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传统针刺手法体会
2019-12-16刘艳霞
刘艳霞
(甘肃中医药大学,甘肃 兰州 730000)
中医学讲究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自然环境中的气各赋其位,在交流变化中正常运行,人体亦是如此,若某处气血运行失常则出现相应的病症。《素问·异法方宜论篇》中提到治病的方法因地理方位不同而衍生出5种治疗疾病的方式,毫针针刺即是其中的一种方法。针刺疗法是医者通过四诊合参后整体把握病情的发展变化并制定出个体化的诊疗方案,用毫针刺入患者腧穴后施以合适的刺激,以通经行气,调整机体异常的气血运行状态,达到补虚泻实、平衡阴阳、扶正祛邪的目的。然而针刺疗法虽推广普遍,但在临床能灵活掌握其补泻要领,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却实为难事。正如《灵枢·小针解第三》中所言:“所谓易陈者,易言也。难入者,难著于人也”。文中所言“难著于人也”是因在整个针刺的操作过程中影响因素众多,施针者稍一疏忽即达不到应有的疗效,即“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因此医者必须对针刺各个环节的注意事项了然于心,并能运用于手才能达到相应的临床疗效。笔者在学习和运用传统针刺手法的过程中体会到所有的针刺手法的操作都是围绕补泻这一大原则,并且这一原则贯穿于针刺操作的全过程。本文对毫针的特点、揣穴、进针、留针、出针过程中的补泻注意事项做详细的论述。
1 毫针的特点
毫针由金属制成,其五行属“金”。《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云:“金生辛。”因此毫针具有宣散经气的作用。“金”在时为秋。《五行大义》[1]言:“秋,肃也,万物莫不肃敬恭庄,礼之主也。”体现了使万物复归其位的特点。综合来看,毫针作用于人体具有使紊乱的经气各归其位正常运行的作用。毫针构造的特点,早在《灵枢·九针十二原第一》记载:“毫针者,尖如蚊虻喙……”指出毫针最重要的部分在针尖,其结构端正不偏,尖中带圆,圆而不钝,表面光滑无棱角,形状如松针样圆尖。这样的结构特点正如王富春教授[2]所说:“针尖太钝,不易穿透皮肤……若针尖太锋,易刺破血管,导致皮下出血、针孔出血等不良后果”。
2 补 泻
得气后气随针入为补,气随针出为泻。换言之,针入得气后将针向机体深层推进为补;反之由深到浅,针体外提为泻,针刺补泻的原则贯穿于进针、留针、出针等针刺操作的全过程。对这一过程整体把握之《灵枢·小针解第三》有言:“上守神者,守人之血气有余不足,可补泻也。”可以看出针刺操作的关键是医者审查患者的气血盛衰状况然后通过针刺补泻来达到治疗的目的。对于补泻的具体原则,《难经·七十八难》言:“得气,推而内之是谓补,动而伸之是谓泻。”且《灵枢·针解篇·第五十四》也记载:“刺虚则实之者,针下热也,气实乃热也;满而泻之者,针下寒也,气虚后,方能达到上守神的目的。”
2.1 进针前准备
进针前最重要的是揣穴。患者摆好体位之后,施针者用左手在将要针刺的部位用揣、按、循、摸的手法找出患者比较敏感的穴位即为揣穴。近代针灸大家西北针王郑魁山(以下简称郑老)在《针灸集锦》[3]一书中提到:“揣摸肌肉的厚薄,空隙之大小,指感的位置,分拨妨碍进针的肌腱、血管等,以确定进针的方向和深浅”。《难经·七十八难》说:“知为针者信其左,不知针者信其右,当刺之时,必先以左手压按所针之处。”可以看出,早在《难经》时期就指出了针刺为双手配合操作,强调了左手的重要性。《灵枢·刺节真邪第七十五》也指出:“用针者,先察其经络之虚实,切而循之,按而弹之,视其应动者,乃后取之而下之。”同样也提出了左手在针刺过程中配合右手的重要性,施针者之左手用切循、按弹的手法先审查经络的虚实状况,使右手进针时对进针的方向和深浅有整体的把握后即可进针。
