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新闻传播教育的时代探索
2019-12-17文/王岚项凡
文/王 岚 项 凡
当前,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VR与众多行业相结合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就新闻传播领域而言,VR+新闻报道也大放异彩,已经成为国内外新闻传播的重要形式。但将VR技术应用在新闻传播专业教学中,也即VR+新闻传播教育,能够为当前的新闻传播课堂提供另一种可能。
就VR技术本身来说,其具有沉浸感、交互感和构想性特点,能为当前新闻传播教育的开展提供了便利途径。2018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2018年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要点》,其中强调要“推动大数据、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深入应用;加快推进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随着教育部对VR等新技术应用在教育教学中的部署,笔者以VR+新闻传播教育为切入点,探讨VR技术在推动新闻传播教育升级的可能性路径。
一、VR技术及其特性
所谓VR技术,是一种可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仿真系统。它利用计算机生成一种模拟环境,是一种多源信息融合的、交互式的三维动态视景和实体行为的系统仿真,能使用户沉浸到该环境中。早在1960年的虚拟现实设备 Sensorama是VR技术的起源,如今的VR技术发展不断成熟并呈现出轻量化、便捷化和精细化的特征,普通人体验VR技术已经成为常态,这也为VR技术走进教育教学领域提供了契机。VR技术主要有较强的沉浸感、交互性和构想性这三大核心特征,能够赋予传统新闻传播类课堂更为有趣的教学方式。
1.沉浸感。VR技术利用计算机模拟真实环境,能够充分调动用户的各种感官系统,如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从而将用户带入到一个完全虚拟的场景中,营造出一种虚拟的在场感。用户沉浸其中,成为虚拟场景的一部分,参与到虚拟场景、虚拟活动当中,实现了与现实世界的分离。对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不仅要传授专业的理论知识,还要有实践性案例分析。在教育教学中,就可以利用VR技术沉浸感这一特征,打破时空的限制,让学生在课堂上就可以身临其境于新闻场景中,锻炼学生新闻现场反应能力和报道能力。
2.交互性。VR技术允许用户通过计算机接口实现人与虚拟场景的交互、人与机器之间的交互,甚至是人与虚拟世界中其他主体、客体的交互,因而大大拓展了人与人交互、人与机器之间交互的限制,将交互发生的场所延伸到了虚拟世界中。在教育教学中,可以利用VR技术的交互性特征,在虚拟实验室里,对不同场景中采写编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3.构想性。VR技术能够创造现实并不存在的虚拟世界,也能够创造现实世界中已经发生的历史场景、将要发生的想象性场景,为用户提供更为多元的认识对象,这种构想性大大拓展了用户认知世界的时间和空间。VR技术的构想性特征,将新闻报道中情景再现更真实地展现在受众面前,也可以利用这一技术还原新闻史中重要新闻事件。最重要的是可以模拟不同的采访对象和采访背景,锻炼学生的实战能力。
目前,由于VR技术具有较强的仿真性和模拟性特征,它被广泛运用于工业仿真、应急演练、游戏、Web3D等领域,随着其不断发展也被运用于新闻报道和教育领域。从技术本身的特性出发,针对技术本身提供的可能性,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的新闻传播教育教学过程中,以VR技术为支撑,将会推动实现对教育场景和新教育情境的构建,推动实现物理环境与虚拟环境的融合,进一步拓展新闻传播教育的空间。
二、VR技术推动新闻传播教育升级的可能性路径
VR教育和传统教育相比,以可视化的形式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目前,VR教育在虚拟实验室、培训和在线课堂教学等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复旦大学的医学神经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使用VR技术研究小鼠的大脑反应;人大附中在2012年就将VR技术应用于生物课堂,学生可以通过VR眼镜“进入”到人体血液循环系统中;清华大学则开设了VR实景拍摄的在线课程。由此可见,VR技术正在改变当前的课堂教学,如果将其应用在新闻传播教育教学中,能够突破当前新闻教育教学的局限,实现新闻传播教育的转型升级。
