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门德尔松《随想回旋曲》的艺术特征

2019-12-16陈成哲

黄河之声 2019年22期
关键词:门德尔松旋律色彩

陈成哲

(湖南工业大学,湖南 株洲 412007)

一、《随想回旋曲》创作背景

(一)门德尔松生平简介

门德尔松是在1809年出生于汉堡的犹太家庭。他与莫扎特一样也是一位神童,9岁就在各种场合公开演奏,12岁便创作出第一首钢琴四重奏(op.1),14岁便拥有私人乐队,并时常演奏他自己谱写的作品。16岁创作出了《弦乐八重奏》,17岁时成功创作出《仲夏夜之梦》序曲。1829年年仅20岁的他发掘了巴赫作品的价值,巴赫的作品得以问世。1842年他与舒曼等人一起创办莱比锡音乐学院,培养了一大批音乐领域的优秀人才。门德尔松的人生十分短暂,但他的创作几乎涉及交响曲、序曲、室内乐、清唱剧、歌曲、管风琴曲、钢琴曲等所有音乐体裁。

(二)作曲家主要成就以及《随想回旋曲》在其创作中的地位

1.主要成就。在音乐创作上,首创了具有丰富内涵的高雅纯净、形式短小的钢琴曲“无词歌”,创作了著名的《仲夏夜之梦》序曲、《意大利交响曲》和《苏格兰交响曲》,将古典主义的特点与浪漫主义的特点完美交融;在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启蒙运动上,巴赫的《马太受难曲》因门德尔松的发现而重放光芒;在音乐教育上,他创办的莱比锡音乐学院是德国的第一所音乐学院,为德国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夯实的基础;在音乐发明上,指挥棒是由门德尔松创造出来的,因此他常被认为是第一位现代意义上的指挥家。

2.《随想回旋曲》在其创作中的地位。《随想回旋曲》是其孩童时的创作,音乐大多是对美好生活的一种赞美,作品体现了其自身对于音乐的理解和内涵,并且加入了浪漫主义个性化的因素,使其音乐更具有抒情性、戏剧性和即兴性。《随想回旋曲》可以说是门德尔松钢琴作品的奠基之作,奠定了门德尔松早期的情感基调,并为其后的创作做了一个铺垫。

二、音乐分析

(一)曲式结构分析

《随想回旋曲》可以分为两大部分,分别是随想部分和回旋部分。随想部分可以分为第一部分(1-11)和第二部分(12-26),回旋部分的结构是ABACBA,其中A是主部,B是插部,C是展开部。

(二)随想部分的音乐分析

随想部分节奏舒缓且十分自由,随意性较强并富有生气,共由两个部分组成。整个引子部分采用的是E大调,具有明朗豁达的色彩效果。一开始由极弱的柱式和弦引进音乐,踏板根据左手的旋律切换,营造了一种朦胧引人遐想的自在氛围,随着第一部分的推进,第二部分的情绪逐渐高涨,直接拉高了音高,右手的八度织体快速转回单音,在旋律的进行中,八度的织体转向了左手的伴奏声部,32分的一拍附点节奏性给人带来一种浪花急速拍打沙滩又缓慢退去的情景,给人一种内心汹涌澎湃,最终又回归平静的感觉。

(三)回旋部分的音乐分析

1.主部。回旋部分由引子的E大调转入同名小调e小调,旋律线丰富多变,表现力强。回旋的主题采用的是卡农形式,低声部的曲调追逐着高声部。主部大部分使用的是连贯快速的双音跳音形式,相比起单音,显得更加的厚重和丰富。拍子由沉稳的4/4拍变为富有律动性的6/8拍,显得更加的活跃和灵动,把精灵的活泼调皮体现出来。

2.插部。插部从第67小节开始音乐由前面的活跃气氛转变到典雅抒情的意境中,节奏舒缓自由,旋律富于歌唱性,仿若一个安然的梦境一般甜美。右手的旋律如同一个在舞池中翩翩起舞的公主,左手的三拍子节奏伴奏型是舞会音乐的华尔兹伴奏,沉静的旋律之中暗藏着节奏的律动,彰显着作曲家的智慧。插部由e小调转到了G大调上,属于平行大小调的转调方式,这种转调手法使得作品在明朗透彻的大调和黯然柔和个性鲜明的形成强烈的反差,并与主部形成强烈的色彩对比。

3.展开部。展开部在调性上由回归到了E大调,旋律在右手,由大量的琶音组成,具有十分强大的流动性。这一段音乐就像是波动的湖水,波光粼粼,来回飘荡着。演奏的难度主要在于既要达到急板的速度,还要有行云流水般的演奏,要努力保持每一个音符的均匀和流畅,还有力度和情绪的对比。

三、艺术价值

(一)对古典音乐形式的继承

门德尔松的作品含有很多古典元素,在《随想回旋曲》中就体现了门德尔松对于古典主义时期特点的严谨运用。门德尔松还致力于对巴赫、莫扎特以及贝多芬等一些人的作品的考究,并且在自己的创作中熟练运用和借鉴这些人的音乐构思技法,尤其是在他早年的不太成熟的音乐创作中。《随想回旋曲》的曲式结构采用了古典时期传统的回旋曲式,并采用了严谨、规律性的和声进行。这首曲子最能体现古典时期的特点就是动机合理存在、各乐段、乐句之间互相联系、互相影响,表达了完整复杂的乐思。

(二)对浪漫音乐形式的升华

门德尔松非常注重对音响、音色的追求,他十分追求音响的丰满、和谐、充实、舒适,而且他的作品色彩性较强。门德尔松擅长在调性上、音区上、和声上、的色彩性变化上来做文章,巧妙运用以刻画个人心理状态的变化发展,通过对多方面地刻画来强调一个音乐形象的表现手法,正是浪漫主义音乐的表现手法之一。

整个作品中不论是和声、旋律、节奏还是音乐素材的安排等等各方面都充满着个性化的特色,通过对音乐中个性化元素有序的组织使得音乐的效果在最大程度上发生改变。这首作品在传统音乐元素保留的基础上,加入了德国民间离调的附属色彩和弦的运用,既留有了浪漫风格的基础又增添了民族音乐的元素的特色,提升了作品整体的价值。这首作品在音乐的色彩性上也作用的十分巧妙,通过音色色彩的变化刻画出了源源不断的音乐形象,洋溢着对生活的追求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欣赏。

猜你喜欢

门德尔松旋律色彩
唐代口哨旋律拟解
吟诵的旋律性初探
门德尔松音乐作品创作风格浅析
神奇的色彩(上)
“浪漫派大师”门德尔松的故事(二)
门德尔松的诚实
诚实更重要
7月,盛夏的旋律
春天的色彩
色彩当道 俘获夏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