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黄自艺术歌曲
——以《玫瑰三愿》为例
2019-12-16武婧
武 婧
(吉林大学,吉林 长春 130021)
一、音乐家与词学家的合作
黄自,20世纪30年代最优秀的作曲家之一。出身在资本家的黄自,年仅12岁便考入北京清华学校接受教育并在那里接触到了西方音乐文化,从此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类音乐活动。1924年20岁的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并赴美国进行系统的西式音乐学习,1928年转学至名校耶鲁大学更进一步地学习作曲技法。1929年学业有成后便进入上海国立音专工作。虽然当时萧友梅为校长,但平易近人、学识渊博并且留学归国的年轻老师黄自,更受到学生们的喜爱和爱戴。
虽然出身于资产阶级、经历过留洋求学但并不影响黄自的爱国之心。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黄自带领学校师生们组织“抗日救国会”。大力宣传抗日为其筹款,并创作了我国最早的抗日救亡合唱作品《抗敌歌》。1932年“一·二八”事变后,又创作了合唱歌曲《旗正飘飘》,其中艺术歌曲《玫瑰三愿》也为同年创作。随后几年都投身于抗日救亡的活动和潜心编著音乐教程之中,令人感叹的是,抗战才刚刚开始黄自便因病英年早逝。
《玫瑰三愿》是黄自老师1932年6月所创,歌词是当时代著名词学家龙榆生所作。龙榆生名沐勋,晚年以字行,号忍寒,是国立音专诗词课的老师,一生付之心血研究词学,是当时词学界的文豪。他在《词曲概论》一书中对词曲的脉络和作法做了系统科学的对比研究和整理,同时在词曲作法上提出了乐律与思想感情的联系。并从音乐的视角专研词学,并在三十年代初任教上海国立音乐院时就跟萧友梅等学者老师共同探讨,开始试着把传统的诗词韵律用于当代的歌词创作。艺术歌曲《玫瑰三愿》便是他当时看到战后被破坏的校园里玫瑰凋残,无半点生机,于是写下了这首《玫瑰三愿》。
二、以艺术歌曲《玫瑰三愿》为例
“艺术歌曲”是十九世纪因西方浪漫主义音乐家舒伯特的作品而建立的一种由诗歌与音乐相结合的音乐文体。虽为西方音乐形式,但是早在几千年前的春秋时期,中国就已经出现了和乐而歌的音乐表现形式——《诗经》。
黄自受过系统、专业的西方作曲理论教育,利用完全西化的和声谱曲。为此还被后人戏称为“学院派”,其作品与当时左翼“救亡派”作曲家们的作品形成鲜明对比。他借用具有中国传统文学素养的龙榆生先生所作的诗为歌词,来进行艺术歌曲的创作。歌曲旋律、织体完全来自于西方和声,加以钢琴伴奏人声演唱,又与中国传统诗词结合,形成了独特的新式中西结合的“艺术歌曲”。这种新形式的歌曲,不仅作曲技巧精湛,而且旋律优美又附有中国特色。由于人声演唱,在视觉、听觉方面都具备极高的欣赏价值,兼艺术与高雅为一身,深受人们喜爱,并且这种形式对中国后世其他作曲家们的创作也造成很深远的影响。
1932年,“一·二八”事变爆发,社会动荡,整个上海被笼罩在战争的恐慌之中。淞沪战役结束后,龙榆生先生看着被战争毁坏的故里、校园里各处残落的玫瑰花,事过境迁、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词。
中国《诗经》的重要三种表现手法既是“赋比兴”的写作手法,一样也是中国诗歌的表现手法。龙榆生先生利用这种写作手法,创作了这首词:“玫瑰花玫瑰花,烂开在碧栏杆下;玫瑰花玫瑰花,烂开在碧栏杆下。我愿那,妒我的无情风雨莫吹打;我愿那,爱我的多情游客莫攀摘;我愿那,红颜常好不凋谢,好教我留住芳华”。作者借凋零的玫瑰花来比喻描绘一位柔弱的江南女子。那女子饱受生活的折磨却仍向往生活,希望得到他人的关爱。虽然,这首词看似在描写一位女子,但是纵观历史,当时的中国难道不就是这位柔弱的女子吗?当局政府的无能、国民的无辜、列强的欺凌…都是那生活的艰辛。有识之士为求救国之道,留洋求学,新办工厂学校,但都只是杯水车薪。只能像这位弱女子一般,无力抵抗只能企求。
黄自曾说:“诗要写悲,他可明明白白说出悲字来,音乐却不能。音乐只可引我们入悲,而不能告诉我们悲”。①他理解了悲的含义,在所创曲调不仅用丰富的和声织体表现曲子的意境,更是添入了自己的爱国忧民的情怀。因为曲子是根据词所创作,所以黄自的曲子为表现意境贴合龙榆生的词,每一个音都对应每一个词,好像词曲自然相融,说词本身便是音乐了。本曲可分为两段。第一段利用6/8拍和9/8拍交替,弱起的节奏来表现悲伤的情绪,好似女子的哭诉。所以在演唱方面始终为“p”的轻声演唱。这种真情流露、诉说一样的音乐,用小提琴表现确是再好不过。小提琴独特的音色体现出悲伤的情感,所以曲子以小提琴协奏、钢琴伴奏的形式演奏,好像两个患难与共的人在诉说着彼此的悲伤。第二段在演唱方面力度加强,表现了女人强烈的希望和愿望。但是又仿佛知道这一切都只是奢求一样,结尾处突然转入低音区。在无穷的遥想中结束本曲,让听众意犹未尽,为之内心不安。
三、结语
黄自学习了正统的西方音乐理论和作曲技巧体系,因为其美学观念的逐步成熟和当时的需求,他把首要精力放在了创作中西融合的音乐。他的艺术作品大都具有爱国主义、民主主义的思想感情和现实主义倾向,特别是那些救亡歌曲,悲壮激昂,充满了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同样,这首歌曲不仅表现了词作者的文学素养、作曲家的作曲技术精湛,词与曲的结合更是音乐美学的体现。
注释:
① 冯长春.黄自音乐美学思想的基本观点及其本质探微[J].中国音乐学,2000,03:103-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