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方志敏对党的绝对忠诚

2019-12-16

苏区研究 2019年3期
关键词:革命斗争方志敏全集

提要:方志敏以其短暂而光辉的一生生动诠释了对党的绝对忠诚。这一高尚品格源自方志敏对党的高度信赖和深刻认识。通过对闽浙赣革命根据地史料与方志敏文稿的整理和考察,可以发现,方志敏对党绝对忠诚突出表现为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坚决拥护和忠实执行党的决策;鲜明体现了其勇于解剖自我的思想境界和道德情操及光明磊落、对党忠心耿耿的坦荡胸怀;反映出其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落实到实际行动中,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奋斗的核心内涵。新时期新形势下,学习和弘扬方志敏对党的绝对忠诚精神尤为必要。

2019年是方志敏诞辰120周年,重温闽浙赣革命根据地历史和方志敏短暂而光辉的人生历程,缅怀他为党和人民事业建立的不朽功勋,学习以“爱国、清贫、创造、奉献”为主要内涵的方志敏精神,具有深刻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当前有关方志敏的研究中,关注方志敏精神的成果较多,也有部分论述涉及方志敏的忠诚品格,如何友良提出,方志敏的忠诚是用热血书写的,他对党和信仰、对国家和人民的热爱与忠诚,发乎内心、深入骨髓,浓郁深沉、纯粹高尚;朱民安认为,方志敏以其短暂而光辉的一生生动诠释了对党忠诚的内涵:忠诚于自己的理想信念、忠诚于党的事业、忠诚于人民群众。[注]代表性成果有何友良:《方志敏:一位纯真的共产党人》(《光明日报》2015年12月24日,第5版),沈谦芳:《做方志敏那样思想纯洁的共产党人》(《当代江西》2012年第7期),朱民安:《方志敏:忠诚干净担当的一生》(《江西日报》2018年7月2日,第B03版),杨丽娟:《穿越时空的那份忠诚和信仰》(《红旗文稿》2016年第14期),万振凡、万心:《方志敏的理想信念研究》(《苏区研究》2018年第4期),方华清:《我爷爷是这样的人》(《党建》2019年第2期)。实际上,通过对闽浙赣革命根据地史料及方志敏文稿的整理和考察,可以发现,其中有许多材料透露出方志敏对党的绝对忠诚,但到目前为止,国内几乎没有专门研究“方志敏的绝对忠诚”的成果。文章拟就方志敏对党的绝对忠诚作一论述。

一、对党的高度信赖和深刻认识是方志敏对党绝对忠诚的前提和基础

首先,方志敏对党绝对忠诚源自其对党的高度信赖。方志敏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军阀割据的旧时代,政治黑暗、民不聊生。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反动派对中共高举屠刀、大肆杀戮,并肆意污蔑和攻击共产党。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党员人数锐减,中共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在严酷的政治形势下,党内有一批立场不坚定的党员思想彷徨,对党悲观失望,甚而退党。但是方志敏始终保持着对党的坚定信任和高度信赖,他说:“我是一个马克思主义笃诚的信仰者,大革命虽遭受失败,但我毫无悲观失望的情绪。”[注]《我从事革命斗争的略述》(1935年3月),《方志敏全集》,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34-35页。同时,他还斥责那些立场不坚定的党员,认为他们丧失了革命意志,并明确表态:“共产党员——这是一个极尊贵的名词,我加入了共产党,做了共产党员,我是如何的引以为荣呵!从此,我的一切,直至我的生命都交给党去了。”[注]《我从事革命斗争的略述》(1935年3月),《方志敏全集》,第24页。不论是在革命潮流高涨的顺境中,还是在革命遭受打击摧残的逆境下,他始终保持着对党的高度信赖,做到热爱党、拥护党、永远跟党走,这是方志敏对党绝对忠诚的基础。

