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人文视域下家谱档案资源多元化开发

2019-12-17朱兰兰薄田雅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浙江档案 2019年10期
关键词:家谱家族多元化

朱兰兰 薄田雅/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数字人文交叉学科的兴起和发展,对档案资源开发利用产生了近乎变革性的影响,借助数字人文技术搭建数字档案资源平台开发利用档案已成为大势所趋[1],学界目前已尝试将数字人文技术应用到家谱档案的开发利用上。上海图书馆基于其馆藏家谱档案建立“家谱知识服务平台”,提供寻根问源服务,开创了国内家谱档案数字资源全文上网的先河。然而,家谱档案资源除了纸质家谱外,还涉及相关宗祠、牌坊、故居、碑刻、遗物等实物类资源。因此,在数字人文视域下如何运用数字人文技术对家谱档案资源进行多元化开发,仍有广阔的探索研究空间。

1 对家谱档案资源多元化开发内涵的认识

家谱档案传统开发模式目前已无法满足用户多样化、个性化需求,用数字人文技术对家谱档案资源多元化开发的理念应运而生,它的开发手段更为技术化、多样化,开发主体更加多元化、复杂化,可使家谱档案以多样化的形式呈现给用户。

1.1 开发主体的多元化

开发主体的多元化指家谱档案资源开发是多主体的行为,各主体间可打破时空限制通力合作、共同开发。我国的家谱档案因在保存地域、保管机构上较分散,且开发利用多由收藏者各自进行而出现了“孤岛效应”[2]。数字人文视域下家谱档案资源开发不再局限于单个收藏者,开发主体呈多元化,各主体间只需共享数字资源而不需提供原件便可了解各自馆藏并合作开发,分散的开发主体有机联系起来,开拓了家谱档案合作开发的新渠道。

1.2 开发技术的多样化

开发技术的多样化指家谱档案开发手段需依靠多种技术、多管齐下、项目形式来进行。家谱档案原件在查阅时,存在被损坏的可能性[3],故馆方多提供仿真件或复制件。数字人文技术是依托特定新技术进行人文研究而形成的新型跨学科研究领域[4],数字人文视域下家谱档案资源开发技术更加多样,除了数字化、数据管理等技术外,还需要修复人员、技术人员随时参与,及时修复、还原破损的珍贵孤本家谱,从技术层面协助指导珍贵家谱档案的开发,且数字人文环境下其作用将更突出。

1.3 开发成果的丰富化

开发成果的丰富化指家谱档案资源开发成果表现形式丰富多样。对开发利用价值较高的家谱档案构建数字化体系,以不同姓氏为单位建成家谱档案网站,形成电子家谱系统,方便用户通过网络查阅相关信息。同时,依托数字人文技术可构建家谱档案资源共享平台,实现各级各类馆藏家谱档案的资源整合、共建共享和有效利用。对所涉及的相关宗祠、牌坊、故居、碑刻、遗物等实物类资源,数字人文技术可实现这些实物资源的虚拟重构,更具象直观。而对文化、艺术价值较高的家谱档案,则可出版发行仿真件。

2 数字人文视域下家谱档案资源多元化开发的可行性

国家富强使公众有了更多的精神文化追求,寻求身份认同、探寻家族历史的欲望逐步强烈,家谱档案的社会利用需求不断增加。数字人文技术提供了家谱档案资源深层次开发利用的新思路、新渠道,使多元化开发成为可能。

2.1 家谱档案自身的价值使然

家谱是记载家族发展变迁的第一手档案资料,是相对完整的家族史,它的自身价值决定了其开发利用的必要和可行。其价值首先表现为家族文化的传承,家谱的修撰、收藏、重修、续修本身就是家族文化的传承,家谱中的家训能增强家族成员对家族的认知,感受家族文化的熏陶,使家族文化代代传承。其次是史料研究价值,绝大多数家谱档案见证着历史变迁与社会发展,能丰富历史文献,对其他学术研究也有较高史料价值。此外,家谱还有一定的艺术研究和鉴赏价值[5]。在数字人文环境下,家谱档案在寻根旅游、民族认同和对外交流等方面更发挥着文化软实力的作用。

