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40年来我国环保传播的研究谱系与学术展望

2019-12-16吴静怡

关键词:生态文明

吴静怡

摘  要:从古希腊时期柏拉图对环境的忧思到工业社会的环境保护运动,人类从未停止对环境议题的思考。在当今的媒介化社会,环保传播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有关环保传播的研究也成为近若干年来学界关注的热点,但是对环保传播的系统梳理和研究甚少。本文回顾了国内外环保传播实践,并以1979年以来环保传播研究成果为研究对象,从研究领域、现实困境、环保传播教育、话语实践、历史演进、过程结构等方面进行了梳理,认为我国环保传播研究成果越来越丰富,其中不乏精品力作,但也发现研究视角和方法较为单一、学理探讨乏力等问题。笔者认为当下的环保传播研究应立足新时代社会发展的要求,从理论体系和话语实践两个方面展开,聚焦新媒体环境下环保传播方式的转变,结合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对环保传播中的舆论引导问题进行再思考,对环境相关集体行动中的利益博弈和环境正义与公平等问题方面进行拓展性研究,进一步丰富我国的环保传播研究。

关键词: 媒介化社会;环保传播;研究谱系;生态文明

人类在创造经济发展奇迹的同时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尽管有不少像中国这样的负责任大国在保护环境方面采取了很多积极的举措,但全球变暖、大气土地污染、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生态难题仍然较为严峻。保护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共同的使命,不仅需要世界各国的协作,更需要世界各国公众联合起来,采取有力措施,保护人类共同的家园。

环保传播是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而进行的信息传播活动,它不仅能够传递环保信息,还可以促进生态科普教育,对特定主体进行环保监督,为环境弱势群体发声,动员公众参与环保事业等。尤其是进入媒介化社会,受众对媒介的依赖度越来越高[1],环保传播在保护生态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以致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重视环保传播。

本文主要以1979年以来国内环保传播的有关文献为研究对象,通过系统梳理和分析,揭示我国环保传播研究的基本状态,进而对未来研究进行学术展望,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一、环保传播研究的历史溯源和现实驱动

早在古希腊时期,柏拉图就已对乱砍乱伐导致的水土流失表示忧虑。公元一世纪,罗马的科拉米勒(Columella)和普利尼(Pliny)意识到盲目开垦荒地可能会引发环境问题。[2]我国在北宋时期,苏颂就在《本草图经》中探讨了丹砂对水环境的污染问题。

随着人类进入工业社会,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引发了诸多环境问题,人类逐渐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于是随之而来的环境保护运动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同时为大规模环保传播的开展提供可能。[3]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第一波环境运动主要以美国资源保护运动为发端迅速开展起来,在这一阶段,自然保护主要是为特权阶层服务,参与者以富有的白人为主,他们的诉求主要表现为对狩猎、露营时土地原貌的保护。20世纪60年代初,第二波环境运动兴起。卡逊博士在1962年发表的报告《寂静的春天》成为此运动兴起的标志,它促使环境保护议题成为美国民众共同讨论的话题,此后各种环境运动此起彼伏。第三波环境运动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主要表现为环保主义者与污染制造者之间博弈斗争。[4]在这三波的环境运动中,环保传播都起到了社会动员的作用,尤其是这3本环保著作《寂静的春天》《人口炸弹》《终止循环》的诞生,在环保运动生成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5]可以说,没有环保传播就没有环境保护运动。

在我国,虽然早有文献典籍阐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这在相当程度上起到了环保传播的作用,但环保传播作为一种特定的实践任务,还是20世纪70年代的事。1972年,周恩来总理派代表团参加了联合国召开的人类环境会议。第二年,以《环境保护》的创刊为标志,我国的环保传播开始萌芽。[6]20世纪80年代,《动物世界》开播和《中国环境报》创刊使我国的环保传播进入发展快车道。1992年,中国参加联合国举办的环境发展大会,成为我国环保传播蓬勃发展的起点。[5]1993年,中华环保世纪行活动在全国大规模开展,各大媒体介入报道,我国环保传播实践进入了新阶段。2012年党的十八大作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重大决策,2018年“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宪法,党中央、国务院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和指示不断升级,环保传播日益成为我国新闻媒体舆论工作的重要内容。

可以说,由于我国环保工作不断推进,环保传播的价值不断被发现,环保传播不仅成为新闻媒体最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也成为学界关注和研究的重要议题。

