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消化道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2019-12-17吕聪静
吕聪静
[摘要] 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对消化道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9年2月该院收治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共42例,分为加强干预组和常规干预组,常规干预组通过常规护理措施开展护理工作,加强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加强护理干预指导,比较两组护理方式的应用效果。结果 加强干预组患者的FBG、HbA1c、2 hPG各项血糖指标均明显低于常规干预组,同时SAS、SDS、SF-36评分均明显优于常规干预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对改善消化道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有着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 消化道恶性肿瘤;糖尿病;护理干预;生存质量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9)10(b)-0101-02
糖尿病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慢性疾病,对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影响。与消化道恶性肿瘤合并发生时,治疗的难度更大,不仅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健康,对患者精神、心理状态也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影响[1]。该文选取2016年1月—2019年2月该院收治的42例消化道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对照研究,旨在进一步分析护理干预对消化道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42例消化道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对照研究,男性23例,女性19例;年龄38~69岁,平均年龄(55.47±6.17)岁。其中存在胃癌的患者共13例,存在食管癌的患者共有15例,存在结直肠癌的患者共5例,存在肝癌的患者共9例。将所有患者分为加强干预组和常规干预组,每组21例患者,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同意参与该次研究。该次研究已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的认可。
1.2 方法
常规干预组通过常规护理措施开展护理工作。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帮助患者熟悉医院环境,并按照医嘱给予患者用药指导。同时护理人员也应保持病房內的整洁以及安静,提升患者的舒适度[2]。对于心理健康状况不佳的患者,应给予一定的心理干预。护理人员应将饮食注意事项告知患者家属,并密切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
加强干预组在常规干预组的基础上加强护理干预指导,具体内容如下。
①加强心理指导: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的家属进行沟通,了解患者的家庭情况、社会背景以及性格喜好,并据此制定针对性的心理指导方案。进行护理工作的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在患者情绪低落时,应给予其必要的关心以及鼓励。同时也应定期在病房内组织交流会,促进患者之间的交流,共同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护理人员也应引导患者家属学习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进而为患者提供更加有力的精神支持[3]。对于家庭困难的患者,医院也应帮助其寻求社会、国家的帮助,给予其物质方面的支持,进而帮助患者减轻治疗压力。
②加强化疗护理:护理人员应耐心地向患者讲解化疗方案,并详细解答患者及其家属提出的疑问。同时也应向患者说明PICC置管的必要性以及优势,进而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护理人员也应依据患者的病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穿刺方案,选择最为合适的穿刺肢体以及置管材料。在进行穿刺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进行无菌操作[4]。置管完毕后,应仔细检查导管是否已经完全固定好,并对穿刺部位进行包扎,同时告知患者置管后的注意事项。
③加强血糖控制:护理人员应严密监测患者的血糖水平,并在医生的指导下给予患者降糖药物。对于患者的用药情况,护理人员应详细记录,特别是在患者用药之后,护理人员应加强巡视,发现异常情况后及时处理,预防低血糖等并发症的发生[5]。另一方面,护理人员也应帮助患者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帮助其制定有效的饮食计划。对于无法正常进食的患者,应遵医嘱给予其静脉营养支持[6]。同时给予患者针对性的运动指导,并叮嘱患者运动中要注意保护PICC置管肢体。
1.3 观察指标
干预后,分别对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值(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餐后2 h血糖值(2 hPG)进行检测。同时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以及SF-36生活质量评价量表分别评估两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以及生活质量。
1.4 统计方法
应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干预后两组患者的各项血糖指标统计
干预后,加强干预组的FBG、HbA1c、2 hPG各项血糖指标明显优于常规干预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干预后两组患者心理健康及生活质量评分统计
干预后,加强干预组的SAS、SDS、SF-36评分均明显优于常规干预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消化道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的治疗难度很大,治疗过程中患者既要承受疾病本身带来的疼痛,也需要承受化疗所带来的痛苦,因此患者极易出现抑郁、绝望等不良情绪[7]。同时化疗会加重患者的糖代谢紊乱,极易增加外周神经病变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通过相关临床研究可以得知[8],相关并发症以及心理障碍也是导致消化道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死亡的重要原因,因而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法进一步控制患者的血糖,改善其心理健康水平是十分必要的。
在消化道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加强心理、化疗、血糖控制等方面的干预指导,不仅能有效提升治疗效果,预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同时能有效减轻疾病以及治疗带给患者的心理压力[9]。护理人员不仅要给予患者更为优质的护理服务,同时也应鼓励家属给予患者更多的关心以及照顾,使其能转变消极的生活态度,从而进一步激发患者的潜能,促进其身体免疫力的提升。
该次研究通过加强对消化道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干预指导,有效地提升了患者的治疗信心,促进了其身体状况的进一步改善。通过研究结果可以得知,加强干预组患者的FBG、HbA1c、2 hPG各项血糖指标均明显低于常规干预组,同时SAS、SDS、SF-36评分均明显优于常规干预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加强干预治疗有利于帮助患者减少负面情绪,提升其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护理干预对改善消化道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有着积极的影响,同时能有效帮助患者控制血糖,改善其心理健康状况。
[参考文献]
[1] 赵榕兰,施芸,施梅英.胃肠道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观察及护理对策[J].糖尿病新世界,2017,20(12):137-138.
[2] 陈彩霞.心理与饮食护理干预改善消化道恶性肿瘤化疗后营养状况的研究[J].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17,29(1):66-68.
[3] 李薇.恶性肿瘤患者合并糖尿病或高血糖化疗期间的护理[J].中国肿瘤外科杂志,2017,9(4):273-275.
[4] 田翠平,田丽霞.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配合时辰化疗在常见消化道恶性肿瘤中的应用及护理[J].基层医学论坛,2017(36):5185-5186.
[5] 施凤兰.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化疗的护理方法研究[J].糖尿病新世界,2018,21(2):83-84.
[6] 梁德尾,吴荔,李雷雪.胃肠道癌症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管理[J].福建醫药杂志,2017,39(4):159-160.
[7] 何艳华.胃肠道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化疗的护理观察[J].糖尿病新世界,2017,20(14):149-150.
[8] 黄霞.以情志护理为主的综合护理干预在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中应用效果观察[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15(12):216-218.
[9] 郭立梅.上消化道恶性肿瘤手术后肠内营养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6(74):258-259.
(收稿日期:2019-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