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公庙碑》的研究及影响
2019-12-17钟霖汐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钟霖汐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一、吴大澂生平
中国书法是以汉字为载体的艺术,从盘庚迁殷至秦统一六国,其中,篆书史约有一千一百年的时间,占据书法史时间的三分之一。清代的篆书繁盛至极,名家辈出,吴大澂凭借着丰富的金石收藏和深厚的古文字学养在名家林立纵横中,仍有立足之地。
吴大澂是清代著名的爱国将领、金石学家、书画家、收藏家,他生于金石极盛之时,他访拓碑刻,精于金石学,擅长于古文字考释。吴大澂原名大淳,后避清穆宗讳,改名为大澂,字止敬,又字清卿,号二田居士,愙斋、白云病叟,原江苏吴县人,同治七年中进士,历任编修、陕甘学政、河南河北道员、广东巡抚、太常寺卿、通政史、左都御史、湖南巡抚等职。吴大澂1892 年出任湖南巡抚,1894 年,日本发动甲午战争,吴战败,革职留任湖南。1895 年6 月,他以小篆篆写《敕封广济宣威灵感真人李公庙碑》,1902 年,他在贫困疾病中去世。
吴大澂一生著作等身,有《古玉图稿》《十六金符斋印存》《字说》《说文部首》《篆文论语》《愙斋集古录》《恒轩所见所藏吉金录》《续百家姓印谱》等著作传世。
二、《李公庙碑》的艺术特征
吴大澂一生为官走遍大江南北,为金石学的传播和古文字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其传古之功对后世影响深远。吴大澂凭借深厚的古文字学养,在书法作品中呈现了不同的审美倾向和艺术特色。吴大澂少时师从陈硕甫习篆,中年后参以古籀文,后将小篆与金文相结合,其篆书造诣精深,独树一帜。1895 年6 月,他以小篆篆写《敕封广济宣威灵感真人李公庙碑》。此书作为吴大澂晚年作品,结字古雅端庄又奇趣十足,笔力劲健挺拔,用笔和章法古雅绝俗,给人以大方、端庄之态,为其晚年佳作。吴大澂在《家书》中云:“新年公牍稍闲,略得静趣。从友人借得新罗山水轴,淡雅可喜。兴之所至,作一小幅寄去。不与时辈争妍,但取不俗而已。”
他追求“不俗”而非“争妍”,用字严谨,强调字法的准确性。从字法上看,吴大澂对先秦文字有着深厚的理解和不同的解读,为了表现古意,结字由修长趋向方正,以方正为古意,刚劲有骨力。全文注重字形的干净和完整,强调稳定性和统一性,用笔延续“二李”书风,以“铁线”“玉箸”为宗。全文用笔少有提按变化,线条光洁圆润,笔速平缓,线质婉转匀挺,呈现出严谨、规范的理性之美。他极力追求骨力,认为古器之铭文是否“遒劲”,是判断真伪的标准之一。
三、《李公庙碑》的影响
在中国书法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晚清昌盛的金石学在书法史上意义非凡。清代,是一个具有书法诠释的独特时代,孕育了现代考古学、古文字学。金石学之兴起,是因为金石文字具有重要价值,其文字为“原始体制”,篆书书法创作对古文字学的要求较高,《李公庙碑》在创作上突破了文字的束缚,回归书法本身,引领了真正意义上的篆书创作,对黄宾虹、罗振玉、黄士陵等众多书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晚清的书坛中,吴大澂被誉为“书金文之鼻祖”,丁佛言曰:“盖自有清一代,好古家收藏古器,考订诠释已集大成。而自赵宋至晚清,前后数百年间,书家、印人迁流代谢,推陈不能出新,加以秦石坏则小篆穷,邓浙极则流愈下。于是朱为弼、杨沂孙、张士保初试毛笔写古籀,至吴愙斋而始著。”
在吴大澂之前的书家,多取法与秦汉之间,像吴大澂这样从古文字入手而转钟鼎文和石鼓文的甚少。《李公庙碑》作为其晚年的作品,就显得珍贵无比。《中国人名大辞典》有曰:“大澂工篆书,中年以后,又参以古籀文,书法益进。”
古人有云:“人无癖不可交。”在吴大澂身上我们看到了他对金石碑学的执着追求。他从收集的钟鼎彝器、金石拓片中吸取营养,又将石鼓文、钟鼎文字、大篆、小篆融为一体,另辟蹊径。从吴大澂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其精深的古文字学养以及敏锐的创作意识,其在篆书书法创作上的丰富经验,为我们提供了诸多创作思路,如何在取法、笔法、立意、形式等方面大胆探索,如何从中吸取营养,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以古为徒,回归古法,《李公庙碑》质朴古拙和意趣天真的纯真气质,赋予了书法艺术不可言喻的真善美的体验。至此,清代篆书涌现了一大批书法大家,如邓石如、杨沂孙、赵之谦、徐三庚、吴昌硕等,为书法史注入了新的活力,使篆书经过了一个漫长的沉寂和落寞后,又一次走向繁荣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