二、凸显与遮蔽:近40年来我国环保传播的研究谱系及其评判

我国早期的环保传播文献以通知、会议记录、科普类型为主,重在对环保工作经验的总结,呈现多进行自我反思、向他国学习的倾向。直至1988年《加强环境新闻的战斗性》中提出“环境新闻”一词,我国才正式走向环保传播的学术研究之路。

综观当前的环保传播研究,学界在关注領域、现实困境、环保传播教育、话语实践、历史演进、过程结构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成绩(表1)。

(一)对环保传播关注领域的研究

各学者对环保传播的关注领域和分析视角相近。刘涛从话语、权力与政治视角解读了西方环境传播研究,认为可以划分为环境传播的话语与权力、环境传播的修辞与叙述、媒介与环境新闻等九大领域。[7]李文竹、曹素贞则从媒介、公众、危机、政治四个角度对环境传播研究进行梳理,划分出环境新闻与媒介、科学传播与风险传播、环境修辞话语与报道框架共三个重点板块,与刘涛的部分研究领域划分相似。[8]此外,郭小平认为,我国的环境传播研究包含“传播与可持续发展”逻辑框架下的媒介及其报道研究、“发展与风险”框架下的环境新闻学研究、生态美学视角下的影视研究、环境风险传播研究、媒介绿色修辞的话语批判、公民社会视角下的环境传播研究六大方面,但在生态话语的生成、过程、意义方面仍有理论发展的空间。[9]另外,随着环境新闻事业的壮大、环境新闻从业者的崛起,对这一群体的研究也应纳入关注范围。[10]

(二)对环保传播教育的研究

环保意识的觉醒、环保传播的客观现实呼唤环保传播教育的开展。1977年政府间环境教育大会的召开被认为是世界范围内环境教育的开端。[11]就全球范围看,环保传播教育存在着地域不平衡现象,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发展较为完善,而我国的环保传播教育尚未受到足够重视。[12]

目前全美38所大学均设有环境新闻学相关教学或研究机构[13],整体呈现多元化、重实用主义的特点[14-15]。而我国的环境传播教育师资力量薄弱,也尚未形成系统的学科体系 [16],为此不少学者就当前的教育现状提出了建设性意见,认为高校应与新闻媒体保持互动,建设有丰富实践和教学经验的师资队伍,并结合本土化环境特征进行教学;也可以建立跨学科的双学位培养机制,从而有针对性地向业界输送人才。[17-18]

(三)对环保传播现实困境的研究

目前环保传播仍然面临诸多困境。其一,从政府角度看,各级政府在认知上不够重视传播工作、环境治理的理念也较落后,在行事上习惯遵循“包办模式”[19-20]。其二,从媒体角度看,传媒忽视了农村环境问题,未充分反映其环境污染、生态失衡情况。[21-22]同时,媒介从业人员环境意识不强,传播的内容和方式难以提升公众的环保水平。[23-24]其三,从公众角度看,公众在生态建设中存在着利己主义、功利主义的环保诉求,缺乏参与和责任意识。[25-27]

针对这些问题,首先政府应加大对环保宣传教育的投入,加强行政监管,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倾听民意并将民意导入决策。[28-29]其次,媒体应聚合多种媒介形态,提升传播效果。[30-31]再者,环保从业人员可以通过参加研讨会、业内培训或专业教育的方式提高知识储备和能力水平 。[32-33]当然,面对环保传播中的困难,政府、媒体、公众等都应加强联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共识。[34]

(四)对环保传播话语实践的研究

环保传播的话语实践包括媒介对环境议题的建构以及环境叙事的具体内容、精神理念、表现方式等方面。

从环境议题的建构上来说,易前良、蒋永峰分别对《南方周末》和《人民日报》中的环境报道进行分析,认为我国的环境报道往往是通过对某一现象或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揭示问题的普遍性和严重性,继而依照具体情况提出对策。[35-36]另外,在面对环境危机事件时,媒体报道常呈现出事后性,舆论引导也更具被动性。[37-39]

从环境叙事的具体内容来说,在宏观层面,话语实践会受到政治经济的制约,因而媒体常与中央保持一致,呈现出政策叙事的特点[40],也可能会采取地方性批判,凸显出阿富汗斯坦主义的倾向。[41-42]在微观层面,环境话语实践在“无事故不新闻”的价值观、人与自然关系失衡的影响下会体现出一定的冲突性。[22,43]环境叙事的过程可以体现出一定的精神理念。在环境报道中以人性化视角出发能够体现人文关怀[23,44],用科学发展观判断环境问题也是在将“以人为本”融入环境报道。[45-46]

