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方地区农田水利设施种类及效果分析

2019-12-16刘利春

吉林农业 2019年22期
关键词:种类农田水利设施

摘要:现阶段,我国北方地区农田水利事业仍然存在缺乏水源、引水困难、土地分布不均、维护管理困难等问题,直接或间接造成了农业发展进度不一、农民弃耕等现象发生。本文旨在研究我国北方地区农田水利设施的组成与使用状况,并对北方地区水利设施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以期找出问题症结所在,为以后找出切实可行的办法解决问题而奠定基础。

关键词:农田水利;设施;种类;效果

中图分类号: S27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9.23.041

在研究我国北方地区农田水利发展之前,需明确其基本内涵,但国内外学者对其定义始终没有统一。仅对于农田水利来说,国际学者统称其为农田灌溉与排水。我国最早提及“水利”一词的书是《史记·河渠书》,《辞海》中对水利的定义:为农业生产服务的水利事业。《中国水利百科全书》中为与国际说法相统一,将“农田水利”这一说法改为“灌溉与排水”。根据《中国农业百科全书》所述,农田水利的基本任务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水利工程措施,调节农田水分状况,改善地区水利条件,使之符合发展农业生产需要,为高产稳产创造条件。因而我国农田水利发展与建设,囊括了对农田进行的基本改造。例如:修整建设灌溉与排水渠系、对土地进行平整、扩大耕地面积、改善土壤基本性质;包括对地区水文情势状况的调节与改善;也包括规划地区山、水、田地、森林、道路的综合管理;同时也包括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如工程管理、田间管理、农业结构调整等。在我国农业农村发展过程中,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薄弱,建设滞后问题仍然是影响农业现代化发展和农村基础设施完善的重大阻碍,特别是在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农田水利建设进度明显滞后,投入强度明显不足,对保障农业发展的能力明显不高等问题一直困扰着广大农民[1]。

1 北方地区农田及水利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业种植作物单一,我国北方农业种植以玉米、水稻为主,经济效益高的农作物种植面积较少,而目前粮食价格较低,农民不愿意再进行耕作,这就直接导致部分水利设施无法正常发挥作用。

我国北方地区水土资源缺乏,而设计水利工程需水量巨大,水资源无法保证供给。北方多数水利工程特别是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修建于20世纪,一方面由于当时政府不能起到良好的监督作用,导致部分工程或是存在质量问题,或是配套工程无法及时建成;另一方面这些水利设施没有得到良好的管理与维护,使用时就会出现一系列老化问题。

灌溉技术较为落后,北方地区多数采用传统的大水漫灌技术,跑、冒、滴、漏问题层出不穷,然而,喷微灌、低压管道输水等目前先进的水利灌溉技术没有得到推广,灌溉水利用率较低。

由于农田水利工程是末端工程,往往造成其规模有限、区域性明显、形式各异,即便是功能相同的工程往往也要因地制宜建设不同的形态。农田水利工程通常是季节性使用,南北方由于耕作时间的差异也有着不同需求:北方是以旱地耕作为主,水稻、玉米、小麦为其主要农作物,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南方耕地则是以水田为主,往往种植着水稻、甘蔗、茶叶等农作物,一年两熟或三熟。

我国农田水利体制存在着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农田水利建设方面: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投入不足,当地农民缺乏建设农田水利工程的积极性、社会资本投入农田水利工程的资金不足;二是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方面: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机制不顺畅、工程产权不明确、工程管护主体和管护责任不落实、工程运行管理经费短缺、农田水利工程“重建设,轻管理”现象突出、农户和社会资本参与农田水利很少[2]。

2 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及主要功能

小型农田水利设施通常以堰塘、井、河坝为典型,仅能为几户农户提供灌溉用水,除涝面积在3万亩以下、灌溉面积在1万亩以下、渠道流量在1m3/s以下的水利项目,即为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主要包括设施田间灌排工程、小型灌区、灌区抗旱水源工程、小型水库、塘坝、蓄水池、水窖、水井、引水工程和中小型泵站等。

