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创业教育视域下的风险防范与对策

2019-12-16陈兆坤

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创业教育防范风险

陈兆坤

[摘 要]当前,我国创业教育对复杂环境下创业风险防范与对策知识的传授具有局限性。创业教育需要结合我国国情及企业发展实际,提出创业企业在孵化期、导入期、创立期、成长期和成熟期所遇到的各类风险及可能采取的应对措施,以帮助大学生识别和增强解决各类风险的能力。

[关键词]创业教育;风险;防范;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496(2019)03—113—05

创业风险主要是指创业型企业在孵化期、导入期、创立期、成长期和成熟期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类风险。创业者的行为是不确定风险条件下的决策行为,创业环境带来的不确定性和资源有限性,往往给创业者从上一阶段转到下一阶段的发展带来挑战和威胁。近年来,对我国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调查发现,创业成功率仅为2.87%,这远低于发达国家22%-35%的比例。也有调查显示,创业者创业成功率仅为4%左右[1]。对于新创企业来说,大都面临创业环境的不确定性,创业机会缺少与创业企业管理的复杂性,创业团队与创业投资者的资源匮乏和实力的薄弱,而导致创业活动结果与预期相差较大,导致创业风险的产生[2]。创业教育关注创业风险评估及其防范对策,对创业者来说,尤其是初涉社会的大学生,虽然不能完全避免风险事件的发生,但是可以未雨绸缪做好风险防范的理论、心理、预案准备,把各种风险可能给创业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点。

一、新创企业面临的环境风险因素

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环境下,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技术不断出现与运用,成为中国经济和提升企业竞争力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互联网带来的机遇与变革是深刻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环境因素,但新进入的创业者往往只看到互联网等技术对企业发展的有利因素,而忽视了互联网环境风险特征比以前更复杂、更隐蔽、更不确定性,严重威胁创业的成功。

其一是风险复杂性。对环境风险因素分析评估是企业开展经营、应对激烈竞争的重要基础和出发点。优胜劣汰的竞争法则,使企业时时面临生死存亡风险。互联网环境下,有些创业公司估值泡沫很大,热衷投资“烧钱”模式,而管理混乱,缺乏核心竞争力,难以持久;很多消费者数据、商家数据、经营数据良莠不齐,信息真伪性难以辨别,误导投资者和消费者;有的钓鱼网站,钓鱼邮件,涉及企业与个人信息泄露等网络安全问题经常发生;商业活动中单据无纸化为经营提供了方便,但也为违法者造假提供了机会,稍有不慎就会陷入到巨大的风险之中;有些企业由于考虑运营成本而对商业非结构化数据转变为结构化的数据、对大数据挖掘技术、大数据分析应用技术投入不足,缺乏对大数据时代的复杂性、挑战性认识和危机意识。因此,对互联网风险的预测和防范主观上仍停留在传统资源、技术、资本、信息、数据、人才、流程等视野内,不能科学制定企业的长远发展战略。

其二是风险突发性。互联网环境下创业成功似乎比以前更容易、更快速,主要是复制于流行模式与经验。但任何一种商业模式、成功经验都有其产生的土壤和环境条件,而这些在复制和模仿中却难以迁移。由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商业模式本身的风险和创业与生俱来的各种风险往往叠加,只不过这种潜在的风险有时难以察觉,但在一定条件下,风险就会发生。一些看似风风火火的企业一夜间倒闭,其实在选择模式和模仿经验时就埋下了隐患。互联网的巨大光环,往往掩盖了经营的风险,如果不重视内部管理、一味扩张、依赖广告策划和过度营销,一旦资金链断裂,企业即使贴上“互联网”的招牌也不能保证其不失败,相反,“互联网+”环境下“秒杀”一家企业比传统方式要迅速的多。还有些企业过度沉缅于以往“过五关斩六将”和自己成功经验的荣耀,新项目决策时大刀阔斧、雷厉风行、执行迅速,但实际陷入决策误区,损失无法挽回,这也是一些企业快速崛起,又很快销声匿迹的重要原因。

