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描课程教学的改革策略研究
2019-12-17金世伟长春市第一中等专业学校
□金世伟 长春市第一中等专业学校
素描课程教学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是学生美术学习的基础教学活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审美理念的改变,传统的素描课程教学活动已经无法满足时代发展的要求,因此,我们必须加强素描课程教学的改革,丰富课程内容,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目前,素描课程教学活动已经难以匹配时代发展和人们审美提升的速度,在审美理念改变的环境下,要想获得进一步的提升与发展,素描教学活动必须转变传统的以基础训练为主的教学模式,开展创新性、多元化的教学活动,以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美术思维能力。
一、素描课程教学活动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设置问题
素描课程教育教学活动对课程设置提出了新的要求,从目前来看,我国美术素描教学活动课程内容比较枯燥,重复性严重,内容单一,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学生与教师之间缺乏有效的交流和沟通,导致教学效率低下,学生也难以通过有限的课时学到足够的素描技能,从而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
(二)师资力量不足
素描课程教学活动是一项基础性和创新性的教育教学活动,需要教师具备专业高水平的技能素养,能够满足当前学生教学要求。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素描教学活动的相关教师水平较低,有的素描教师仅仅掌握基础的素描知识,缺乏必备的美术审美能力及创新能力,无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在素描课堂中,教师只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和必备技能的教导,缺乏良好的创作环境和创作氛围,影响了素描教学效果。
(三)评价标准设置问题
目前,素描课程教学评价标准设置比较单一,通常将与实物的相似程度作为作品好坏评价的唯一标准,这种评价方式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素描过程虽然是进行实体的临摹,通过线条变化、明暗、透视等理论展现形体的逼真效果,但是一幅完整的作品需要学生自身的创造,通过理解和想象将无法用素描技巧所表现的形体绘制出来,在这个过程中,传统的单一评价标准已经无法满足作品的评价需求。
二、素描课程教学的改革策略
(一)改革教育教学理念
创新是一个学科持续不断发展的动力源泉,素描课程具有悠久的历史,到目前为止已经涌现出大量灿烂的作品和成果。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素描课程教学活动也逐渐进行调整和改善,教育教学理念不断变化以适应当前社会发展与审美变化的需求。在实际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重改革原有的教学方法,并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联想力,提高学生对素描学习的兴趣。教师可以通过改变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采取因势利导的教学模式,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并结合不同学生的基础情况以及实际学习情况因材施教,激发出每名学生的潜力和创造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同时,教师需要结合素描课程的特点开展文化和历史的研究,向学生讲授国内外优秀的艺术概念和艺术理论,通过文化辅助学生进一步了解素描美术教学的客观规律,使学生充分掌握素描理论知识,从而为学生的艺术创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改革素描教学课程内容
素描教学活动需要依据当前市场发展需求以及对素描人才的培养要求来开展,重视培养学生的美术思维能力、艺术表现力及审美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将素描课程教育教学目标与社会导向结合起来,制订行之有效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案。对任何一项技能来说,都是先有技术,再有艺术,因此,在素描教学过程中,首先,教师要加强对学生技术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基础素描技能,然后培养学生的相关人文素质和审美能力。同时,教师还可以向学生讲授相关技巧之外的艺术历史知识与文化知识,丰富学生的美术理论知识,让学生通过对美术知识的全方位、多层次的了解,实现各种艺术技巧的综合使用。其次,教师还需要加强情感教学在素描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比重,将艺术创造与情感结合起来,把学生的情感融入创作的作品中,以丰富作品的形式和内容,提高作品的艺术价值。教师要鼓励学生通过素描创作去更好地认识自己,确定素描创作的目的及素描创作的途径,从而使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自主创作,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艺术鉴赏能力和艺术应用能力。最后,教师要多鼓励学生采取多种不同的物体和对象开展素描学习,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素描素材和充足的空间,使学生走出课堂,走入广阔的天地,寻找艺术创作对象,获得艺术创作的灵感,感受艺术创作的魅力。
综上所述,素描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是当前素描教学活动的大势所趋。本文主要针对素描课程教学的不足进行探究,指出素描教学课程改革的相关措施,希望能为素描教学活动提供一定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