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化指标联合检测在肝脏疾病诊断中的意义

2019-12-17吴波刘伶俐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34期
关键词:肝病生化肝癌

吴波 刘伶俐

肝脏是机体中一个重要的代谢实质性器官,同时发挥着造血、分泌胆汁、凝血、免疫、解毒等多种生理功能[1-2]。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酗酒、暴饮暴食)、工作方式(熬夜、工作压力大)的转变,肝脏疾病患病人数持续增多,以肝炎、肝肿瘤、肝硬化较为常见,对人类身心健康、生活工作及生命安全均存在消极影响。早诊断、早治疗是挽救患者生命、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3]。随着生化检测仪器及方法的不断成熟及完善,生化指标检测在肝脏疾病的诊断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就在多种肝脏疾病的诊断、治疗中应用多项生化指标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进行探究,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观察对象为我院在2017 年12 月—2018 年12 月间接受的60例肝脏疾病患者及来我院行健康体检的47 例人员,分别作为实验组、参照组。实验组中男37 例,女23 例,年龄21~67 岁,平均(41.8±4.6)岁。其中慢性肝炎(CPH)、急性黄疸性肝炎(AIH)、重症肝炎(FH)、肝硬化(LC)、肝癌(HCC)各17、14、10、10、9 例。参照组中男28 例,女19 例,年龄19~65 岁,平均(42.3±5.1)岁。两组观察对象的各项基线资料对比差异均衡(P>0.05)。

1.2 检测方法

患者在入院后立即采取静脉血5 mL,健康人员于清晨空腹状态下抽取上肢静脉血5 mL,将血液置于真空采血容器中,离心15 min,提取血清进行冷藏备用。仪器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型号为迈瑞BS2000M),配合配套试剂,分别采用速率法检测AST(天门冬氨酸转移酶)、ALT(谷丙转氨酶)、y-GT(谷氨酰氨基转移酶)、ALP(谷丙转氨酶)指标,正常范围:AST、ALT 分别为0~40 U/L、0~40 U/L;y-GT [4~38 U/L(30℃),5~54 U/L(37℃)];ALP(女性,1~12 岁小于500 U/L;大于15岁,40~150 U/L);男性,1~12 岁小于500 U/L;12~15岁,小于750 U/L;大于15 岁,40~150 U/L)。钒酸盐氧化法检测TBIL(总胆红素),正常范围为3.4~17.1 μmol/L;酶循环两点速率法检测TBA(总胆汁酸),正常范围为0~10 μmol/L;均严格按照试剂盒及仪器说明书规范进行各项操作,观察两组检出情况。

1.3 统计学方法

试验数据均用软件SPSS 21.00 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P<0.05 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生化指标值

实验组中CPH、AIH、FH、LC、HCC 患者的TBIL、TBA、AST、ALT、y-GT、ALP 水平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见表1。

2.2 不同肝病生化指标单项及联合检出情况

不同肝病中各项指标单项检出率对比:CPH 为TBA/y-GT/ALP <TBIL <AST <ALT;AIH 为TBA/y-GT <ALP <TBIL<AST <ALT;FH 为ALT <y-GT <ALP <TBIL/TBA/AST;LC为TBA/y-GT/ALP/ALT <AST <TBIL;HCC 为AST <ALT <TBA<TBIL <ALP/y-GT。联合检测阳性检出率均高于各项生化指标单项检测。见表2。

3 讨论

肝脏疾病类型多样且复杂,各个类型均会对肝脏功能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寻找敏感度高、检出率高、正确性高的诊断、疾病类型鉴别方法是临床研究的重点。相关研究表明,生化指标能有效反映肝功能变化,但单项生化指标仅能监测某一方面的肝功能变化,对肝脏全部功能的检测存在局限[4-5],因此,在肝病的诊断中采用单项生化指标检测的阳性检出率较低,漏诊率高。丁慧红、杨一等[6]学者研究得出血清PA、TBA、GGT 和ALP 联合检测在肝硬化、病毒性肝炎、肝癌三种肝脏疾病中具有较显著的诊断价值。杜红梅,陈兆云等学者研究得出血清5′-NT、TBA 及GGT 检测对肝脏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7]。本次研究中的表1 可知,肝病患者的TBIL、TBA、AST、ALT、y-GT、ALP 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P<0.05)。TBIL 能反应肝脏部分代谢过程,是监测肝脏功能的重要指标,在急性黄疸性肝炎、肝硬化、肝癌中升高较明显。TBA 属于胆固醇在肝脏分解的一种代谢产物,当肝细胞发生病变时会致使胆汁酸代谢障碍,进入血液中,血清中TBA 浓度增加,能有效监测肝脏排泄功能变化,与肝脏损伤程度呈正相关性[8]。ALT、AST 来源于肝细胞内的一种酶,当肝细胞受到损害时,其血清中ALT、AST浓度升高,在急、慢、重性肝炎及肝癌中变化较明显,但酶活力的高低不能反映肝功能损伤严重程度,对患者病情的判断存在局限[9]。y-GT 是存在于肝内的一种酶,能反映胆汁淤积情况,在各类肝脏疾病中均有所升高,在肝癌患者中升高最为明显,可能与癌细胞可合成y-GT 以及炎症刺激有关[10]。ALP 在肝癌患者中升高明显,可能与癌细胞组织及癌肿肝组织可促进碱性磷酸酶有关,但该指标特异性较低[11]。在不同肝病中应用多项生化指标联合检测,阳性检出率较单项检测均明显升高,与相关文献得出结果一致[12-13],提示多项生化指标联合检测具有较高的灵敏性、特异性,有效弥补了单项检测的局限性,在不同肝病的诊断、鉴别、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表1 两组各项生化指标值对比(±s)

表1 两组各项生化指标值对比(±s)

注:*表示与参照组对比,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表2 不同肝病生化指标单项及联合检出情况对比 [例(%)]

综上所述,生化指标在肝脏疾病中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异常状态,将其进行联合检测具有较显著的应用价值,检出率高,充分结合各项指标的特异性,对提高肝脏疾病诊断的有效性、正确性、弥补单项检测的应用局限具有积极作用,为临床肝脏疾病的诊断、鉴别、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及时、正确、科学的参考依据,值得临床借鉴与推广。

猜你喜欢

肝病生化肝癌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医治疗
胆汁酸代谢在慢性肝病中的研究进展
隐源性肝癌与病毒性肝癌临床特征比较
从废纸篓里生化出的一节美术课
GP73在HBV相关性肝病中的水平及意义
LCMT1在肝癌中的表达和预后的意义
《生化结合治理白蚁》
力量训练的生化评定
一种基于LBP 特征提取和稀疏表示的肝病识别算法
高脂血症对生化检验项目的干扰及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