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民间小戏七十年研究述评

2019-12-16黄旭涛

民间文化论坛 2019年4期
关键词:小戏民间戏曲

黄旭涛

民间小戏是中国民间文艺的重要组成部分。1949年以后,民间小戏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相关研究随之兴起。至今七十年来,文学、戏剧学、民俗学、人类学、音乐学、历史学、宗教学等学科的学者对民间小戏展开了多种理论视角和多种方法的研究,研究成果的数量和质量都达到有史以来的最高。研究界定了民间小戏的概念范围,考证了剧种的起源发展及分类,全面发掘整理和研究了小戏的剧本、音乐唱腔、表演,对小戏的传承变迁及保护发展展开持续讨论。研究多侧面多层次地分析了小戏的功能意义,阐释了小戏与地方社会文化的内在关系,揭示了小戏包涵的民众精神、族群认同等深层文化意蕴。总体而言,民间小戏研究先后受到政治话语、文学艺术话语、文化话语、遗产话语的影响而形成相应的学术发展阶段。

一、1951—1966:作为政治教化工具的民间小戏

民间小戏遍布全国各地,深刻而广泛地影响着民众的生活和思想。早在晚清,革命派作家就倡导将民间戏剧作为宣传先进思想、启蒙国人觉悟的工具。①钟敬文:《晚清革命派著作家的民间文艺学》,载钟敬文:《钟敬文学术论著自选集》,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92—98页。与这一主张相承,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1966年“文革”开始,民间小戏一直被当作宣传新思想、教育民众的工具,被赋予政治教化的功能,因此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小戏研究随之兴起。这阶段的研究成果集中刊发在当时民间戏剧界影响较大的期刊《戏剧报》上,研究主题集中在以下方面:

(一)“双百方针”和“戏改”政策下民间小戏改造实践的经验评介

1951年4月,中国戏曲研究院成立,毛泽东题词“百花齐放,推陈出新”,这也是对戏曲发展方向的指示,这项指示让一直以“草台班社”形式演出的民间小戏搬上了舞台,对小戏地位的提高产生了决定性影响。随着表演场域的改变,小戏在剧目内容、表演、唱腔、舞美方面都发生了变化,很多文章对小戏搬上舞台的经验予以介绍评论。①马少波:《欢迎新事物、新生命——祝陇东道情剧的诞生》,《戏剧报》,1959年第19期。

1951年5月5日,政务院颁布了《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关于戏曲改革工作的指示》,指出“地方戏尤其是民间小戏,形式较简单活泼,容易反映现代生活,并且也容易为群众接受,应特别加以重视。今后各地戏曲改进工作应以对当地群众影响最大的剧种为主要改革与发展对象。为此,应广泛搜集、记录、刊行地方戏、民间小戏的新旧剧本,以供研究改进。”②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戏曲研究》编辑部、吉林省文化厅戏剧创作评论室评论辅导部编:《戏剧工作文献资料汇编》,1984年,第25页。“戏改”政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民间小戏发展影响最大的文化政策,戏曲界围绕“改人、改制、改戏”对民间戏曲进行了全面革新,相关的实践活动成为学界的讨论重点。

首先,论述小戏的社会功能。哈华的《秧歌杂谈》③哈华:《秧歌杂谈》,上海:华东人民出版社,1951年。、张庚的《论新歌剧》④张庚:《论新歌剧》,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8年。主要从宣传意识形态、改造民众思想的角度论述了小戏的功能。其次,介绍与评论小戏的剧目内容和表演形式的改革经验。⑤何冬保:《湖南花鼓戏的前途》,《戏剧报》,1956年第10期。陈刚、刘乃崇:《谈谈湖南花鼓戏的〈三里湾〉》,《戏剧报》,1958年第12期。王林夫:《新的尝试——参加道情戏〈木匠迎亲〉导、表演的一点体会》,《陕西戏剧》,1960年第5期。洪深从秧歌戏的表演特色角度敏锐地指出,秧歌运动坚决清除丑角的胡闹和男女“骚情”的东西,实际上已经改变了秧歌的形式,因为它们是秧歌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因此形成了一部分特有的技术。⑥洪深:《洪深文集》(四),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第187页。再次,艺人的生平、表演风格及其在新文艺政策下的成长史,成为讨论主题之一。

