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踏虎凿花的传承现状探析
2019-12-16周亚辉黄福佳吉首大学美术学院
□周亚辉 黄福佳 吉首大学美术学院
湘西地区的剪纸不同于北方剪纸,北方剪纸以剪刀为主要工具,湘西地区则以刻刀雕琢制作剪纸,凿刻出来的剪纸被称为“凿花”或“锉花”。凿花剪纸起初作为刺绣底稿使用,由此衍生出售卖凿花剪纸的行当。踏虎村位于泸溪、凤凰、麻阳三县交界处,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便于踏虎人以凿花为货物兜售至各个村寨,又因踏虎出的凿花样式最为精妙,故有了“踏虎凿花”之称[1]。如今在新的环境下,生产性质和服务对象发生了改变,“踏虎凿花”面临着巨大的生存考验,为了传承祖辈留下的技艺,各级政府和技艺传承人努力尝试创新,以期给予踏虎凿花新的活力。目前的踏虎凿花在题材、用途、材质和传承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一些变化。
一、主要使用功能的变化
踏虎凿花最初的用途是刺绣底样,服务于衣服、围裙、鞋帽、床上用品等方面,需求范围广,曾流行于湘西地区的村寨聚落[2]。其图案样式和形态大小的设计均以符合服装鞋帽的需求为准则,根据刺绣在服饰上的不同部位,决定凿花的不同外观形态。为了方便绣者清晰辨识,还会在凿刻好的纸样上扎出许多提示绣法和重点的针孔线路。如今的年轻人更喜欢现代流行服饰,传统苗族服饰市场逐步缩小,凿花的需求量也在减少。踏虎凿花作为绣模的传统功能逐渐被淡化,纯手工的踏虎凿花因耗时长、制作工序复杂、销售困难而逐渐失去了往日的市场,使传统功能在不断消退。
踏虎凿花现在多用作家居装饰和旅游产品,只有部分凿花还延续着宗教祭祀、节日庆典、婚嫁寿庆等民俗活动的传统功能。在外观形态上,踏虎凿花不再局限于服饰鞋帽的局部形状,它被当作一种独立的作品看待,装裱后用于家居装饰挂画,常见的形状有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等,也可以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定制尺寸。
二、主要图案题材的变化
传统踏虎凿花的图案题材大多贴近现实生活,反映了苗族人民热爱自然,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其内容大致分为三类:一是表现自然现象中的山川树木、花鸟鱼虫;二是表现苗族故事传说;三是驱邪避灾、消除病痛、祭祀求福、丧葬等活动所用的题材。
现在的踏虎凿花题材丰富多样,技艺传承人从湘西地区苗族人民的日常生活、农业劳作和自然风貌等方面入手,通过凿花的图案样式传递给受众。现代题材主要分为以下几类:一是以苗族人民日常生活习俗为题材的作品,如《冲糍图》《苗寨六月六》《哭嫁图》等,这些作品独具湘西地域特色和民族文化特征;二是以湘西地区苗族人民农耕文化为题材的作品,再现了人们的生产劳动情景;三是以表现湘西地区代表性的景观建筑为题材;四是以动物和苗族神话传说为题材的作品。
三、主要材料和色彩变化
传统的踏虎凿花主要作为刺绣底稿使用,对凿花的制作材料和色彩没有过多的要求,大多选用比较便宜的顶贡纸或白报纸,纸的颜色呈现米黄色或米白色。
随着使用功能的变化,踏虎凿花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样式,装裱后成为装饰和美化生活空间的艺术品,作品多以红色纸为主,也有黑色、藏蓝色的作品。踏虎凿花代表性传承人李铁骑老师,对踏虎凿花工艺技术上作出了新的尝试——多层套色工艺。
目前,一部分踏虎凿花在材料上会选择价格偏低、颜色鲜艳的宣纸,但无法解决褪色问题,鲜红的纸色褪成浅褐色,藏蓝色褪成了米黄色,而且还会因为空气中的湿气侵入导致纸张出现水痕,褪色后的作品失去了原有的韵味,影响视觉效果。
为了解决宣纸不利于长时间存放的问题,传承人在材料上尝试使用大红色的绒布,其颜色鲜艳、不易褪色,装裱后的效果看上去与纸张相似,不易浸湿。但绒布有一定的厚度,一次性最多只能刻四到五张。除了绒布外,还有另一种新的材料,这种材质正面是绒布面料,背面光滑内含铁粉,画框也经过特殊加工内含吸铁石,刻好的成品不需胶黏固定可以直接吸附在画框上,省去了装裱成本,还可以轻松揭下和还原,在更换作品时也不会破坏作品本身,呈现出的最终效果也与宣纸相似。但这种材料比绒布更厚,一次只能刻一张,加工成本高,因此,对凿刻师傅的技术和力度把控都有更高的要求。
四、主要传承方式的变化
在20世纪30年代时,踏虎村就是有名的凿花生产中心,众多凿花世家诞生于此。传统踏虎凿花的传承方式多为祖传,通过祖辈手把手教和临摹前辈的作品继承下来。因为售卖凿花在当时是一种收入不错的谋生手段,所以在传承方式上有许多保密限制,如不传外姓人、传男不传女等。这种家庭式的传承方式虽是为了传统技艺的保密性,却阻碍了踏虎凿花的发展前景。
踏虎凿花虽然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其生存处境却不容乐观,传统的踏虎凿花费时耗力,全靠手工凿刻,生产效率低。年轻人不愿学习这一技艺,现有的技艺传承人老龄化严重,人们对这项传统技艺的关注度不高。在这样的背景下,必须尝试多种传承途径,促进传统技艺的传播和发展。
泸溪县政府、泸溪县教育局和当地学校一起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踏虎凿花引入中小学及职业中学的美术课堂,这有助于解决踏虎凿花技艺传承的困境,激发学生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笔者实地调查了解到,泸溪县第一职业中学将踏虎凿花引入美术手工课堂,任课教师为踏虎凿花州级代表性传承人邓淑芳老师,校内还设有踏虎凿花工作室。泸溪县第三小学也开设了踏虎凿花兴趣班,现由州级代表性传承人刘克梅老师负责教学,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凿花流程,寒暑假期间还设有兴趣培训课程,免费对外开课。
为解决现有的传承困境,泸溪县图书馆内还设有踏虎凿花传习基地。传习基地主要以传承传统踏虎凿花技艺为目的,免费教学,甚至送教下乡,相比以前的传承方式更为开放和自由。为适应现代市场需求,踏虎凿花传习基地也做出了一些尝试,将踏虎凿花元素与日常生活用品相融合,开发满足大众需求的商品,如瓷杯、车载挂坠、瓷盘等。
结 语
踏虎凿花是湘西地区少数民族代表性的传统技艺,对这项艺术的传承与保护有助于推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也有助于推动少数民族地区乡村经济的发展。踏虎凿花的传承不仅是剪纸花样或图案的传承,更要注重保护其背后所蕴含的文化精髓。在目前的传承现状下,应重视传承人队伍的建设和培养,让更多年轻人关注和喜爱这一门艺术,积极投身到踏虎凿花的保护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