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汉书》排比艺术研究

2019-12-16何凌风

宜春学院学报 2019年10期
关键词:后汉书四史短语

何凌风

(宜春学院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江西 宜春 336000)

如先唐其它史籍一样,《后汉书》的写作亦喜用排比辞格。整部书120卷,卷卷都有排比,共计达1592组①[含《范书》1329组(自拟文字中816组,引录文章中513组),《彪志》②263组(自拟文字中257组,引录文章中4组)]。其排比数量是先秦五史③总和的约1.4倍(1592组/1160)。而即使在“前四史”四部巨著中④,其排比数量也仅排在体量最大的《汉书》之后[《史记》有排比1437组(含引录文章中的150组);《汉书》有排比1936组(含引录文章中的387组);《三国志》有604组(含引录文章中的99组)]。《后汉书》之排比不仅数量巨大,且种类繁多,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对排比艺术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数据之比较

作为“前四史”之一,《后汉书》延续了《史记》、《汉书》等大量使用排比整饬其文、激扬文字的修辞传统。这其中有继承亦有所发展,大大增进了排比修辞的结撰技巧,丰富了史传散文的语言表现艺术。下面,我们拟表列有关数据,在体例相似、篇幅相当的“前四史”⑤相关情形的比较中,具体呈现《后汉书》排比运用的艺术特点。

表1 “前四史”句子类排比分类数量之比照(单位:组)⑥

参照上表可知,与《史记》、《汉书》等相似,《后汉书》(《彪志》《范书》)的句子类排比中,绝大多数也都是3-5句的小型组合。小型排比因为成分较少,宜于抒发充沛的情感,可收到明快节奏、增强语势、活跃文气的修辞效果,故每为作者们所乐用。尤其《彪志》中尚有1组27句的排比,与《汉书》一道为特大型排比的撰写作出了可贵的探索。

表2 “前四史”短语类排比分类数量之比照(单位:组)⑧

除大量使用了句子类排比之外,“前四史”还大量使用了作为句中语法成分的短语类排比(同时也有少量独立的短语成分)。在这一点上,《后汉书》(《彪志》、《范书》)尤其突出,其超大型短语排比甚至史无前例。同时,无论是在作者自拟文字中,还是在引录文字中,其数量都是最多的。由此可以想见,《后汉书》作者们在排比艺术的细化方面作出了巨大努力。

表3 “前四史”排比运用部分类型数量之比照(单位:组)⑨

随着创作实践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史传散文中,排比的艺术表现力也不断得到丰富和增强。这主要体现在“前四史”中排比类型的众多精巧组合上。范马二公很好地继承了前人的写作手法,并以更多的数量充实了诸如“段落式”、“兼语式”、“杂言式”等排比修辞的撰写经验,为后人开拓了更广阔的艺术之路。

表4 “前四史”句内短语排比结构分类数量之比照(单位:组)

统揽《彪志》、《范书》,可知《后汉书》在短语排比上是用力较勤的。其总量于“前四史”中排在首位。尤其是“偏正短语式”、“动宾短语式”、“主谓短语式”三类排比,数量尤多。

相对于句子类排比,作为句内成分的短语类排比,一般体量较小,聚类排列,因众成势,易于达成精炼文字、丰富文义、活跃文句之效,可见范马二公于文情表现上的精益求精。

表5 “前四史”排比用句(短语)、用字有关数据之比照(单位:组)

阅读表中数据,不难看出,相对其它史籍而言,在作者“自拟文字”中,无论是排比用句(短语)还是排比用字,《彪志》的使用量所占全部字(句)数的比例都是最高的。这应是与“前四史”“志(书)”部分追求“整齐匀称”的写作传统相一致的(除对偶外,排比修辞亦有整饬文句之效)⑩而与《彪志》不同,《范书》排比用句(短语)、用字量则相对较少,故所占全部字(句子、短语)数的比例相对较低,此乃“前四史”“纪传”部分之“叙事文字‘以意为主’、以简为宜使然”。

二、示例之列举

作为史传散文的三大修辞手法之一,排比艺术有一条鲜明的传承发展轨迹。正是在前人写作经验的基础上,《后汉书》推陈出新,踵事增华,巧构了纷繁的排比类型,为后人留下了许多范式。

(一)句子间组合类排比。此类排比为不同类型的句子(或短语)间的同类组合。例如:

1.林为丞相,李育为大司马,张参为大将军。(单句式排比)

2.平卒,子真嗣。真卒,子禹嗣。禹卒,子嘉嗣。[1](P238)(复句式排比)

3.因遂渡河,登太行,进幸上党。[1](P43)(杂言式排比)

4.高帝为太祖,文帝为太宗,武帝为世宗,如旧。[1](P1408)(偶句式排比)

5.辟公府,举尤异,迁中牟令。[1](P1170)(奇偶式排比)

6.故体有长短,检以度;物有多少,受以量;量有轻重,平以权衡;声有轻浊,协以律吕。[1](P1331)(异偶式排比)

(二)反复词组合类排比。此类排比表现为反复词在句中的或有或无、位置的或同或异。例如:

1.夫以苛为察,以刻为明,以轻为德,以重为威,四者或兴,则下有怨心。[1](第57页)(反复词同位式排比)

2.(郑)玄乃发《黑守》,针《膏肓》,起《废疾》。[1](P517)(无反复词式排比)

3.遂共推宣为丞相、崇(为)御史大夫、逢(为)左大司马、谢禄(为)右大司马,自杨音以下皆为列卿。[1](P201)(从前省略反复词式排比)

4.滂曰:“隐不违亲,贞不绝俗,天子不得臣,诸侯不得友,吾不知其它。”[1](P957)(反复词错位式排比)

(三)依倚语势组合类排比。此为按句子内容的分量,或递增或递减或并列进行排列的组合。例如:

1.“盖闻上智不处危以侥幸,中智能因危以为功,下愚安于危以自亡。”[1](P288)(渐次递减式排比)

2.凡一履司空,再作司徒,三登太尉,又为太傅。[1](P641)(渐次递增式排比)

3.广平属巨鹿,真定属常山,河间属信都,城阳属瑯邪,泗水属广陵,淄川属高密,胶东属北海,六安属庐江,广阳属上谷。[1](P22)(并列式排比)

(四)依外在形式分类之排比。此种排比仅只是依据句子在形式外观上的组合方式来分类。例如:

1.郭皇后生东海恭王强、沛献王辅、济南安王康、阜陵质王延、中山简王焉,许美人生楚王英,光烈皇后生显宗、东平宪王苍、广陵思王荆、临淮怀公衡、琅邪孝王京。[1](P603)(包孕式排比:排比分两层,即在某些排比句内同时还含有排比)

2.六年春二月辛卯,瑯邪王京薨。//夏五月辛酉,赵王盱薨。六月丙辰,太尉鲍昱薨。[1](P53)(段落式排比:即由整个段落与整个段落之间构成的排比)

3.初仕郡,举孝廉,除郎中。遭母忧,弃官行丧。[1](P925)(衔句式排比:此指并非在一个自然句里,且语气并非一致,而只是在外在形式上相似的句子构成的排比)

(五)句子成分组合类排比。亦称总排式排比,即排比被细化为句子的某个成分,一般多为短语式排比。例如:

1.太常杨秉、洛阳市长沐茂、郎中上官资并上疏请云。[1](第796页)(主语式排比)

2.戊辰,皇太后幸洛阳寺,录囚徒,理冤狱。[1](P85)(谓语式排比)

3.杀光禄勋邓泉、卫尉士孙瑞、廷尉宣播、太长秋苗祀、步兵校尉魏桀、侍中朱展、射声校尉沮俊。[1](P154)(宾语式短语)

4.告(常山、魏郡、清河、巨鹿、平原、东平郡)太守、相曰……[1](P59)(定语式排比)

5.[和帝永元十年、十三年、十四年、十五年],皆淫雨伤稼。[1](P1437)(状语式排比)

6.举等并对以<宜慎官人,去斥贪污,离远佞邪,循文帝之俭,尊孝明之教>,则时雨必应。[1](P858)(补语式排比)

7.诏沛王辅、济南王康、淮阳王延诣鲁。[1](P603)(兼语式排比)

(六)句法成分组合类排比。此种排比的组合成分被细化为短语,属单排式排比。例如:

1.各起家舍、园池、庐观,役费无数。[1](P754P)(联合短语式排比)

2.又言“阴臣、近戚、妃党当受祸。”[1](P446)(偏正短语式排比)

3.枚长一丈,厚一尺,广二尺,皆在圆坛上。[1](第1402页)(正补短语式排比)