环境叙事的表现方式多样,包括生态摄影、生态纪录片、环保电影等。周晓旸认为环保传播主要展现真实、直观的画面,方便受众感同身受,从而调动公众的积极性以支持环保活动。[47]环保电影作为环保传播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在我国虽然有了较大的发展,但在生命平等这类意蕴表达上仍有所欠缺。[48]

(五)对环保传播历史演进的研究

当前对环保传播历史演进的研究范围较广,在地理跨度上包括从对某个局部地区的环境新闻报道研究到对全球的环境思潮研究[49-50],从时间看主要涵盖了自19世纪资源保护运动起至今的百余年。在揭示环保传播的发展历程时,学者所秉持的划分依据不尽相同:曹雪真依据环境新闻报道的内容、手段、数量,将我国环境报道划分为浅绿(1973—1991)、中绿(1992—2002)、深绿(2003—)三个时间段[51];张威认为环境新闻经历了呐喊(1980—1990)、理性主义(1990—2000)、进入全球化(2000—)三个阶段[52];贾广惠分析了张威的划分方法,认为不应仅以年代整数为依据,而应基于经济态势、环境形势、政府行动来划分,掌握社会发展中环境新闻传播的变化,具体阶段应包括启蒙呐喊时期(1984—1991)、群体曝光期(1992—2003)、环境议题多样化和事故化(2004—)[53]。

(六)对环保传播过程结构的研究

当前针对环保传播过程结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运作机制、影响因素和产生的意义三个方面。

就环保传播运作机制而言,王建明认为首先应明确有效的传播沟通步骤,其次确定传播的次序阶段,即认知扩散、信念形成、行为塑造和价值观变革。[54]李玉文等认为环保传播是一种涉及传播因素、传播过程、实际效果因素的动态循环过程,其提出的实际效果因素与王建明提出的环保传播次序阶段相对应。[55]杨志开认为微博环保传播是由意见领袖推动、网民互动参与的,其演变过程可以概括为“微博话题、传媒议题、政策议题”,也与李玉文等提出的环保传播过程相吻合。[56]

环保传播的影响因素包括各个相关主体:其一,从受众角度看,李玉文等认为可以将环保传播的实际效果因素一分為二形成觉察、记忆、态度等八个因子进行绩效评估[55];其二,从媒介角度看,媒介可以通过信息提供、风险预警、教育引导、引导监督社会舆论来守护自然环境,推动环保政策、法规的制定,塑造环保文化价值[57-59];其三,从组织角度看,环保NGO(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等环保公益组织是环境保护的主要执行者,对环保事业的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47,60]。

另外,不少学者从社会学视角出发,探讨了环保传播对公民社会建设的意义。公民社会作为一种充满变化的、处于动态发展过程的社会存在,包含新社会运动、私人领域、公共领域、志愿性社团四种结构性要素。[61]连水兴认为,环保传播作为新社会运动具有其合理性,在运动中民意的组织借助新媒介凝聚力量,影响权力机构的执行或方针政策的改变,成为公民社会的起点。[61]贾广惠则从公民社会组织这一角度出发,认为环保NGO作为公民社会建构的组织形态,在传媒的影响下可以维护公共利益。[62]王芳从公共领域视角出发,认为我国环保NGO与媒体有着天然联系,二者在环境问题的传播中使环境问题成为公共议题。 [63]

以上是环保传播各主题研究成果的简要呈现。虽然我国的环保传播研究日渐丰富,其中也不乏精品力作,但自2001年学者陆红坚首次提出“环保传播”一词以来,我国环保传播研究历史并不长,尚存一些不足之处。[64]

其一,从研究视角和方法看,当前学者多基于权力、政治角度对环保传播研究领域进行梳理,同时由于分析视角相近,在现实困境的研究中也有部分重叠的研究成果。就其研究方法而言,现有研究多通过内容分析、案例分析得出结论,而更为严谨的定量研究却相对缺乏。环保传播作为新闻传播学、社会学、修辞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研究领域,研究的视角和方法理应更加多元。

