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运用

2019-12-16陈鑫鑫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2019年11期
关键词:课程标准物理实验

陈鑫鑫

初中的物理相对于其他科目是一门比较困难的科目,其中涉及到的理论很多都是以数学的形式来表现,并且其中的概念也非常抽象,不容易进行理解和知识的内化。理论的科学性和真实性几乎都是利用反证法来证实,这些都需要进行反复的实验和反复的计算。并且,实验在初中物理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需要学生以小组为一个单位进行不断地探索和研究,这样的实验才能充满着意义。俗话说:不管一个人多么有才能,但是集体永远比他更聪明,更有力量。而物理的理论正好是通过无数的实验来进行证实和挖掘的,每一套理论几乎就是几个人付出的一生,每一个公式的得出也是靠一个强大的团队努力得来的。只有多人结合起来才能够取长补短。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合作学习成为了学生获得知识的一种主要途径,學生的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决定着社会的发展。

一、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灵活组织相关合作活动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普遍推行,学生在各科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凸显了出来。现在的课堂一般都是推行着“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特别在初中物理实验的教学课堂中,积极地提倡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把课堂还给学生,从而让学生能够对课堂的学习内容产生一定的兴趣,在课堂中能够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在实验的操作过程中能够投入更多的热情,从而也积极地参与小组的讨论和合作,真正落实合作学习的任务。在对班级物理实验的小组分组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能力、知识基础、性格爱好、成长环境等方面来分组,科学有效的分组可以提高小组学习和探究的效率,也可以保持学生良好的学习情绪。教师需要让学生明确,一个小组就是一个团队,在一个团队的探究实验和学习知识中,每个成员都应该有明确的分工,确保每个人在自己的小组中都有明确的价值,有自己发挥的空间,并且还可以学习其他成员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通过长期的小组探究合作,可以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加强合作精神。

初中物理相对于其他学科是一个比较困难和抽象的科目,涉及的面非常广,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一定的要求。但是在初中阶段的学生普遍都还没有形成一套自己的逻辑体系,没有能够根据教材中的内容进行一定的构建并形成相应的模型。所以在物理学习中容易出现畏难情绪,从而导致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失去信心。所以,教师应该充分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合作学习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使用多种多样的合作学习教学形式来引入小组合作内容,然后再通过教师适当的指导来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认知程度。在这整个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结合学生的情况来调整相关的合作学习讨论计划,刺激学生想要深入了解物理的学习热情和欲望,从而通过学习,构造出相应的一套完整的逻辑体系,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小组讨论的问题可以适当和生活相结合,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比如在实验《连接简单的串并联电路》中,教师可以提出问题:节日彩灯和家里的灯的亮和灭的机制有什么不同?然后教师再利用多媒体将学生带入比较的情景,让学生通过生活发现物理,从而发现生活中的物理原理。

二、确定有效的学习任务,发挥教师的引导者地位

小组合作学习是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来完成一个任务,这样的团队合作有明确的分工性,通过简单的讨论和形式上的实验并不能完成相应的小组合作学习效果,所以教师要在学生进行实验的过程中设计相对的学习任务,用不同的合作方式来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可以获得一定的收获。小组的分工任务一定要进行充分的细化,确定每个成员都能发挥相应的价值。任务还要体现出一定的依赖性,并且要落实个体的小组责任,保证每个人都参与到实验的每个阶段。每个小组内都有不同层次的学生,一定要做出明确的分工,比如谁插电,谁接线,谁选择器材等。

在以前的课堂教学中,有一个错误的认识,就是教师是课堂的主体,也是课堂的主人。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要积极打破这种思想,教师也要及时更新自身的教学观念,充分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教师作为物理实验课堂的引导者,还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验情况,发现学生学习中的不足,并且及时给学生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充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还要鼓励每个学生动手操作,为小组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进行科学的课堂小测,监督操作过程

为了保证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效率,教师还可以对学生进行及时的课堂小测,检验学生的学习效益。每一种教学形式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保证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所以利用课堂小测环节来对学生进行知识能力的测试是检验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动手实验操作效果的一种重要的方式。比如,笔者在上文中所提到的实验教学的例子,教师可以检查学生的灯是否亮或者线的连接是否正确,对效益高的小组进行一定的奖励。

在整个实验的过程中,教师还要严格地按照实验的相关操作步骤和顺序来进行演示实验,在保证学生了解相关的实验步骤和目的、注意事项后再让学生进行实验,保证学生的动手操作可以安全顺利、高效地进行,这样可以让实验的精确度更好,也大大减少了仪器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损坏的情况,更顺利地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

总的来说,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标准改革后的一种主要的学生学习方式。大量的教学实践让这种教学形式得到了突破性的发展,和以前的合作学习有着明显的区别,解决了传统合作学习的弊端,同时也继承了其优点,让学生学会知识的分享,提升了合作精神。使用合作学习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对初中物理实验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的过程中去。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知识的分享来取长补短,还可以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猜你喜欢

课程标准物理实验
广州市教育局邀请专家深入解读《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
留言板
关于开辟版块答疑解惑的通知
新课程标准下的计算教学怎样教更有效
声波实验
关于植物的小实验
物理必修1、必修2第一轮复习检测题
最酷的太空实验
让合作探究走进实验课堂
《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中可持续发展教育思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