4.穆等遂交通轻薄,属托郡县,干乱政事。[1](P349)(动宾短语式排比)

5.三月,诏陇西徙襄武,安定徙美阳,北地徙池阳,上郡徙衙。[1](第84页)(主谓短语式排比)

6.司徒杨震、司空陈褒、廷尉张皓议依光比。[1](P564)(复指短语式排比)

7.自今郡国率二十万口岁举孝廉一人,四十万二人,六十万三人,八十万四人,百万五人,百二十万六人。[1](P545)(数量短语式排比)

(七)特殊组合类排比。此类排比为非常规组合,有一定的偶然性。例如:

1.匡等相率迎击于云杜,大破牧军,杀数千人,尽获辎重,遂攻拔竟陵。转击云杜、安陆,多略妇女,还入绿林中,至有五万余口,州郡不能制。[1](P193)(丛生式排比:恐非有意为之,而是文气使然,艺术上不很讲究,文句参差错落,杂然相处而趋同排比)

2.制衣裳,备文物,加玺绂之绶,正单于之名。[1](P1318)(派生式排比:两对独立的骈语,连贯排列,语意相关,语气一致,形成新的排比,亦属异偶式排比)

3.复谴朱祐、贾复及建威大将军耿弇,汉忠将军王常,武威将军郭守,越骑将军刘宏,偏将军刘嘉、耿植等,与彭并力讨邓奉。[1](P280)(寄生式排比:奇句依附偶句而连排串接成的排比,亦属奇偶式排比)

4.建武初,举明经,补弘农文学,迁陈仓县丞。[1](P1125)(共生式排比:单句子和单对偶相辅相存而串连成的排比)

三、范例之赏鉴

排比辞格大量而成功的运用,无疑对《后汉书》的写作产生了积极的修辞效果,并形成了简洁博赡的语言风格。以下,我们将通过范例的赏鉴逐一品味之。

(一)行文字句藉此而规整均衡

《后汉书·志第二十八·百官五》主要记述的是“百官”们的职守奉禄,其结尾部分论及“百官受奉例”:“大将军、三公奉,月三百五十斛。中二千石奉,月百八十斛。二千石奉,月百二十斛。比二千石奉,月百斛。千石奉,月八十斛。六百石奉,月七十斛。比六百石奉,月五十斛。四百石奉,月四十五斛。比四百石奉,月四十斛。三百石奉,月四十斛。比三百石奉,月三十七斛。二百石奉,月三十斛。比二百石奉,月二十七斛。一百石奉,月十六斛。斗食奉,月十一斛。佐史奉,月八斛。凡诸受奉,皆半钱半谷。”[1](P1537)这组奇句排比,照官阶高低,依序排列,连贯而下;参差错落,长短相倾。加之排比句中反复词“奉”、“斛”有规律地出现,前后呼应,音声相和;使得整段文字散中有整,整中见散,既整齐均衡,又和谐流畅。

(二)语势节奏藉此而铿锵有力

袁绍新“引沮授为别驾,因谓授曰:‘……今欲与卿戮力同心,共安社稷,将何以匡济之乎?’”沮授进言:先以其“播名海内”、“忠义奋发”厉其志,继以其“拥一郡之卒,撮冀州之众,威陵河朔,名重天下”壮其心,而后献策曰:“若举军东向,则黄巾可扫;还讨黑山,则张燕可灭;回师北首,则公孙必禽;震胁戎狄,则匈奴立定。横大河之北,合四州之地,收英雄之士,拥百万之众,迎大驾于长安,复宗庙于洛邑,号令天下,诛讨未服。以此争锋,谁能御之!比及数年,其功不难。”[1](P1026)此间以一组复句排比张其势,又以一组单句排比扬其威,可谓言之切切,声势赫赫,犹如大河扬波,一浪高过一浪,不能不让人为之感奋!在此基础上,沮授变换句法,借势而上,又以六个四字短节奏整句展望前景,催人进取,犹如大风拂地,一阵紧似一阵,不能不让人心旌摇动。于是“绍喜曰:‘此吾也心。’”