其二,从研究内容看,目前研究以环境新闻报道的分析为主,在具备实用性的同时,缺少了对环保传播的学理探讨。具体来说,研究中环境新闻学、环保传播、环境传播等概念容易混淆,但却少有学者对其进行辨析。此外,在环保传播话语研究中,国外有学者提出环境话语的九种类型,如生存第一主义、普罗米修斯主义、行政理性主义等[7],但这些环境话语在中国的社会背景下是否会发生改变等问题也同样值得研究。

三、新时代背景下环保传播研究的学术展望

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发展有了新的历史定位,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新时代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而美丽中国的建设正是美好生活的重要内容。这既体现了加强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也加深了环保传播研究的意义。结合新时代背景对环保传播研究进行展望,有助于探索研究的新路径。

(一)环保传播与中国话语关系问题的研究

为了深入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教育部与中共中央宣传部发布了《关于提高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能力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提出了“加快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新闻传播学理论体系和学术话语体系”的要求。环保传播以新闻传播学为主要依托,在研究和实践层面应加强中国话语建设:一方面,环保传播研究理论体系应具备本土化特色。目前,我国学者在对环保传播现象、过程的讨论中多以西方新闻传播学理论为依据,在对环保传播过程模式的探讨中也缺少对本国国情、地方情况的分析。另一方面,在环保传播的话语实践研究中也可以注重对中国传统文化、哲学思想等具有中国特色的具体传播内容的分析。当下,思考如何在环保传播中运用中国话语,对于规范不良环境行为、提升外媒环保传播中的中国形象都有着重要意义。

(二)环保传播与新媒体关系问题的研究

新时代背景下,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自媒体的崛起,人们逐渐改变了信息的接受和传播途径,甚至开始放弃传统媒体的新闻传播方式,对新闻信息也有着更高的要求。[65-66]而现有文献中对纸媒、电视台等传统媒体的环保传播研究居多,与当下的社会环境形势贴合度不高。因此,未来研究可以聚焦在新的新闻传播环境下传播方式的改变[67],如广电事业在新体制条件下的环保传播,可将环保游戏、环保直播、环保众筹等与大众流行文化相关的、与新媒体联系紧密的环保主题相结合。此外,对这些环保新形态中不同类型的人群参与也可以进行数据调查分析,从而更好地构建环保传播生态。

(三)环保传播与舆论引导问题的研究

当信息的传播转向自媒体平台,舆论变得越来越不可控制。环境作为与人类日常生活休戚相关的议题,自然也会受到影响,特别是在环境危机事件的传播中,舆论会变得更加情绪化、极端化。这些问题作为环保传播研究的突出要点,在新时代背景下也许有新的解决思路。

程曼丽结合新时代背景和《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要论》一书,认为中国新闻舆论工作者应树立自信、引领舆论,深入了解、传播、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特征,承担总结、提炼、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经验的责任。[68]这一论述为环保从业人员的工作提供了新思路。陈相雨亦指出,随着新时代下社会的急剧变迁、社会問题和矛盾的不断凸显,新的共同意义和价值体系尚未建立,正向情感类型的培育非常必要,对环保传播中抗争性网络集群行为的负向情感也起到了限制作用。[69]

(四)环保传播与集体行动问题的研究

转型时期的中国在享受着工业化带来的福利的同时,遭受着各种公共环境问题的侵袭。在利己主义的影响、网络舆论的支持下,邻避运动、环境抗争事件日渐突出,并已成为环保传播研究的重要对象。[70-71]这些集体行动表明了公民行为的高影响力、对自身利益追求的迫切性,也反映出利益相关者间的力量和多种关系的博弈,蕴藏着对环境正义与公平的讨论。当前这方面的研究已有了相当的积累,但仍未形成具有一般性、系统性的规律总结。[71]

结合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风险治理战略,在环境抗争事件的治理中,我们可以通过构建“命运共同体”,将群体、国家、人类纳入风险的防范和管理中,促成环境的善治。[72]此外,在媒介化社会,环保传播中的集体行动场地越来越向网络迁移。在互联网和移动设备的陪伴下成长的年轻一代,在环保抗争中也有着较高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应作为重要的环境抗争传播主体加以研究。

综上所述,当下的研究文献为我们对环保传播的认识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对我国环保事业的发展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但研究仍需深化,使其更全面、更具系统性。

参考文献:

[1] 童兵.科学发展观与媒介化社会构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9.

[2] 叶平.环境的哲学与伦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229-231.

[3] 张丙霞.我国大众传媒在环保传播中的角色研究[D].重庆:西南政法大学,2009:6-9.

