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钢琴教学中常见问题及对策
2019-12-17才智千杭州国乐乐器有限公司
□才智千 杭州国乐乐器有限公司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教育体系也越来越健全。如今,家长愈加关注艺术教育。钢琴作为一门艺术教育受到诸多人的青睐。通过钢琴学习,人们的艺术修养得以逐渐提高。当前,高校所开展的钢琴教育,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艺术情操,满足了学生对钢琴教育的需求。但是我国高校高琴教学中仍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制约着我国高校钢琴教育的推进。因此,笔者根据教学经验,对当前高校钢琴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希望为我国高校钢琴教学的发展添砖加瓦。
一、高校钢琴教学中的常见问题
(一)课堂中过度重视教授技巧,忽视了钢琴学习的本质
钢琴技巧是学生学习钢琴的基础。因此,高校注重钢琴技巧教学,以保证学生快速学会弹奏方式。例如,教师往往会因高校钢琴教学课时有限,开展一些指法训练、身体语言、触键感觉、型、力度、速度等训练,以致学生没有充分把握钢琴的正确学习方法。虽然这种钢琴教学方法短时间内能看见成效,但是忽视了钢琴学习的本质,缺少了让学生了解钢琴情感表达的方式,最终导致学生的演奏异常平淡。也就是说,学生没有较好地领悟到钢琴演奏的真谛,无法欣赏和感受演奏的美。
(二)教师的教学理念陈旧,教学方式落后
目前,高校规模逐渐扩大,招生量逐渐增多。为提高学生的钢琴学习质量,让学生接受全面的钢琴教育,高校应该科学地引进钢琴教学方式,为钢琴教育注入生机与活力。然而,高校却没有投入足够的精力创新钢琴教学方式。就目前来看,部分教师依然固守传统的钢琴教育方式,导致学生渐渐地对钢琴失去了兴趣。例如,教师只是在课堂上单纯地讲授乐理知识或者讲授弹奏技巧,没有观察学生的学习进度,也没有及时调整钢琴教学策略,进而影响了学生的钢琴学习水平。也就是说,教师没有以学生为教学之本开展钢琴教学工作。
(三)教学评价体系尚待完善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学的影响,高校的教学评价方式缺乏灵活性。因此,钢琴阶段式测评成绩成了重要的评价依据。与此同时,钢琴级别、比赛获奖等也被纳入教学评价体系之中。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不能较好地享受钢琴教育带来的乐趣。当钢琴成绩达不到相关标准时,他们很容易放弃钢琴学习。
二、完善高校钢琴教学的对策
(一)提高学生的音乐学习素养,重视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
作为传授钢琴知识的教师,我们要增强自身的教学专业能力,掌握正确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打造优质的钢琴教学课堂,保证学生全面接受钢琴理论、钢琴技巧、情感教育,进而提高学生音乐素养,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例如,教师可以将优秀的钢琴教学案例作为情感教育的依据,让学生体味音乐家情感表达方式。与此同时,教师还要为学生留有充足的自由发挥时间,让学生把自己的情感带入钢琴弹奏之中。
(二)与时俱进,积极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
在新的发展阶段,我国教育模式愈加多样化,可以较好地满足学生对钢琴学习的需求。高校教师有必要打破原有教学思想的桎梏,学习新的钢琴教学方式,以便带给学生不一样的钢琴学习体验。例如,教师可以开展小组教学法,让学生在讨论中学习钢琴知识。另外,教师可以开展分层教学方法,保证学生有效吸收钢琴知识,进而提高学生钢琴学习效率。
(三)丰富钢琴教学内容
众所周知,当前国内高校钢琴教学方式还是以学生反复练习为主,并不会对练习曲目的背景及文化内涵进行深入的讲解,这样就会导致学生弹奏出的钢琴曲没有“灵魂”,同样枯燥乏味的学习方式也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高校钢琴教师在改变教学方式与理念的同时,还应丰富钢琴教学内容,并认识到丰富教学内容对高校钢琴教学顺利开展的重要性。具体而言,高校钢琴教师在开展教学之前可以通过多媒体视频、音频等功能向学生展示本次教学曲目的相关文化内涵、创造背景等内容,让学生感受本次学习曲目的思想情感。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钢琴的兴趣,还可以让学生的演奏更具魅力。
(四)完善教学评价
科学的评价体系可以帮助教师构建完善的教学体系,保证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方面,教师要科学地应用传统评价方式,但是教师要降低传统评价方式占总体评价的分值;另一方面,教师要将学生在课堂上的钢琴学习表现纳入评价之中,保证学生稳步进行学习活动,如学习进度、即兴伴奏能力、课堂积极性等。
综上所述,钢琴是一门重要的艺术教学课程。钢琴以其音色绝美、音域宽广在音乐乐器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在艺术教育深化改革的阶段,钢琴教育与其他音乐方面的教育联系得愈加紧密。也就是说,学生钢琴学习水平愈高,其他音乐知识学习水平也会相应提升。因此,为提高钢琴教学质量,高校需要创新钢琴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学习钢琴的兴趣,促进其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