其次,方志敏对党无比信任和高度信赖,有赖于他对党的深刻认识。他对共产党的性质和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进行了深入思考,产生了独到见解:“共产党终竟是人类最进步的阶级——无产阶级的政党。它有完整的革命理论、革命政纲和最高尚的理想,它有严密的党的组织与铁的纪律,它有正确的战略和策略,它有广大的经过选择而忠诚于革命事业的党员群众,并且它还有得到全党诚心爱戴的领袖;它与无产阶级和一般劳苦群众,保持亲密的领导关系;它对于阶级以及全人类解放事业的努力、奋斗和牺牲精神,只要不是一匹疯狗,都会对它表示敬意!”[注]《我从事革命斗争的略述》(1935年3月),《方志敏全集》,第23页。在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和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等错误思想在党内一度占据主导地位,对党的事业和苏区建设造成恶劣影响的情况下,方志敏对党的这一认识是极为可贵的,这对广大人民群众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提高对党的信心,以及凝聚人心、充分发挥党的作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对党高度信赖和深刻认识的基础上,方志敏树立了对党的绝对忠诚,也确立了对马列主义的竭诚信仰和对党的事业必定成功的坚定信念。他说:“‘资本主义的社会,必然要覆灭,代之而起的,必然是共产主义;反革命必然要失败,革命一定要得到最后的胜利。’这是绝对的真理,同时,这也是我的基本信仰。”[注]《我从事革命斗争的略述》(1935年3月),《方志敏全集》,第35页。“中国革命和世界革命必能在不远的将来得到全部成功!”[注]《我们临死以前的话》(1935年3月25日),《方志敏全集》,第104页。正是基于对党的高度信赖和深刻认识,方志敏坚定了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舍弃一切的坚强决心,这就是:“我能舍弃一切,但是不能舍弃党,舍弃阶级,舍弃革命事业。我有一天生命,我就应该为它们工作一天。”[注]《死!——共产主义的殉道者的记述》(1935年5月25日),《方志敏全集》,第159-160页。也正是有了这样深刻的认识,方志敏才能熔铸出克服千辛万苦,为党的事业甘于清贫的崇高精神,“一切难于忍受的生活,我都能忍受下去!这些都不能丝毫动摇我的决心,相反地,是更加磨炼我的意志!”[注]《死!——共产主义的殉道者的记述》(1935年5月25日),《方志敏全集》,第159页。

二、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坚决拥护和忠实执行党的决策是方志敏对党绝对忠诚的突出表现

方志敏25岁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我的一切,直至我的生命都交给党去了”[注]《我从事革命斗争的略述》(1935年3月),《方志敏全集》,第24页。。入党后,他从事过多方面工作:培养和发展新党员,创建农协组织和共青团支部;组织农民武装暴动,创建革命根据地,建立革命武装队伍;开展经济文化建设,创建贫民银行;率领北上抗日先遣队对敌作战等。期间,他也担任过不少职务,如江西省农委书记,横峰、弋阳、贵溪等县委书记,信江特委书记,闽浙赣省委书记兼军区司令员,红十军团政委,闽浙赣省苏维埃政府主席兼财经委员会主席,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主席团委员等。作为中共党员,尤其是中共的领导干部,方志敏深知自己的使命和责任,也更懂得严格遵守党的纪律的重要性。他明确指出:“我对于政治上总的意见,也就是共产党所主张的意见。”[注]《方志敏自述》(1935年1月29日),《方志敏全集》,第3页。无论是深入群众组织暴动还是领导苏区的各项建设,无论是开展经济、文化活动还是壮大军队、扩大武装力量,方志敏都坚决拥护和忠实执行党的决策,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完全服从组织安排。具体而言,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即使自己再艰难,困难再大再多,也要为党着想,为党分忧。在经济上,方志敏曾说:“我从事革命斗争,已经十余年了。在这长期的奋斗中,我一向是过着朴素的生活,从没有奢侈过。经手的款项,总在数百万元;但为革命而筹集的金钱,是一点一滴的用之于革命事业。”[注]《清贫》(1935年5月26日),《方志敏全集》,第162页。这反映出方志敏公私分明的高尚品德,经手款项虽大,但他严格遵守纪律,从未为自己谋取一分一毫的私利,一心向党,一心为公,一片赤诚为革命事业。在自己领导的赣东北苏区经济紧张,甚至存在巨大困难的情况下,方志敏仍然向中央提供巨额经费支持,为中共中央排忧解难。“尽管赣东北苏区已发生财政恐慌,仍向设在上海的党中央机关送去黄金100两。给党中央送黄金始于1930年,数年间,累计提供的黄金超过1000两。”[注]《附录 方志敏生平年表1899年-1935年》,《方志敏全集》,第503页。即使困难再大再多,他也毫不在意,全尽为党,这是一种极为高尚的思想境界。