其三是风险联动性。企业的风险来自社会外部和内部,而外部和内部的风险因素又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经营风险可以分为企业不可控制风险(国家政治、法律、经济、科技等)和可以控制风险(企业内部人、财、物等)。企业不可控制风险的社会性表现为国家制度、法律、政策的是否长期稳定、经济的发展水平、貿易壁垒程度、汇率变化表现、消费行为及趋势和社会信任程度、创新创业氛围等。企业对不可控制风险只能适应、顺应,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生存的方式。企业可控制风险的社会性表现为企业管理结构的稳定程度、企业制度的完善、经营文化的形成、核心团队成员的敬业和创新进取等方面。在互联网环境下,企业的可控制风险能力较以往有所降低和减弱,一是员工需求的多样化;二是长远利益与短期利益的矛盾的暴露;三是“名”与“利”诱惑下的失守。企业为了做大做强采取“大鱼吃小鱼”的并购策略,追求攻城略地的风光及沉浸在“资本”力量光环下,没有进一步满足客户核心利益需求、没有开展并购后的文化整合和人力资源管理的系统工作,留下了严重的风险隐患。

二、新创企业不同成长阶段的风险识别分析

1.孵化期阶段。作为初始阶段,创业者主要防止项目选择不慎、技术是否成熟、有无商业推广价值、产品或服务核心需求能否满足等风险。创业者在创业初期如果缺乏前期市场调研和论证,只是依据网络信息和模仿别人模式来决定投资方向,甚至仅凭未经充分调研、实地考察、论证信息真伪选择项目,难免会遭遇挫折。“互联网+”降低了贸易成本,突破了地域、空间、时间、信息沟通的限制,很多人选择电子商务创业。但随着对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的高度重视,对侵权产品的处罚力度比以前加大,如一些知名跨境平台采取对上传仿品采取直接封店,保护相关的利益,还有对标题表述违规、类目放错、虚假广告、价格不实、忽略客户体验度等采取降等、直至封店等措施,这必然增加小微企业风险和经营成本。一般来说,创业理论提倡开始创业时由于资金实力较弱,投资人项目选择要十分慎重(这时资金来源主要是创业者本人和亲朋好友筹集)。一般说来,对于刚离开校门的大学生,根据所处环境,选择资金投入不多、人员素质要求不高、市场风险不是太大、竞争程度相对和缓的项目,可以规避风险、以便赢得时间,逐步积累市场及商战经验。如果是创业者知识单一、经验不足、资金薄弱和心理素质脆弱,只能增加经营上的难度和风险[3]。

2.导入期阶段。管理学者德鲁克曾经说过,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不仅仅是产品、品牌与服务质量的竞争,更是商业模式创新的竞争,有研究者提供的数据表明,超过65%的成功企业都是依靠商业模式的创新,而不仅仅是靠技术先进的创新,互联网时代高新技术如果离开商业模式推广也是没有什么生命力的。在种子阶段,选择好适合新创企业的商业模式,可以明确向顾客提供什么样的价值以及在未来竞争中保持竞争优势,确定企业的商业模式与制定企业的战略同等重要。新创企业可以根据自己进入行业的背景和自身的资源、产品、服务、顾客特性来逐步确立自己商业模式相关的软件开发、交易平台、网络渠道等。虽然说商业模式的核心要素是难以模仿的,但任何商业模式的产生都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产物,都会体现一定社会、一定阶段基本要素,而这是可以学习和复制的。先复制后改造,逐步成为自己企业的文化特色基因,是大多成功企业所走过的路径。

3.创立期阶段。这一阶段可能面对两类风险,一是资金短缺造成风险,二是社会资本来源单一化的风险。资金短缺是大多创业者进入创业期就面临的跨不过去的“鸿沟”。从孵化期、导入期到创立期,企业就必须时刻考虑是否有足够的资金支持企业的日常运作。一旦出现现金流中断就会给新创企业带来极大的生存风险和多米诺骨牌效应。创业实践证明,一些企业虽然开始有好的项目、产品、平台等,但发展到关键时期,往往是资金紧缺而严重影响业务的进一步拓展,甚至影响和利益相关者、合作者的供应链关系,错失良机而不得不草草收场。从企业发展来看,如果在加入发展期之前还没有广阔及稳定的融资渠道,创业战略计划实施只能纸上谈兵。随着国家鼓励创新创业环境的形成,除了银行贷款、自筹资金、民间借贷等传统方式外,还可以充分利用风险投资、创业基金等融资渠道和政府的扶持政策。目前,通过互联网众筹等来获取投资已经成为一种资金来源途径,众筹(crowdfunding)代表了一种新型的、基于互联网的资金筹措方式,在有些领域开始成为融资的一种方式,但使用起来必须充分论证、设计,以免落入创业陷阱。