(二)《中国地方戏曲集成》带动了民间小戏剧本资料的搜集

从1958年到1963年,中国戏剧家协会主编出版了《中国地方戏曲集成》,先后出版了121个地方剧种的368个剧目。同期出版的还有《安徽省传统剧目汇编》⑦安徽文学艺术研究所:《安徽省传统剧目汇编》,合肥:安徽文学艺术研究所,1959年。《华东地方戏曲丛刊》⑧华东戏曲研究院:《华东地方戏曲丛刊》,上海:新文艺出版社,1954年。《湖南地方戏曲丛刊》⑨湖南省文化局:《湖南地方戏曲丛刊》,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57年。。这些资料集收录了部分小戏剧种的剧目,如,“山西卷就收入朔县、祁太、太原、西火、州五、襄垣、沁源七种秧歌和左权小花戏;湖北卷收入沔阳、东路子、应山、襄阳花鼓和黄梅采茶戏、灯戏,江苏、安徽、山东还分别收有梨簧戏、四句推子、晦子戏、茂腔、一句句……”⑩曲六乙:《戏曲花苑竞艳芳——读〈中国地方戏曲集成〉稿札记》,《读书》,1959年第23期。各类小戏剧种也出版了相应的资料集,如《二人台剧本选集》⑪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局编:《二人台剧本选集》,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60年。《二人台牌子曲选集》⑫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局编:《二人台牌子曲选集》,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60年。等。

这次大范围的剧本搜集工作促使民间小戏资源得到整理,还救活了某些濒临失传的剧目,为此后民间小戏的研究提供了资料基础。与此同时,由于意识形态的影响,剧本经过了删节、过滤、加工,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资料的本真性和科学性。

(三)民间小戏理论研究肇始

首先,对民间小戏及剧种起源发展的考证研究。黄芝冈在《从秧歌到地方戏》一书中考证了从农人插秧、耘田、在田间群唱或对唱、竞唱的秧歌发展为花鼓戏、采茶戏和秧歌戏等民间小戏的过程;高度肯定了丑角在小戏中的重要地位,专门考证了丑角的演变。①黄芝冈:《从秧歌到地方戏》,北京:中华书局,1951年。他的研究资料详实、颇有创见,开启了民间小戏研究的先河。还有对某个剧种的研究,如,王铁夫在《二人转研究》中探讨了二人转的起源、演出形式、剧目,记录了一些老艺人的经历,这是最早对二人转展开学术研究的著述。②王铁夫:《二人转研究》,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56年。洪非考证了黄梅戏由采茶歌融合了当地及周边的花鼓、连厢、莲花落等多种民间说唱歌舞形式,发展为以歌舞表演为主的“二小戏”和“三小戏”,进而推进为正本戏的演变过程。③洪非:《黄梅戏早期史探》,《安徽史学》,1960年第1期。

其次,对民间小戏剧目、音乐唱腔和表演等文学艺术层面的研究。李岳南在《民间戏曲歌谣散论》之“谈民间小戏、拆唱及其他”中,对莲花落、蹦蹦戏的常见剧目进行了分析。④李岳南:《民间戏曲歌谣散论》,上海:上海出版社公司,1954年。张紫晨在《民间文学知识讲话》之“民间戏曲”中,分析了小戏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指出小戏是在民间歌舞、民间说唱基础上形成的。⑤张紫晨:《民间文学知识讲话》,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63年。也有对某个剧种的文学艺术本体的研究。⑥刘已明:《湘南花鼓戏的音乐》,《人民音乐》,1951年第6期。赣南采茶剧团编:《赣南采茶戏音乐》,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58年。

