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钢琴教与学的心理训练
2019-12-17马玉乔
马玉乔
(南京艺术学院附中,江苏 南京 210013)
人类进行的多种活动主要是心理调节和支配之下加以实现的,学习者具备的良好心理品质,作为取得良好学习成效的关键。钢琴演奏者一方面要具有积极的心理素质,另一方面要具备一定的演奏技巧。结合现阶段诸多高校内钢琴教学的开展现状,教师要深入的关注钢琴教与学之间的心理训练,采取科学的方式完善钢琴教学体系,不断提升学生训练效率,针对高校钢琴教学中教与学的心理训练有效措施,具体如下:
一、学生学习与演奏的心理研究
钢琴训练的过程较为繁杂,站在心理学的层面,学习者在训练钢琴的过程中,其要巧妙的协调自身运动觉、听觉和视觉等之间的关联,训练的目标则是确保基础工作可以被身体内神经有效支配以及促进自身肌肉组织的平衡发展,针对性的训练,逐步转变为学习者自身的演奏技巧。学习者在训练钢琴的过程中,其心理往往要经历几个阶段:
其一,起始阶段。在此阶段中,钢琴学习者自身的心理活动和实际操作活动总是呈现出一些特征,包括注意视野较小,注意力不容易正常分配,相关动作细节难以控制;自主依靠视觉控制,知觉控制的范围相对窄小;动作不够协调,总是做一些额外的动作,不容易找到自身在训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
其二,技能协调阶段。在此阶段中,学习者表现出以下特征:各个钢琴演奏的分解动作逐渐互相结合,然而结合的程度缺少紧密度;演奏的紧张程度稍稍减弱,动作与动作之间的矛盾影响力逐渐减小;知觉范围扩展,可以有效的调整自身注意力,在找到问题之后可以强化自身的部分动作技能,发展学习者自身的钢琴演奏能力。
其三,技巧提升阶段。学习者形成的钢琴演奏技能可以独立的视作有机整体并且加以巩固,不需要以视觉的方式对学习者操作行为加以控制,凭借听觉以及动觉的相关控制措施,帮助学习者掌握一定的钢琴演奏技巧,促使演奏者自身对钢琴技巧的演奏记忆逐渐清晰,进而呈现出演奏得心应手的特征,便于学习者钢琴演奏技能的发展与提升。
二、钢琴教学中教与学的心理训练
教与学作为教师和学生两者之间的双边教学活动,教师在课堂上要发挥自身的引导职能,引导学生针对自己的心理素质进行一系列的训练,保证学生学习效率,促使学生心理素质不断提升。
(一)激发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其一,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兴趣作为学生学习钢琴演奏的动力源泉,学生具备的学习兴趣不仅对学习效率造成影响,还会影响学生内在潜能的发挥。教师在课堂中可以采取科学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音乐课堂的求知欲望,包括以精彩的钢琴演奏吸引学生,加强学生对钢琴演奏产生的感知,巧妙的结合教与学,唤醒学生内在的心灵[2]。或者组织学生参与观摩钢琴演奏活动,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其二,坚定学生训练意志。学习的意志作为人们自主调节自身行为攻破困难实现预定目标的活动过程,而兴趣也是意志力产生的最佳媒介,所以教师在设计钢琴教学活动期间,可以结合钢琴演奏的艺术性基本特征对钢琴的技巧进行反复推敲,但是钢琴演奏展现出的艺术性也要具备广泛的知识以及积极的心理品质。这便要求教师在教授期间引导学生感知到钢琴演奏的美好,即使训练较为繁杂且困难也要坚定自己的信念,提升学生对钢琴技能的掌握。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其一,树立学生表演意识。教师要时常组织学生参与小规模的钢琴演奏观摩活动,营造良好的演奏环境,调动学生参与演奏活动的积极性。同时在学生登台演奏过程中,教师可以给予学生进行心理暗示,包括鼓励和支持,引导学生回忆之前良好发挥自身表演潜能的场景,增强学生演奏的信息,帮助学生减轻或者消除紧张的情绪。
其二,发展学生和谐的心理状态。钢琴教学的本质就是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过程,在课堂上教师要帮助学生发挥和谐的心理状态,包括耐心的和学生沟通;在学生回答问题期间,不可以随意打断,而是在了解学生内心思想之后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给学生渗透先进的生活思想,促使学生意识到演奏出错作为一种正常现象,只要具备不怕吃苦的心理倾向,长时间之后一定会成功[3],由此全方位的给予学生提供鼓励和支持,给学生带来钢琴演奏的良好体验,提升学生自身对钢琴的演奏与操作技能。
其三,培养学生应变能力。应变能力的培养需要确保学生可以遇到事情足够镇定,尤其是钢琴演奏者,教师要确保学生具备较强的应变能力,体现出乐曲演奏的完整性。学生应变能力的培养主要来源于演奏经验,也就是说教师应该在钢琴的实际教学中对学生加以培养,促使学生感受到钢琴演奏和训练存在的差异,促使学生适应能力的提升。同时在教育期间要尽量集中学生注意力,促使学生学会适应,以清晰的演奏思维和较为冷静的思想,全身心的参与到钢琴训练活动中。此外组织学生积极的参与钢琴艺术实践活动,全方位的培养学生灵活的适应能力,且充分的挖掘学生自身存有闪光点,给予学生建立充足的信心,促使学生积极的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和钢琴演奏的优美,加强钢琴教学的效果。
三、结语
综上所述,钢琴训练作为长时间进行的一项工作,高校音乐教师要给予其一定的重视和关注,结合现阶段钢琴训练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现有的钢琴知识能力和认知水平,注重学生良好心理状态的形成,采取科学的方式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自主的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深入的走进钢琴课堂中,领会钢琴训练的技巧和内涵,坚定学生钢琴训练的信念,进而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钢琴训练心理素质,提升学生钢琴操作技能,凸显钢琴教学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