2.2 进 针
进针后最重要的是候气与行气。候气即候其气至,是在针入机体不得气时双手配合用循按、搜寻、弹震、捻转等手法使针下沉紧为行气做好准备的过程。行气即使气至病所,是补泻的关键环节。对行气时补泻的操作,后世医家在临床的过程中逐渐总结出迎随、呼吸、徐疾、进退、提插、捻转、开合等补泻手法,以及混合补泻手法如烧山火、透天凉、阴中引阳、阳中引阴、苍龟探穴、赤凤迎源等。郑魁山在此基础上对复杂的手法进行简化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病情,如二龙戏珠、喜鹊登梅、白蛇吐信、怪蟒翻身、鼠爪刺法、金鸡啄米、老驴拉磨、金钩钓鱼法等[4],对传统针刺手法进行发展和演变,对指导临床具有重大的意义。纵观以上这些手法,其复合手法是单一手法综合运用后产生特定补泻效果的手法,如方剂的起源[5]也同样经历了从“神农尝百草”到“伊尹制汤液”的过程,即单味药的治疗到复合药的综合运用而组成具有补泻效用的方剂,以便更能适应临床疾患的多样性。虽针刺不同于方药,但其演变的过程与针刺手法的演变相似。谢国荣老师[6]也指出“所谓的针刺手法技巧,就是针入的深浅、旋转的幅度、行针的速度与时间、针力的大小、方向的变化等因素巧妙的结合,其作用于机体后,便可产生补或泻的效果”。一语道出了针刺过程中所要注意的关键点,其贯穿于候气、行气的全过程。
2.2.1 候 气
候气是针体进入机体后不得气时需要用一定的手法使针下气至的方法,是行补泻手法的前提与关键,常用的候气的手法有循按、搜寻、弹震、捻转等。
循按:循按为针入不得气时,用单手或双手在所刺腧穴周围,上下、左右循按以候其气至的方法。此法可以使局部肌肉放松,缓解患者紧张情绪,使其气至。单手操作时须左手揣穴,右手在远处循按;循按的过程中要时刻注意左手指下的感觉与患者针下的气感;双手操作则在腧穴周围循按时应注意患者的主观感觉,针下气至后即达到目的。
搜寻:搜寻是下针相应的深度后仍然没有得气的感觉,将针退到皮下浅层的位置然后改变针刺的方向再次进针,在腧穴周围搜寻以候其气至。气至后要注意应在不使针尖脱离气感的情况下调整针入的方向,以为下一步行气的操作做准备。
弹震:弹震是针入后用手指弹动针柄,带动针尖部位亦随之摆动,加强刺激以候其气至的方法。此法刚开始可大幅弹动针柄以催气,但弹震3~5次后应视机体的情况而改变弹震的幅度。若仍不得气可继续大幅度弹震以催气。若气至后,可轻弹几次使经气在针下聚集而加强气感;如果此时仍大幅弹震则针尖部位在大幅波动的同时会让已经引到的经气随着针尖向左右扩散,使气感脱离针尖部位而失去候气的目的,此点要特别注意。
捻转:捻转是下针后转动针柄以候气的方法。此法在操作时要注意两点:第一,应注意单一方向捻转太过会出现肌肉缠针而引起疼痛。第二应注意捻转幅度的大小。气感出现后可轻捻几次以增强气感,避免捻转幅度过大使经气向四周扩散而起到反面的效果。
2.2.2 行 气
行气是在得气的基础上,运用补泻手法之后使机体经气疏通,正常运行。行气是补泻的关键环节。在施行补泻手法时,针体在运动过程中诸多因素皆会影响补或泻的效果,如左手的压穴、医患呼吸的协调性、针体运动的快慢、捻转作用的方向、针力的大小,以及行针的辅助手法弹、刮、摇摆等。施针者在针刺的过程中只有综合注意这些因素才能达到应有的补泻效果。
左手的重要性:上文提到在进针前要先用左手揣穴方可进针,然而进针后左手的压穴仍然重要。想要在右手针尖有感应的部位行补泻手法,给患者以合适的刺激,左手必须辅助右手按压穴位,把握其按压的方向与力度以行气,不使右手针尖脱离感觉而影响补泻效果。如郑老治一鼻渊患者时,选风池穴用温通针法,针尖朝向鼻尖,针刺得气后用押手将针下气至的感觉推向鼻部,守气1 min后出针[7]。可见左手压穴对气感方向传导尤为重要。
