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有趣之处,在于激活新的感受和体验
2019-12-16文字统筹朱诗琳
文字统筹 _ 朱诗琳(本刊记者)
Han Wenqiang韩文强:
韩文强
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副教授,建筑营设计工作室创始人,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理事,中国室内装饰协会设计委员会委员。2017年入选香港《透视》40under40建筑师,2015年入选美国《建筑实录》全球十佳设计先锋,2015、2017年入选AD100中国最具影响力建筑、设计精英。
建筑营设计工作室创立至今,已有8年历史。随着经历的累积,人的想法自然会改变,但最初始的想法似乎一直在延续着。工作室的第一个项目天井宅就是与旧城和院落有关。后来的一些项目,韩文强的团队就会主动地思考院落与文化传统、项目需求、经营业态等相结合的方式,来实现一些具有感受力的环境。旧城空间代表的是特定的历史记忆,是在当时当地条件下人们生活的自然反应。在改造每一个院子的时候,设计师会发现这些院子是独特的、唯一的,没有两座完全一样的旧院子。建筑被改造后赋予的新功能也是多样的——有的依然作为居住,有些则作为办公、餐厅等。改造需要建筑师能够因地制宜,根据具体的条件做出恰当的反应。
韩文强工作室的设计项目里有相当一部分是旧城民居改造。身处存量时代,旧城空间确实有诸多问题亟待改善,同时它又是一座城市非常重要的文化遗产。因此,对于旧城改造的议题,新的设计需要很好地处理与旧的历史空间关系——尽管有时候采用的是全新的表现形式,但设计的介入需要体现新旧之间的联系,这也正是改造的意义。
但是对于改造项目,韩文强认为设计师也不必有过于强烈的历史负担,否则将举步维艰。改造是历史变化过程的一个瞬间。如果改造之后的建筑,能够被很好地使用,那么它就有可能变成新的历史。比如,北京四合院从明清时期开始,就一直处于被改造的进程之中。物质空间跟随着生活方式、使用人群、城市环境的变化不断地变化着。而当代建筑师介入改造,就是要让那些荒废的院子可以重新焕发生机,适应当代人对于生活品质的需求。以韩文强改造的“扭院儿”为例,原始建筑是在20世纪90年代时按照传统样式建造的单进四合院。因此,韩文强希望改造可以摆脱标准的传统样式,制造一种差异性。如何用最小的改动,最大地改变传统院子的使用感受,是韩文强在这个项目里思考的问题。传统的院子方方正正,代表的是传统庭院的礼仪生活,特别有等级仪式感。新的设计里,团队希望可以让院子变得更放松、更自由、更动态一些。“扭”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将内外连通,用扭曲的墙面把院子的感受延伸到室内;其次,利用可变家具实现居住生活与公共活动的并存与互换,让有限空间的院子得以弹性地使用。
_ 北京扭院儿
_ 北京曲廊院
_ 水岸佛堂
在韩文强看来,房屋建成也不是终点,建成的项目依然能给设计师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反馈。例如,曲廊院项目完成至今的三年时间里,已经变成颇受欢迎的餐厅,同时能够承接展览、企业会议活动等业务,保持着良好的运营状态。韩文强可以慢慢体会到空间运营与空间设计的相互关系,汲取更多的设计灵感。建筑就是一种空间秩序,它限制人的行为,也会唤起新的行为可能。当代空间需要具备在某种程度的灵活性,鼓励产生多样的使用方式,以应对快速变化的商业运营。空间的本质是为了人的生活;而运营也是让人更舒适地生活。空间设计营造出整体的骨架,运营则是不断地去填充内容,根据需求的变化随时调整。对于设计师来说,要同时了解基本的设计规律与最新的业态特点,以便在设计时可以更灵活地处理。
_ 有机农场
_ WeDo儿童教育空间
韩文强带领团队长期进行实践的三类项目主要为:自然环境中的建筑、旧城民居改造以及城市消费空间升级。他认为项目类型虽然不同,设计的思路是相通的——建筑需要综合考虑场地、使用模式、材料和结构等因素,实现人造物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同时,建筑体验的核心是人的需求和感受。而室内与人的关系更近,更需要思考身体与空间的关系。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线下空间需要提升体验的价值,而有关城市消费空间升级的设计,就是要营造人与物质环境更为亲密的关系。例如,在做保利WeDo儿童教育空间设计的时候,会着重考虑小朋友在建筑里的活动和感受,围绕游戏的路径把空间界面、家具、材料等整合在一起,让学校变成一个轻松、快乐的场所。韩文强坦言相比过去,工作室现在会更加注重空间与人的身体、行为相关的因素。在他看来,建筑最有趣的地方在于它能够影响人的知觉和行为,激活新的感受和体验。(部分图片与文字资料来源于“有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