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
——互动的艺术
2019-12-16马丽娜兰州市儿童艺术剧团
□马丽娜 兰州市儿童艺术剧团
有位演员这样说过:“舞台是让我展示自己的地方,戏剧舞台是我的一块土地,当我站在舞台上时,就有了一份自信,戏剧是我的命![1]”的确,身为一名演员,最过瘾之时应该是在舞台上体验那种淋漓畅快的感觉。但有时,这种舞台上的快感稍纵即逝。虽然演员自身感到过瘾,却无法让观众在看戏时感受到角色的即时情感,这是什么原因呢?对此,需要以一种新的概念来解释——互动。
舞台互动,应该被解释为戏剧中各个元素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其实,互动距离我们并不遥远,在人们的生活中处处存在互动。商店里,售货员与顾客存在互动;运动场上,运动员之间进行着互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进行着互动。由此可见,互动无时无刻不伴随我们,实实在在地来源于生活。那么,互动对于表演者有多重要呢?
一、互动——产生最真实的舞台交流
当在表演中觉得不舒服时,我们会用“没有搭上”这句话来形容。“搭上”应该解释为“交流”,交流是表演艺术的基础,没有交流就不是演戏。有些演员在舞台上有台词的时候,就是角色。可一旦对手开始说话,他们就停止了角色的生命,不去关注对手。当轮到饰演的角色说话时,再用排练中已形成的模式抑扬顿挫地说台词。这就预示着他们根本不可能做到相互交流,阻隔了对手之间能量的互换。
记得笔者和几位同事合演小品《女兵公开日记》,笔者在小品中饰演一位胆小、爱哭、娇气的新兵——戴玉。在刚看到这个角色时,笔者想:她就是爱哭,在该哭的时候哭就行了。但几次演下来,每次到哭的时候笔者就紧张,于是笔者就借用了很多外部的表现手段,在形体动作上选择了低头、手抹眼泪,在语言上抓住了哭得上气不接下气、断断续续这些特点来进行表演,可是结果却发现,哭得更累、更干、更刻意做作,而且也让对手手足无措。于是,笔者改变了方法,把注意力放在了其他对手身上,观察她们当时嘲笑笔者爱哭时的表情与讽刺的语言,再体会了一下角色的性格和她当时的心情:她从小娇生惯养从来没离开过家,自理能力差,没受过一点苦、一点累,当她来到部队这个艰苦的环境中就很不适应。没有了宠她的父母和温暖的家,她变得很无助、很孤独,所以一遇到困难就只有哭了。眼睛看到、耳朵听到、心里想到,当做到这些后,笔者表演起来就很舒服了,也不再是程式化的表演了。由此笔者感觉到,演员千万不能将事先存在的主观意识照搬到舞台上,机械地进行表演。
二、互动——掌控表演节奏,使戏剧更符合生活逻辑
“思考判断”是表演领域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人在思考判断时,内心是充满思想活动的,即产生了“内心独白”。因此,应使演员做到“真听,真看,真感受”,因为这“三真”可以产生思维,引起判断、情感与有机的行动,可以使演员有意识地在交流中掺杂表演的成分,把思考与判断的过程完全展示给观众。殊不知,这种交流是不完全真实的。因为他们在和自己所谓的内心独白进行互动时,失去了活的心灵的互动,是没有生命力的,因而失去了能量的相互传递,这种主观意识上的表演与生活逻辑是相违背的[2]。
例如,在拍考核剧目《女人的N次方》时,我们组的演员几乎都犯过这个毛病:大家都认为,应该让观众看到我们作为专业演员的成熟老到,所以都尽其所能地表现出自己的交流和思考判断过程是多么充分与准确、表演是多么有张有弛。但这样一来,每个人的反应似乎都慢了半拍,戏剧节奏完全被破坏,剧情显得拖沓冗长。幸好导演及时地发现了这个问题,重提了交流的含义,大家才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所以,一个好演员不用过多地表现什么、渲染什么,只要牢记从生活逻辑出发进行创作与行动,这样才能通过互动让舞台的“生活”真正活起来。
三、互动——帮助演员适应现代观众
我们都知道,戏剧是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的艺术,是对生活的提炼与升华。戏剧应该是人们精神和思想上的启明星,不同的戏剧能够给予观众不同的感悟。当然,不同年代的观众,对于戏剧的要求也不会是一成不变的。
记得笔者观摩过北京儿童艺术剧团的童话剧《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这部剧的故事看似简单,其实从中影射出了很多知识和道理,让儿童从一个童话故事中就了解了恐龙的种类和习性。在绚丽多彩的童话世界中,儿童学会了如何辨别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这部剧从刚一开场就调动起了全场的气氛,从剧场后方出来了几只恐龙,缓缓地拉开了一个绚丽多彩的世界。台下的儿童都很兴奋,有的摸恐龙的鼻子,有的拽尾巴,给我们展现出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景。演员的表演充满了童趣但又不夸张,演出中间还有好多与台下小观众的互动,让儿童随着剧中人物的命运或高兴,或悲伤,或情不自禁地大声呐喊、鼓掌喝彩。其中,有一个互动环节让笔者非常感动,当台上的小恐龙睁着大眼睛认真地问台下的小观众:“小朋友们,你们爱自己的妈妈吗?要是爱,就亲一下身边的妈妈吧!”当时,全场出现了很温馨的一幕:所有的孩子都转过身来主动亲吻了身边的母亲,让人感觉到台上台下真情涌动、融为了一体。不可否认,戏剧的现场性、连贯性、真实性、直面性和参与性对于现代观众依然具有强大的吸引力,而这些正是戏剧中互动的表现。
儿童剧中的互动表现更为重要,由于面向的是年龄较小的少年儿童,尤其要在舞美设计、服装音效、演员与台下观众的互动这些方面潜移默化地吸引观众,让他们参与其中,体验那种跌宕的情感。
结 语
由此可见,演出中如果失去了互动,那么表演将会成为一种程式化的操作。演员是创作者,而创作的过程不仅仅在排练中,在演出中也应得到延续。而互动是演员的基础,是创作的基础,是戏剧生活的基础,互动的艺术成就了表演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