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设的若干思考

2019-12-17古孝薇

魅力中国 2019年16期
关键词:中学教师心理素质心理健康

古孝薇

(贵州省兴义市第六中学,贵州 兴义 562400)

心理教育是指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地培养受教育者的心理素质,锻炼心理功能,发挥心理潜能,促进受教育者的整体素质和个体发展。教师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培养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学生。学生的心理素质是在教师教育和自主学习的双重作用下逐步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能力,是一种自我调节和自我调节的能力。与教师的其他能力相比,心理教育能力具有独立性、综合性、渗透性和隐含性、非恒定性和复杂性等特点。只有教师在接受教育前有良好的心理基础,才能勇敢地面对教育事业中的问题。

一、改革传统师范院校公共心理学课,提高学生心理教育

对传统师范院校的心理学课程进行改革,增加更多综合性的心理课程供学生根据兴趣进行选择。教师只有掌握心理教育的基本知识,才能轻松地开展工作,同时也有助于个人事业的发展。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应根据师范生在教学工作中应具备的心理教育能力,调整公共心理学课程的内容。培养高师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帮助他们掌握教育教学中的心理规律,提高高师学生的心理教育能力,特别是帮助高师学生掌握和分析未来的工作对象。中学心理学必修课学分和学时应适当提高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能力。教师应该是从事心理咨询的专家。这些专家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他们善于将心理咨询的一些原则和方法与教学方法中的案例相结合,融入心理学的教学内容中,使他们能够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了解自己的心理特点以及中学生的各种心理现象和发展规律。掌握中学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和基本技能,帮助师范生树立心理教育意识,掌握心理教育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具有较高的心理教育能力。

二、创设情境,亲身体验,培养良好品质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教育活动和教育过程。心理健康教育在政治教学中的渗透,要求学生是基础,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在知识学习中,应注重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教师在学习中的作用应定位在促进者、帮助者、助理和合作者的作用中。在教学中,我坚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注重学生的活动和经验,采取多种学习方法,安排学习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例如,在学习“依法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内容时,我采用了自我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在学习“市场交易原则”课程时,我采用了体验式的学习方法,在学习“实践决定知识”的同时,我也采用了团队合作式的教学方法。在这些具体的学生实践中,我自觉地培养学生的挫折容忍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认识到团结合作的重要性。从实际效果来看,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的自学、体验、调试和自救不仅使学生获得心理健康知识和情感体验,而且真正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开展多种多样的心理教育活动课,培养中学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

在整个中学阶段开展各种心理教育活动和心理教育活动,提高中学生心理教育的实践能力,丰富他们的课后生活,培养广泛的兴趣。允许师范院校学生到教学实习现场与学生进行面对面交流,渗透和实践他们平时学习的心理教育知识,提高他们对心理教育的感性认识。学校应当定期或者不定期聘请心理学家对师范生的心理健康进行讲授和评价,传播心理知识,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为培养良好的中学教师职前心理素质,需要一个适合其成长和发展的外部公共环境。社会方面也要重视中学教师的心理健康。通过新闻媒体、专业作品、报刊、互联网等大众媒体,加强对教师心理健康的宣传教育。中学教师在不断提高自身知识水平和职业道德水平的同时,也要不断增强自身的心理修养,正确理解、评价、有效激励、规范、不断超越和提高自己。只有中学教师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心理教育,才能以新的态度影响学生。

四、重视反馈,激励评价,事半功倍

在实践活动结束后,我经常让学生写文章,评估他们的经验。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赞扬和社会的认可,尤其是中学生。适当的评价可以充分发挥其潜力。心理学家杰西勒说:“赞美就像阳光温暖着人们的心。“没有它,我们就不能成长。”老师应该乐于表扬,努力肯定,善于表扬。因此,在每个学生提交论文后,我会认真地写一篇鼓励性的评论,而不是简单的“优秀”和“好”的评价。为了回应这些明显的应对任务,我会这样写:“也许是因为时间和精力之间的关系,你没有时间深入人们的观点,但我强烈地感受到你独特而独特的理解。这是非常不同的。我相信,如果时间允许,几天后你会给我一篇更完整的文章。你说得对吗?”实际上,这是一种激励。阿德勒说:孩子们被命令、警告和批评的次数越多,他们就越感到犹豫和不知所措。我们越推他向前,他就越退缩。除非我们能鼓励他,否则帮助他的努力将是徒劳的,甚至更有害。真诚地欣赏学生,表扬学生,激励学生,使他们自信、乐观、向上,释放出最大的潜能。

总之,教育必须注重对学生潜能的觉醒、挖掘和提升,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必须注重学生的全面成长,促进学生认知、情感、态度和技能的和谐发展;必须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和学生的心理需求。要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必须注意学生终身学习愿望和能力的形成,促进其可持续发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需要各方面的密切配合。课堂教学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过程。教学不仅要注重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我们应该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心理,研究他们的心理特点和主要问题。这就要求教师积极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努力挖掘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科教学中的潜在因素,及时、适当地渗透教学,从而实现有效的教学,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标——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人。心理健康的文化和道德标准,具有很大的心理潜力。

猜你喜欢

中学教师心理素质心理健康
教师作品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本期话题:如何有效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
从“封闭”走向“开放”——北京市远郊区中学教师教育创新的瓶颈与突破
从“封闭”走向“开放”——北京市远郊区中学教师教育创新的瓶颈与突破
浅谈如何在美术课堂中完善心理素质,实施快乐教育
中学教师教学自主权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