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说并称

2019-12-16孙琴安

养生保健指南 2019年5期
关键词:苏黄黄庭坚辛弃疾

孙琴安

在中国古代众多的文化名人中,多有并称现象,如先秦哲学家老聃和周庄,就被合称为“老庄”,其学说也被称为“老庄思想”。孔子与孟子都是儒家思想的代表,就被合称为“孔孟”,其学说就被称为“孔孟之道”。司马迁著《史记》、班固著《汉书》,开中国纪传体史学之先,就被后人并称为“班马”。

至于文学领域中,作家并称的现象就更多了。如汉魏的“三曹”(曹操、曹丕、曹植)、西晋的“二陆”(陆机、陆云)、晋末宋初的“陶谢”(陶渊明、谢灵运)、初唐的“王杨卢骆”(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盛唐的“李杜”(李白、杜甫)、中唐的“韩柳”(韩愈、柳宗元)、宋代的“苏黄”(苏轼、黄庭坚)、明代的“钟谭”(钟惺、谭元春)、清代的“二冯”(冯舒、冯班)……几乎每个朝代都有文学并称。如果把“建安七子”“竹林七贤”“大历十才子”“永嘉四灵”“前七子”“后七子”“唐宋派”“桐城派”“常州词派”等也算进去,俨然已成为中国文学史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毫无疑问,这些并称的产生和形成,都有一些缘由,也有各自的出处,绝非无中生有。或因兄弟关系,如“二陆”“三袁”(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或因诗风相近,如“王孟”(王维.孟浩然),或因题材相近,如高适、岑参都因写边塞诗闻名而并称“高岑”,或因词风相近,如苏轼、辛弃疾多写豪放词而并称为“苏辛”,或因共倡古文而得名,如韩愈、柳宗元皆因古文而被并称为“韩柳”,或以诗文主张相近而得名,如元稹、白居易因倡新乐府而被并称为“元白”,也有在诗体发展上共有贡献,如沈俭期、宋之问因在律诗上的成就而被并称为“沈宋”,张籍、王建皆擅乐府而被并称为“张王”。也有诗风不同但成就卓越而获并称,如李白与杜甫,也有同出师门而获并称,如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俱游苏轼门,天下称为四学士”,即“苏门四学士”。

中国古代作家并称最多者,非苏轼莫属,除与辛弃疾因豪放词而有并称,又与家人并称“三苏”,与黄庭坚因诗而并称“苏黄”,与欧阳修因古文而并称“欧苏”,还因书法而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苏黄米蔡”,成为赫赫有名的“宋四家”!

依照今人的观念来理解并称,或以今人的方法加以排列,居前者总是比较重要,或是成就更高一些的,但古人不然,也并非如此考虑。撇开哲学不论,单就文学领域内的作家并称现象来看,其前后次序的排列,主要是根據平仄声调来定的,亦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平、上、去、入。凡姓氏属平声字,必在前;姓氏属仄声字,必在后。如“陶谢”“王孟”“韩柳”“刘柳”“元白”“刘白”等无不如此。

猜你喜欢

苏黄黄庭坚辛弃疾
辛弃疾的元宵节惹人妒
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采取苏黄止咳汤治疗的临床效果
黄庭坚书论(上)
黄庭坚论书85则(中)
黄庭坚一夜三点灯
苏黄止咳胶囊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的疗效观察
苏黄止咳胶囊联合异丙托溴铵治疗感染后咳嗽60例临床观察
苏黄止咳汤治疗气道高反应性咳嗽2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