再次,民间小戏作为独立文类进入民间文学教材,初步建构了民间小戏研究的理论体系。在北京大学1960年油印版的民间文学教材《中国民间文学概论初稿》中,“民间小戏”单列为一章,界定了小戏的概念,论述了小戏的产生发展、思想内容、艺术特点。这标志着民间小戏作为独立的研究对象正式进入民间文学领域。教材框架初步建构了小戏研究的理论体系。⑦王萍:《民间文学对民间小戏研究的理论贡献——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20世纪末为主要讨论对象》,《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19年第1期。

总之,在这个阶段的研究成果中,对民间小戏为适应新的政策环境而形成的发展经验或会演报道类的评介文章多而理论研究少;民间小戏的理论研究肇始于这个时期,不乏有真知灼见的著述出现,且出现了小戏研究的基本理论架构,开启了小戏研究的风气并打下了研究基础;但是,由于受当时政治环境的影响,资料搜集和理论研究呈现出过分强调小戏的政治教化功能的倾向,很大程度上忽视或淡化了小戏的其他属性。

二、1978—2000:从文学艺术本体研究到文化研究

1966年到1978年期间,民间小戏遭到禁演,小戏研究一片沉寂。1978年后,小戏重新搬上舞台,相关研究随之复兴。特别是1983年到1999年,全国范围内开启了《中国戏曲志》的编纂工作,随着资料搜集整理工作的深入开展,民间小戏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由此迎来新的研究阶段。这个阶段,研究者摆脱了50、60年代政治话语的影响,回归对小戏文学艺术本体的研究;同时,受到80年代席卷学术界的文化研究热的影响,小戏研究的焦点逐渐从文学艺术本体转向其赖以生存的文化语境,涌现出交叉学科、多理论视角、多种方法的研究成果,迎来了小戏研究的第一个繁荣期。

(一)《中国戏曲志》全面推进了民间小戏的资料搜集和研究工作

1999年,《中国戏曲志》30卷全部出版,记述了戏曲起源至1982年两千多年间中华戏曲文化的发展史。志书收录了各地各民族的戏曲剧种394个,包括5218个有特色的代表性剧目。⑧刘文峰:《〈中国戏曲志〉的学术价值及其对学科建设的意义》,《文艺研究》,2000年第2期。志书不仅对各类戏剧的音乐、表演、舞台美术的发展历史和现状及特点进行了详实的记述,还记录了戏曲演出场所、文物古迹、报刊专著、戏曲轶闻传说等,每一卷还有剧种表、机构、演出习俗、谚语口诀等。志书的资料搜集全面、挖掘深入,被誉为“世界戏剧文化史上的最宏伟的工程”①刘文峰:《〈中国戏曲志〉的学术价值及其对学科建设的意义》,《文艺研究》,2000年第2期。。志书的编纂对民间小戏的资料搜集和研究有极大的推进意义,如,挖掘整理出一批古老的仪式剧种的珍贵资料。“先后在江西、安徽、贵州、广西、湖南、湖北、山西等地发现了与宗教仪式密切相关、戴面具表演的傩戏、地戏、赛戏等。”②刘文峰:《〈中国戏曲志〉的学术价值及其对学科建设的意义》,《文艺研究》,2000年第2期。召开了“全国民间小戏剧种学术讨论会”,对厘清小戏的范围及其与大戏的关系、深入讨论小戏的特质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此间,张紫晨的《中国民间小戏选》属于较早的以民间小戏为独立文类的剧本选集。③张紫晨:《中国民间小戏选》,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