医患呼吸的协调性:呼吸能够调神。《灵枢·本神第八》言:“两精相搏谓之神。”指出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医者应时常调己之呼吸,使神情安和、平静,与患者接触时即会同气相感,使患者外散的神气各复归其位而正常运行,起到治病的目的。正如《道德经·第十六章》所言:“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覆命,覆命曰常,知常曰明”。在施针的过程中,需要医患双方的呼吸协调后行补泻手法。《素问·调经论篇第六十二篇》所言“气盛乃内针,针与气俱内,以开其门”为泻,“候呼内针,气出针入,针空四塞……气入针出,热补得还”为补,意即:施行补法时,施针者在与患者同呼同吸的状态下,随患者呼气进针,吸气出针,泻法反之。这样有助于把握呼吸对补泻效果的影响而达到调病者之神的目的。
针体运动的快慢:即徐疾补泻。《灵枢·小针解第三》曰:“徐而疾则实者,言徐内之而疾出也。疾而徐则虚者,言疾内而徐出也。”对其最好的体现为进火补法与进水泻法,操作时分三部(天、人、地)进或退以影响补泻效果。强调“三进一退”为补而“一进三退”为泻。整体从进出针的时间来看,“三进一退”即“徐内之而疾出”,将气送至机体深层以加强补的效果;“一进三退”即“疾内而徐出”,将气引至机体浅层以加强泻的效果。
捻转的影响:即捻转补泻。此法应注意捻转的幅度、方向、次数对补泻的影响。关于捻转幅度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大幅度捻转,气向四周放散为泻;小幅轻捻为补。关于捻转的方向:拇指向前轻捻为补,向后捻转为泻。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效果,是因为在施行补法时拇指向前轻捻的同时会一边引气,一边有将针体往下推进的趋势;施行泻法时拇指后退引气的同时会产生将针体外拉的趋势。因此在捻转的过程中右手五指要相互配合,避免除拇指、食指外其他3指对补泻效果的影响。如在施行补法时若其余3指有向上外提的趋势,则会使补的效果大打折扣,泻法亦然。对于捻转的次数即九六补泻中所提到的法度,前捻九阳数为补,后捻六阴数为泻,指出了捻转次数对补泻效果的影响。
作用的方向:即针体进入机体后针尖所指的方向,其原则是要“针入病所”,使其针体引动的经气要传导至病变部位而起到治疗的目的。一般所言针体要垂直皮肤进针才不会偏移所刺腧穴,但也要视具体情况而定。齐永老师提到针刺时要将人体看做一个立体的结构,不能看成一个平面[8]。郑老在使用温通针法时提到有过眼热、过耳热、过鼻热等针法,施针者针尖对准眼、耳、鼻使经气传导来分别治疗眼病、耳病、鼻病,即是对针体作用方向最好的诠释。在确定了“针入病所”的方向后,针体在进针时也不能出现偏差。假设针体进入机体的部位为“0”点,针入的方向为“F1”,病所的方向为“F2”,根据力学原则,会有一个“F3”方向的分力使一部分力出现了耗散从而影响补泻的效果。如图1。
图1 进针方向、作用力示意图
针力的大小:针力的大小会受3个方面因素的影响。首先是提插的影响。在施行补法时,重插轻提,重用力,按而引之,似进非进,给针体一个压力以增强气感使经气传导,之后轻提稍退而又似退非退以完成操作;泻法反之。其次是提插的次数。其原则与上文捻转次数的法则相同,需要注意的是可根据刺激量的大小在补时行阳数、泻时行阴数即可。最后是个人功力的修为。历代针灸师都强调练功的重要性,针刺是医者以毫针作为纽带与患者直接接触而治病,在医患神气互动的方式下完成此操作,要使疾病达到预期的疗效,必须坚持练功才能得于心而应于手。因此练功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尽早治愈疾病而使患者少受苦难。
