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河北民间音乐产业化发展策略
2019-12-16佟萌
佟 萌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河北 承德 067000)
近些年来,随着民间音乐保护和传承工作的不断深入发展,民间音乐的产业化发展也成为了重要的研究内容。河北民间音乐在发展中,也积极的进行了产业化路径的探索,在不断的产业实践中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在获得成绩的同时,也暴露了一些现实性的问题,阻碍了河北民间音乐的产业化进程。因而,在河北民间音乐产业实践中不断的总结经验,进行策略性的发展研究,也成为了河北民间音乐发展改革的重点问题。所以,在全面分析河北民间音乐产业化现状的基础上,笔者就河北民间音乐产业化发展策略进行了总结:
一、加强政府对民间音乐产业的政策指导
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已经开展了十几年,根据民间音乐的生存现状和发展前景进行了很多的规划,并下发了多项文件加以引导和完善。对于河北地区而言,民间音乐的产业化发展不仅要依托国家的政策,响应国家的号召,还要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地方政策的指导,这样才能使民间音乐的产业化之路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有理有据。因而,河北相关文化部门要在全面评估河北民间音乐产业基础上,在国家民间音乐产业指方向下,进行针对性、有效性的政策制定,使河北民间音乐的发展更加具有目的性和实效性,能够在文件精神的指引下,在政策的大力扶持下,探寻出一条更适合河北民间音乐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化之路,才能使河北民间音乐传承和发展步入正轨。
二、加强民间音乐产业人才的培养工作
产业化前进离不开人才作为保障,民间音乐的产业化发展同样需要人才储备。河北广袤的土地诞生了千姿百态的民间音乐,它们是历史文化的遗存,想要在现今的时代中依然焕发出夺目的色彩,产业化之路是必经之路。人才作为民间音乐形式传承的根基,也是实现民间音乐产业化发展的主力军,因而加强对民间音乐产业人才的培养,才能确保民间音乐产业化不竭的动力。过去,我们对于民间音乐的关注视角总是放在传承人的培养工作上,事实上传承人的培养并不代表能够实现产业化的目标。民间音乐传承人将重点放在了怎样将珍贵的民间音乐传承下来,主要关注了民间音乐形式的流传问题。而民间音乐产业人才的培养,不仅注重了传承人才的培养工作,而且进一步拓展了他们在自身的专业能力建设的基础上,如何能够激发民间音乐通过市场途径去获得发展的动力,能够经受住多元文化市场的冲击。因而,民间音乐文化产业人才所需求的综合能力素养更高,不仅掌握了专业的音乐基础,而且能够紧随时代发展,市场发展,符合河北民间音乐产业化发展需求,能够在与时俱进中保持文化的创新性。
三、加强民间音乐产业格局的构建
民间音乐的产业化发展不是随意开展的,也不能根据自身的经验和判断随意为之。这样做不仅可能造成资源浪费,也有可能使河北民间音乐产业化发展步入歧途。所以,在民间音乐的产业化进程中,进行产业格局的构建非常关键。其优势在于,能够使河北民间音乐所展开的工作更加具有针对性和目标性,能够在系统的产业框架中找准自身的位置,能够进行准确的产业定位,能够凸显自身卓越的风采,能够在产业化进程中焕发出勃然的生机。那么,河北民间音乐产业格局如何构建,怎样才能符合河北民间音乐发展的大趋势?这些问题都需要在产业化进程中,进行全面细致的考虑,需要结合专家、民间艺人、文化部分等综合性因素进行模式的构建,并在产业化实践中进行不断的调整和完善。
四、加强民间音乐与其他产业的融合
河北民间音乐的产业化发展应该放在一个更为高瞻远瞩的视角中加以实践探索,对于现今的文化产业发展而言,碰撞交流已经成为产业发展的一大特色。所以,河北民间音乐的产业化发展也不能孤僻守旧,而是要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积极的与其他产业进行良好的融合,在互相促进中获得产业化的最大价值。比如,河北民间音乐可以与旅游业合作,进行产业融合,在旅游区进行民间音乐表演,一方面为游客展现河北民间音乐的博大精深,另一方面可以为旅游业创造收入,使二者互相搭建平台,创造出更高的产业价值。所以,河北民间音乐产业的发展一定要懂的借势借力,能够借助平台共同发展,这样不仅拓宽了产业路径,也能激发民间音乐自身的创造力,能够在市场的检验中,不断的完善自身的产业结构,不断的注入创新动力,步入健康良性的产业道路之中。
五、结语
总而言之,河北民间音乐的产业化之路是保护和传承本地区民间音乐重要的路径之一,需要不断的总结经验,拓展方法,使河北民间音乐的产业化发展更加具有能动性。在具体的产业实践中,河北民间音乐要发挥自身的艺术魅力,能够不断加强政策上的积极引导和扶持,能够不断的激发自身的创造力,能够在产业发展中,不断的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能够脚踏实地的夯实产业化基础,为河北民间音乐的快速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