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业化进程中消费者行为策略研究
——基于演化博弈视角
2019-12-17黄荣荣
杨 苏,黄荣荣
(1.安徽建筑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安徽合肥 230601;2.安徽省建筑经济与房地产管理中心,安徽 合肥 230601)
二战以后,对于住房的大量需求和劳动力的缺乏促使了建筑工业化的诞生;与传统的建造方式相比,建筑工业化具有提高效率、降低能耗、降低成本和减少环境污染等多重优势,因此其在欧美等发达国家迅速发展了起来。由于受经济、技术等因素的影响,建筑工业化在中国起步较晚,发展较为曲折;由于曾经中国人口红利的巨大优势造成劳动力成本低廉,使得全社会更倾向于采用传统建造方式,对于建筑工业化没有很强烈的发展意愿,导致中国建筑工业化的水平和普及度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目前我国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居民住房需求和要求逐渐增加和提高,如果不使用工业化建造方法,就不能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需求。且随着建筑工业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经济发展理念的改变,政府和越来越多的建筑企业开始重视发展建筑工业化。
发展建筑工业化不仅顺应建筑行业发展大趋势,符合当前低碳经济发展的时代背景,也是建筑业供给侧改革的必然选择。众多建筑企业开始搭车供给侧改革所带来的新机遇,创新技术,抢占市场。基于此,发展建筑工业化不仅能够优化当前我国建筑行业的产业结构,而且有助于促进建筑产业实现跳跃式发展,拉近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最终超越别国。
虽然,当前我国的建筑工业化有所发展,但装配式建筑在全国建筑总量中所占比例依旧较低。为了促进建筑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建筑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各地政府出台了众多的引导性政策,如上海市规定,当建筑企业建造整体装配式住宅预制装配率在15%及以上,并小于25%时,政府给予企业60元/m2的补贴;大于25%及以上的项目提供100元/m2的补贴。北京、沈阳等地对于采用装配式建造技术开发建设项目的企业给予3%的面积奖励。浙江省对引进大型专用设备的建筑企业给予与工业企业一样的贷款贴息等优惠政策。虽然受当前经济技术发展的影响以及政府政策的推动,一些企业开始走向建筑工业化的道路,但发展依旧缓慢。作为工业化建筑的目标群体,消费者对于建筑工业化知之甚少;且由“风险减少理论”可知,消费者付出的成本越大,采取购买行为时就会越谨慎,倾向于购买自己熟悉的产品。面对居高不下的房价和知之甚少的工业化建筑,为了能够减少自己买房的经济风险,消费者自然会选择自己更加熟悉的传统方式建造的建筑,这就使得工业化建筑给消费者带来的吸引力相对不足。因此,推行建筑工业化激励政策,进一步推动建筑工业化的技术进步,打开工业化建筑产品市场,促进建筑工业化的发展在我国任重而道远。
1 相关研究综述
现有研究表明需求市场的发展有助于推动建筑工业化的发展。通过对发达国家建筑工业化的发展进行分析与研究发现,美国建筑工业化是伴随其市场的发展与扩大而不断发展的,在此过程中,政府发挥了重要的引导和调节作用,制定出恰当的调控政策,使政府引导与市场经济相结合,从而加速了建筑工业化的发展[1-3]。日本政府通过设置通产省和建设省,对本国的建筑工业化的发展给予技术指导及政策保护,并通过大规模的建造公营住宅促使其快速发展,政府的引导与支持是日本建筑工业化发展迅速的重要原因[4-5]。新加坡通过迎合及扩大市场需求来推动建筑工业化的发展,在发展过程中重点关注居民的自身需求,致力于提高住宅使用的舒适度,从而刺激消费者的需求,以需求拉动发展[6-8]。当前影响消费者购买工业化建筑的主要原因有建筑工业化的市场认同度较低,媒体宣传不到位[9-10]。众多消费者对建筑工业化缺乏认知,且由于住宅类商品价格高昂使得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更熟悉的传统建筑。由此可以看出,想要改变消费者的选择,只有从价格上入手,通过对选择购买工业化建筑的消费者给予财政补贴,并通过相关政策对消费者的购买行为进行引导,从而刺激消费者的需求。现有研究表明,需求市场的发展有助于推动建筑工业化的发展[11-13]。
