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老恒言》中的粥食养生(之二)

2019-12-16耿引循

养生保健指南 2019年1期
关键词:恒言香稻功用

耿引循

7.御米粥

《老老恒言》云:《开宝本草》:治丹石发动,不下饮食。和竹沥入粥。按:即罂粟子,《花谱》名丽春花。兼行风气,逐邪热,治反胃、痰滞、泻痢,润燥固精。水研滤浆入粥,极香滑。

参考粥谱:

[原料]御米(罌粟子)1()()克、人参末1()克、生红薯1个、生姜和食盐少许。

[制作]将生姜磨汁或切碎;将御米(罂粟子)、人参末、生红薯一起煮粥;粥成后加入生姜汁和食盐,搅拌均匀后服食。

[功用]治反胃、不下食、痰滞。

8.姜粥

《老老恒言》云:《本草纲目》:温中,辟恶气。又《手集方》:捣汁煮粥,治反胃。按:兼散风寒,通神明,取效甚多。《朱子语录》有“秋姜夭人天年”之语,治疾勿泥。《春秋运斗枢》日:璇星散而为姜。

参考粥谱:

[原料]粳米100克、姜10克。

[制作]将姜去皮,洗净,切成细丝;将粳米淘洗干净,放入锅中,加适量水煮开后放入姜丝,用小火煮熟即可。

[功用]散寒止呕,清胃和中。

9.香稻叶粥

《老老恒言》云:慈山参入。按:各方书俱烧灰淋汁用,惟《摘元妙方》,糯稻叶煎,露一宿,治白浊。《纲目》谓气味辛热,恐未然。以之煮粥,味薄而香清,薄能利水,香能开胃。

参考粥谱:

[原料]香稻叶若干、粳米100克。

[制作]先煎香稻叶,去渣取汤,入粳米煮粥。

[功用]芳香开胃,清热利湿。治妇女带下及湿热滞脾、不思饮食等。

10.丝瓜叶粥 《老老恒言》云:慈山参入。丝瓜性清寒,除热利肠,凉血解毒。叶性相类,瓜长而细,名马鞭瓜,其叶不堪用。瓜短而肥,名丁香瓜。其叶煮粥香美,拭去毛,或姜汁洗。

参考粥谱:

[原料]鲜丝瓜叶30克、粳米30克、白糖适量。

[制作]先将丝瓜叶洗净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煎煮1 5分钟;再滤汁煮粳米为粥,粥成加白糖适量调味。

[功用]清热解毒,消暑利湿。

11.桑芽粥

《老老恒言》云:《山居清供》:止渴明目。按:兼利五脏,通关节,治劳热,止汗。《字说》云:桑为东方神木,煮粥用初生细芽,苞含未吐者,气香而味甘。《吴地志》:焙干代茶,生津清肝火。

参考粥谱:

[原料]桑芽(春天初生细芽含苞未展者)30克、糯米100克。

[制作]将桑芽焙干,水煎弃渣取汁,加糯米100克同煮为粥。

[工力用]清肝明目。适用于肝旺目昏。

12.胡桃粥

《老老恒言》云:《海上方》:治阳虚腰痛,石淋五痔。按:兼润肌肤,黑须发,利小便,止寒嗽,温肺润肠。去皮研膏,水搅滤汁,米熟后加入,多煮生油气,或加杜仲、茴香,治腰痛。

参考粥谱:

[原料]胡桃肉30克、粳米100克。

[制作]将胡桃肉研末,水搅滤汁。以米煮粥,米熟后将胡桃肉汁加入再煮即可。

[功用]温肾固精,润肠纳气。适用于阳虚咳嗽、腰痛脚弱、阳痿滑精、小便频数、大便燥结等症。

猜你喜欢

恒言香稻功用
早籼型香稻三系不育系禾5A的选育与应用
中国香稻不育系育种进展
清代养生家曹庭栋和他的养生著作《老老恒言》
清明节气的形成及农时功用
OYSTER OMELET
香稻品种OsBADH2突变位点分析及其功能标记的开发
香稻成香研究及其发展前景
古诗文用典功用略谈
风药之功用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