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学文化传承下的古诗词诵读艺术及审美价值

2019-12-17詹美慈

颂雅风·艺术月刊 2019年2期
关键词:朗诵者韵律音色

◎詹美慈

一、国学文化传承下的古诗词介绍

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历史悠久,历朝历代的诗人、曲家留下了无数文化瑰宝,我们所熟知的《唐诗三百首》《人间词话》《风景旧曾谙》等诗词作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比如我们所熟悉的《静夜思》,这是一首极具美感的和抒情性的古诗,其主要表达的是诗人本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古诗属于五言绝句,带有一定的格律诗风格。其每句五字,五言绝句对语言的对称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果语言不够押韵,那么写出来的诗句就会缺乏韵味,显得僵硬死板,反之如果语言押韵得不够,那么其整体表现就显得犹如枯树,漂浮无力。另外,背诵者要注意这首古诗的诵读技巧运用,从而增强诗句中情感的细腻以及诗句的流畅性。

二、古诗词的诵读力度分析

古诗词的诵读不仅要求朗诵者声音如珠子般圆润舒缓,还要能够如说话般自然,让倾听者能够不自禁地想要听下去。我们继续拿《静夜思》为例。古诗的第一句首先要把气息扎稳,接着就是需要利用头腔和胸腔这两个非常清晰的发声点进行发声和诵读。只有这三者同时准备好了,声音在出来之后才会呈现出一种通透的感觉。但是仅仅做到三点还不够,因为诗词毕竟不同与普通的语言,其有着独具魅力的文化底蕴和诗词意境。因此朗诵者在进行诵读时,还必须要能够利用不同的音色和声音力度来演绎古诗。

《静夜思》整首词表达的虽是诗人的思乡之情,但这不是说在演绎中就单纯使用一种音色或者一种力度,朗诵者要尽量在力度和语调上体现出诗词里情感的不同层次的变化,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将这首词的意境和情感表述出来,让欣赏者能够受到美的享受。比如下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朗诵者可以用温婉柔和的音色和略微低沉声音力度来表达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上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时候,则要改变下句的情绪和诵读方法,进而采取稍微明亮的音色以及较强的力度来表现出诗人心中不断涌出的情绪,进而体现出情感与思绪的波涛,带给倾听者一种美好的感受。

三、诗词韵律节奏分析

中国古诗词是非常讲究韵律美的,它的平仄交错组合,韵律感极强。正如黑格尔在《美学》中所提到的:“韵律和音节是诗的唯一的也是原始的令人产生愉悦感官的芬芳气息,其比那些富于意象的辞藻更为重要。”古诗诵读中的节奏和旋律走向可以根据诗词中的“平仄”与“押韵”进行参考,进而合理演绎。朗诵者只有科学地完成融合并掌握了独特的韵律才能真正唱出其独特的韵味和体现出其蕴含的古韵之风。

例如在古诗《小池》,是宋代诗人杨万里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古诗按照诗词原本的韵律句式结构构成,呈现出了一种独特的韵律美感。第一句“泉眼无声惜细流”根据诗词平仄的规律,旋律从基调开始逐步上扬,而接着的下半句“树阴照水爱晴柔”勾勒出了一种曼妙的语言意境;第二个由第一句发展起来,并将全曲的情感和旋律推到了高潮。在古诗《小池》诵读中,一般会把“泉眼无声惜细流”这句中的“流”字稍稍使用拖腔,这种处理方式不但吻合了诗词自身的韵律和节奏,也使音乐的节奏更加富有韵律美。

四、古诗词艺术古诗的审美价值

中国古诗词艺术古诗不仅能够充分体现出中国语言文学的魅力,还独具东方文化特质,蕴含着中国传统的华美。这些独特之处使其具备了其他艺术形式所不能取代的审美价值和作用。

首先,它能够提升审美主体的文学修养。古诗词艺术古诗的题材大都是中国古典诗词,这些诗词不仅意境深远,诗词精炼,还有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而欣赏者在这种极富想象的韵律中进行体验和感受,就会增加他们的审美体验,提升其文学修养;其次,其还能够提升审美主体的审美能力。在诵读古诗词古诗中,朗诵者除了要注意技巧的运用之外,还要加强其语言的训练。只有语言、韵律等相互结合好了,才会真正地将其完美地表现出来。而这种独特的方式也会让欣赏着产生一种独特的感受,从而促进他们审美能力的提升。

结语

古诗词深度诵读是一种全新的熟悉诗句的方式,其对于我国古诗词文化发扬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作为当代的教师、学者以及相关人员,一定要对这种形式进行研究和发扬,使其得到有效发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的古诗词文化,让其在新时代中绽放出独具魅力的花朵。

猜你喜欢

朗诵者韵律音色
精雕细琢的外形与音色 Bowers & Wilkins(宝华韦健)805 D4
书的国度
计算机音乐编曲中音色的复合应用
出人意表的音色与音质表现 Cambridge Audio剑桥|AXC25 CD机 AXA25合并放大器
春天的韵律
开启文化类节目的霸屏时代 成就文学与电视的完美遇见
基于阅读韵律的高中英语默读朗读教学实践
关于朗诵者朗诵与诗文作者朗诵的比较分析
偶感
浅谈朗诵者应该如何选择朗诵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