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化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调研报告

2019-12-17戴俊伟

魅力中国 2019年48期
关键词:新化县人居整治

戴俊伟

(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委党校,湖南 娄底 417000)

根据省、市人大的工作部署和新化县人大常委会的安排,对全县农村人居环境展开调研,为县委政府稳妥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提供决策参考。此次调研主要采取实地走访、座谈和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先后走访了田坪镇万龙村和犹南山村、琅塘镇光明村、科头乡下庄村,与乡镇分管领导、美丽办主任、村组干部、村民代表深入交流并填写调查表。在广泛搜集第一手材料并进行深入分析研讨的基础上,形成报告如下:

一、新化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实施情况

近年来,新化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农村环境整治为突破口有序地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广大群众的广泛认可。

(一)加强组织,强力推进。落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级书记责任制”和“一把手”责任制,全面形成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推进机制。在财政资金紧缺的情况下,对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资金实行专项调度。

(二)分类指导,整体推进。坚持因村制宜编制村庄建设规划,分乡镇、分类型、分重点推进人居环境整理工作,确保与乡村经济发展水平协调发展。把全县行政村分为四类,整体推进人居环境整治。一类为日常保洁村抓好“五清二建”工作。二类为垃圾治理村,重点做好“五清三建”工作。三类为综合整治村,大重点做好“五清四建”工作。第四类为美丽乡村创建重点村,共计25个,围绕“庭院净化、村庄绿化、道路亮化、环境美化”要求创建市级或省级美丽乡村。

二、新化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面临的问题

新化县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县,面积宽广,人口众多,地形复杂。虽然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已实施,但取得的成效不尽人意,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和农民群众的期盼还有较大差距,仍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短板。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居环境整治专项经费严重不足

乡镇的整治工作经费主要包括:按每500人配一个保洁员的工资费用,垃圾清运费,环卫基础设施的购置和维护费用。目前,大乡镇投入都在200万元以上,小乡镇也在100万元左右。乡镇中心区域每年的清扫保洁经费年投入多的达到60万元。在财政困难的情况下,这种刚性投入,让乡镇不堪重负,难以保证工作效果。

行政村因人口数量、面积、距乡镇的远近等具体情况不同,每年的垃圾处理费用在5万到10万不等,大部分村在5万元以上。如田坪镇万龙村,731户,3177人,人居环境卫生整治专项经费65000元。,除万龙村每年有10000元的集体经营收入,其余的村均没有,人居环境整治专项经费主要依靠县、乡两级拨付的专项资金,资金缺口较大。

(二)村民的卫生意识亟需提高

环境改善具有正外部性,不论是否出力,人人都能够享受环境改善的溢出收益,导致人们只想获取环境收益却不愿为环境改善而付出努力。环境治理设施建设存在邻避效应,谁都不愿意此类设施建在自家附近。此外,一些农民习惯了污秽的环境,见怪不怪,甚至更不珍惜环境,破罐子破摔,养成了“破窗”心理。

(三)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进展缓慢

我县虽已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但总体水平还比较低下:一是宣传培训不到位。所走访的村除光明村外,还没有大规模的对垃圾分类进行宣传和培训,虽然发放了两个垃圾桶,但大都数村民并没有准确投放垃圾。二是垃圾回收利用渠道不畅。分类后的可回收垃圾的处理又成了新的难题;三是新的垃圾处理建设项目建设进展缓慢。再生资源回收有限公司和农村可回收体系建设进展缓慢,造成可回收垃圾回收渠道不畅。

三、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对策建议

(一)统筹解决治理资金难题

1.要加大经费投入。鉴于整治工作标准越来越高,建议以农村人口为基数,按30元/人的标准为乡镇解决整治工作专项经费。同时要开展专项检查,对有些乡镇截留人居环境整治专项经费的做法予以纠正,确保专款专用。

2.倡导建立垃圾收费制度

(1)通过“四议两公开”制定方案。方案经过村党支部会提议、村“两委”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或全体村民会议决议后,在村级活动中心和村民小组公示栏公告,公示期间,村“两委”成员、全体党员和村民代表深入群众征求意见。

(2)将垃圾收费方案写入村规民约。公示期满后,在无任何异议的情形下,将垃圾收费制度编入村规民约,方案正式实施。这样一来,就能形成具有较强约束力的行为规范,能增强村民的自觉性和监督力。

(3)加强对卫生经费的监督力度。村里按时公布村里卫生经费的收缴和使用情况,接受群众监督。乡镇纪委和经管站必须加强对卫生费的收缴和使用情况进行严格监管,确保专款专用。

(二)健全农村人居环境自治机制

1.加强卫生健康教育工作。广泛宣传卫生习惯带来的好处和不卫生习惯带来的危害,提高村民清洁卫生意识。强化社会舆论监督,引导群众自觉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源头减少垃圾乱丢乱扔、柴草乱堆乱积等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现象和不文明行为。

2.建立健全村民奖惩机制。建立以村民为主体,保洁员为补充的长效保洁机制。实行网格化管理,采取村干部包片、党员组长包户、农户包自家院落、保洁员包公共区域的“四包”责任制,建立日常督查、双月考评、年度总评的督查考核奖惩机制,真正发挥村民的主人翁责任意识,当好村里的义务保洁员。

(三)扎实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1.加大垃圾分类的宣传和培训力度。利用“村村响”,每天播放由县美丽乡村办统一录制的垃圾分类宣传广播音频。同时,组织人员深入各乡镇、村,对垃圾分类进行现场培训指导。各村由村支两委干部、党员组长、志愿者服务队组成宣讲队伍,上门入户宣传垃圾分类政策,讲解垃圾分类知识。

2.规范建设村级垃圾分拣中心并有效运转。各行政村要按照面积为60平方米、分8格的统一标准,规范选址和建设村级垃圾分拣中心。多村合并、农户多、面积大的行政村,可以建设两个面积相对较小、能满足需要的分拣中心。建成后,要正常开展分类处理工作。

3.加快垃圾资源利用体系建设。为切实完善垃圾治理从前端到终端的无缝化链条,要加快垃圾资源利用体系建设。通过垃圾处理的资源化利用,将大大减少垃圾治理的财政投入,源源不断地返惠给广大农民群众。

猜你喜欢

新化县人居整治
家乡的大石栎树
笃行不怠 奋力深化提升三年专项整治
专项整治
新化:守护留守儿童心理健康
专项整治
人居一世间 愿得展素顏
人居环境中的园林绿化设计构建
养殖业整治需多措并举
新化县 中小河流治理喜见成效
人居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