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化三体系”在中高职教育衔接建设中的研究
2019-12-16包佃清苏文
包佃清 苏文
摘要:中高职衔接就是在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这两个教育主体之间形成“贯通式”的有效衔接,文中阐述了在中高职教育衔接建设中应用“四化三体系”培养模式,对构建中高职教育衔接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中高职衔接;四化三体系;中职教育;高职教育
中图分类号:G30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9)29-0090-02
中高职衔接就是在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这两个教育主体之间形成“贯通式”的有效衔接,实现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课程标准、评价体系等方面合理的自然衔接,以利于培养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在中高职教育衔接建设中应用“四化三体系”培养模式,正是适应了现阶段中高职衔接工作趋势,对构建中高职教育衔接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1构建“四化”教学模式
在中高职教育衔接中对课程内容重新组织构建,以中高职学生特点,通过“教学内容的碎片化、教学目标的任务化、教学过程的项目化”、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与实际工作过程相对应的“点(知识点)-线(任务)-面(项目)-体(课程)”的立体化教学模式。这有利于提高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水平,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切实提高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更好地适应我国职业化人才需求。
1.1碎片化(点)
在课程设计、教学设计中明确划分知识点,依据知识点组织教学资源,开展碎片化教与学。每个知识点f即碎片)相对独立,成为教与学的基本单位。这种局部碎片化,以微课录像、视频、文本等多种媒体呈现,便于学生的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移动学习,通过“点”的学习,为完成任务打好基础,是整体更高效的教育手段。
1.2任务化(线)
将碎片化的知识点加以加个处理,再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操作流程和步骤,对这些碎片进行归类设计,按单元理论知识课时、实踐课时形成一个个小的独立教学任务,通过完成任务,把分散的“点”也就是知识点加以串接起来,形式具有上下文关系的知识链条,以便更好地理解知识点,快速掌握。
1.3项目化(面)
在任务化的基础上,师生通过,将相关任务组合成不同的项目,共同实施完成。项目更接近工作背景,学生通过项目的学习实践,系统掌握所学知识,养成职业所需素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4层级化(体)
在同一专业班级中,针对不同学生开展分层教学,也就是在教的过程设置基本的教学目标和更高的要求,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在不同专业间,根据专业需求,在学习目标上有所侧重。从而使学习更贴近学生的需求,进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特别是辅以竞赛的手段,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层级化教学特别适用于实践操作性强的计算机相关课程。
2构建“三体系”教学资源
立足课程体系,构建满足“一体化的教学资源体系”“教学做评合一的教学体系”“协作共享的课程体系”需要的教学资源库。
2.1一体化的教学资源体系
根据教学改革的需要,在课程教学目标确定、教材编写、教学实施策略制定等过程中,以教育部发布的《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技术要求》为标准,落实“碎片化、任务化、项目化”的设计理念,建设包括教材、素材资源库、课程教学资源库、实践训练资源库、考核资源库等一体化的教学资源。
2.2教学做评合一的教学体系
以“教、学、做、评一体化”作为教学的指导思想,采用以“碎片化”改进“案例教学、任务驱动”的方式,对教学过程的知识基本结构、框架、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设计、教学过程设计和教学结果评价组成的统一整体嘲,即教学体系进行改革。按“碎片化、任务化、项目化”组织教学内容及采用与之配套的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将学习延伸到课外;按“层级化”的思路确定考核评价方法,满足学生的个性需要、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
2.3协作共享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内各课程在建设中,重视不同课程间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的相互渗透与优化,强调各类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强化教学过程的网络化、探索移动通信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建构包括基本理论学习、基本知识运用、基本技能训练在内的课程体系,同时,在课程群建设中,充分与企业合作,探索合作共建共享的模式与途径。
在建立核心课程时打破原课程的体系,以解决问题为目标,大幅度增加新知识和动手实践训练,削减陈旧的内容,形成“点、线、面、体”意识,即“主要知识点一主干课—课程群—课程群体系”。在建设平台时,采用适合职业教育特点的Y型结构,即专业分支型结构,其基础理论及专业理论并不只为一个专业方向服务,而是课程群里各门课程的共同基础。
3中高职衔接中应用“四化三体系”的实践研究
3.1课程建设
中高职课程衔接对于课程除了教学的内容以外还应包含学习过程,课程的衔接实际上是中职高职知识的递进。在我国中高职课程衔接存在高职入学考试与中职课程的脱节、高职技能课程与中职脱节、中高职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脱节等问题。那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在人才培养过程首先要进行课程建设,内容主要包括:课程标准的制定,规划教材的编写及出版,教学网站建设,电子教案和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及教学情境的设计,项目案例的设计,项目开发实训教学视频的制作,考核方案的设计,考核试题库的编制,实训指导书的设计,课程相关参考资料库的建设等。
3.2教材建设
教材的编写主要以“教、学、做一体化”作为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采用改进的“案例教学、任务驱动”的教学理念,构建教、学、做、考、评,立体化教学资源,建设适应中高职教育的精品教材,建设课程配套的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3.3教学改革与研究
教学改革通过对教学资源、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及实践环节的革新,学中做,做中学,坚持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以职业技能训练为核心,建立若干教学模块,将理论教学和技能训练有机结合。围绕“中高职教育教学改革”这一主题开展教学改革研究。各项教学改革课题和科学研究课题的研究涉及资源库建设研究、教学模式研究、网络平台建设技术研究、课堂项目任务式教学研究、移动学习平台构建、实验课程评价模式的构建等诸多领域,为“四化三体系”教学模式在层级推广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4竞赛促教
以学生技能为本,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参加各种竞赛可以促进教学工作,检验教学工作的效果,学生技能也能得到提高,这对评价中高职教育效果起到重要作用。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应用创新性层级竞赛式教学模式效果明显,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情趣,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保障专業培养目标的实现。
3.5校企合作
与企业深度互建。教学资源库建设内容包括专业资源库、企业资源库、网络课程资源库、项目资源库、核心课程资源库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等几个方面。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在“工学结合”,“项目驱动”的理念指导下,所有资源的建设都围绕企业需求和实战项目展开。在建设研究与实践基础上将成果进行转化,借助横向课题等各种研究,服务地方经济建设。
3.6社会服务
围绕“四化三体系”教学模式开展的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工作,对于教师可以提高教学效果,转变教学理念,更新知识与技能,加强团队合作与交流,开辟了教育教学、科研课题的另一片广阔天空。“四化三体系”提升了中高职教育教学效果,提升了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技能,对地方经济建设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4结束语
在文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提出:到2020年,构建形成适应发展需求的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动现代职教体系基本建立,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基本要求。不管中等职业教育或者是高等职业教育,都是对技能型人才加以培养,更确切地说是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由于层次人才规划要求侧重不一样,对职业技能、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的要求也不也一样。中高职教育衔接不仅仅是课程知识的对接,更重要的是职业能力和职业技术技能的有效衔接。在“四化三体系”培养模式下,职业能力和技术能力可以从学校、企业、社会等各个方面获得,这也符合职业教育的特点,相对于普通的高等教育而言,高等职业教育并没有太侧重理论知识的学习,而是侧重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