二是任劳任怨,对组织工作安排从不计较。在赣东北苏区最困难时,方志敏由中央安排,分别两次担任过红十军和红十一军的政治委员。一次是从苏维埃主席调任红十军政委,另一次是1933年红十军改编为红十一军,方志敏临时兼任三天的政治委员。当时很多人有情绪,为正确引导红军指战员的思想,他反复做思想工作,“要求大家从革命大局出发,坚决服从命令,强调‘我们一切都该听从中央指挥,尤其是军事,更要集中与统一’”[注]《附录 方志敏生平年表1899年-1935年》,《方志敏全集》,第508页。。方志敏无条件地接受组织安排和分配的工作,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展现出中国共产党人广阔的胸襟气度。

三是一切以大局为重,坚决完成党交给的任务。1934年,红七军团和红十军合编为红十军团,方志敏任省苏维埃主席兼军区司令员。鉴于中央红军西征后闽浙赣苏区形势更趋严峻,方志敏以闽浙赣军区名义致电中共中央、中革军委,提出省委在必要时移向闽北武夷山,赣东北中心区成立分区并改为游击区域的战略主张。中央军区复电否定闽浙赣军区的战略主张,并发出命令,组建以方志敏为主席的五人军政委员会,率领红十军团向皖浙边出击,直接威胁宁、沪、杭国民党中心地区,继续执行北上抗日先遣队的使命。接到中央指示后,方志敏从大局出发,临危受命,“下了决心去完成党所给的任务。党要我做什么事,虽死不辞”[注]《我从事革命斗争的略述》(1935年3月),《方志敏全集》,第93页。。方志敏严格遵守个人服从组织、下级服从上级的组织原则,坚决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忠实执行党的决策,甚至不惜牺牲生命,对党的忠诚之心尽表其中。

三、光明磊落、心怀坦荡、勇于解剖自己是方志敏对党绝对忠诚的鲜明体现

方志敏是一个勇于自我批评的人。在狱中遗稿《我从事革命斗争的略述》中,他对自己的革命经历予以了全面论述,也对自己的思想和工作进行了深刻反思。对待自己的不足和错误,方志敏从不遮掩,更不会推脱,而是认真检讨,寻找错误的根源。他分析横峰暴动失败原因时,并没有过多寻找客观因素,而主要查自身情况,即:当时我们还没有建立起红军,没有红军,暴动是不能长久支持下去的;土地问题没有迅速解决,就不能巩固群众坚持斗争的决心;党的工作太不够,有了群众组织尚没有党的组织;领导者的幼稚和缺乏斗争经验。他主动承担责任,指出:“这种错误,当然都是我的错误。”[注]《我从事革命斗争的略述》(1935年3月),《方志敏全集》,第48-49页。在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路线盛行的时候,他认真分析了自己的问题,指出:“赣东北的党,不会比那个地方的党逊色;在理论准备的程度上说,那就不免落后了一点。”[注]《我从事革命斗争的略述》(1935年3月),《方志敏全集》,第69页。“在陈独秀机会主义时候,我们都是省一级的负责党员,但对于中国革命的许多基本问题——如中国革命的性质,革命的动力,革命的转变等问题,不但我们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无可讳言的,我们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还是门外汉”。[注]《我从事革命斗争的略述》(1935年3月),《方志敏全集》,第70页。他谈到了对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的认识,并指出了自己的不足:“立三路线开始传到赣东北时,我们曾经开会坚决反对过,认为是错误,后立三路线的中央六月十一日的决议来了,大家才不敢说话。”[注]《我从事革命斗争的略述》(1935年3月),《方志敏全集》,第71页。他还指出:“因为理论上的薄弱,政治上的幼稚,与工人领导同志的阶级性,有些问题是解决得不正确的。最中心的是土地问题的解决,缺乏明确的阶级路线,犯了富农路线的错误,同时我们也执行了立三路线,虽在执行中,是打了好些折扣。”[注]《我从事革命斗争的略述》(1935年3月),《方志敏全集》,第71页。在李立三路线受到中共六届四中全会的批判之后,方志敏指出:“中央四中全会的决议传到赣东北时,我们满心欢悦的完全同意中央的决议,拥护国际的路线,在党内开展了反对立三路线与拥护国际路线的解释运动。”[注]《我从事革命斗争的略述》(1935年3月),《方志敏全集》,第71页。在反对李立三路线的赣东北党代表会议上,方志敏又具体提出会议还存在缺点:没有十分抓紧最中心的问题;对于右倾保守主义没有尽情地揭发,给以打击;对于赣东北过去工作的优点没有特地提出来。对此,方志敏表示虚心接受中央的批评,并认为中央的批评完全是正确的。针对肃反扩大化问题,他深刻检查了自己的错误,毫无掩饰地指出:“在一九三二年的肃反斗争中,很明显的我们是犯了‘肃反中心论,肃反扩大论的简单化’的错误。”[注]《在狱致全体同志书》(1935年4月20日),《方志敏全集》,第111页。方志敏率领红十军团即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开展的“皖南行动”招致失败,他没有推卸责任,而是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进行了认真分析,认为“皖南行动的主要错误,是政治领导上的右倾,和军事上指挥上的犹豫迟疑!”[注]《我从事革命斗争的略述》(1935年3月),《方志敏全集》,第95页。作为当时领导这次行动的红十军团政治委员,方志敏认真检讨了自己军事指挥上的不足和错误。

