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儿童视角,建构高效语文课堂
2019-12-16单月芳
单月芳
语文是小学核心学科,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教师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采取多元化教学方案以及手段,确保教学难点顺利攻克,从而实现培养小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只有立足于学生视角展开教学,才能真正建构高效语文课堂。
一、以学生为主体,提升课堂效率
应试教育时期的教学理念以成绩为导向,侧重于知识的传授,往往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因此,为了保障教学有效性,教师需要调整原有的教学理念。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只需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关注学生的差异性,兼顾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从而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受侵犯,最终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例如,学习《观潮》这篇课文,以往教师的教学方式主要是以示范朗读+分析为主,整个过程都是由教师主导,学生根本没有参与课堂的机会。教师备课备得事无巨细,体现的却是学生独立性的缺失。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课前的资料搜集,比如观潮发生地、观潮具体时间、钱塘江的人文地理知识等等,让学生在上课的时候和大家一起分享。初读课文的时候,教师需要给学生预留充足学习时间,让学生划出自己不理解的字词句,同时梳理文章大意,将全文进行划分。当然,教师还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和其他组员就课文中的难点进行讨论,学生也会更加清楚作者的行文思路,最终明确作者描写观潮的景象是按照远——稍近——再近——更近的顺序进行的。通过这种教学方式,不但能够将学生的注意力牵引到课堂中,还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从而提升教学效率。
过去教学以教师为主,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低效,而且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容易促使学生养成依赖的学习习惯。因此上述案例中,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来主宰课堂。无论是资料的搜集,还是课堂的讨论,都交给学生完成。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最终确保课堂的有效性。
二、丰富教学素材,提升课堂趣味
语文素材不只是来源于教科书,还来源于其他类型的教辅工具以及教辅资料等等。小学生的年龄偏小,对上课本身就存在一定的抵触心理。如果教师讲授的内容相对枯燥,学生往往会出现走神的现象。因此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引入趣味性较强的内容,从而有效捕捉学生的注意力。传统教学以教材为主,很少进行延伸,课前导入也千篇一律。但是由于信息技术的普及,教师可以借助于多媒体丰富教学素材,比如图片、视频、动画、音乐等等,增添学生学习的趣味性。例如,学习《走月亮》这篇课文,教师可采取情境教学法。教师提前制作相关课件,课件的核心元素是秋夜月景,一个小姑娘漫步于月光下,情不自禁地想到和阿妈一起散步的情景。呈现图片的同时,为学生播放音乐《弯弯的月亮》,让学生在音乐的陪伴下谈谈自己的感受。此外,教师还可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云南及少数民族有关的图片。比如,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云南的纪录片,让学生直观看到彩云之南的美丽,这就为学生在后文学习时奠定了想象的基础。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向学生介绍云南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如果有条件,教师可以穿着云南少数民族服饰上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教师在教学时不能只是一味地照本宣科,枯燥的讲解只会增加学生对于语文的厌倦。针对上述教学案例,教师借助多媒体,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展开教学,最大限度提升教学的趣味性。教师通过不同类型的教学素材,也进一步完善并丰富了教学形式,让语文课堂更加生动、形象,教学效率自然会得到提升。
三、合理设置问题,激发学生參与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强调了学与思的辩证关系。特别是针对教育工作者来说,更是需要一生践行。大部分教师在教学时很容易“误入歧途”,他们将教学重心放在了“学”的层面,却忽视了学生的思考过程。长此以往,学生很容易形成思维定势,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因此教师必须精心设置能够引发学生思考的问题,以便于深化学生的理解。例如,学习《麻雀》这篇课文,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并概括课文大意。完成了这一步之后,教师可以设置相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比如,课文中的老麻雀是怎样保护小麻雀的?体现出它怎样的心理?面对这样的问题,学生会再次翻开课文,寻找相关描写,学生发现当小麻雀从巢里掉下来,猎狗步步逼近,老麻雀没有任何思考就飞到了小麻雀身前。然而面对猎狗这样的庞然大物,“它扎煞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从“绝望”一词中可以感受到老麻雀的恐惧。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思考,教师还需要进行追问:“既然老麻雀发出了绝望的尖叫声,说明它也很害怕猎狗。那么是什么原因促使它能够勇敢的站在猎狗前,甚至坚定得如一块石头?”学生会不假思索地回答是因为小麻雀。得到这样的回答,教师还可以进行引导:“老麻雀为了保护小麻雀,甚至不顾生命危险。那么请同学们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受。”这时候有的学生会沉默,有的学生会立刻举手发言,通过他们的表情可以知道他们想到了自己的父母。老麻雀对小麻雀的爱,就像父母对孩子的爱。通过老麻雀的行为,学生会感受到父母之爱的伟大,也会因此产生感恩之心。
从课文联系到实际生活的问题设计, 能够强化学生对课文内涵的理解。针对上述案例,教师通过设置环环相扣的问题,启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通过老麻雀的行为思考其背后代表的涵义,从中体会到父母之爱的伟大,对学生进行了一次成功的心灵教育。
总之,为提升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要转变陈旧的教学理念,承认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当好引路人的角色。在教学时尽可能丰富教学素材,合理设置教学问题,启发学生的思考。只有立足于学生视角,才能真正营造高效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