2.2 数字人文提供强大技术保障

家谱档案数量庞大、来源广泛,且保存地点分散,传统的开发理念和技术很难对其充分有效开发,而数字人文技术擅长从海量的资源中发现并获取有用信息,文本挖掘、数据分析、可视化等技术为家谱档案多元化开发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能全方位、立体化展现家谱档案资源[6]。如数字化技术和主题数据关联技术可用来建立家谱档案资源数据库;可视化分析工具Citespace可分析家谱内容,通过绘制可视化图谱展现谱系变化;数据分析与挖掘工具能对家谱内容进行聚类分析、主题分析、时序分析、社会关系分析;VR/AR技术可再现家谱和相关宗祠、牌坊、故居、碑刻、遗物等实物的原貌以及历史生态[7]。

2.3 家谱档案多元化开发需求广泛

第一,现代家庭道德建设的需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8]。家谱档案中所包含的族规、家规或人物事迹,传递着优良传统美德[9],对其深入挖掘和传播,能够在建设现代家庭道德和精神文明方面发挥良好的借鉴作用。

第二,国家重点档案保护开发的需要。1984年《关于协助编好〈中国家谱综合目录〉的通知》就对家谱的文化资源地位和研究价值与作用做出肯定,《全国档案事业“十三五”规划纲要》更指出要开发国家重点档案。现存馆藏家谱档案主要形成于新中国成立前,明、清的有很多,甚至还有宋、元的,以及用汉文或少数民族文字撰写的少数民族家谱,均属于国家重点档案范畴。

第三,学界和公众日益多样化的利用需求。首先是学者研究的需求,家谱档案被学者视为重要历史文献,在人口史、民族史、宗教史、民俗学、社会学等领域更受青睐。依托数字人文技术建立和完善家谱档案资源大数据共享平台,使家谱档案信息获取更加便捷、直观、形象,这一举措不仅广受学者欢迎,还有利于传播家谱文化。其次是公众寻根的心理需求,心理学研究表明人都有寻根溯源的心理诉求,当前人口流动性活跃,长期生活在异乡的人总有漂泊感,强烈的家族认同意识驱使其积极寻根问祖[10],家谱档案成为寻找心灵归宿的顺畅渠道。再次是公众参与开发实现自我满足的需求,社会经济繁荣使“盛世修家谱”的理念广获认可,家谱网站、“认亲”APP、电子家谱制作软件等竞相出现,一定程度上满足了部分公众自行编制家谱的需求,不少人乐于参与到家谱档案资源建设和开发中来。

3 数字人文技术在家谱档案资源多元化开发中的应用

用数字人文技术开发家谱档案资源不是取代传统开发模式,而是创新其开发形式,丰富开发成果,实现多元化开发。本文主要探讨几种代表性的数字人文技术在家谱档案资源开发中的应用。

3.1 基于文本挖掘技术的家谱档案资源深度开发

文本挖掘技术是用文本的集合或语料库对事先未知的、可理解的、有潜在实用价值的模式和知识的抽取[11],可用来深入分析家谱档案的人物关系与内容,对家谱档案进行深层次开发。

家谱档案资源数量庞大,涉及的人物关系、家族关系复杂,文本挖掘技术可提取不同家谱中涉及的人物、时间、地点等,借助文本分析厘清家族的发展脉络及与其他家族的关系,将不同家谱有机联系起来,找出更广泛的人物关系,可简化检索过程、便捷搜寻相关参考文献。

家谱档案详细记录着家族的族规、家规和族内优秀人物事迹,用文本挖掘技术挖掘这些资料作为传播优良传统美德的载体,有针对性地在家族后人现今聚居地传播,进而扩展到乡镇(社区)、县(区)、市,这种宣教方式有亲和力也很接地气,对现代家庭道德建设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3.2 基于数据管理技术的新型家谱档案数据库建设