[4] 张威.环境新闻学的发展及其概念初探[J].新闻记者,2004(9):18-21.

[5] 肖颖.环保传播中政府与媒体传播行为“再认识”[D].西安:西北大学,2009:9-11.

[6] 王莉丽.绿媒体——中国环保传播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70-74.

[7] 刘涛.环境传播的九大研究领域(1938—2007):话语、权力与政治的解读视角[J].新闻大学,2009(4):97-104,82.

[8] 李文竹,曹素贞.国际环境传播研究的特征与范式——基于EBSCO数据库的相关内容分析[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17,17(2):20-25.

[9] 郭小平.环境传播:话语变迁、风险议题建构与路径选择[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3:39-50.

[10] 姚静.环境新闻从业者研究:一个亟待重视的研究领域[J].东南传播,2016(7):143-145.

[11] 毛丽棋.从可持续发展战略看高校设立环境新闻学的必要性[J].环境,2006(S2):197-198.

[12] 张瑞杰,何伟.环境传播新走向:从知识到行动——《环境传播:教学与实践》述介[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3(3):35-38.

[13] 杨斌成.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环境新闻报道人才培养分析[J].钦州学院学报,2011,26(4):5-8.

[14] 王积龙.美国环境新闻教育的构建模式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1):219-223.

[15] 王积龙,蒋晓丽.什么是环境新闻学[J].江淮论坛,2007(2):92-96.

[16] 杨伟.通过中西比较看中国环境新闻教育的缺失[J].新闻传播,2014(2):242.

[17] 邓天白.培养中国环境传播人才的模式借鉴与探索——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为例[J].环境教育,2018(5):50-53.

[18] 田力,赵岚.建构环境记者培养的新机制——高等院校环境记者双学位培养模式探索[J].新闻界,2011(8):150-153.

[19] 马永华.污染治理中的环保传播问题研究[J].传媒,2018(19):87-90.

[20] 王利涛.从政府主导到公共性重建——中国环境新闻发展的困境与前景[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1):76-81.

[21] 贾广惠.媒介环保传播中预警功能的缺失[J].新闻爱好者,2007(11):13-14.

[22] 邓利平.提升公众环境意识与媒体责任[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2(3):154-158.

[23] 陈沭岸.论我国生态文明传播的问题及对策[C]//中国地理学会.山地环境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西南片区会议论文集.中国地理学会,2013:7.

[24] 关锋.对环境新闻记者的社会责任的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5(36):159-160.

[25] 陈相雨,陈曦,张沁沁.公地悲剧与基层治理进路——基于农村生活垃圾污染治理的个案研究[J].阅江学刊,2017,9(2):73-81,147.

[26] 钟颖.大众传媒与公众生态文明理念的构建[J].文学教育(上),2013(11):101-103.

[27] 张淑华,员怡寒.新媒体语境下的环境传播与媒体社会责任[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8(5):175-180.

[28] 王莉丽.环保传播的新挑战、新路径[J].中国记者,2012(1):80-81.

[29] 吴柏林,许星伟.环保传播舆论场域研究:媒体与公众二维视角[J].中州学刊,2014(3):172-176.

[30] 趙文艳.浅谈环境报道的新路径[J].新闻传播,2011(8):45,47.

[31] 胡晓哲.解困新闻学视域下的环境新闻报道研究[D].重庆:西南政法大学,2017:36-37.

[32] 金石.论环境报道与生态文明建设[J].新闻知识,2014(12):107-109.

[33] 龚芳敏,刘媛.框架理论视域下的《南方周末》环境新闻报道研究——基于2011—2013年的样本数据分析[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4(2):106-112.

[34] 史立英,马晶,曹洁,等.提升环保传播能力,促进低碳经济建设[J].新闻爱好者,2010(16):42-43.

[35] 易前良.转型时期的大众媒体与环保传播:以《南方周末》为例[C]//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10)——信息全球化时代的新闻报道:中国媒体的理念、制度与技术论文集.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复旦大学新闻学院,2010:13.

[36] 蒋永峰.大众媒体对环境议题的建构[D].兰州:兰州大学,2012:30-32.

[37] 颜春龙,王积龙.如何优化环境新闻报道——以《贵阳晚报》为例[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4(5):115-119.

[38] 王积龙.我国地方综合新闻报刊环境新闻发展中的问题——基于五家报刊的内容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34(11):135-141.

