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唐代雕塑中马的造型特征及原因
2019-12-17丁大伟内蒙古师范大学鸿德学院
□丁大伟 内蒙古师范大学鸿德学院
中国古代艺术可以说是写意艺术王国,从文学史上的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到文人写意画,再到书法、园林、建筑、音乐、舞蹈、戏曲甚至武术,都被深深地打上写意的烙印。这是中国独一无二的美学本质,其特点是不求形似,注重神似,强调营造意象、气韵、意境。中国雕塑作品也受传统写意风的影响。从中国雕塑发展的历程来看,中国雕塑基本以写意雕塑为主流,吴为山教授在《我看中国雕塑艺术的风格特质》一文中将中国雕塑划分为八种风格类型,即原始朴拙意象风、商代诡异抽象风、秦俑装饰写实风、汉代雄浑写意风、佛教理想造型风、宋代俗情写真风、帝陵程式夸张风、民间朴素表现风。笔者发现,各朝代马的造型雕塑独有一番韵味,如《马踏匈奴》《马踏飞燕》《秦陵铜马》《昭陵六骏》及唐三彩中各种造型的彩陶瓷马。这些优秀作品历经千百年依然被人们关注,足以证明它们的艺术价值之高,而且不同风格的造型能反映出当时的文化底蕴和人们的审美情趣。古代马的雕塑作品多在墓中发现,由此可以看出,它们的主要作为随葬品和纪念碑。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在现代雕塑创意中的应用使作品更加具有文化底蕴和时代气息。在中国古代马是作战、运输和通信中最为迅速有效的工具。古代军王、臣民对马都十分珍爱,尤其在汉代。所以,我们在古墓、陶瓷、玉器中经常会看到马的造型。本文通过对中国各朝代马雕塑的观察与比较,最终选用具有代表性的秦陵兵马俑中的陶马、东汉“马踏飞燕”、唐三彩中的黑彩瓷马的造型特征进行说明。
一、秦陵陶马吸收大一统思想
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军事强大,政治经济相对稳定,文化、政治、思想的核心是大一统思想和专制主义,其所作所为都是围绕此核心来进行的。日用器皿也有一定定式,沿用古代六国的一些模式。在秦代艺术发展受到大一统思想的制约时,雕塑作为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也受到大一统思想的影响。秦陵引人注目的兵马俑中的兵勇铜车马方阵气势恢宏,工程浩大,修筑时间长达38年。武士俑约7000件,战车100辆,战马约100匹。秦陵马的雕塑以其“多、大、精、美”的特点征服世人,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马雕塑的刻画简单概括为动势统一、马头俯首、马鬃直挺刚劲、身体挺如松、四肢直立。
二、写意风在汉马雕塑中的体现
战马在汉代与匈奴作战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汉代统治者为了维护和加强自身统治,敦促臣民向“天马”顶礼膜拜,在全国掀起了马图腾的热潮。而马的雕塑被视为正义、善良、勇敢的化身。《马踏飞燕》是中国雕塑史上的不朽之作,是浪漫主义精神和高超艺术技巧的结晶,是我国古代雕塑艺术的稀世之宝。它不但是汉朝强大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综合体现,还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艺术杰作,体现出汉代奋发向上、豪迈进取的精神;在三维空间达到了“形神兼备,气韵生动”的境界。这匹马的造型简单流畅,不拘泥细致的刻画和装饰,而着意于捕捉瞬间的动势,把握内在精神,在造型上成功地继承了体、线、面并用的传统。“马踏飞燕”的造型设计、铸造工艺都十分成熟,面目表情夸张并进行了艺术化处理,如马嘴大张,马的牙齿夸张成虎牙状,注重神情、意象的表现,从整体上看,将汉代雕塑的雄浑写意风体现得淋漓尽致。
三、多元文化促成唐朝独特的艺术观点和审美特质
在唐朝,审美取向与历史上其他朝代不尽相同。唐人以丰满为美,从史书上对一代女皇武则天和古代四大美人之一杨玉环的描述都是流传千古的胖美人典范,唐代雕塑作品中也以丰满肥硕的造型作为美的标准。这种另类的审美情趣是时代背景成熟的必然结果。首先,唐朝社会繁荣昌盛,丰衣足食,人们有条件吃饱穿暖,保持健康丰满的体格。其次,唐朝对外开放、兼容并包、国力强盛与文明发达,使唐人充满自信,成为高度开放的国家,当时有130个国家与之建交。不同文化的影响与交流使人眼界开阔,热烈放恣。“唐彩色釉陶”(唐三彩)之黑彩瓷马,从造型与其他时代出土马的雕塑不同,它的臀部比较圆肥,颈部比较宽。这一品种据说是从西域进贡过来的,与现代马匹有些相似。唐马的造型特点以静为主,但静中有动。加上唐人以丰满为美的审美取向,使这匹三彩黑马的内在精神和韵律得到体现。最后,统治者的血统也决定了唐人对健硕的体魄更易亲近。唐朝开国皇帝李渊的外祖父是鲜卑大贵族,带有鲜卑血统。而鲜卑族的游牧生活需要剽悍、健硕的体魄。因此,唐朝以丰肥饱满为美便不难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