目前,家谱档案数据库服务尚有局限性,一方面,用户只能通过关键字段的检索查到文献本身,而无法将文献识别后的内容及与之相关的家谱资料提供给用户。另一方面,由于撰修人本身的学识有局限性,因而家谱档案自身有些信息也不统一,如对古今地名、人名、生僻字、繁体字的描述不规范、不一致,一般用户对此类信息难免一头雾水,除了专家学者的专门研究外,多数用户会因看不懂而放弃或略过,这使得数据库难以充分发挥其作用,亟需升级与完善。基于此,我国家谱档案数字化初期主要是建立家谱书目数据库,满足用户基本查阅及相关学术研究需求,而数字人文技术的兴起及用户利用需求的不断提高使运用数据管理技术构建新型家谱档案数据库成为必要。

新型家谱档案数据范围除传世家谱外,还包括相关的宗庙、祠堂、牌坊碑刻、遗物及对后人的采访、表现家族发展史的视频等资源。通过数据管理技术析取档案中的人名、地名、时间等,完善原有的著录规则形成新的元数据规范,将不同类型家谱档案数据联系起来,形成系统、全面的家谱档案数据管理系统,可以更好地揭示关于家族历史的相关资料,使原本独立、分散的家谱档案有机联系在一起。如,河南省数字档案馆为建设馆藏家谱档案特色资源库,结合馆藏实际,参考图书馆界家谱著录规范和档案著录规则,制定了《河南省馆藏家谱档案著录规范》(包含26个核心元数据项),并在馆藏家谱管理系统平台上应用,反响良好。

3.3 基于VR/AR技术的家族档案和场景重构

利用VR/AR技术进行三维虚拟遗址绘图、文物虚拟复原、色彩还原等,对宗庙、祠堂、故居等进行重构,转化为三维场景在屏幕上呈现,用户便可直观感受不同家族丰富多彩的家谱。

若有相应的遗物、祠堂、墓碑、世科坊、进士坊等实物与家谱相印证,家族的优秀文化传承便有了具象的载体而更加立体丰满。用VR/AR技术进行场景重构已成为拓宽家谱档案开发渠道、优化家谱档案开发质量的新方向,用户通过VR/AR技术直观、真切地感受家族文化传承,会获得前所未有的新体验。

3.4 基于GIS技术的家谱资源和文化共享平台建设

GIS技术能将事物的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结合起来提供给用户[12],该技术应用于家谱档案资源开发,有助于构建开放的、动态的、延续的,集时间、空间两条路径展示家谱档案的共享平台,形成完整的“家族树”。一方面,能通过“树枝”的形式显示每个时间点和时间段家族整体发展脉络和家族成员的生平经历,使不同家谱所表达的传承关系、时空关系、发展与兴衰清晰易懂;另一方面,家族后人、专家学者等均可通过这一开放的平台进行良性的知识互动与传播,达到丰富平台资源、优化家谱档案开发质量的目的。

河南省档案馆家谱管理系统平台建设就应用了数字人文技术,其界面设计在色彩上抽取了档案徽标的红色、馆藏黄氏家谱封面的蓝色和页面的黄色,装饰上运用了代表中原文化符号的凤鸟纹和云纹,古朴端庄又有灵动之感。内容上主要有家谱管理、家谱撷萃、家谱常识、家谱研究等,其中家谱撷萃分为家谱谱影、家族名人、家风家训、姓氏字辈、家族遗迹等,是立足馆藏数据综合运用数字人文技术挖掘而成的多元化展示,是家谱信息资源的集成和优化,能充分满足家谱初识者、研究爱好者、家族成员等不同层面的需求。

综上,开发和利用好家谱档案资源,可以更好地展现和传承优秀家族文化、传播优良传统文化,这对于推动现代家庭道德和精神文明建设、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数字人文实现了传统文化与数字技术的无缝衔接,为家谱档案资源开发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与思路,当前家谱档案资源多元化开发就是传统与现代融合的过程。

猜你喜欢

家谱家族多元化
德国:加快推进能源多元化
家即是国,钩沉史海乐为舟——“家谱文化的传扬者”朱炳国
山西大同:多元化养老服务 托起幸福“夕阳红”
巧用“多元化”,赋能“双减”作业
永荣锦江瞄准差异化多元化
《小偷家族》
皿字家族
家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家族中的十大至尊宝
岁月沉淀中的老家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