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吉安古村落的庐陵文化载体作用与发展传承方式研究

2019-12-16谢天怡孙雪梅彭依依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19年6期
关键词:吉安古村古村落

张 杰,张 航,谢天怡,魏 浩,孙雪梅,彭依依

(吉安职业技术学院,江西 吉安 343000)

吉安古村落是庐陵文化的重要载体,古村落鲜明的建筑特征直观真实地体现了庐陵文化。在新时期,国民对传统民俗文化的保护意识越来越强。庐陵文化作为赣文化最重要的文化类型,需要对其文化价值进行全面挖掘,做好文化的发展和传承工作。吉安古村落对庐陵文化的载体作用,以及如何实现其文化的发展和传承是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 吉安古村落的庐陵文化载体作用

吉安有众多古村落,它们有效地体现了庐陵文化的特征和内涵。本文以该地区江畔古城为例,对庐陵文化进行深入分析。

1.1 建筑风格

江畔古村有大量庐陵赣派水墨画式老民居建筑类型,此类民居均采用青砖和条石黛瓦材料,飞檐翘角、马头墙高低错落,多为两叠式和三叠式。而在一些较大民居中,由于存在前后厅,其马头墙叠数达到五叠或者六叠。

村中心有一大一小两口古塘,一为正方形,一为长方形。方正形的池塘前面为江畔别墅,此别墅有着宽大的门庭、厚墙和高屋。门前曾有风雨廊,门外有一整块的大红石铺设,其门墩和门楣都是青条石,门楣上方为木雕式的鳌头和飞凤[1]。此别墅有前后两个堂,后堂旁边是厨房,别墅面积是普通房屋面积的3~4倍。前正厅以青砖铺地,用条石镶边,以一幅金漆古画装饰天花板。大厅四周为木板式隔栅,上部隔栅有镂空刻字,也有金漆字画。正厅两旁为厢房,其后为后堂。后堂相当于一栋单独排列的房屋,有天井、厢房、后正厅及小院落等。

长方形的池塘正面是排屋,分为前后两排布置,且每排有3栋,共同组成了深宅大院。门前是宽大的红石台阶和红石门楣,另外,其通向二楼楼梯是木踏板,且厢房是隔空的木地板。

1.2 科举文化

江畔古村崇文,在村后的东北赣江边有一高耸的石塔,被人们称为状元塔或惜字塔。此古石塔主要是由砖石砌置,6面5级,葫芦顶,高15 m。塔身嵌有“惜字”字样。古塔旁边有着一座单孔的古石桥——回龙桥,回龙桥旁有一棵百年的樟树——笔架樟。远望石塔,如同一支大笔斜架于笔架上。在古石塔最上层的正南面,镶嵌有“文运开天”的石刻匾,塔身第5层的3个窗口也雕有“指日高升”和“魁星点斗”等故事。传说“魁星”是北斗七星的前4颗,主文运和文章。另外,村庄前的东南方有一条进村道路,跨河位置有一座3孔的古石桥,被称作状元桥。明清时期,江畔建有藏书楼。这些都说明江畔古村是庐陵科举文化的载体[2]。

1.3 赣商文化

赣商自明代逐渐于江西兴起,形成其独有的赣商文化。赣商遍及全国乃至世界,江右商帮是其中的代表,有着数百年的积淀。赣商重义轻利、以义制利,积极投身家乡及社会的兴学助教和扶贫帮困工作中,展现出兼济社会的公益观念与慈善情怀。

道光和咸丰年间,泰和首富孙明先后进行军饷捐献,体现出其爱国之心。同时,赣商还热心于科举及社会慈善事业,建设了众多会馆、士馆,以及学院、书院,其中就包括白鹭洲的堤岸、道路桥梁和吉安的府试院等。可见,他们在外通过经商致富后,一直不忘回馈家乡[3]。

2 吉安古村落的庐陵文化发展传承困境

2.1 缺乏文化继承

当今,信息科技发展十分迅速。由于受到信息网络的影响,人们往往对形形色色的网络十分好奇,更加向往自由和创新的生活。传统文化于网络环境中的表现相对逊色,庐陵文化向外传播也受到了一定的阻碍。同时,吉安地区文化想要得到有效的继承和发展,需要有更多的高素质人才投入到其文化事业中,但是受地理环境的限制,高素质人才普遍选择到发达地区工作,这就导致了地区人才的流失,使该地区文化的发展传承受到了影响。

另外,大多老一辈传统文化继承人脱离了古村落环境,转而选择隐居于市。他们大多仅充当传统文化保护者的角色,并没有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起到积极影响。

2.2 保护和发展的矛盾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生活在古村落的人们为提高生活质量,需对日常生活中的陈旧设施及采光设备进行更新。