2.1 田间灌排工程

由取水枢纽、输水配水系统、田间调节系统、排水泄水系统组成。取水枢纽是以田间农作物生长需水量为基础,将水引至水渠中的水利工程设施;取水配水系统则是将水依照计划输送至每个田间的水渠系统中的工程设施,输水配水的水渠可大致分为干渠、支渠、斗渠、农渠这四类渠道。田间调节系统主要起到的作用是将末级灌溉渠道中的田间用水输送到田间地头,为农作物提供足够的水分,促使农作物健康茁壮成长;排水泄水系统主要功能是及时将田间积水排入至排水渠道中和降低地下水位。

2.2 灌区抗旱水源工程

在规划管理过程中一旦遇到中度、严重或者是特大干旱时,当普通建设的水源工程无法正常为城镇居民提供生活用水,以及为主要农业提供生产用水而建设的水源工程与配套设施;灌区抗旱水源工程的重点规划区域多为旱灾频发区域,尤其是粮食主产区、商品粮基地、经济作物商品基地、畜牧业生产基地等,并且农业灌溉用水的水质应满足相关的水质要求。我国北方地区抗旱水源工程往往存在以下几个问题:年久失修,没有对其进行定期维护与检查;供水无法得到完全保证,不能及时向干旱区域输送水资源。

2.3 引水工程

农田水利事业中需要修建从水库、河流取水引水的构筑物,将水引入渠道所修建的建筑物,将这些建筑物群统称为引水工程。常见的引水方式有:自流引水(有坝引水、无坝引水)与机械引水(提水引水)。无坝引水通常适用于该河流水量充足、水位满足取水最低水位,不再需要修建堤壩抬高水位的情况;其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进水闸、冲沙闸、导流堤。有坝引水往往建设在河床狭窄、地质条件良好的区域,相比于无坝引水,有坝引水的排沙功能较为全面。

3 大中型农田水利设施及主要功能

大中型农田水利设施是凭借着较大规模的水库以及泵站向乡村、乡镇、甚至为县城提供足够的灌溉用水,它所服务的区域面积较大,能够构成大中型灌区。

3.1 大型水库

大型水库是指总库容大于1亿立方米的水庫,可分为大(二)型1~10亿立方米,大(一)型大于10亿立方米两种水库,水库通常是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为大坝、溢洪道以及放水建筑物。有着防洪、提供灌溉用水、水力发电、调节径流等作用。

水库是我国为防洪而广泛建设的工程之一,通常位于防洪区域上游河道,一旦水库溢洪道没有闸门的控制,蓄水位与溢洪道堰顶相持平时,水库便会发挥暂时滞留洪水的作用。由于大部分用水部门都有着固定用水量及时间,仅靠降雨无法满足其需求,水库的修建很好地解决了水资源在时间、空间上难以分配的问题,蓄洪补枯、调节径流更好地满足了人们的使用需求。然而,水库的建设也相应地带来些问题。如:自然灾害发生频率上升、泥沙淤积库区、土地盐碱化、水质发生恶化等,这些问题在水库建设中是无法忽略的。

3.2 水库堤防工程

沿河、渠、湖、海岸或行洪区、分洪区、围垦区的边缘修筑的挡水建筑物称为堤防。建设水库堤防工程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农田灌溉面积与除涝面积;是粮食高产稳产的有力保证,使农业生产能力得到长远发展;同时解决了农户“靠天吃饭”这一千年难题,是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中最不可或缺的部分,是农业生产发展最有力的保障。

4 结语

大型农田水利供给与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对接一直存在很大问题,而且随着集体经济的解散,基层组织功能弱化,基层组织作为小型农田水利管理的主要单位,其地位被架空,导致了水利基础设施方面产权不明,结果就是大小水利相互脱节,从而形成“治理性缺水”的独特现象,这也是当前中国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治理困局的根本原因[3]。

参考文献

[1]孙海龙.我国农田水利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山东理工大学,2013.

[2]张小燕.四川省A县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改革路径的探索[D].中共四川省委党校,2018.

[3]朱明达.慈利县小型农田水利治理问题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6.

作者简介:刘利春:本科学历,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水利工程与水土保持。

猜你喜欢

种类农田水利设施
民生设施非“摆设”
农田水利水土保持技术推广
警惕环保设施安全隐患
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思考
消防车种类知多少
上海市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探讨
镜头像差的种类
公共充电桩设施建设正当时
农田水利技术推广
擅自启用已查封的设施设备该如何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