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晨光:恪尽职守的“亿元电工”
2019-12-16
张晨光工作照
“我感觉‘工匠精神是一种工作态度,能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并力求精一行,努力把工作干好就是弘扬和践行了工匠精神,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提及工匠精神,张晨光朴实地说道。
张晨光,今年44岁,是晋城煤业集团成庄矿运行工区的一名矿井维修电工。多年来,他在工作中辛勤付出、埋头实干,完成了数十项技术创新,创造了上亿元的效益,也换来了中华技能大奖、全国劳模、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全国技术能手等一系列荣誉。
1994年,张晨光从技校毕业后,被分配到原“晋城矿务局”的王台铺矿洗选厂工作。刚开始的时候他每天跟着师傅打扫机电设备卫生,偶尔打打下手,递个扳手、改锥,师傅高兴时总会拍拍他的肩膀,说:“能干电工那是相当不赖,俗话说紧车工、慢钳工、溜溜达达是电工。”电工当时在煤矿确实是一个清闲的好岗位。可“好日子”没过多久,企业战略西移,他们一群技校刚毕业的毛头小伙在一点准备都没有的情况下,被安排去支援西区建设。
张晨光正在维修仪器
一路风尘,一路颠簸,张晨光来到新建矿井——成庄矿。当时正值矿井投产前的设备安装调试阶段,他每天跟着师傅在一大堆的图纸、一台台的设备间忙碌,拆装设备、接线、调试。“虽然当时工作又脏又累又枯燥,但那个时期的积累为我日后从事机电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张晨光说。
1995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张晨光走进成庄矿洗选厂主机房,这是张晨光第一次近距离看到一群外国专家,他们全神贯注调试设备的神情深深触动了他。当听说洗选厂的设备汇聚了中、美、英、德等多个国家的先进技术时,张晨光突然意識到,机电工不是老师傅口中的“溜溜达达”,而是大有可为呀!
张晨光给工作室人员做培训
作为晋煤集团战略西移的新建矿井,成庄矿当时安装调试的是一条2750米长的主提升皮带,号称“亚洲第一长”。不仅长,关键是技术先进,省了环节、省了设备、省了人。当张晨光得知这套主井提升系统如此先进的原因竟是源于一个饭盒大的黑匣子时,他震惊了!
黑匣子里是一个PLC变频器,能够对提升系统各环节的温度、流量、压力、电流等十多项生产数据进行实时监控、实时保护,能够大大减少人为操作的不准确性和繁琐性。“面对如此先进、如此精准的PLC系统,生性内向的我也不知哪来的勇气,当即恳求领导,让我给外国专家打下手吧。一个刚刚走出校门不久的技校毕业生,想给外国专家打下手?似乎是根本不可能的事,但领导也许是被我的真诚和认真劲儿打动,竟然同意了。”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张晨光现在都有点不相信。
张晨光指导徒弟电工技术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就这样,张晨光每天从早到晚守在安装调试现场,紧跟在外国专家身后,虽然根本听不懂外国专家说什么,但他能看懂外国专家在干什么。看久了,也就有了默契,他会在外国专家需要的时候,及时将工具和备件递到外国专家的手上。为了真正给外国专家打好下手,张晨光将PLC提升皮带系统图与洗选厂原有国产皮带系统图借来,晚上挑灯夜战,专业单词用英汉字典一个个“啃”,图纸一张张琢磨,遇到不确切、不肯定的问题,他就下井去现场收集数据,有时一天下五六次井都不觉得累。就这样没日没夜跟着外国专家干了120天后,主提升系统安装到位了,他的工作日志也记了厚厚的两大本,其中一本,里面全是专业单词和注释。
1997年,运行了两年的主提升皮带突然出现变频器驱动板故障,系统瘫痪,煤炭生产的咽喉要道被堵上了,投产之初的矿井面临着全矿性停产的威胁。
面对当时紧迫的情形,张晨光凭借当初给外国专家打下手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对系统进行了排查,感觉问题可能是烧坏了几个大功率单极晶体管,用万用表一测,果然不出所料!于是,张晨光主动请缨,可队领导不敢让他动,因为这一整套设备还在保修期内,一旦更换原件,国外的厂家就不再提供免费保修。
时间紧迫,领导们再三权衡,一边联系外国专家,一边询问张晨光有多大的把握。他说,99%!看到他如此胸有成竹,领导同意让他试一试。打开变频器把驱动板拆下后,他傻眼了!板子上的电子元件和国产的型号不同、功率不同、管脚粗细不同等一系列问题摆在张晨光面前,怎么办?开弓没有回头箭,他说道:“当时我一边回忆外国专家安装调试时的情形,一边动手改装加工散热片、处理国产单极晶体管脚……”时间一点点过去,队领导急得汗都流下来了。就是在这屏气慑息中,张晨光用了一晚上,将故障彻底排除。几天后国外专家过来后听说了这个事,不禁竖起大拇指。张晨光对记者说:“那一刻,我收获了信心,也找准了人生坐标——就是要当一名优秀的煤矿机电工。”
这些年搞创新、抓技改、带徒弟,占据了张晨光的大量时间。也有不少大公司以高薪水、高待遇“挖”他,都被他拒绝了。就连他的好朋友都不理解,放着大城市、大公司不去,非要窝在这小山沟里?张晨光的回答是,“没有企业的培养,就没有我。如今,煤矿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建设正需要我和我的团队,我们还有许多事情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