(二)民间小戏的文学艺术本体研究成果丰硕

民间小戏是综合性表演艺术,这带来其研究的多学科性。本体研究主要是从戏剧学、文学、民间文学、美学、曲艺、音乐等学科角度出发,对剧种的起源发展、剧目内容、曲牌唱腔、艺术特色、表演、舞美等小戏的艺术组成要素进行的专项研究。在整个民间小戏学术史上,这类研究成果数量最多。研究大致分为以下主题:

1.概论性研究提供了理论框架,奠定了研究基础

概论性研究指对研究对象进行全方位概述的研究范式,这类研究在小戏研究的早期阶段占主导地位,为此后的小戏研究提供了理论框架并指出进一步开展研究的方向。1980年,钟敬文主编的《民间文学概论》出版,民间小戏被列为专章,全面系统地概述了民间小戏的概念及其产生发展的历史、思想内容、艺术风格以及道具戏,④钟敬文:《民间文学概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特别阐释了民间小戏的生活性和宗教性特点,体现出学科关注点的独特性和学术前瞻性。1981年,乌丙安发表了《民间小戏浅论》⑤乌丙安:《民间小戏浅论》,《戏剧艺术》,1981年第1期。一文,在与地方大戏对比的视角中,综述了小戏作为民间文艺现象的独特性,提出小戏起源于民间歌舞、说唱及祭祀仪式的观点,认为小戏的剧目内容、唱腔表演和语言风格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和劳作息息相关。文章厘清了民间小戏与地方大戏的关系,确立了小戏在民间戏曲和民间文艺中的地位。

随后,陆续出现了民间小戏研究专著。1981年香港出版了谭达先的《中国民间戏剧研究》,全书以小戏为主要论述对象,全面论述了小戏的特征和剧种、种类和思想内容、小戏与民间风俗劳动生活的关系、剧本艺术特点,⑥谭达先:《中国民间戏剧研究》,香港: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1981年。可谓学术史上第一部民间小戏研究专著。1989年出版的张紫晨的《中国民间小戏》正式以民间小戏为题名,论述了小戏的形成基础与途径、形成与发展进程、小戏的系统及其特点、结构形式和情节类型、小戏的演出和民间戏曲艺人等。该书对小戏的起源、分类提出重要的理论观点,还较早地关注民间戏曲艺人。⑦张紫晨:《中国民间小戏》,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9年。这是中国大陆的第一部民间小戏专著,也是民间小戏研究的扛鼎之作。1999年台湾出版了施德玉的《中国地方小戏之研究》,该书对民间小戏的概念、特质及其形成发展之路径、小戏题材类别和特色进行了全面论述。⑧施德玉:《中国地方小戏之研究》,台北:学海出版社,1999年。

三部专著在总结民间小戏的整体特征方面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为此后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架构。另外,三部作品都从民间文艺的立场分析小戏,程度不同地论述了小戏与民众生活的关系,体现出从民众生活角度审视小戏的研究意图,但是,概论性研究和受一般文艺学分析框架的影响限制了这一视角的深入。

与民间小戏概论研究相呼应,大量对某个小戏剧种的源流考辩、剧目内容、唱腔、表演风格进行全景式研究的论文层出不穷,①廖军:《赣南采茶戏探究》,《南方文物》,2001年第4期。这类研究为各类剧种的深入研究打下了基础。

2.剧种源流考证、小戏剧种分类及特点研究成果丰富

考证各类民间小戏剧种的源流及其发展一直是学术史上的研究热点。在《中国戏曲志》编纂工作中,为了弄清各个地方戏曲剧种的来龙去脉,中国戏曲志编辑部曾与戏曲研究部门多次联合召开过学术讨论会,分类探讨各个剧种的起源与形成,乃至各个剧种之间的相互关系,由此大大推动了剧种史的深入研究。②刘文峰:《〈中国戏曲志〉的学术价值及其对学科建设的意义》,《文艺研究》,2000年第2期。

