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可群众作品创作观研究
——基于《南泥湾》的创造风格分析
2019-12-16周奕彤中国矿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
□周奕彤 中国矿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
作为近现代伟大的“人民音乐家”,马可在音乐方面取得的成就可谓硕果累累,而纵观马可一生所创作的音乐作品,大部分都与马可人生经历存在密切的联系,具有极为鲜明的创造风格。《南泥湾》作为我国近现代史中西音乐交融的音乐类型,充分彰显了时代的精神面貌,表达了人民群众的真实呼声,群众性的创作观展露无遗。为进一步分析马可先生群众作品创作观,本研究以《南泥湾》为例,系统探讨了马可群众作品所具有的创造风格。
马可(1918.6.27—1976.7.27),江苏徐州人,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作曲家、音乐学家。在抗日战争爆发之后,马可积极参与救亡运动,并于1939年在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开展工作,自此马可的创作生涯、教学工作正式开始。马可充分利用音乐这个武器,大力宣扬抗日救国,通过音乐来歌颂祖国、赞美人民,将自身的艺术生命全面根植于民间大众。马克所著的音乐作品,具有极强的时代气息与群众风格,可以说马可的音乐作品正是为人民大众所创作的,分析马可群众作品中的创作观,对深入了解马可、了解时代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南泥湾》作品分析
《南泥湾》主要是以复式乐段结构所创作,作品前半段总共包含十二个小节,主要是通过两个乐句共同构成的方整性乐段。前半段主要是通过五声音阶写成,上述两个乐句本身舒展、秀美,展现出马可眼中过去、现在的南泥湾;后半段主要是针对前半段音乐素材进行重复,区别主要在节奏、情绪方面的变化。具体来说,后半段针对第一段实施紧缩,节奏要明显快于前半段,通过感染力的方式表现马可对南泥湾景色的感慨。最后的结束句实施了重复处理,通过变化重复将作者本身对劳动模范的感激之情充分彰显出来。
《南泥湾》本身是一首赞颂“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作品,赞扬了广大劳动人民将原本荒草遍野的南泥湾改变成陕北江南的事迹。表面上是对劳动进行赞扬,实质上是赞扬我党、我军自强自立的精神,对我党打破国民党的军事、政治、生活封锁进行了歌颂。
二、《南泥湾》创造风格分析
(一)传统性
从马可的童年生活可以看出,自幼学习琵琶、二胡等各种民族乐器,使马可的音乐创作具有极强的民族性、传统性。《南泥湾》正是民族歌曲的代表,传统性极为突出。作品第一乐段主要是通过变化重复的二句体共同组成,通过交叉近音列、窄音列,同时在中间进行宽音列的渗透,具有浓厚的传统音乐特征,同时又符合我国传统审美观。而《南泥湾》第二乐段则是采用发展延伸式的方式,充分遵循了我国先平后仰的传统思想。
(二)音乐性
马可在中学时期开始接触欧洲的声乐,抗战阶段通过跟随冼星海学习,进一步学习了西方音乐。正是因为上述原因,马可音乐作品中包含了西方音乐的艺术性、音乐性。《南泥湾》第二段中,通过西方作曲理论的应用,使整首作品的风格变得更为活泼,且曲式结构整体对称工整,副歌部分的特征更为明显。
(三)群众情感性
情感本身是密切跟随人类的意志行动与认知活动而不断生成的,其与现实事务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马可5岁时,其父因中风去世,导致生活变得更为艰难,他尝尽了当时劳动人民所经历的艰辛,内心自然会对人民群众产生浓厚的感情。在抗日战争爆发后,马可积极参与救亡运动,并于1939年在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开展工作。而在1940年学习了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后,马可的世界观、艺术观受到了巨大影响,开始深入了解无产阶级革命相关的文艺理论,同时意识到无产阶级革命文艺必然需要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服务,充分反映他们对应的思想感情、斗争生活。正是因为生活阅历、社会背景的影响,使马可开始深入群众,主动体验各式各样的群众生活。《南泥湾》通过优美的旋律、欢快的节奏,阐述了三五九旅开荒南泥湾的事迹,不仅是对广大劳动人民的颂扬,同时也是对革命的爱与赞美之情,马可的群众情感性在当中展露无遗。
马可不仅是抗日战争、人民解放战争的“战士”,同时也是我国伟大的音乐理论家、教育家。因为人生阅历使马可的作品主要是以群众作品为主,大量的群众作品充分表达了马可的艺术观,在继承传承的同时,还融入了西方音乐理论,使马可群众作品具有浓厚的传统性、音乐性以及群众情感性。马克先生的作品,是近现代我国传统音乐与西方音乐第一次融合的结果,为我国艺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