“绝不遮掩自己的错误,更不迟缓错误的改正”[注]《我从事革命斗争的略述》(1935年3月),《方志敏全集》,第85页。,勇于承认,深刻检讨,分析原因,找出根源,认真改正,这就是方志敏对待自己所犯错误的态度,也可以说是方志敏把自我革命和社会革命融为一体的鲜明体现。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说:“忠贞的胸膛里一颗勇敢的心灵,就像藏在十重键锁的箱中的珠玉。”[注]莎士比亚:《理查二世的悲剧》,引自《中外名言大全》,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96页。而方志敏的这颗珠玉并未“藏在十重键锁的箱中”,它昭示天下,公示于众。我们既可以看到方志敏勇于解剖自己的思想境界和道德情操,也可以看到方志敏光明磊落、对党忠心耿耿的坦荡襟怀。

四、把党的根本宗旨落实到实际行动中是方志敏对党绝对忠诚的核心内涵

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这也是对党绝对忠诚的核心内涵。方志敏在他的革命生涯中,以其言行在“权”“情”“利”上达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极致。他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落实到自己的实际行动中,尽心尽力为人民群众着想,为人民群众做事,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奋斗。主要表现为:

第一,面对个人利益和人民群众利益,将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在方志敏看来,党的事业和人民群众的利益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方志敏人生追求的目标,就是改变人民群众的贫困生活状况,为人民群众的实际利益而奋斗。他把一些无视群众困难生活状况的党员斥责为“冒牌党员”,并指出:“你能不能够消灭中国千千万万工农群众的贫穷?你若能够的话,那也省得你劳力,革命包管不会起来。”[注]《我从事革命斗争的略述》(1935年3月),《方志敏全集》,第42页。方志敏认为,党的事业就是为了帮助工农群众消除生活的贫困。为了人民群众的利益,他宁愿过着清贫的生活;为了人民群众的利益,他可以舍弃自己的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的利益,他敢于担当,甘于奉献,勇于牺牲自己的生命。

第二,密切联系群众,相信群众,关心群众,处处为群众着想。方志敏的群众观具体体现为:“我们是亲密的与群众联系在一起,大家都是家人兄弟一般。”[注]《我从事革命斗争的略述》(1935年3月),《方志敏全集》,第50页。所谓“家人兄弟”的关系,实际上是一种无法分割的血肉相连、血浓于水的关系。在他看来,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就是使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生活,他已经将中共的这一奋斗目标转化为自己一生追求的目标。正如毛泽东所言,方志敏把群众生活和革命战争联系起来,既是革命战争的良好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又是群众生活的良好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注]《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1934年1月27日),《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0页。在赣东北苏区工作期间,方志敏时时刻刻都在想着如何去改善群众的生活,使群众生活日渐向上。即使在被俘入狱后,方志敏仍然念念不忘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状况。