对民间小戏表演形态的形成发展的考证研究。潜明兹梳理了民间小戏从萌芽、形成到兴盛的历史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新发展,论述了大戏和小戏的渊源关系。③潜明兹:《民间小戏的溯源》《民间小戏兴盛的时期与原因》《民间小戏的新发展》,载潜明兹:《民间文化的魅力》,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300—331页。朱恒夫总结了民间小戏的五种源头:民歌、民间舞蹈、说唱、木偶皮影、宗教仪式,论述了小戏唱腔、表演风格的独特性。④朱恒夫:《民间小戏产生的途径与形态特征》,《文艺研究》,1991年第1期。陶思炎认为民间小戏与原始巫术宗教有密切关系,巫术仪式、迎神赛会等傩戏傩舞为表现现实生活的小戏准备了条件,进而从固定和流动及道具的象征意义角度论述了小戏的特质。⑤陶思炎:《民间小戏略论》,《民俗研究》,1992年第1期。对某类剧种的源流考证的研究成果更为丰富,如,二人转、凤阳花鼓、黄梅戏、花鼓戏、采茶戏、皮影戏等剧种的起源、流变及其分类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⑥蔣星煜:《凤阳花鼓的演变与流传》,《安徽大学学报》,1980年第2期。龙华:《湖南花鼓戏的艺术种类和流派》,《湖南师院学报》,1981年第2期。张林:《二人转起源初探》,《曲艺艺术论丛》,1981年第1期。刘永江:《东北地方戏研究——二人转的起源》,《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学报》,1985年第1期。张紫晨:《晋中秧歌初探》,载张紫晨:《张紫晨民间文艺学民俗学论文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王振忠:《凤阳花鼓新证》,《复旦学报》,1995年第2期。廖军:《略谈茶与赣南采茶戏及其艺术特点》,《农业考古》,1996年第2期。

受同期文化研究热的影响,剧种源流考证表现出与地域文化、民族文化紧密结合的特点。如,王兆乾在《灯、灯会、灯戏》一文中,追溯了采茶戏、花鼓戏等小戏剧种的源头,认为社神信仰、祭祀社神的活动孕育了社火、灯会乃至灯戏,揭示了灯戏最初的祭祀社神、祖先的民俗功能,总结了小戏折射出的地域文化特色。⑦王兆乾:《灯·灯会·灯戏》,《黄梅戏艺术》,1992年第1期。李映论述了满族文化与二人转之间的渊源关系。⑧李映:《满族文化与东北二人转——也谈二人转的源流问题》,《戏剧文学》,1996年第3、4、5期。杨朴论述了二人转的起源、表演特色与东北人文生态环境和风俗习惯的内在联系。⑨杨朴:《二人转与东北民俗》,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康保成论证了佛教与中国皮影戏形影相随的密切关系。⑩康保成:《佛教与中国皮影戏的发展》,《文艺研究》,2003年第5期。此类研究成果还有较多。⑪詹石窗:《道情考论》,《宗教学研究》,1996年第4期。魏力群:《中国民间皮影造型考略》,《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3期。蔡际洲:《“楚人善歌”:荆楚音乐文化区鸟瞰——长江流域音乐文化巡礼之四》,《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龚国光:《江西采茶戏的当代品格与演剧重构》,《江西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孙红侠、刘文峰:《二人转的起源》,《戏曲艺术》,2006年第1期。董斌、魏建林:《民间小戏起源与艺术特征的人类学解读》,《社科纵横》,2006年第3期。