[39] 贾广惠.论传媒环境议题建构下的中国公共参与运动[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1(8):14-18,39.

[40] 黄河,刘琳琳.论传统主流媒体对环境议题的建构——以《人民日报》2003年至2012年的环境报道为例[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4,21(10):53-65,127.

[41] 李畅.“煮蛙效应”——中国环境新闻报道的问题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31(4):206-209.

[42] 王积龙.我国绿色新闻出版业的发展、问题与成因研究——以《南方周末·绿色》为个案[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21(5):62-69.

[43] 贾广惠.环保传播框架:“冲突”新闻价值观中的缺失——基于“化害为利、变废为宝”的传播视角[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6(1):127-131.

[44] 陈亮.环境报道的人性化视角[J].中国记者,2004(12):51-52.

[45] 梁雅丽,邓苏勇.环境报道中的可持续发展视角[J].中国记者,2006(4):72-73.

[46] 高红樱.环境新闻的发展与“深度报道”的功能和特点[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137-139.

[47] 周晓旸.我国西部环保NGO及其传播现状分析[D].兰州:兰州大学,2011:3-4,41-49.

[48] 漆亚林,谯金苗.环保电影的生态意象研究[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7,36(3):128-134.

[49] 刘洋.内蒙古环境新闻报道概况[J].前沿,2015(3):112-113.

[50] 刘景芳.从荒野保护到全球绿色文化:环境传播的四大运动思潮[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52(3):102-109.

[51] 曹雪真.论绿色理念在我国环境报道中的纵深发展[J].今传媒,2014,22(8):54-55.

[52] 张威.绿色新闻与中国环境记者群之崛起[J].新闻记者,2007(5):13-17.

[53] 贾广惠.中国环境新闻传播30年:回顾与展望[J].中州学刊,2014(6):168-172.

[54] 王建明.低碳经济背景下环保传播的步骤设计和实施策略[J].消费经济,2011,27(2):58-61.

[55] 李玉文,徐萌,王建明.中国环保传播的内在机理及绩效评估体系研究[J].生态经济,2011(8):176-180.

[56] 杨志开.中国水污染背景下的微博环保传播研究[J].情报杂志,2015,34(3):144-149.

[57] 李洁.大众传媒在环境保护中的角色分析[J].新闻知识,2012(10):54-55.

[58] 韩韶君.环境传播中的媒体角色定位与功能发挥——基于环境问题社会建构理论[J].中国出版,2018(6):43-46.

[59] 许加彪.中国环保传播:话语结构转型与传媒角色重塑[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2(6):27-36.

[60] 陈远书. 环保NGO在我国的环保传播行为及效果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0:7-9.

[61] 连水兴.作为“新社会运动”的环保传播及其意义——一种公民社会的理论视角[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1):82-87.

[62] 賈广惠.论环保传播对公民社会的初步建构[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9(6):28-30,36.

[63] 王芳.我国NGO环保传播与公共领域的建构[J].甘肃社会科学,2011(6):253-255.

[64] 陆红坚.环保传播的发展与展望[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1(10):4-6.

[65] 赵启琳.新时代背景下新闻传播模式的研究[J].科技传播,2019(4):50-51.

[66] 陈相雨,丁柏铨.自媒体时代网民诉求方式新变化研究[J].传媒观察,2018(9):5-12,2.

[67] 陈相雨.新时代我国广电体制变革的现实动因和框架要求[J].今传媒,2018,26(3):12-14.

[68] 程曼丽.“新时代”下中国新闻舆论工作者的新任务——读《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要论》有感[J].中国记者,2018(2):43-44.

[69] 陈相雨,丁柏铨.抗争性网络集群行为的情感逻辑及其治理[J].中州学刊,2018(2):166-172.

[70] 郭小平.“邻避冲突”中的新媒体、公民记者与环境公民社会的“善治”[J].国际新闻界,2013,35(5):52-61.

[71] 陈涛.中国的环境抗争:一项文献研究[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6(1):33-43,90.

[72] 吴增礼,巩红新.习近平新时代风险治理思想初探[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2(4):7-11.

(责任编辑  张月红)

猜你喜欢

生态文明
基于TOPSIS法新疆生态文明发展水平测度评价
读《有机马克思主义》
浅议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落实策略
浅议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落实策略
我国生态文明法制建设问题研究
发挥检察职能助推生态文明建设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现状研究
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发展的思考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花卉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生态文明视阈下河北省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