针柄的弹刮:针柄的弹刮包括弹震与刮动。弹震即用手指弹动针柄引到气后,继续弹动对针下气的影响,上文已经述及,此处不再论述。刮动即用指甲刮动针柄的辅助手法,向下刮动为补,向上刮动为泻。刮动的过程中针体一边微小震动以引气,一边通过刮动的方向引导气的流动而产生此效果,临床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使用。
针柄的摇摆:对针柄的摇摆最好的运用为青龙摆尾与白虎摇头法。青龙摆尾强调进针时左右摇摆加强刺激将气送入机体深层为补;白虎摇头强调“退方进圆”,退针时摇动针柄,强调“方形”退针以达到泻的目的。临床可灵活选用。
2.2.3 混合补泻手法举隅
混合补泻手法即是在遵守补泻原则的前提下,综合注意上文提到的这些补泻影响因素,据所治病症与所取腧穴的不同灵活运用,经后世历代医家对临证经验的不断总结,具有特定补泻效果与所治病症的手法。现试举2例以兹说明。
热补法:热补法为郑老所创的刺激量介于烧山火之间的补法。此法突出左手压手、提插、捻转因素的影响而治疗一些虚寒病症,具体操作:左手压穴,右手将针刺入腧穴后,气至后左手加重压力,右手拇指连续向前捻按3~5次,再将针尖带着感应连续重插轻提3~5次,右手拇指再连续向前捻按3~5次,之后推弩守气继续使针下沉紧而产生热感,达到温阳散寒的目的[9]。
进气法:进气法首见于《金针赋》。原文载:“六曰进气之诀,腰背肘膝痛,浑身走注疼,刺九分,行九补,卧针五七吸,待气上行。”此法是综合考虑左手压穴、提插、提插次数、徐疾、呼吸因素的影响而治疗邪侵肌腠经脉之风痹的补法。具体操作:将所刺腧穴的天、人、地3部各分3等分,左手压穴,右手将针刺入地部下三分之一处,使针下沉紧,用提插补法行九阳数,稍停片刻,再将针尖带着沉紧的感觉将针退至天部与人部的交接处,针尖指向病所,卧倒针身,然后推弩守气,让病人吸气5次,稍停片刻,再吸气7次,最后催气上行,达到祛邪扶正的目的[10]。
2.3 留 针
留针即是在行气之后将针体在穴内停留给以长效的刺激以加强针刺治疗目的,为守气之法。《灵枢·小针解·第三》记载:“上守机者,知守气也。”强调了守气的重要性。此法在操作的过程中左手紧压穴位,右手顶着针尖有感觉的部位作推弩状,使感觉脱离针尖停留片刻即可停手使针在腧穴处停留,停留的时间应据具体病况而定,一般停留30 min。在留针的过程中要时刻注意患者的神情与针体的状态。若患者出现不适,应视具体情况而做出处理。留针的过程中若出现针体偏斜为气脉流动对针体的影响,可以此确定留针时间的长短。如郑老治疗1例因胃气上逆所致腹痛的患者时,留针时出现针柄向上倒,是气往下行,为胃痛停止的表现,留针片刻之后即可起针[11]。
2.4 出 针
出针即为操作完成后,右手轻轻捻动针柄,将针退出机体的过程。此过程在操作的中会影响到补泻的效果。《灵枢·九针十二原·第一》所言:“刺诸热者,如以手探汤;刺寒清者,如人不欲行。”《素问·针解篇·第五十四》曰:“徐而疾则实者,徐出针而疾按之;疾而徐则虚者,疾出针而徐按之……补泻之时以针为之者,与气开阖相合也。”两处指出了出针过程中对补泻的影响,即在施行补法时应缓慢出针而急按针孔;泻法时要急速出针慢按针孔甚至不按针孔,但要保持针孔清洁不致感染。
3 小 结
针刺作为一种治病祛邪的方法有其自身的独特性,本文从毫针构造的特点、针刺前的准备、进针、留针、出针的过程谈了一些体会,尤其对进针后候气、行气的细节着重加以论述。候气时的揣穴、行气时的补泻,以及在施行补泻手法时需要注意的各项影响因素,后世的一些混合补泻手法即是综合考虑这些影响因素对补泻的灵活运用,因此针灸师须灵活运用这些手法才能在临床过程中游刃有余,为患者解除疾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