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2019-12-17孙君玲

山东青年 2019年10期
关键词: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高职院校

孙君玲

摘 要:随着我国高职教育事业的发展,民族地区进入高职院校学习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数量急剧增加。他们的思想状况对带动民族地区经济建设,维护社会稳定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根据少数民族大学生自身所独有的思想意识和心理特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高职院校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是个特殊群体,由于少数民族特殊的历史文化传统、独特的风土人情及民族心理素质,使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其思想和心理具有明显的特殊性。作为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我们既要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普遍规律,又要针对特定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探索其特定的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与方法。

我们课题组通过调查发现,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方面的大方向是好的,100%的学生拥护共产党,有较高的入党积极性。在主流价值观方面,普遍认同主流价值观,对自我意识、自我价值和自我实现都比较重视。虽然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方面大方向是好的,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中存在的问题

1、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价值趋向具有双重性,价值观常常不稳定。

许多少数民族大学生从小生活在本民族聚集的少数民族地区,在本民族的语言文字、经济生活、风俗习惯的熏陶下,形成了本民族的文化意识和价值观念。进入大学后,在汉族文化与本民族文化的双重影响,使得他们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也具有双重性。一是全民族的利益;二是本民族的狹隘利益。我们课题组的调查显示,当回答“面对国家利益和本民族实际利益发生冲突时你做何选择?”时,有22%的少数民族大学生选择了“本民族利益优先”,而汉族学生回答同样的问题时,只有2%的人选择了“本民族利益优先”。一旦全民族的利益和本民族利益这两种利益发生冲突时,学生就要做出选择。所以,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价值观常常是不稳定的,思想水平的提高也更加困难一些。

2、少数民族大学生具有较强的民族意识,但政治意识相对薄弱

许多少数民族大学生有强烈的民族情感,随着文化层次、个人素质的提高,这种民族意识有了更明显的增强。我们的问卷调查显示:当回答“你是否具有强大的民族自豪感”时,有80%的少数民族大学生选择“是”,而汉族大学生只有15%的人选择 “是”;当回答“如果听到其他人说我本民族的坏话,我会感到生气”时,有80%的少数民族大学生选择“符合”,16%的人选择“一般”,只有4%的人选择“不会”。这些数据反映了大多数少数民族大学生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和民族自豪感。

但由于社会文化基础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原因,少数民族大学生眼界和见识都只局限于本民族范围,而对时事政治不感兴趣。课题组的调查显示,当回答“你了解党的民族政策吗?”时,只有36%的少数民族大学生选择“了解”,60%的学生选择“只了解一点”,4%的学生选择“完全不了解”;当回答“你觉得世界民族问题对中国有影响吗?”时选择“有影响”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占55%,剩下的45%的学生认为没有影响或影响不大。这些数据表明,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时事政治不感兴趣,其政治意识比较薄弱。

3、人际交往不协调,容易形成自己的小圈子。

课题组的调查显示:当回答“你最愿意哪种民族成分的同学作为你的同寝室朋友?”时,少数民族大学生有52%的人选择了“最好是本民族”,48%的人选择“随便什么民族都可以”,而回答同样的问题,汉族大学生只有2%的人选择“最好是本民族”,98%的人选择“随便什么民族都可以”;当回答“远离自己所属的民族群体,我感到不安”时,有55%的少数民族大学生选择了“符合”,有45%的人选择“一般”或“不符合”。而同样的问题问到汉族学生时,只有5%的汉族学生选择“符合”,其余95%的人选择了“一般”或“不符合”。

当少数民族大学生从生活的本民族文化环境进入以汉文化为主的文化环境之后,都会或多或少的出现孤独感及思乡之情。而部分同学来自相同的地域,有共同的语言、共同的民族文化和生活习惯,促使少数民族同学容易走到一起,形成形成单一而又固定的活动团体。这样会直接导致他们与周围汉族同学交流少,热衷于本民族这个小圈子,很难融人大集体。

二、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建议

1、坚持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旋律,我们要牢牢抓住这一主题,与时俱进地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经常组织学生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学习,接受生动的红色主义教育,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激发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爱国热情。通过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使他们认识到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本民族与其他民族一样,他们的命运是与中华民族息息相关的。这样才能坚定他们的爱国主义信念,增强他们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对伟大祖国的自豪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励他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2、坚持以解决实际问题为核心的指导思想

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来说,他们急需解决的是:学业的顺利完成、融洽的人际关系、民族自尊及权益得到尊重和满足。这些问题是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切人点,解决好这些问题,对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 一定要坚持以解决实际问题为核心的指导思想。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像关爱自己孩子一样关心、爱护少数民族大学生,多与他们交流沟通,了解他们的思想和需要。对于具体的实际困难引起的思想问题,如人际交往不适、生活习惯不适、学业压力、就业压力等,则需要从解决实际问题入手,真正成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排忧解难的领路人,以此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

3、要把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民族文化、校园文化活动结合起来

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民族文化,都希望本民族的文化得到发扬和传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结合学校具体情况,积极开展民族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通过举办少数民族的联欢会、运动会、竞赛活动、歌舞比赛等活动,展现各民族的风采,使各民族的文化和艺术相互交融,相互影响,形成民族大团结的氛围,使得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民族团结教育。只有充分理解、尊重各民族的文化心理,将他们的民族心理和民族文化纳入整个校园文化的视野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才能接近他们,取得他们的信任和尊敬, 才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改造他们的的思想和行为。

[参考文献]

[1]刘伟.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多元文化教育与国家认同[J].中国成人教育,2010,(20).

[2]徐建军.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1

[3]徐静.创新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8):52-53.

课题《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项目编号:18-HZY24)的研究论文

(作者单位: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内蒙古 呼伦贝尔 021000)

猜你喜欢

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高职院校
关于少数民族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调查研究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