第三,坚定相信人民群众的力量,积极发挥人民群众的作用。无论是对敌斗争还是苏区建设,方志敏都极其相信人民群众的力量和作用。在对敌斗争过程中,他充分肯定人民群众英勇无比的战斗力:“大多数的中国人,有良心有民族热情的中国人,仍然是热心爱护自己的国家的。现在不是有成千成万的人在那里决死战斗吗?他们决不让中国被帝国主义所灭亡,决不让自己和子孙们做亡国奴。”[注]《可爱的中国》(1935年5月2日),《方志敏全集》,第138页。在苏区建设上,为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发挥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他常常不顾疲倦,拖着病体走村串户,与老百姓交朋友,集思广益,听取人民群众意见。他愤慨地指责那些瞧不起人民群众力量和作用的人:“现在有不少的官僚政客、知识分子,看不起工农的力量,他们常不屑地说:‘无知识的东西。’其实工农的进步极快,他们一掌握政权,在共产党的领导教育之下,管理政治,有条有理,比较当今的执政者,贪污腐化,敷衍塞责的,要高明几百倍呢!”[注]《我从事革命斗争的略述》(1935年3月),《方志敏全集》,第84页。在方志敏的组织和领导下,苏区广大人民群众的革命斗志空前高涨,聪明才智得到充分地发挥,赣东北苏区获得了“苏维埃模范省”的称号。

第四,充分满足人民群众各方面的需求,努力改善和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在方志敏看来,人民群众的需求既包括物质方面,也包括精神方面;在满足人民群众物质生活需要的同时,也要提升其精神生活品质。在担任赣东北苏区和闽浙赣苏区苏维埃政府主席期间,方志敏极力从教育、文艺、卫生、体育等方面着手,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他领导的闽浙赣苏区,在教育上,办有列宁师范、列宁小学、夜校、识字班、三八女子职业学校等各类学校;在文艺上,建有400余个开展阅读报纸、唱革命歌曲、演文明戏等活动的俱乐部;在卫生上,开办工农药店,开展卫生运动、卫生检查、发放卫生宣传单等活动;在体育上,修建列宁公园、游泳池和红色广场等供广大群众锻炼身体,举办体育运动会等。总之,只要是人民群众需要的,对人民群众有益的,方志敏都会努力去做,并且让人民群众满意,这就是方志敏作为一个共产党员的优秀品质。

方志敏的光辉业绩和动人事迹,赢得了党和人民的高度评价。他一生忠于党、忠于人民、无私奉献,对党和人民的事业忠心耿耿,直至贡献了自己的生命。这种崇高的精神品质最终熔炼成为以“爱国、清贫、创造、奉献”为主要内涵的方志敏精神。这一优秀品质,简言之,就是对党的绝对忠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党绝对忠诚要害在‘绝对’两个字,就是唯一的、彻底的、无条件的、不掺任何杂质的、没有任何水分的忠诚。”[注]《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4年10月31日),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中国方正出版社2016年版,第24页。从方志敏的言行中,可以深刻领会到方志敏对党的这种“唯一的、彻底的、无条件的、不掺任何杂质的、没有任何水分的忠诚”。学习方志敏,就必须学习方志敏对党的绝对忠诚品格;弘扬方志敏精神,就必须弘扬方志敏对党的绝对忠诚精神。

猜你喜欢

革命斗争方志敏全集
方志敏:狱中仍奋笔疾书
甘守清贫的方志敏
第二届方志敏文学奖征稿启事
致方志敏——写在方志敏诞辰120周年
上海人民出版社 章太炎全集
人民教育家柳湜研究
鄂豫陕镇安苏区的革命斗争
竺可桢学——《竺可桢全集》催生的一轮朝阳
明星开心笑果全集等
会告密的闹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