(三)人物刻画藉此而形象鲜明

《党锢列传》是一篇寄托了作者范晔对“离被灾毒”的士人的同情与赞美的文字。它生动而全面地勾勒出了东汉各阶层士人的群像,并将东汉的时代和政治特征清晰而形象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其中“羊陟”的小传这样写到:“陟少清直有学行,举孝廉,辟太尉李固府,举高第,拜侍御史。会固被诛,陟以故吏禁锢历年。复举高第,再迁冀州刺史。奏案贪浊,所在肃然。又再迁虎贲中郎将、城门校尉、三迁尚书令。时,太尉张颢、司徒樊陵、大鸿胪郭防、太仆曹陵、大司农冯方并与宦竖相姻私,公行货赂,并奏罢黜之,不纳。以[前太尉刘宠、司隶校尉许冰、幽州刺史杨熙、凉州刺史刘恭、益州刺史庞艾]清亮在公,荐举升进。帝嘉之。拜陟河南尹。计日受奉,常食干饭茹菜,禁制豪右,京师惮之。会党事起,免官禁锢,卒于家。”[1](P951)出身于“家世冠族”的作者,是怀着特殊的思想感情来刻写羊陟刚正不阿、嫉恶如仇的一生的。在这一段整散相间的文字里,范公共用了四组排比:第一组为单句式排比,写羊陟因“清直有学行”而升迁;第二组排比为衔句式排比,写羊陟遭“党锢之祸”禁锢一年后,再度复出用事而刚厉如初;第三组排比则为主语式排比,列举一伙勾结宦竖、狼狈为奸,意欲构陷忠良的贼臣;第四组排比为状语式排比,写羊陟为国举荐“清亮在公”的贤才。四组排比,四种组合,四种形式,并成为羊陟一生事迹的重要节点,很好地突出了这位婞直之士忠正而不幸的人生。

(四)叙述记事藉此而简约紧凑

《律历志》主要叙写的是用历数来测算日月星辰的运行,以使幽暗不明的情形、精微细小的变化,都可以得到分析整理。在所涉《历法》一文中,司马公以对行星同太阳的会同周期日数的观测记录为主要依据,计算五大行星(即木、火、土、金、水星)运行规律所用的各项数据。作者将五大行星运行的描述分为五小段来写,句句对应,要点相合,从而形成整齐划一的段落排比。限于篇幅,此处仅录出首段“木星”部分示例:

“木,周率,四千三百二十七。日率,四千七百二十五。合积月,十三。月余,四万一千六百六。月法,八万二千二百一十三。大余,二十三。小余,八百四十七。虚分,九十三。入月日,十五。日余,万四千六百四十一。日度法,万七千三百八。积度,三十三。度余,万三百一十四”。[1](第1369页)

如首段所示,五段排比皆为十三句一组,参差排列,奇句相连,错落有致,简约紧凑,使纷繁的内容一气贯注、一目了然,并将五星运行的情形精确地呈现出来。

(五)行文内容藉此而丽密丰富

东汉桓灵之世,外戚干政,宦官专权,加剧了社会危机,使政治日趋黑暗。仕进无望、走投无路的士人们,开始将讽议的矛头直指腐败没落的朝廷,并结成休戚与共的政治集团,也因此遭到朝廷的残酷镇压。“自是正直废放,邪枉炽结,海内希风之流,遂共相标榜,指天下名士,为之称号。上曰:‘三君’,次曰‘八俊’,次曰‘八顾’,次曰‘八及’,次曰‘八厨’,犹古之‘八元’、‘八凯’也。窦武、刘淑、陈蕃为‘三君’。君者,言一世之所宗也。李膺、荀翌、枉密、王畅、刘祐、魏朗、赵典、朱寓为‘八俊’。俊者,言人之英者也。郭林宗、宗慈、巴肃、夏馥、范滂、尹勋、蔡衍、羊陟为‘八顾’。顾者,言能以德行引人者也。张俭、岑晊、刘表、陈翔、孔昱、苑康、檀敷、翟超为‘八及’。及者,言其能导人追宗者也。度尚、张邈、王考、刘儒、胡母班、秦周、蕃向、王章为‘八厨’。厨者,言能以财救人者也。”[1](P940)这一段文字以总括、分述的方式,赞许了人们“为之称号”的仁人君子。先以一组层递排比总括,这些在东汉末被称为“党人”的名士;继以一组奇句排比分述这些享誉海内的“天下楷模”。第一组排比为“经”,第二组排比为“纬”;经纬交织,文理清晰,并将一个个仁人君子串联其中,如群星闪烁,令人景仰。排比在这里起到了聚众类、广文义的积极修辞效果。尤其在大体量的奇句排比中,作者还以联珠格粘连句(词),使得文句更为流畅、紧凑,真可谓锦上添花。

