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之传播
2019-12-16
我们对于今天的媒介要做一个新的定义了。这种定义不是按照过去的物理性质的定义,比如纸媒、电子媒介等等。现在互联网更加深入到人们的个性本身,使人们的欲望、情绪,以及并非物理介质而是属于心理质素的某种诉求搭载在今天的媒介上,通过不同的媒介加以实现,可能更大程度上成为一种个性特征的延伸和交流。有些人需要展示,有些人需要体验,有些人就是完成对自己的想象,都是基于不同的心理诉求。因此对媒介的认知,会更趋向于某种对人内在心智的研究。将媒介重新定义、重新划分,各种各样的媒介形式、传播形式才能得到更好的认知。(“广电独家”《喻国明教授预测2019:5G将威胁电视收视,能整合资源才是英雄》)
趋势一,电视收视:传统直播电视式微,超级节目不再,垂直细分领域谋求突破;趋势二,真人秀:竞技类真人秀将更多使用“加法”和“减法”,非竞技类真人秀将添加更多纪实和观察元素;趋势三,电视剧:IP改编更趋理性,现实题材将迎来繁荣,电视剧向网而行;趋势四,广告和营销:流量广告进一步分化电视广告,直击产品交易的视频内容将赢得先机;趋势五,技术发展:4K超高清逐渐成熟,8K电视从概念层面逐步走向市场,“4K+5G+AI”将成为增强用户黏性的重要利器;趋势六,媒体融合:政策和资本规范网络视频发展以及媒体融合进程;趋势七,视频消费:版权和IP成为价值高地的同时集聚风险,竖屏短视频成为新的市场热点;趋势八,产业链:偶像消费和文化IP成为传统行业的新赋能方向,传媒产业链更加开放并面临重塑;趋势九,国际化:版权卖出去和平台走出去加快,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将进一步增强;趋势十,收视测量:同源跨屏测量技术将获得新突破,引领内容及营销市场变革。(“收视中国”《2019年中国电视市场十大发展趋势》)
2018年实际观众人均每天收看电视250分钟,与2017年持平,电视大屏对于喜爱电视节目的这部分观众来说仍然有着一定的吸引力,观众并没有真正远离电视。2018年,全国观众平均每人每天收看电视129分钟,比2017年同期少了10分钟,下降幅度为7.2%,与上一年的8.6%相比,下降幅度略有缓和。但也不能否认,人均收视时间与2014年相比减少了32分钟,在短短的5年间缩短了半个小时之久。(“收视中国”《最新全年收视调查显示:观众并未真正远离电视!》)
在发展定位上,不妨“两条腿走路”。一方面,电视综艺要基于自身品牌优势和长期积淀的资源,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路径,创作内核正、品相好、能传播的好节目,推出更多同新时代相匹配的综艺节目精品。另一方面,坚持融合发展,抓住移动化、可视化、社交化等特点,树立“一体化发展、移动端优先”的意识,力争在移动传播时代推出“刷屏产品”。(“人民日报”《电视综艺,转型提质正当时》)
一直以来,催婚、生娃都是困扰着青年男女的人生难题,观察类节目及时洞察到了这些问题,但目前,这类节目表现出的反而是对这些社会问题的认同、默许,甚至强化和渲染,让催婚、催娃成为了一种被广泛接受的正常现象。所谓观察类节目,本应该通过观察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可最终却成了问题的“帮凶”。观众是来向节目“取经”的,结果却被洗了脑。生活本丰富多彩,人间有千姿百态,不只是恋爱和结婚,观察类节目关注社会热门议题本无可厚非,不能一味贴近热点制造焦虑,贩卖社会话题赚取流量。(“传媒头条”《观察类综艺三件宝:催恋、催婚、催生娃,为何只能贩卖焦虑?》)
对于正在“变懒”的受众而言,竖屏视频“不麻烦”。智能手机用户竖直使用手机的时间约为94%,这样就不会让观众做任何额外的工作。竖屏视频给人的印象更深刻,根据Facebook 2016年的数据,人们能更好地回忆竖屏广告。竖屏视频的传播效果更好,超过50%的Facebook排名前25000的视频是方形或竖直的。竖屏视频以更少的成本吸引了更多人,根据Animaker的研究,2018年竖屏视频增加了58%,吸引人数增加了29%,但成本却降低了65%。竖屏视频具有创新性,竖屏视频占据的屏幕空间更大,因此它们更难被忽略,更具沉浸感。正因如此,65%的人认为使用竖屏视频的品牌更具创新性。(“iMPACT”《图说竖屏:视频营销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