4.发展期阶段。这一时期的主要风险是企业面临互联网能力不足风险和市场竞争风险。企业互联网能力是指创业企业在进入发展期阶段后,利用互联网技术来提高知识、品牌的扩散和传播的效率、进而转化为竞争力,提升市场开拓以及开发和维护与企业利益相关者(包括客户)持续提升的一种企业能力。“互联网+”环境下,成功的创业企业往往表现出更高程度的互联网沟通、响应、快速、服务能力。如企业创办在线品牌社区可帮助企业克服由于地理空间界限,实时关注客户需求、开发新的需求和发展新的客户,避免了创业过程中因企业与客户距离过远而导致的沟通不畅以及客户流失等困难,同时提供更好满足服务差异化的客户需要。有专家认为,“新零售”、电子商务等通过互联网建立良好的声誉有助于吸引投资、顾客、供应商和员工,比起传统线下情境、实体店形式更能在企业长远发展中形成成本和价格优势[4]。

5.成熟期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风险来自于人力资源流失和创业团队产生分歧、最终解体的管理危机风险。作为新办企业,吸引具有一定数量的高素质专业人才或业务队伍是企业成长的重要基础。但是进入成熟期,市场竞争的激烈和环境因素的不确定变化,企业内部由于分配制度的滞后、官僚阶层及行政效率低下、“天花板”现象和管理制度不健全造成贪腐等产生,在企业表面繁荣的背后是经济效益的下滑和管理危机的暴露,当创业团队的创办人和高层要“振兴”企业,自上而下追究起责任来,往往是无人负责、相互推诿,当找到“替罪羊”时,却并不是问题和矛盾的关键。企业经营困境时,“劣才驱逐良才”效应的发生就会导致专业人才及业务骨干流失,而那些没有真才实学的人却胜出,维持企业的运转。实践证明,在那些依靠某种技术或发明专利人才创业的企业中,拥有或掌握某些关键技术的业务骨干的持续流失是这些企业最终失败的难以跨越的风险。

三、新创企业风险防范的对策

新创企业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存在风险识别与防范问题。如何在各类风险事件发生之前,依据创业企业所处阶段的特点,有针对性的采取科学方法调研、预测,对风险的性质、后果辦认、鉴别,并能采取有效措施应对,是创业企业风险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互联网环境下,可以将传统风险评估法与线上调查、预测、防范方法相结合,以便更能真实反映风险状况和找到防范风险的办法。在创业教育的实践中,可以总结和梳理企业管理有关识别、评估和防范风险的办法,结合创业企业所处阶段的特点,列出下表相关工具和方法,提供给大学生创业者学习和参考(見表1)。

需要说明的是,不同的创业企业,行业特点、生命周期及背景不同,所处几个发展阶段的时间长短也因“企”而异,有的阶段独立性明显,有的则不明显,如从发展期直接进入到扩张期,防范风险的手段也必然要求多样化。因此,创业企业各阶段风险的预测及防范方法的使用界限、规定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针对企业自己所处阶段的特点和所要解决的问题,有些方法既可以单一使用,也可以针对某一问题交叉使用或采取几种方法综合使用。上表所列的“硬”方法,也往往受时间、地点、人、管理等要素的制约,因市场环境因素的变化而变化。从企业管理的角度看,防范风险的方法还要依赖“软”要素,如制度、机制、文化和人的素质提升来实现,这是防范风险的根本保障和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张秀娥,马天女.国外促进创业者创业的做法及启示[J].经济纵横,2016(10):98-101.

[2]姚风云,赵雅坦.创新与创业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265.

[3]李俊,秦泽峰.创业管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296-298.

[4]王重鸣,吴挺.互联网情境下创业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2016(1):132-139.

责任编辑  李 飞

猜你喜欢

创业教育防范风险
构建高校研究生创业实践平台的有效途径分析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SQL注入防护
基于“创业岗位”需求的新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中国经济转型的结构性特征、风险与效率提升路径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分析与管理
从工商管理角度谈如何加强金融风险防范的有效性
企业纳税筹划风险及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