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章款在中国画中的审美价值解析

2019-12-16周晓霞

艺术家 2019年6期
关键词:齐白石图画画作

□周晓霞

中国画是我国历史悠久的特色文化表现形式,现代人通过欣赏和制作中国画,可以实现对传统艺术美学的传承,也可以提升自我对艺术的审美价值,中国画中的章款既介绍了画作具体内容和作者信息,又通过巧妙的设计与书画、题诗等内容融为一体,展现出自身独特的审美价值。

一、填补空白,加强画作的整体联系

为了充分体现墨色的美感,洁白的宣纸是中国画的基本要素。通过分析中国画的历史变革和画作内容,我们常常可以发现画中有许多空白之处,这些空白有时候可以凸显画作的层次和跳动感,但在有些作品中就会显得画面布局不合理,降低了中国画作的艺术美感。而在此时,画家们通常会借助章款来填充空白部分,避免再次填充图画,画蛇添足。画面内容借由章款互相呼应,进而形成视觉感官上的联系。例如,齐白石的《墨兰》,这幅作品在宣纸的上方和下方均有笔墨的投入,而为了弥补画面中间明显的空白,齐白石顺势在画面中央进行了章款的嵌入,这样就使整幅画作上方的一簇兰花和下方的两簇兰花与中央的章款连接在一起,并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通过别出心裁的章款设计有效提升了中国画的艺术审美感受。

二、增加内容,维持画作的整体平衡

中国画的创作是人们艺术思想的结晶,人们常常会通过天马行空的创意或新奇另类的构图展现画作的艺术内涵,表达自身的思想情感。比如,一些中国画作在构图过程中常常会形成一边重一边轻的视觉不平衡感,一侧的画面内容较为丰富,而另一侧的画面较为寡淡,因此就需要利用章款的设计在画面较少的一侧适当填充视觉内容,使整幅画作的重心依然维持在宣纸的中央部分。

例如,朱耷的《鸭》这幅国画作品,其表现了一只鸭子在树下抬头仰望的画面,下半部分笔墨较重,而上半部分只有较为简洁的树干,单纯就画作的构图而言,会给人一种头轻脚重之感。但画面右上侧的两处白文印,很好地填充了上半部分较为苍白单调的内容,就像在天平上增加砝码一样,找回了画作上下部分的平衡。

三、添加元素,激发画作的整体活力

在对众多历史中国画作鉴赏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画面较为平淡、构图相类似的画卷创作,这些画作带给观者的感受往往是画面内容空洞,构图毫无创意,文化底蕴较差等。在一些画册组图中,内容和构图思路较为相近,不能充分表达出各自的差异性,而利用章款位置的区别和落款手段的不同,则可以给人不一样的观感。通过分析齐白石的《花卉册页》作品可以发现,几幅画作中主要表达了各种植物的形象,并都是由纸张的中心位置开始进行图画的创作,画面大小、空间类似,留白的地方也几近相同,单纯地翻看图像无法产生新奇感,显得画作本身较为呆板、普通,但作品左侧的落款文字和一方印章则丰富了画面的内容,又使图画与图画之间增添了差异性,在欣赏每幅画作时都能体会到新的活力。

四、封锁边角,聚集画作的整体灵气

中国画的创作一般要在长方形的宣纸上完成,一些画作通过内容和构图以使观者产生联想,给人画面以外另有山水的感觉,而另一些画作则需要通过一定的手段将灵气聚集在有限的宣纸范围内,此时使用拦边章等章款设计就可以在纸张的边角部分形成有效的拦截,将图画内容框在章款范围之内,甚至有一些画作在宣纸四边盖满了印章,连续不断形成了“墙”。例如,在八大山人的《双鸟》画作中,两只鸟聚集在画面的右下角,而为了有效凸显画作内容,画家在画面的左上角添加了姓名落款及尾章,有效地为作品创造了边界,有助于聚拢画面内容,收集画作灵气。

五、特别设计,凸显画作的整体气势

通过章款不同的位置和形象,可与原画面内容形成较为良好的交互,进而更好地呈现画作内容,凸显画作的整体气势。通过鉴赏齐白石的《荷花翠鸟图》作品,我们可以看到,款的位置被画面中的物象分割成了好几片地方,如果只是画面空白大的地方上有款,而较小空间上没有款,那么整幅画的气势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削弱。所以,画家没有舍弃小空间,而是从上面较小的地方开始,躲开画中的物象,把一个款分为两截,如此一来,既没有干扰图画形象的展现,又凸显出了作品的整体气势。

综上所述,章款可以优美地完成中国画画面空白的补充,且能够通过合理布局体现出画作的视觉美感和文化内涵,所以说,章款是中国画审美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还需要创作者和鉴赏者共同努力,从而提升章款的艺术表现力。

猜你喜欢

齐白石图画画作
雨浥红蕖冉冉香
·齐白石
拜门
学生画作欣赏
“我心中的航天梦”画作展
齐白石·书画作品选
“我心中的航天梦”画作展
行走的时髦画作
图画捉迷藏
图画捉迷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