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档案应用技术专利的特点和推广研究
2019-12-16王玉娟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档案馆
王玉娟/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档案馆
2014年国家档案局发布《数字档案室建设指南》,指出数字档案室的基础设施应尽量采用国产产品,尤其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有品牌产品[1]。在理论研究方面,中国知网论文数据库中以“档案”和“专利”为主题的论文160余篇,且基本都是围绕专利档案管理和档案信息利用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展开讨论,而以档案应用技术专利为主题的文献仅有3篇[2][3][4]。因此,有必要对我国档案应用技术专利进行研究。
专利文献是最有效的技术信息载体,“档案应用技术专利”是为解决档案工作中的具体问题,所提出的档案技术产品、方法或者改进创新技术方案。而IPC(International Patent Classification)是国际通用的专利文献分类法。本文采用了专利文献调查和统计研究方法,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数据库,检索发明名称包含“档案”,或权利人名称包含“档案”,同时法律状态为“授权公告”的专利文献数据,获取1999年至2016年稳定专利数据,和近几年动态变化专利数据。提取专利技术特征关键词,将典型、共性特征相近的专利归纳为同一技术分类维度,建立档案应用技术专利技术结构数据表,统计IPC分类专利技术占比分布情况。下面笔者分析档案应用技术专利发展特点,提出促进档案应用技术专利推广的建议,以期为我国档案技术产品自主创新和应用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1 档案应用技术授权发明专利分布特点
1.1 1999年至2016年授权发明专利技术结构分布
1.1.1 档案信息处理技术。1999年至2016年档案应用技术专利的技术主题分档案信息化(电子档案信息处理、通用数据存储传输装置、底层数据运算处理、数字化与信息管理系统)、档案自动化管理(自动密集架柜、自动调取、自动存储)、实体档案保管(柜、盒、箱、袋,专用装置及辅具,手动档案密集存取装置)、实体档案保护(监控、温湿调控、杀虫,纸浆组合物消毒、去霉、加固)、实体档案加工方法(打孔线胶装订)。可以看出档案信息处理的技术手段日益丰富,档案信息化技术成为专利申请热点。档案信息化专利技术有98项,占总授权数的63.2%,内容包括交通、图书等领域专业档案数字化及信息管理、图像数字档案版本管理,以及档案数据库、服务器及海量数据存储。
1.1.2 档案自动化管理技术。档案资源数量急剧攀升,给库房保管和实体档案管理带来巨大压力。自动化、通信技术在档案管理领域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档案实体管理效率。2014年以来,档案实体和档案数字化加工的自动化管理技术已形成了一定的技术特色。哈尔滨工业大学、武汉大学和北京、江苏、山东、辽宁等地的企业共拥有授权专利13项,占总授权数的8.4%。持有专利的企业都不是传统的档案设备用品生产企业,而是从事自动化设备研发、行业软件开发或光纤传感和射频识别设备研发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有三类系统:计算机联网自动密集架或档案柜系统、全自动档案定位存取系统、数字化档案自动化存储系统。这些专利紧密结合实际应用需求,采用基于RFID技术的全自动化或辅助人力的半自动化技术解决方案,可以在档案存储、盘点、抓取、扫描等工作中实现不同程度的自动化操作,极大地减少人力成本,提高效率和准确性。
1.1.3 实体档案保护、保管和加工技术。实体档案保护和保管方面的专利重在对传统技术进行改良升级。实体档案保护授权专利15项,占总授权数的9.7%,包括涉密缩微胶片销毁、纸质档案防霉防蛀、杀虫消毒的纤维素组合物或改性液、特殊字迹档案加固及修裱过程防洇化、复写纸原件字迹显现剂及显现方法,以及档案馆温湿调控、档案真空杀虫设备。实体档案保管专利授权25项,占总数的16.1%,包括档案柜体、箱盒,包装材料、密封箱袋;档案柜联锁机构和防灾害战备档案密集柜;档案传送车、保密存储柜等各类专用装置及辅具。实体档案加工方法专利4项,占总数的2.6%,包括装订工具、封胶、装订方法等。
1.1.4 IPC分类专利结构分布。IPC分类部级技术领域主要集中在4大领域:A(人类生活必需)、B(作业;运输)、G(物理)、H(电学),专利申请量占到88.7%。专利技术主题重点围绕档案信息化、档案自动化管理、实体档案保护保管等方面,技术手段以机械、物理、电通信技术为主。