1.推动课堂从教师主导教学到学生自主学习。目前,新闻传播课堂教学主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处于被动地位,这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发挥。而将VR技术应用于新闻传播教育中,能够进一步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以教师主导的教学模式,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更多的途径。一方面,它改变了传统教育以教师讲授为主导的课堂模式,允许学生开展自主学习。这是因为VR技术具有的视觉直观性、虚拟性等特征,能够为学生提供更为友好的交互学习环境,能将知识转化为直观形象的图文符号,给学生多重的感官刺激,激发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另一方面,能够实现互动启发式教学。学生能够通过VR技术将自身置身于一定的场景中,调动全感官系统了解学习对象,形成新的信息获取模式,有利于学生从思维、情感和行为多方面地参与学习活动。目前来看,在一般教学中,一些商业公司开发的VR课堂教学系统已经呈现出其优势所在。例如,“VR超感教室”就实现了学生观看、与VR教学系统进行交互、利用VR虚拟平台进行试验和创作相结合。这打通了教学与实践之间的藩篱,为学生自主创新提供了可能。就新闻传播教学而言,可以通过这一平台,引导学生参与到某一事件现场,观看事件发生过程,并与事件现场的当事人进行虚拟互动,最后,以虚拟系统为支撑,进行新闻稿件的模拟采编等。
2.推动教学方式从灌输式教学到沉浸式教学。目前,新闻传播课堂教学主要是以教师为主的灌输式教学,由于理论学习与实践教学存在分离,难以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条件。尽管多媒体平台的使用已经丰富了教学方式,但依然存在沉浸感、互动性不足的问题。学生难以进入到某一个具体的场景中进行感知和学习。而VR技术的使用有助于将灌输式教学升级为沉浸式教学,它能够通过具有虚拟性和交互性特征的技术手段,将现实发生的新闻事件以更为生动、直观、全面的视听方式进行呈现,用沉浸式体验增强学生在新闻事件、新闻现场的代入感。例如,针对两会现场,VR的现场新闻就允许用户在虚拟空间中“走进”两会现场,这时候可以通过这种虚拟空间来引导学生进一步对“两会”现场新闻进行把握,快速掌握现场新闻采访的基本要领,如采访对象选择、采访机位架设、采访照片拍摄等。利用这种沉浸感,增强学生学习的现场感,能够进一步拓展学生的学习、认识空间,弥补学生现实课堂学习的不足。
3.推动教学场景从实体接触到虚拟场景构建。新闻记录的是瞬间,具有易逝性的特征,在新闻教学过程中,一手资料的获取往往较为困难。一些新闻场景更是难以复原,这也导致学生对新闻场景的具体情境了解不透彻、把握不准确。而将VR技术应用在新闻传播教育中,能够以VR技术复原新闻场景,再现那些已经发生过的历史事件,让学生以新的技术手段“穿越”到历史情景中,感受新闻事件现场的情况。对于新闻传播教育来说,新闻报道面对的是现实中存在的突发事件,需要学生在事件发生的过程中,准确把握事件现场、紧跟事件发展态势,及时报道新闻现场。但是,在现实教学过程中,新闻现场距离学生较远,仅仅通过短暂的实习经历难以实现对学生的实践性培养。这时将VR技术运用在现实课堂教学过程中,能够较早地将学生引导进入新闻现场教学,这就突破了传统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学生对书本的现状,能够提升教学的丰富性。
例如,在新闻史这一门课的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VR技术构建新闻史中重要历史事件发生的虚拟场景,学生通过VR设备快速进入到这些重要的历史事件场景中,通过自身的“参与”和体验,以及专业教师的解读与引导,重塑对新闻史中重大历史事件的直观认知,增强新闻史教学的直观性、视觉性。同时,针对一些重大突发事件,利用VR技术能够实现对复杂场景的事后还原,学生通过对事后还原的新闻现场进行分析,进一步探索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策略、方法等,这也能够进一步降低现场教学的成本,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此外,针对国外发生的重大事件,新闻传播专业学生难以接触到现实情况,可以构建国外重大事件的VR影像,或者将已经具有的VR影像素材寻找出来,作为新闻传播专业学生学习和分析的对象,以此丰富新闻传播教育的对象和范围。
4.推动学习体验从知识获取到趣味互动。传统的新闻传播教育以获取知识为目的,而VR技术作为一种具有较强游戏性的技术,能够推动传统学习从知识获取到趣味互动的转变,增强新闻传播教育教学的趣味性。目前,国内外将VR运用到游戏形成产业链的企业已经较为成熟。将游戏属性与新闻传播教育相结合,能够突破传统新闻传播教育的枯燥性,有利于为学生营造一个更为活跃的、具有游戏性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学习到新知识、新技术。例如,在新闻传播教学过程中,针对一些设计好的采访、互动环节,可以通过VR技术设计场景,形成虚拟采访,允许学生通过VR技术实现针对不同虚拟对象的采访。如在新闻史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已经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以VR游戏的形式设计出来,让学生成为重大历史事件的参与者,让学生成为事件的亲历者,同时也需要在这一过程中完成采访任务,由此将学生置身于虚拟事件的采访场景中,增强学生的临场发挥能力。这种方式也使新闻传播教育脱离了枯燥的理论,付诸可操作性和实践性,也契合了新闻传播教育的业务导向。
三、结语
新的技术不断发展,给当前新闻传播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在VR技术被广泛运用于新闻传播过程的当下,充分利用VR技术创新新闻传播教育,培养新型传播人才势在必行。目前,VR技术能够突破传统新闻传播教育的局限,为新闻传播教育提供新的思路,拓展新的空间。在未来的发展中,随着技术的逐步成熟,将会为新闻传播教育带来更多的惊喜。新闻传播教育也需要不断与时俱进,吸取新的新闻传播技术,创新新闻传播教育的方式方法,为培养新时代新闻传播专业人才发挥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