当前我国在推动建筑工业化的发展过程中所提出的激励政策,大部分都是针对建筑企业,旨在促进建筑行业供给侧改革的生产体系的构建,对于需求侧的市场培育重视不够,对消费者的激励与关注有所欠缺。而一些文献从成本效益和社会福利等视角进行分析和总结发现,对消费者进行需求补贴优于对企业进行供给补贴[14-16]。因此可以通过对选择购买工业化建筑的消费者给予财政补贴,并通过相关政策对消费者的购买行为进行引导,从而吸引消费者购买工业化建筑[17-18]。如Koning[19]通过对荷兰住房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政府对消费者进行住房补贴时会对消费者产生积极影响。政府除了通过住房补贴对消费者施加影响还可通过税收来引导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刘尚希[20]认为税收对消费者既有负面影响,也有正面影响,当税收减少时会刺激居民消费,当税收增加时,会使消费者减少消费。贺灵童[21]认为可以对购买工业化住宅的消费者予以一定的税收减免或优惠来鼓励建筑工业化的发展。我国对装配式建筑的购买补贴和税收调节起步较晚,且直到目前针对消费者的补贴和税收政策较少。国内学者对于建筑工业化激励政策的研究依然集中于政府和企业[22-23],鲜有针对政府对消费者激励行为影响的讨论。为填补空缺,研究将讨论的重点放在了消费者的行为上,并以此作为研究的创新点。
在建筑市场中,消费者和政府都无法获得完全信息,且都不具备完全理性。消费者在进行选择的时候,除了会考虑自身因素外,还会受到政府政策的影响;同样,政府在制定相关的政策时,也会顾虑消费者的情况。在此期间政府和消费者的行为选择会进行不断地修正和调整,总体上表现为一个动态博弈的过程,基于此,研究选择演化博弈论对双方的行为进行研究。
2 模型建立
研究选取了政府和消费者作为演化博弈模型中的参与方,旨在利用演化博弈来分析政府激励行为对消费者选择购买工业化建筑行为的影响。基本假设如下:
2.1 消费者和政府条件假设
(1)消费者条件假设。
①假定消费者在进行购买行为选择时对住宅的大小、环境等因素的偏好是选定的,消费者的选择行为主要是在传统建筑和工业化建筑之间的选择,其策略集合为{工业化建筑,传统建筑}。
②假定消费者购买工业化建筑所能获得的效用为U1,所付出的购买成本为C1,后期维护成本为W1,总成本为C1+W1;消费者购买传统建筑所能获得的效用为U2,所付出的购买成本为C2,后期维护成本为W2,总成本为C2+W2。
③假设政府激励消费者购买工业化建筑时,对购买工业化建筑的消费者进行一定的经济补贴,且政府所给予的经济补贴采取退坡机制,即补贴的金额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减少;假定在选择工业化建筑后,消费者会得到来自政府的补贴收益f(n)S,f(n)表示政府的补贴金额随时间推移而不断减少的函数,即0 ④假设政府不鼓励消费者购买工业化建筑,则消费者购买工业化建筑所缴纳的税费与购买传统建筑所缴纳的税费相同,用T表示;当政府鼓励消费者购买工业化建筑时,对于购买不同建筑的消费者进行相应的税费调节,如购买工业化建筑的消费者所缴纳的税费为T-t1(0 (2)政府条件假设。 ①假设政府对于消费者购买工业化建筑的行为可以采取的策略有激励和不激励两种,其策略集合为{激励,不激励}。 ②假设消费者购买传统建筑时,政府所能获得的收益为R2,消费者购买工业化建筑时所能获得的收益为R1,相较于传统建筑的收益R2,R1还包括促进产业升级的潜在收益,提高政府公信力的社会收益等。 ③当政府鼓励消费者购买工业化建筑时,进行相应的税费调节和一定的经济补贴,即在政府激励下,消费者购买工业化建筑政府所能获得的税收为T-t1,消费者购买传统建筑政府所能获得的税收为T+t2;同时对于购买了工业化建筑的消费者政府会给予f(n)S的金额补贴;故在政府激励的情况下,消费者购买工业化建筑政府所能获得的总收益为R1+(T-t1)-f(n)S,消费者购买传统建筑政府所能获得的总收益为R2+(T+t2)。当政府不激励消费者购买工业化建筑时,消费者购买工业化建筑和传统建筑,政府所能获得的税收收入都为T;故政府的总收益分别为R1+T和R2+T。 假设消费者选择工业化建筑的概率为x(0≤x≤1),选择购买传统建筑的概率为1-x。政府对购买工业化建筑的消费者进行激励的概率为y(0≤y≤1),政府不进行激励的概率为1-y。可得消费者和政府博弈收益矩阵如表1所示。 表1 消费者和政府博弈收益矩阵 (1)消费者的期望收益。 ①消费者选择工业化建筑的期望收益: E11=y(U1-C1-W1+f(n)S-T+t1)+(1-y)(U1-C1-W1-T)。 ②消费者选择传统建筑的期望收益: E12=y(U2-C2-W2-T-t2)+(1-y)(U2-C2-W2-T)。 ③消费者的平均期望收益: E1=xE11+(1-x)E12。 (2)消费者的复制动态方程。 F′(x)=(1-2x){y[f(n)S+t1+t2]+(U1-C1-W1-T)-(U2-C2-W2-T)}。 令F(x)=0,解得: (3)消费者的演化路径及演化稳定策略。根据复制动态方程的稳定性原理及演化稳定策略的性质可知,当F(x)=0且F′(x)<0时,x为演化稳定策略。 图1 消费者的复制动态相位图 (1)政府的期望收益。 ①政府选择激励策略的期望收益: E21=x(R1+T-t1-f(n)S)+(1-x)(R2+T+t2)。 ②政府选择不激励策略的期望收益: E22=x(R1+T)+(1-x)(R2+T)。 ③政府的平均期望收益: E2=yE21+(1-y)E22。 (2)政府的复制动态方程。 F′(y)=(1-2y){t2-x[f(n)S+t1+t2]}。 (3)政府的演化路径及演化稳定策略。 图2 政府的复制动态相位图 由上述分析可知,在该博弈模型中存在5个均衡点,分别为:(0,0),(0,1),(1.0),(1,1),(x*,y*);关于均衡点的稳定性需要利用Friedamn提出的方法,采用雅克比局部稳定性进行分析,该模型的雅克比矩阵如下: 表2 不同参数条件下局部均衡点稳定性分析结果 图3 消费者与政府的复制动态相位图 结论1:当U1-C1-W1>U2-C2-W2(条件Ⅰ)时,由表2可知(1,0)是唯一的演化稳定策略点(ESS),消费者与政府的演化稳定相位图如图3a所示。当消费者在未获得政府任何激励的情况下购买工业化建筑时,其所获得的效用除去成本后大于消费者购买传统建筑所获得的效用减去成本,此时无论政府是否对购买工业化建筑的消费者进行补贴和减少税费的激励,且无论政府实施激励的程度如何,消费者都会倾向于购买工业化建筑,这种选择是稳定的,不会随着政府选择的变化而变化。因此,此时消费者和政府进行不断地研究与选择后消费者会选择购买工业化建筑,而政府会选择不激励,最后双方会趋向于均衡点(1,0),而这也是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的策略,建筑工业化未来的发展方向。由此可知,可以通过增加U1-C1-W1和减少U2-C2-W2来促使消费者选择工业化建筑。传统建筑经过多年的发展,其建造技术、运营管理和后期维护服务等都已经很完善,所以消费者购买传统建筑所能获得的效用和所付出的成本很难有所改变。只有通过增加U1-C1-W1的值来促进消费者购买工业化建筑。因为消费者购买建筑物的成本C1很难改变,所以想要增加U1-C1-W1的值,只能通过增加U1和减少W1来实现。因为工业化建筑采用标准的模数进行建造,模数的标准化能够使得消费者在进行家居装修时更加省时省力,而且更便于打造自己喜欢的居住环境;同时,工业化建筑具有更好的建筑质量,能够使消费者有更好的使用感,从而能够提高消费者的效用U1。故想要提高消费者的使用效用U1,政府要更快地推进建筑工业化的标准化和促进建造技术更快更好地发展。因建筑工业化在我国的发展还并不成熟,很多配套的后期维护服务并不到位,所以尽快完善后期维护工作有利于减少W1,从而使U1-C1-W1的值增加,使消费者的选择最终向购买工业化建筑演化。 