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2019-12-17冯薇薇
冯薇薇
(清苑区望亭镇前米阳小学,河北 保定 071199)
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语文重视优化课堂教学,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学习,展示自我,实现高效课堂。高效课堂的构建,不仅可以引导更多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活动,为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创设更加舒适、愉悦的环境,也能够使其更快、更好的完成教师制定的教学任务和目标。那么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如何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
学习兴趣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内在驱动力,同时也是获得成功课堂教学的重要因素。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应依据小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创设符合教学内容的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使教学情境具有新颖别致、生动有趣的特点,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里学习和理解语文知识。
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活动中的要素。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学生在教学中是主体。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要一味强调书本知识,特别是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教师要根据学生这一特点,多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多想一想、动一动、读一读、说一说、议一议,让学生的多种感官都参与到教学中,如此才能让学生学得深刻,让课堂充满活力。在课堂上确定任务后,也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法。如在教学生字的时候,可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识字,用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等方法记忆生字。这样,在学生记忆生字的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探索意识,发展了个性,发挥了创造力,提高了课堂效率。
二、精心设计语文教学活动,注重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训练,使语文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语文课程教学所涉及的知识零散、范围面广,学生的知识基础水平也是参差不齐,学生在语文课堂学习中的表现也存在很大差异。教师只有充分了解学生的语文知识水平与学习兴趣情况等现实因素,才能针对学生语文知识学习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开展教学活动,针对学生的实际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语文基本技能和语文知识应用能力,全面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
语文课堂教学应该采取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开展教学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活动参与的过程之中从多个角度去提高语文素养,语文教学中从基础知识入手,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应用能力,使学生通过知识的学习达到灵活运用知识,不断开阔学生的眼界,提高学生的思维高度,使学生在情感体验的学习过程之中获得必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过程之中,应该精心设计、安排形式多样的研讨活动,使学生积极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探究实验的学习模式,激发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热情,努力创设亲切、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使每一名学生都能够在语文知识学习的过程之中主动思考、积极探索,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素养与能力,使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真正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三、优化教学方法,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首先,要关注学生差异,实施分层教学。高效课堂的构建,就是要在简短的教学时间内完成教学目标,并让每位学生都得到一定发展,这就需要教师关注学生间的差异,设计出能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活动,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参与其中,都能够获得展示自己的平台。其次,要加强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开展不仅有利于师生 、生生的情感沟通与信息交流,也能引导其从不同角度去思考、解决问题。最后,要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活动的开展,对更快 、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拓展联系实际的学习方式
合理延伸教材,拓展学生学习方式,是高效课堂能持续发展下去的动力。学生自主阅读,不仅能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究性学习的欲望,还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面对某一学习对象时,能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准确把握文章要旨,达到高效率、高质量的完成学习任务的目的。因此,教师在课堂中要留给学生充足的阅读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进行探究性阅读,引导学生在课后多读书,读好书。通过阅读不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促进学生理解能力的提升,为高效课堂的构建打好坚实的基础,为高效课堂的不断发展提供富足的源泉。
总之,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提高备课实效,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方法,加强师生合作教学,使课堂教学变为开放的、双向的、多渠道的信息传递的过程。同时,教师要加强学习,进一步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教学能力,真正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新的教育教学形势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