1.2 近几年我国档案应用专利发展特点
1.2.1 发明专利质量明显提升。2010年至2017年,发明专利申请数量逐年攀升。从2017年68项授权发明专利的平均授权率来看,申请时间为2010年至2013年的专利占1.6%,申请时间为2014年至2016年的专利占14%,2017年申请的215项发明专利中有3项发明专利当年即获得授权。这些数据表明,近几年高新技术与档案领域的具体实践应用深度融合,发明专利的技术先进性、新颖性整体质量明显提升。
1.2.2 定点企业专利创新研发势头强劲。进入中国档案学会设备、用品与服务定点服务名录的企业,更加注重知识产权保护问题。2016年至2018年,定点服务名录中的6家企业在2017年获得14项发明专利授权,从比重上看,4.4%的定点企业获得了20.6%的发明专利授权。
1.2.3 专利权利人组成多样化。2017年授权的发明专利中,个人权利人6件,占8.8%;高校权利人17件,占25%;行业内档案企业和专业档案馆13件,占19.1%;相近领域的信息技术企业和行业集团32件,占47.1%。至2017年底的历年数据显示,中央档案馆和北京、广东、河北、江苏、陕西、上海、四川、云南等地档案馆结合实际情况,独立或与技术机构合作进行专利技术研发和申请,如,2017年授权的“SATA硬盘矩阵级联系统”专利,提供以一个用户终端对多个SATA硬盘矩阵进行管理的系统解决方案,其权利人包括北京汉龙思琪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国家档案局档案科学技术研究所、浙江省档案局,系首个企业、档案科研所和档案局联合申请的档案专利。
1.2.4 自动化档案设备成为专利热点。2012年后,资金和技术力量雄厚的企业重视档案自动管理技术的知识产权投入,围绕自主产品关键技术形成专利群。天津万茂图书档案设备公司的主要产品是图书和档案相近产品,围绕密集架、图书架、文物柜等装备关键技术共申请11件专利,其中7项已获授权。2015年,江苏长诚档案设备公司围绕垂直回转货柜、智能档案柜、垂直升降货柜、快装式仓储搁架等装备关键技术共申请10件发明专利,有6项于2017年获得授权,其中有3项通过PCT国际申请。合肥泓泉档案公司围绕档案管理智能机器人、指纹识别档案柜、智能化档案整理方法等档案信息化管理关键技术,于2017年集中申请了10项发明专利,形成了规模化的专利群,已进入专利实质审查阶段。
1.2.5 创新点紧密联系档案工作实践。近年来档案领域关注的专利技术重点在实体档案保管的专用装置和辅具、电子档案信息处理、数字化信息管理系统、档案实体保管装具智能化、档案自动化管理等方面,与档案基层业务结合越发紧密。
1.2.6 前沿科技和档案领域应用融合方兴未艾,2016年和2017年云南省和河北省测绘资料档案馆分别公开了街景地图互联网照片地理空间定位方法,以及地理信息三维建筑物模型自动重建、高精度道路基础数据采集方法的专利。档案技术研发人员的创新能力也在逐步提升,2018年档案技术研发人员公开了一种物质文化遗产数字身份构建装置及方法的专利,该专利通过高精度三维重建、高光谱色彩纹理分析采集等技术建立物质文化遗产多维数字信息档案,并利用区块链技术确定数字物质文化遗产的身份信息。
2 结论与建议
一是建立以政府部门为主导的知识产权品牌保障机制。通过纳入政府规划、建议政府采购、考核技术装备生产企业创新能力、给予税收优惠等措施,扩大档案基础设施中档案应用技术专利产品的配置规模,引导技术创新型档案生产服务企业加大对新型档案应用技术专利产品的研发和推广力度。装备生产企业应从发展战略的高度,建立企业知识产权长期发展规划,以形成规模化产业集群为发展目标,用专利技术打造企业品牌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同时应重视档案专利产品的宣传展示,加强对档案用户单位的技术支持,提供优质的品牌服务。
二是形成以档案科技研发机构为核心的知识产权研发基地。智慧医疗、智能仓储、远程监控、金融系统、交通等技术和资本密集的领域与档案信息化应用场景相似,档案科技研发机构应重视对这些领域的研究,跟踪掌握物联网、海量数据安全存储与检测、数据信息挖掘及利用、实体三维可视化、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区块链等最新专利技术动态,主动设计、提前规划档案应用技术专利产品研发方向,凝聚技术队伍,保持档案应用技术的持续创新能力,构造专利引领驱动的档案应用技术创新体系。
三是开展档案从业人员专利意识和应用技术能力的常态化培养。重视吸收工程技术背景的人才加入档案行业,在档案学历教育和继续教育中,增加档案专业人员科技和专利知识储备,促进档案从业者对新设备、新方法、新工艺、新技术的学习和掌握,提高从业技能,从而整体提升档案从业人员专业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