(六)议论说理藉此而严密透彻

范公新创《宦者列传》,忠实记录了外戚、宦官和士大夫相互交争、生死博杀的东汉宫廷的政治史,并选取郑众、张让等十位宦官的所作所为,集中反映宦官势力的兴衰过程。在文后大段的评论中,作者用了三组排比。第一组单句排比由远而近,依次写来:“三代以嬖色取祸,嬴氏以奢虐致灾,西京自外戚失祚,东都缘阉尹倾国。”[1](P1103)用以坐实“自古丧大业绝宗禋者,其所渐有由矣”的感叹。作者历数“三代”、“嬴氏”、“西京”、“东都”之“成败之来”,并顺势引出议论要点:即东汉之亡缘自“阉尹”。兴亡有道,成败可稽;殷鉴历历,覆辙昭昭;言之凿凿,令人深思!第二组排比评述阉竖为祸之根实出于其主子:“故少主凭谨旧之庸,女君资出内之命,顾访无猜惮之心,恩狎有可悦之色。[1](P1103)”无论“少主”(如桓帝、灵帝等)、“女君”(如邓太后、何太后等),皆全权授以朝政,倾情施以恩宠,致使其恃宠而骄,为所欲为;恣肆内外,涂毒天下。第三组排比则直斥其祸:“诈利既滋,朋徒日广,直臣抗议,必漏先言之间,至戚发愤,方启专夺之隙,斯忠贤所以智屈,社稷故其为墟。”此为半截排比,后面以散句敷之。东汉末世,朝廷昏乱,社会黑暗,江河日下;外戚宦官,势同水火;二虎相斗,国罹其祸。文中三组排比,或自大处着眼,敷陈败亡之弊;或抒探本之论,指摘肇祸之端;或言阉祸之烈,痛陈不堪之状。前后呼应,彰显要义;骈散相合,议论透彻。

通过数据的比较、示例的列举以及范例的赏鉴,我们对排比辞格在《后汉书》中的运用情况,已经有了较为详尽的了解。这或将有助于深化我们对《后汉书》“辞润婉赡”[1](P1569)、“华美而雅洁”、“富于抒情意味”语言风格的认识,亦或将有助于深化我们对《后汉书》在排比修辞发展史上承前启后巨大贡献的感知。诚然,拙作只是投石问路,更丰硕的成果将有待来者。

注释:

①谭学纯等主编《汉语修辞格大辞典》云:排比为“连续使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意相关、语气一致的语言单位,以强调语意、突出感情、增强语势的一种修辞方式。”本文计算排比数量即以此为依据,计量单位为“组”,即三个或三个以上句子(或短语)连贯组接成一个意群为1组。

② 《后汉书》有两位作者,即西晋人司马彪,撰写8志部分,分为30卷(篇);南朝宋人范晔,撰写纪、传部分,共90卷(篇)。

③先秦五史系指:《尚书》、《春秋》、《左传》、《国语》及《战国策》。其排比数量分别为:《尚书》108组、《春秋》128组、《左传》392组、《国语》272组、《战国策》260组。本文中部分数据引自拙作《史记排比运用之艺术成就初探》(见《山东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下同)。

④前四史:即《史记》、《汉书》、《三国志》、《后汉书》。

⑤《史记》为526500字,《汉书》为810000字,《三国志》为366000字,《后汉书》为674400字。

⑥表中所列分别为作者自拟文字、引录文章中有关数据,而后者置于括号内,下同。此外,因篇幅所限,《汉书》中尚有25、28、31、129句之排比各一组,《彪志》中有27句之排比一组未列入表中。

⑦彪志》、《范书》因作者之时代、文风有别,为利于细致比较,故将其著文中有关数据分别列入表中,下同。

⑧限于篇幅,本表中《范书》尚有二十三、二十五、五十五短语排比组各1组,《彪志》尚有二十二、二十七短语排比组各1组未列入表中。

⑨表中有关排比类别的定义请参照本文二:“示例之列举”的相关内容。

猜你喜欢

后汉书四史短语
小主播上微课 团队员学四史
遇见“四史” 图说“第一”
队史连“四史”
《后汉书》郭玉脉法校文
《健民短语》一则
THE STONELIONS OF CHINA
《聊斋志异》与前四史
《谢沈后汉书》鲁迅辑本考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