结论2:当U2-C2-W2-(T+t2)>U1+f(n)S-C1-W1-(T-t1)(条件Ⅱ)时,由表2可知(0,1)是唯一的演化稳定策略(ESS),消费者和政府的演化稳定相位图如图3b所示。当消费者在政府激励的情况下,购买工业化建筑所获得的最终收益小于消费者购买传统建筑所获得的最终收益。也就是说,即使政府采取激励的措施来鼓励消费者购买工业化建筑,消费者也会选择传统建筑,购买传统建筑是消费者的稳定策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政府所实施的激励策略力度不够,不论是对于购买工业化建筑的正向激励经济补贴和税费减免,还是对于购买传统建筑的负向激励和税费增加,都无法使得消费者购买工业化建筑最终收益大于购买传统建筑的最终收益。所以,最终政府和消费者的策略会趋向于均衡点(0,1)。 (1)加大对建筑企业的引导,完善建筑工业化产业链。政府可以对建筑工业化的技术和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进行一定的政策支持,从而进一步完善建筑工业化全产业链。例如政府可以尽快制定和推广建筑工业化的相关参数标准和配套的法律法规,促进家具装修市场依据工业化建筑的模数做相应的调整。进而提高企业的工业化建筑质量,方便消费者的家居装修,以及住宅后期的养护,减少消费者因此而付出的成本,提高消费者的居住体验感,增加消费者购买工业化建筑所能获得的总的效益。当消费者选择工业化建筑所能获得的最终总效益高于购买传统建筑时,消费者便会自主选择工业化建筑。 (2)对消费者进行财政激励。目前,在我国的建筑市场中,由于技术水平的限制和需求市场的不成熟,无法实现在没有政府激励的情况下,购买工业化建筑所获最终收益高于购买传统建筑所获最终收益,所以在没有政府激励或者政府激励不足的情况下,相较于购买工业化建筑消费者更倾向于购买传统建筑。在此情况下,想要促进工业化建筑市场的发展,政府需通过相关政策来引导消费者选择工业化建筑产品。政府对消费者的激励政策主要可分为两种:一种是通过税收对消费者的行为进行正反向的调节,给予购买工业化建筑的消费者相当的税费优惠,通过减少税费,提高消费者购买工业化建筑所能得到的最终效益,从而实现对消费者选择工业化建筑的正向激励,提高消费者选择工业化建筑的意愿;而对于购买传统建筑的消费者则增加税收,提高他们因购买传统建筑而缴纳的税费,降低最终效益,增设购买传统建筑的门槛,从而促使他们将目光转向工业化建筑。政府对消费者的另一种激励政策是对购买工业化建筑的消费者实施退坡机制的补贴。经济补贴的机制势必会促使消费者增加购买工业化的意愿,但长期持续不断的补贴机制不利于社会效益最大化的实现,同时在政策红利的影响下,可能会造成部分建筑企业对补贴机制的依赖,而不利于建筑工业化的长远发展。所以,政府对消费者的激励应该是随着时间逐渐减少的。在建筑工业化市场发展的初期,给予消费者大额的补贴,此时,在政策红利的诱惑下,消费者会增加对工业化建筑的购买数量,从而推动市场的发展;而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政府对消费者的补贴逐渐减少,最终完全退出,实现建筑工业化的发展由市场起主导作用,从而实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基于有限理性假设构造出消费者与政府之间的演化博弈模型,并对其策略进行分析。以消费者的选择行为作为研究的创新点,着重阐述了影响消费者选择的关键因素,并提出相关对策与建议,以求进一步推动建筑工业化的发展。为了能够更好地解释建筑工业化发展进程中消费者的行为选择,可以运用数值算例和实际算例做进一步的分析,构造出更加符合我国现状的消费者行为演化博弈模型,并通过实际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以验证其有效性。2.2 消费者与政府的演化博弈矩阵
3 消费者与政府的演化博弈分析
3.1 消费者的演化稳定策略分析
3.2 政府的演化稳定分析
3.3 消费者与政府的演化稳定性分析
4 政策建议
5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