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戏曲表演的传承与创新
2019-12-17蔡玉凤秦安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开发中心
□蔡玉凤 秦安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开发中心
《窦娥冤》在戏曲舞台上走过了数百个春秋,今后还必将在戏曲舞台继续前行,我们应在传承、创新、创造的大道上延续传统文化的优秀因子,彰显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和时代价值。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能够起到凝聚信念和理想的积极作用。从戏曲表演的传承与创新这一角度来看,《窦娥冤》的成功传承、璀璨绽放,对其具有积极的价值和意义。
一、创新戏曲表演方法,要贴近现代人的审美观
戏曲的传承与创新面临严重的危机与挑战,如今我们处于消费性社会时代,快节奏的消费模式直接冲击着传统审美感受方式,动摇了人们自身的观念,呈现出整体性浮躁。这种浮躁同样影响着戏曲创作。为了减少戏曲艺术表演离现代人生活较为遥远的负面影响,针对戏曲创作,我们有必要借用影视作品的创作方法,将一些影视剧中较为成功的人物形象和舞台人物形象经过戏曲程式的艺术加工、转换、借鉴,再展现在戏曲舞台上,来吸引观众欣赏。这种方法必然会成为戏曲领域创作的重要手段和方式,值得我们不断探索。
二、继承戏曲艺术的程式特点,创新艺术表现手段
程式继承不只是技术、技巧的延续或戏曲表演注重形式美所需要的产物,还有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它既是戏曲形象创造的结果,又是戏曲形象创造的手段。《窦娥冤》在语言、形体及舞台造型中,显现出了多种人物交相呼应的叙事效果。在舞台表演中,戏曲演员要让自己的形体动作与音乐、道具相配合,进而更好地演绎戏剧作品,让观众享受一场视听盛宴。
三、重视戏曲演员的二度创作,适当增加一些表演语汇
《窦娥冤》中张驴儿怀恨在心,蔡婆婆害病,要窦娥做羊肚汤给她吃。张驴儿偷偷地在汤里下了毒药,想先毒死蔡婆婆,再逼窦娥成亲。窦娥把羊肚汤端给蔡婆婆喝,蔡婆婆接过碗,忽然要呕吐,不想喝,让给张老儿喝了。张老儿中了毒,在地上翻滚了几下,就咽了气。演员应在此剧本基础上,融入自己的理解和情感,激发内心即兴创作的欲望,为突出主题,适当地增加一些表演语汇。
四、反复多次阅读剧本内容
在认真厘清戏剧的结构后,演员应重点把握剧本内容。对戏剧人物形象的塑造要体现典型性,才能使戏剧剧情更生动、有趣。例如,《窦娥冤》的主要人物是楚州一位贫苦女子——窦娥。窦娥从小没了母亲,父亲窦天章还不起债,又因为上京赶考缺少盘缠,便把她卖给孤苦的蔡婆婆家做童养媳。窦娥到蔡家不多久,丈夫就害病死了,只剩窦娥和婆婆两人相依为命。楚州有个流氓叫张驴儿,欺负蔡家婆媳无依无靠,与其父亲张老儿一起赖在蔡家,逼迫蔡婆婆嫁给张老儿。蔡婆婆软弱怕事,勉强答应了。张驴儿又胁迫窦娥跟他成亲,窦娥坚决拒绝,还把张驴儿痛骂了一顿。
此处演员应详细了解戏曲中各人物的关系,在确定人物关系后,了解他们之间存在的矛盾冲突,从而更好地把握戏曲主题。
五、厘清戏曲冲突
张驴儿毒死了自己的父亲,把杀人的罪名栽赃给窦娥,告到楚州衙门。楚州知府桃杌是一个贪赃枉法的贪官,背地里被张驴儿收买,把窦娥抓到公堂讯问,逼她招认是她下的毒。窦娥受尽拷打,仍不肯承认。桃杌知道窦娥待婆婆孝顺,就当着窦娥的面要拷打蔡婆婆。窦娥想到婆婆年纪大,受不起酷刑,只好含冤招供。
贪官桃杌对窦娥屈打成招,判了死罪,将窦娥押送到刑场。窦娥眼看无处申冤,满腔悲愤地咒骂天地:“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为天!”在临刑时,窦娥向天发出三桩誓愿:一要刀过头落,一腔热血全溅在白练上;二要天降大雪,遮盖她的尸体;三要让楚州大旱三年。窦娥的誓愿感动了天地,那时正是六月的大伏天气,窦娥被杀后,霎时间天昏地暗,大雪纷飞;接下来,楚州大旱三年。后来,窦娥的父亲窦天章在京城做官,窦娥的冤案得以平反昭雪,杀人凶手张驴儿被判处死刑,贪官桃杌也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六、舞台说明要细细品味
舞台说明有利于导演及演员掌握剧情内容,能帮助导演和演员抓住表演重点。例如,在表演中,有时间、地点及人物等说明,也有动作、效果说明。此外,舞台说明又能对人物塑造起到辅助作用。例如,在《窦娥冤》中,第三场《调戏》开头便有一段舞台说明:“午饭前后,天气阴沉、郁热,低沉、潮湿的空气使人更加烦躁、不安。”窦娥的唱词“有窦娥在小房焦急等候”也体现了此时此景的舞台情景。正是此段舞台说明和唱词表现,表明了故事发生的时间,渲染了舞台氛围,为营造悲剧情调打下良好基础,进而烘托出人物郁闷、不安等情绪,又为《窦娥冤》中矛盾与冲突爆发埋下伏笔。然而,窦娥性格的复杂性由其所处的时代环境、婆婆的遭遇及张驴儿的阴险狡猾所造成,进而表现出她内心的挣扎、矛盾、冤屈。因此,我们必须准确把握人物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