古村落混杂着很多新建和改造的住房,这些建筑,往往选择采用现代化工艺,忽视了对传统建筑形式的传承,其建筑风格与传统民居存在很大差异,影响了古村落的整体风貌。

古村落还存在设备设施年久失修的情况,由于排水系统不完善,路面出现积水,路况越来越差。电线线路老化,铺设杂乱,都影响着村落环境的发展[4]。古村落水环境持续恶化,一些古村池塘被严重污染,也对古村的风貌造成了破坏。

3 吉安古村落的庐陵文化发展传承方式

3.1 注重对吉安古村落整体空间和文化的保护

吉安古村落庐陵文化的发展传承,首先得益于古村建筑整体空间和文化的保护。要对古村环境进行全面考察与分析,采取分级保护措施将古村落分为核心保护、风貌控制和协调发展等区域。

(1)核心保护区域:应维持传统街巷的布局和建筑风格。对于现存古建筑,不能改建,也不能自主新建,只能进行修缮。

(2)风貌控制区域:若要对现存古建筑进行新建或改建,应从村落建筑的高度、色彩和空间布局等角度出发,使新建筑物与古村风貌特色相协调。

(3)协调发展区域:要维持河流、农田、池塘和山体等良好的生态条件,新建建筑应与自然环境相协调,一定不能使古村落整体风貌造成破坏。

此外,还要引导村民价值观的转变,激发村民保护古村的积极性。对所有新建及改建的建筑物,都需要进行专门的指导和监督,保证其建设风格和传统民居相协调[5]。

3.2 重视吉安古村落庐陵文化的继承教育

在吉安古村落庐陵文化传承和发展的过程中,还需重视对其地区文化的继承和传播,有效留住当地的年轻群体,并吸引外地学者参与到当地文化的研究中来,从而为其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1)将文化传承编入到文化教育中,增加学生群体对吉安古村落庐陵文化的理解,培养其文化传承观念,为庐陵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良好的后备人力资源。

(2)该地区还应重视文化活动的开展,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来加强人们的文化素养。吉安市可以定期开展相应的庐陵文化继承竞比活动,鼓励人们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去,培养人们对庐陵文化的继承意识。当地民宿的文化活动,如一些祭祖、婚嫁和傩祭等都可当作本地文化产品,它们具有古村鲜明的文化特色,相关部门要注重对其文化产品宣传活动的支持力度。

3.3 借助现代化技术推广吉安古村落庐陵文化

新时期吉安古村落庐陵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可以借鉴现代化经营模式,通过现代化技术进行庐陵文化的推广。在推广中应重视与消费者的沟通,对消费者情况进行研究,结合庐陵文化的特点进行相关产品及艺术品的研制和开发,以便有效吸引消费者的注意,促进其文化的推广。

在对外进行文化推广的过程中,为了获取更高的社会关注度,应充分利用网络媒体进行宣传,可以通过借助网络主播粉丝效应,促进广大粉丝群体对其文化进行学习。同时,还可以拍摄一些与传统工艺相关短视频,将其在网络视频平台中进行发布,这样也能够将传统工艺进行直观呈现,吸引一些网络观众的注意力。相关部门还可以建立有关该地区传统文化传承的公众号,实时发布一些与古村相关的活动信息,以此向人们推广吉安古村落庐陵文化的形式和内涵。此外,还可以建立与人们进行实时沟通交流的平台,同无法参与到当地文化体验中去的人们进行实时分享,这样便于对文化推广的反馈进行处理,从而促进庐陵文化的传播与发展[6]。

3.4 开发古村落庐陵文化旅游资源

吉安地区具有大量历史和人文景观,当地的民俗文化是其古村落景观的灵魂,同时也是庐陵古村落旅游文化发展基础。将吉安古村落的庐陵文化作为旅游资源吸引游客,不仅能够促进庐陵文化的传播,还能够为其文化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经济基础。但吉安古村落的分布较为分散,想要有效促进其旅游发展,则应注重吉安古村落庐陵文化旅游资源的规划和开发。

(1)规划古村落的旅游路线,促进古村之间的密切联系。以吉安为中心,进行北线、西线和南线等旅游精品路线的打造,从而对吉安古村落的文化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增强人们的旅游体验,有效促进庐陵文化的发展。

(2)利用比较完整的吉安古村落风貌,打造吉安庐陵名片。随着人们对吉安古村落认识的不断深入,庐陵文化的整体发展也能逐渐被带动,从而促进吉安古村落的发展。

(3)借助名人效应。可以同一些旅游名人或娱乐明星进行合作,将其作为文化形象大使来进行吉安地区的文化宣传及推广,以此方式迅速提吉安文化的影响力。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吉安古村落对庐陵文化的发展与传承具有载体功能,其有效展现了庐陵文化的特征和内涵。为更好地促进庐陵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需要正视其存在的问题,积极采取有效的方式加强庐陵文化的发展,这对庐陵文化的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吉安古村古村落
《古村小巷》
金吉安监理公司市场开拓取得重大突破
古村新景
古村之晨
古村——大芦
培中古村落文化
良户 呼吸着的古村落
五十都 古道上的古村落
妈妈,我回来了
火焰山下古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