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深入 完善职能
2019-12-16孟蕾
孟蕾
摘要:本文从建筑企业内部审计面临的形势、现状及其与需求之间的差距出发,分析原因,思索发展方向,认为应当打破财务范围和类型界限,创造条件积极获取各方面的人才、信息、技术支持,共同为建筑企业管理提供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审计监督,最大限度的发挥内部审计增加企业价值和改善组织运营的职能。
关键词:建筑企业;内部审计;职能;综合;深入
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2001年第七次定义指出:“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旨在增加价值和改善组织的运营。内部审计应用系统的、规范的方法,评价并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程序的效果,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当前瞬息万变的政治、经济、科技环境,逼迫更多的企业向内行走,培养核心优势,由此内部审计的重要职能也被再次认识。但现阶段内部审计的职能并未得到充分发挥,尤其是建筑企业领域,由于行业自身的复杂性,其内部审计更容易浮于账务,止步于初级目标。如何使建筑企业内部审计真正的改进治理、提高效益,是一项值得探索的课题。
一、建筑企业新形势对内部审计提出新期望
(一)经济与市场因素变化
当前资源与技术自由流动,信息与物流充分交换,使得建筑行业的利润优势和大型建筑企业垄断优势难以维持。同时优质市场减少,新业态竞争者层出不穷,建筑企业想要在竞争中获胜,亟须转变粗放经营观念,优化组织管理、创新产品和服务。
(二)政策与监管因素变化
适逢我国经济转型的关键阶段,政府不断加强财政税收、货币、市场管理方面的监管与创新,对于潜在乱象较多的建筑企业是严峻的考验。例如近两年税收制度与体系的大变革,导致建筑行业的财税管理有着颠覆性的变化,影响到众多业务部门。理解新政策、识别新风险需要足够的专业知识与敏感度,管理层和相关业务人员会对“春江水暖鸭先知”的财务审计人员寄予“领路人”的期望。
(三)行业与企业因素变化
建筑行业具有自身的一些特点:
1.时间、地域、涉及行业跨度大,协作性要求高,环境和政策因素影响较大等。
2.市场中仍存在很多不规范行为,如拖欠工程款、非正常垫资、内外两套合同、肢解分包、低价中标、结算随意削减等,给企业的经营发展造成困难。
3.占建筑施工成本比例较大的材料(钢材、水泥、铜等)价格波动较大,增加了工程成本预算和控制的难度。
以上因素环环相扣,给建筑企业合同管理、资金投入与回收、施工管理、利润控制等多方面带来困难,要求企业在财务、合同、物资、工程管理等方面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和统观眼光。内部审计组织因其工作面的广度和关联性,最有可能承担起此项跨专业任务,协调和带领工程项目应对风险、规范经营,发挥优势、提高效益。
二、当前建筑企业内部审计现状及存在问题
在政府倡导下,目前我国内部审计的发展已经起步,但在理论、制度、认识和经验上仍不成熟,落后于企业需求。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效能性审计与合规性审计相分离,效率低下
一般认为,合规性审计负責识别和排除风险,以财务审计和内部控制审计为代表;效能性审计负责评价与提高效益,以经济效益审计为代表。传统的审计习惯于单独实施,于是在财务审计中,对账簿和资料的核查、真实性认定己经到了再进一步即可评价经济效益的边界了,却因审计任务完成而终止。而在进行经济效益审计时必然又涉及到查证账务的真实性、合规性、内控有效性等环节,以便对节约、效率、成果进行认定。一个工程经历多次各类审计,造成对事项的重复查验,耗费人力物力的同时,还导致审计深入程度不足,取证和关联印证能力不强,最终效果并不显著。缺乏效率的审计在人力、物力既定的条件下必然难于认真有效推行。
(二)内部审计囿于财务会计范围,未能深入改善企业治理的其他方面
审计往往以会计业务为中心,将范围划定在对会计反映和监督职能的考察上,这两者中又更重反映而轻监督。事实上,内部审计既可用于对内部制度的充分性和有效性的检查,对会计及相关信息的真实、合法、完整性的评价,更应用于对企业自身业绩成果、经营合规性、发展持续性的检视、梳理和改进。
(三)内部审计职能大多以监督和评价为主,缺乏提高效益、推进管理方向的探寻
纵观内部审计报告书,大多揭示何处“不可为”、“没有为”,较少提及如何有为。内审停留在财务会计查错防弊的一般水平上,对“改进”涉入不深。究其原因,改进建议的提出很多需要相关业务专业知识和人员的合作,受审计人员知识范围所限,导致审计成果不能较好的指导企业管理。
(四)在审计时点上,仍然以事后审计为主,而非全过程全方位的效益审计
当前的各种审计类型,无论是对项目进行资产情况审查、经济效益评定,或者是内部控制监督,一般都是对当前现状的查错和评价,具有滞后性和间断性,经常出现既成事实无法修复的结果。风险行为已经发生,损失已经无法避免,导致财务和审计工作陷入被动局面。尤其是经济效益审计,多数是在项目竣工后或者负责人替换时对之前已发生的成本效益进行评价,审计结论出具后便不再关注后续改进。
(五)审计时间与手段有限,审计结论不够确切有力
