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赏析课教学改革分析
2019-12-17余毅能广州市交通高级技工学校
□余毅能 广州市交通高级技工学校
艺术赏析课是实施素质教育、提升学生艺术修养的重要课程,其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与审美能力,对丰富学生艺术审美与内涵,塑造学生健全人格有重要作用。当前,随着教学环境与学生需求的不断变化,艺术赏析课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探究学校艺术赏析课程教学改革相关问题,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艺术赏析课对艺术类学生的重要性分析
首先,从学生角度来讲,艺术赏析课可丰富其艺术审美与内涵,提升其专业技能,引导学生在艺术赏析过程中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与感悟。其次,艺术赏析课的开展可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理念与健康的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提升审美品位与人文素养,开发形象思维、表现力与创造力,同时也可以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开拓其眼界并扩大其知识领域。总之,对于艺术生而言,艺术赏析课对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其艺术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二、艺术赏析课教学现状及不足
首先,教学目的与教学内容局限在让学生吸收艺术成果,灌输理论知识,课堂上教师从体裁、内容,再到结构、内涵一一进行指导,重在讲解形式风格,侧重理论解读,导致艺术赏析课堂内容趋向理论化与知识化,学生主体性受到忽视,课堂缺乏活力,教学效率相对较低。其次,从教学形式上来看,存在将学生束缚于课堂与教学框架中的问题,学生缺乏对艺术本体的近距离感受,难以发挥主观能动性。此外,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有时为了完成教学内容,只能加快教学进度,忽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感悟,学生没有充足的时间去体会与思考艺术作品,艺术赏析成为“走马观花”。且“满堂灌”的单一互动模式也难以满足学生互动交流的需求,学生更愿意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自主学习探究。
三、艺术赏析课教学改革路径
(一)优化赏析教学环境
首先,应转变教学形式,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可以在明确教学计划的基础上,诚邀学生共同设计教学内容,充分基于学生的关注点与兴趣爱好,创设以学生为主体的艺术赏析课堂氛围。其次,教师需要不断更新与拓展艺术鉴赏教学内容,内容切忌脱离生活实际,且需具备一定的深度与广度。同时,除了传统的课堂外,教师应基于学生爱好与兴趣,合理选取网络教育资源,加强“互联网+”教育应用,丰富艺术赏析课堂内容与形式,如选取网易公开课、超星慕课等精品课程内容,丰富艺术赏析学习内容,或构建自媒体学习公众平台,促进线上与线下教学融合。
(二)打造多元课堂模式
在艺术赏析课程教学中,学生是体验者而非旁观者,这也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进一步丰富艺术赏析课教学模式,基于学生主体性,尊重学生个性化、多元化学习需求,灵活选取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学会研究方法,锻炼学生的独立思维,提升其主动探索的兴趣。例如,应用“角色扮演”的教学模式,具体可参考文博类综艺节目类型,让学生分别以“博物馆长”“发掘人”“艺术家”等身份向大家讲解文物的文化艺术特色,通过角色扮演的模式,使其成为课堂的主导者,同时激发其表演能力与团队合作能力,使其在活动参与中对艺术品、文化历史(服装、文化礼仪)等有更深入的认知。
例如,赏析与讲解《越王勾践剑》,可以小剧目为课堂核心模式,安排学生分别扮演勾践、夫差、西施等历史人物,演绎一段历史小故事,并在此基础上引出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前因后果,使学生在自主参与以及营造的历史剧目氛围中,更深层次地感受艺术文化背后的故事,进而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三)开发实践教学活动
艺术赏析课不应停留在欣赏内容的表象上,更不应是知识的灌输,而是需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融合,也只有融入生活,才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对艺术的认知与感悟,提升其想象力与创造力。艺术赏析课需要充分利用公共文化教育资源,合理安排课程组成,引导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将欣赏与艺术实践相融合。例如,组织学生实地参观地方博物馆、艺术馆等文化场馆,让学生近距离欣赏与学习艺术;同时开展实地考察、走访参观、技术咨询等活动,以艺术赏析为基础,引导学生自行参与艺术类培训、设计等实践,使艺术欣赏不再是纸上谈兵,空有理论。再如,组织艺术节活动、艺术社团活动等,吸引学生参与,将艺术实践过程作为赏析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艺术赏析的本质是让学生通过欣赏不同艺术作品,获取对美的感性认知,同时提升对美的感受能力与创造能力。学校艺术赏析课的开展实践,应基于艺术赏析课对艺术类学生的重要性以及艺术赏析课教学现状和不足,结合学生多元化、个性化学习需求,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环境等多方面予以优化,使学生真正以学习主体参与到艺术赏析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与人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