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探索与思考

2019-12-17马红美

魅力中国 2019年48期
关键词:核心素养探究

马红美

(海原县关桥乡中心小学,宁夏 海原 755200)

前言:语文是小学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学科,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小学语文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以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通常采取灌输式教学形式开展对语文知识的传授,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并且无法促进学生的个性化成长。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时,要转变传统教学形式,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一、加强对学生的引导

小学学习阶段是学生学习的初始时期,是学生养成良好学习意识与学习习惯的关键,学生在这一时期形成的习惯与思维将会影响学生的未来。教师要从小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进行培养[1]。若是有效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将会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使学生受益终身。因此,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时,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使学生在平时语文知识的学习中的基础做起,不断的进行积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使学生主动的投入到语文知识的学习与探究中,进而达成学生语文学习效率的提高,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预习是一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师在正式为学生讲解知识前,可为学生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提前将知识进行学习,并且将不理解的知识标注。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能有的放矢,更加有针对性的学习,抓住重难点,有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同时也可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在《去年的树》一课的学习中,教师在讲解知识前,为学生布置预习任务。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在文中框出生字,给生字表里的生字注音。2.标出理解、不理解的词句。3.标出小节号,并作读后感悟的批注。4.想想文中写了树和鸟的什么故事?通过初预习任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可为学生的课堂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也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形成,有助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

二、组织学生合作学习

合作探究是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中的重要组成。新课改倡导小组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2]。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一般以灌输的教学方法进行知识的传授,这样的教学形式枯燥无趣,学生的学习过程是无趣,孤立的,导致学生失去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也会让学生在知识的探究过程中出现钻牛角尖的问题,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在语文课程开展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的采取小组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教师要将学生依据自身特点合理的分配,使学生在小组中能够充分的发挥自己的优势,并且学习他人的长处,达成自身素养的不断提高。在为学生合理划分小组后,教师要为学生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以学习任务为导向,开展对语文知识的探索,在思维的碰撞与交流中达成对语文知识的掌握,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学生开展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每位学生都在小组中积极的的发言,主动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也要认真倾听他人的建议,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也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真正有效的实现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

在《蟋蟀的住宅》的学习中,教师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可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促进学生合作能力与探究能力的发展。教师在引导学生品读句子“假如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时,可为学生提出探究性问题,组织学生合作学习。1.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什么样的?2.为什么说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3.作者为什么能把蟋蟀建房子写的那样形象、具体呢?通过探究性问题可以将学生的求知欲调动,主动的投入到知识的探索中,有利于教学效率与语文素养的提高。

三、锻炼实践应用能力

学习语文知识的目的是要教语文真正的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语文知识与现实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3]。这也就代表了语文知识有着实用性和实践性特点,学生在进行语文知识的学习中要积极的进行实践和应用。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时,若是学生的学习只停留在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上,那学生对于知识的认知和接受程度也会停留在较为浅的层面上,很难达成对知识的全面理解与掌握。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加强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实践与应用,鼓励学生主动的将所学习的知识运用到自己的实际生活中,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进而达成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四、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在对小学生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以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为教学目标,实现学生的多元化发展。在核心素养中对于学生的审美有着一定的要求,学生要具有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主要对文学作品的内涵进行剖析,为对学生的审美以及创新能力等进行培养,长时间进行这样的教学将会影响学生的鉴赏能力,无法促进学生创新精神的发展。因此,教师要顺应时代的发展需求。采取先进的教学技术。与语文教学进行结合,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结论:开展对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并不是短时间就能实现的教育任务,需要教师制定长期的教学计划,并且不断的努力才可以帮助学生获得受益终身的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组织学生合作学习,锻炼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审美能力,达成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教师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与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获得核心素养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成长奠基。

猜你喜欢

核心素养探究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