审计时间有限,审计手段单一,使内部审计监督缺乏有效性;审计程序简单,取证不到位加大了审计风险,而且建筑企业效益审计结果与业绩考核联系紧密,独立性容易受其他因素干扰。种种因素导致审计结论的真实性、公正性、确切度降低,使审计工作流于形式,影响审计部门的权威性和企业对内部审计的重视程度。
(六)内审监管力度不够,审计整改效果有限,内部控制制度执行乏力
内部审计容易重视审计结果,忽略整改反馈,同时由于角色和认知差异,会出现被审计单位对审计建议打折执行甚至抵制歪曲的问题。内部审计部门不具备直接的管理和奖惩权,对于被审计单位控制效果较差,久之往往放松对审计反馈的追踪,导致整个系统对审计问题的整改力度大打折扣。
一些企业管理层没有把内部控制放在整个企业经营管理的策略高度来考虑,制度制定者实际经验不足,导致制度不够简洁、切实,执行中容易被搁置,没有发挥出内部控制作用。
三、内部审计如何创新形式、发展职能、实现效益
内部审计是企业的故障自检修复机制,审计应当深入到每一个关键的成本收入部门,而不仅仅是财务部门;应当深入到每一个影响成本收入的重要环节,而不是限于财务反映与核算环节。结合需求与现状,内部审计职能需要向综合与深入发展。
(一)效能性审计与合规性审计相结合,内部审计类型上合并,实施综合型审计。执行方式:整合单个审计,制定复合审计计划。
防范风险与提高收益有着必然的因果联系。现代企业管理中应当以排除风险的方式去寻求收益的提高,以提高收益的目的去识别和揭示风险。内部审计,有必要将效能性审计与合规性审计合并一起综合实施,这样不仅有利于客观真实的评价经济效益现状,更有利于清晰的审视形成原因,及时发现内在问题,有效避免审计检查浮于表面的弊病。同时还可以节约审计成本、提高审计效率,但是要注意在整合单个审计为复合审计的过程中要理顺关系,策划好步骤,科学制定计划。
(二)业务审计与财务审计相结合,内部审计跨业务延伸,实施全方位审计。执行方式:建立熟悉全方面业务的审计组织,灵活安排审计形式。
现代内部审计主要内容包括财务审计、经营审计、管理审计和风险管理等。内部审计要对财务反映和核算情况做好监督,更要对整个经营活动涉及到的各业务部门因素进行审查和梳理,评价其影响。
影响建筑企业经济效益的因素包括施工组织设计、工程进度管理、经营结算计量、分包合同管理、物资设备管理、技术质量管理、安全管理、信息管理、内部控制管理、资金收支管理、财税账务管理等方面。各业务活动均在财税账务管理活动之前发生并且与之有密切的因果联系,综合型审计实施的难点是需要审计人员宽口径多方面的业务知识,因此必须有熟悉全方位业务的审计组织。
企业可以组织熟悉财务、经营、物资、技术、人力、纪检等综合业务的人员组成审计队伍。也可以由审计部门主导,抽调各类业务人才组成临时审计小组。更机动灵活的,可以分开组织各业务审计与财务审计,但统筹好时间、顺序,以实现业务核查与财务审计互相配合,互为印证为原则,最终在稍长的时间里,完成一项综合审计。
(三)事前、事中与事后审计相结合,内部审计沿时间延伸,实施全过程监督。执行方式:建立自始至终的经济事项审计资料档案。
要避免被审计单位看完报告便终结的习惯动作,要避免财务部门、审计部门面对既成风险无力回天的两难局面,企业的内部审计应当从经济事项初始就介入,实施事先风险识别提示,事中持续控制改进,事后评价反馈总结的全过程审计。
施工项目内部审计过程可划分为四个阶段:项目投标阶段,项目前期策划阶段、施工管理阶段和竣工结算阶段。为了保证战线较长的全过程审计的有效实施,应在项目初始即识别每个阶段的风险控制与内部审计的关键点。建立起每个经济事项审计的资料档案,按计划实施对应审计后,将审计报告、建议、整改情况不断填充入审计档案,整个档案可作为后期审计和绩效考核的宝贵参考资料,不仅直到事后审计完成,出具整体的审计意见与建议,并在最终集齐改善反馈资料后,封闭档案。
(四)评价意见与改善方案相结合,内部审计沿职能延伸,实现实质性改善。执行方式:各系统建立常规化的测试改善机制,向管理会计方向融合。
内部审计的目标是实现组织的优化。所有的审查与评价,都是对组织经营活动做出的梳理与分析,最终应转化为有价值的信息和有依据的改进方案,推动组织的提升与改善。
企业财务状况和经济效益作为各方面管理活动的结果体现者,受各部门工作的影响。从内部审计入手,可以对各方面影响因素和潜在风险进行充分的识别与认定,追根溯源,其脉络可涵盖各业务模块,最终督促各系统发现短板和风险,提出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和改进优化方案,并在后续不断对制度方案执行情况进行符合性和实质性测试,判断其是否被严格执行,是否正在起作用,将方案执行效果纳入奖惩考量,建立起企业管理灵活受控和持续提升的良性循环机制。通过这一完整过程,最终实现企业管理提升。
参考文献:
[1]國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国际内部审计专业实务框架[M].中译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
[2]廖晓晶.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开展经济效益审计的难点和解决途径[J].河北企业,2009(6):12-13.
[3]杨书怀.审计学[M].安徽大学出版社,2008.
[4]张志和,郑毅.审计[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5]韩永坤.浅谈施工企业工程项目内部效益审计实施[J].经济师,2007(11):242-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