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对小学作文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2019-12-17张蕊

魅力中国 2019年48期
关键词:课文作文生活

张蕊

(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头道营子实验小学,内蒙古 赤峰 024200)

语文是一门基础课,工具课。因为它是学好其它各门功课的基础,也是全面提高人才素质和开展创新教育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所以我们的语文教学必须为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创新人才服务。

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全面培养学生的读、写、听、说能力,而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作文教学的现状却不容乐观。不少学生对作文厌写、怕写,出现作文千篇一律,千人一面,套话、大话、空话、假话、废话的情况,教师也感到自己劳而无功,作文难教。对于一个语文老师来说,实在是一件令人汗颜的事。笔者认为,作文教学之所以出现如此尴尬的局面,是因为师生对作文的认识还存在着一些误区。

作文的真谛是在于它应该真实而自然地表现一个人对生活的感受、体验与理解。它流露的是习作者的真情,展现的是习作者的人格、学识和修养。背离了这一点,无异于天方夜谭。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往往只重视作文写法的讲解,不辞辛苦地查资料,为学生总结出各类文章的写法与要求,总以为这样就能使学生学会作文,写出好作文来。其实,对于缺乏深入思考、独立 思考、严密思维、生活热情和生活经验、丰富知识的学生来说,写法和要求只不过是一些苍白而空洞的毫无生命力的东西。

有时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对文章写法,技巧的分析,往往超越了学生的实际水平,远远超过了学生丰富自己的生活感受的程度,也远远超过了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层次。教师过多地注重了文章写什么,怎么写,却忽略了作者怎么样能写出这样的文章。幻想通过这种方式能让学生学会写文章,殊不知这样反而把丰富多彩的作文课堂肢解化,大大失去了作文课的生命与活力。

社会的影响也是重要因素,大街小巷的书摊、书店出售的作文指导书,作文参考书,真可谓数不胜数,令人眼花缭乱。千篇一律的重写法、重技巧、重形式,却忽视对人生的关注。这些参考书只能让学生“临时抱佛脚 ”,东拼西凑,改庆换面,像这样的“指导”又哪里会有真情实感和深刻性可言?又哪里会出现风格特点五彩纷呈的作文世界呢?更有甚者,名目繁多的作文辅导班,速成班,使美其名曰的作文捷径和秘决吸引着莘莘学子去掏父母的腰包。这些情境很值得教师深思。

因此,我们广大语文教师,很有必要对作文的真谛一业番深刻的思考和研究,还作文以本来面目,让学生真正认识到作文和自己、作文和做人、作文和生活的密切关系。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应该重视一下对学生思考习惯、思维品质、审美情趣、人格修养以及观察能力想象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丰富自己对生活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他们认识到作文在就于努力写出自己的对生活、对人生、对生命的感受、体验、思考与理解,从而给人以启发。如果真的能做到这样,写文章也就不是什么难事了,正所谓是“胸中有丘壑,下笔自成文”。也只有在这个基础上,那些作文的写法才能够真正产生指导作用,才能使我们的作文教学走出低谷,脱离尴尬地,才能为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奠定基础,铺平道路。

教学实践中使我深深认识到:要想提高作文教学质量,必须氢作文渗透于语文教学当中,必须把作文教学与课内外阅读紧密结合起来,必须丰富学生课外生活,树立“生活即语文”的大语文教育观念。比如根据教材中的作文要求,在对学生进行命题作文指导时,可结合课文范例,选取学生的生活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场景观察与习作训练;在写法上模仿课文写法,在题材上选取最熟悉、印象最深刻的事例,把课文知识运用到作文实践中来;也可把学生带入沸腾的社会中,美丽的自然中,丰富学生的生活,扩大作文自动选材的范围,提高选材的悟性,使学生能身临其境,写出真情实感。我要求学生作文以自己的观察与实践为依据,看到什么写什么,感受到什么写什么,以实写实,以自己的生活为原型,以所学的课本范文为模式,把仿写与创造融为一体。我的具体做法是:

一、把学生带入观察现场,提供作文素材。即根据周围的事物和场景以及社会、自然的大环境,让学生进行观察,如把学生带入工厂、街道、公园、风景区,激发学生家家乡、爱祖国的热情,丰富作文素材,用感观陶冶学生情操,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为学生创设活动现场,丰富想象能力。如组织学生召开“走好人生的第一步”、“我是家乡导游员”、“到太空去旅游”、“电影英雄记心中”等各类主题班会,让学生的想象力心情发挥,激发学生对美好未来的憧憬,或把学生的正常活动、事件、学习、生活等内容和广播电视、文娱演出的形式进行连接,把这些下来。学生在仿写时,不仅能把课文中的部分词语用上,而且也能掌握记叙的方法。这样写出的文章,内容比较具体,条理比较清楚,语言也自然而活泼。

猜你喜欢

课文作文生活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红批有声作文
红批有声作文
红批作文
红批作文
背课文
漫生活?阅快乐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