人力资源开发的成本,还可以通过与专家或者高校科研机构合作研发新的产品,以增强企业竞争力。此外,企业通过与同行其他企业或者其他行业协作来培养复合式创新型人才,优化企业自身的人力资源,增强企业的潜在利益。这种开放式的职业培训模式极大地促进了日本经济的发展。因为只有多元化的办学才使得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运行机制(动力机制、约束机制以及利益机制)的发挥具备前提条件与物质基础[12]。政府应该为这种职业教育模式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避免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鼓励中小企业打破封闭式的在职培训,发挥自己的特色与优势与其他机构或者企业、行业协会进行合作。这样,既克服了资金不足等问题,又培训了企业急需的复合创新型人才,优化了人力资源的结构。政府在这过程中仍然要发挥其引导与规范作用,保证各个合作主体的规范性以及人才培养的合理性与科学性。
(三)构建科学合理的组织管理机构
我国职业教育是典型的由政府主导的职业教育模式,具体来说,政府不仅负责职业教育各个层次等级的方针、政策的制定,还对具体的职业院校的专业设计、课程标准、教学等多种微观层面进行多方面的干预。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地区差异、行业差异、企业差异都非常大,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为了资源更加有效合理地运用,促进当地经济地发展,政府应该简政放权,明确自己的地位,构建一个系统的、科学的组织管理机构。还可以在各省市设立职业能力开发中心,并与当地产业、企业、高职院校合作开发职业培训课程,紧贴当地经济发展,满足企业的现实需求。为降低失业率,应提供一些转岗培训、技能培训、订单培训等多种形式的培训课程,并为残疾人、中年妇女提供技能培训,促进其就业。此外,还应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职业培训,促进民办培训机构的大力发展,鼓励非政府组织积极参与职业教育,为解决“政府不灵”“市场失调”等问题提供新的可能。重要的是建立职业培训认证制度,由第三方组织认证,维持培训市场的秩序,保证职业培训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姜大源.日本:企业职业教育模式[N].中国教育报,2007-08-14(002).
[2][8]中野贵比吕.我が国企業のイノベーション活動の分析-ミクロデータを用いた実証分析[EB/OL].[2018-09-15].https://www5.cao.go.jp/keizai3/discussion-paper/menu.html.
[3]日本厚生劳动省.职业能力开发基准[EB/OL].[2019-03-15].https://www.shoku}younouryoku.jp/user/outline.html.
[4][7]安井洋輔,森内岳,渡会浩紀.第4次産業革命における新規技術と企業の生産性[EB/OL].[2017-10-09].https://www5.cao.go.jp/keizai3/discussion-paper/menu.html.
[5-6]東京都能力开发中心.企业人才育成确保[EB/OL].[2019-04-15].https://www.hataraku.metro.tokyo.jp/school/ikusei/index.html.
[9-11]中野贵比吕.我が国における能力開発の現状-個人の能力開発、企業における人材育成のあり方に関する実証分析[EB/OL].[2018-10-09].https://www5.cao.go.jp/keizai3/discussion-paper/menu.html.
[12]喻忠恩,姚楚英.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日本的经验及启示[J].职教论坛,2012(36):93-96.
(责任编辑:张宇平)
Abstract:The vocational training of Japanese companies is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eir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However,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new technology of the fourth industrial revolution,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the industry, the diversity of young people's values and professional awareness, the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informal employees, enterprises actively improve their core competitiveness by actively introducing new technologies .The government has also established a supportive system as the main means to help enterprises conduct enterprise training in a hierarchical and systematic manner and to build an open and cooperative training model. Drawing on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Japanese companies in training, the Chinese government should improve the legal and regulatory systems for enterprises to participate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many aspects, establish an open and cooperative vocational education model, and build a scientific and rational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organization.
Key words: Japan; vocational training; enterprise; open coope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