此外,从音乐学、戏曲学角度研究民间小戏唱腔、乐器、艺术特征的成果丰富,如,论述剧种唱腔特色及其发生、传播与变异;①冯娴:《东北二人转音乐》,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5年。李武华:《湖南花鼓戏音律考察及后记》,《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1988年第3期。时白林:《安徽戏曲音乐的源流与特色》,《音乐研究》,1993年第2期。黄翔鹏:《二人台音乐中埋藏着珍宝》,《中国音乐学》,1997年第3期。阐释小戏声腔与大戏声腔之间的关系,为小戏在戏曲史中的地位正名②任光伟:《〈耍孩儿〉纵横考——兼谈“柳子”声腔的渊源与流变》,《戏曲艺术》,1989年第3期。等等。另有学者从美学角度对小戏的表演风格展开研究,③田子馥:《谈二人转滑稽之美》,《社会科学战线》,1991年第2期。张振海:《论二人转的审美感知》,《戏剧文学》,1992年第12期。马华祥:《早期地方戏的喜剧风格》,《河南师大学报》,1993年第3期。王木箫:《二人转美学三题》,《戏剧文学》,2002年第1期。吴文科:《二人转:当代中国审美风尚的一个支点》,《艺术评论》,2004年第11期。从文学角度对小戏剧本的结构、语言、情境、韵律展开研究。④曾泽昌、阳贻禄:《论赣南采茶戏的文学特征》,《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1年第4期。

(三)从文本到语境:文化视域拓宽了民间小戏的研究视野

20世纪80年代,在文化研究热潮的影响下,民间小戏研究的焦点发生了“从文本到语境”的转变,关注与小戏密切相关的仪式、民俗、政治、社会、历史等方面的信息,颠覆了传统的文学艺术研究而走向更深刻、更开阔的文化研究。研究方法也从传统的文献考证、文本分析转向文献与田野考察和文物考证相结合的方法。这一转变极大地推进了民间小戏研究的繁荣局面。

1.从小戏剧本透视地方社会和乡民意识

民间小戏文化研究的取向之一,是以小戏剧本为文献资料,探讨文本背后的地域文化及其包涵的伦理观念、民俗心理及民族精神等深层的文化内涵。如,欧达伟和董晓萍对定县秧歌和定县乡民生活和思想观念的研究;⑤[美]欧达伟著:《中国民众思想史论——20世纪初期—1949年华北地区的民间文献及其思想观念研究》,董晓萍译,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5年;董晓萍、[美]欧达伟:《乡村戏曲表演与中国现代民众》,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行龙、毕苑对祁太秧歌与晋中乡土社会的研究;⑥毕苑:《从祁太秧歌看近代晋中地区的民众意识》,《山西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行龙、毕苑:《秧歌里的世界——兼论民俗文献与中国社会史研究》,《民俗研究》,2001年第2期。江棘将定县秧歌剧目反映的女神信仰与乡村女性结社的现实联系在一起,揭示了小戏对乡村女性的生命意义。⑦江棘:《民间小戏的女神信仰与乡村女性社会——以定县秧歌为例》,《戏剧》,2017年第6期。这类研究虽然以小戏剧本为主要文献资料,但视野已经拓展到地方社会生活和历史变革的大背景中,将小戏剧本内容与当地的社会生活结合起来,探讨剧本蕴藏的民众的伦理道德意识和思想观念。

2.在表演语境中揭示小戏表演文本的意义:仪式剧研究形成学术热点

民间小戏文化研究的取向之二,是以民间小戏表演文本为对象,研究表演现场传达的民俗信息及其文化内涵。文化视域为学者打开更开阔的学术视野,使其关注戏剧生成的社会文化环境及具体的仪式表演情景在戏剧生成和表演中的意义,因此,构成民间戏剧生长土壤和发展动力的文化因素就成为民间戏剧研究的重要部分。⑧刘祯:《民间戏剧、戏剧文化的研究及意义》,《民族艺术》,2001年第3期。对表演语境的重视,让学者以新的理论高度审视戏剧的生成原因、表演形态及其在民俗生活、民众精神、社群认同方面的功能和意义。这类研究以20世纪80年代后出现的傩戏、目连戏等仪式剧研究最为集中。

傩戏赛戏在《中国戏曲志》的搜集工作中被发现,引起国内外研究宗教文化的专家学者的关注,推动了宗教戏剧文化的研究。⑨刘文峰:《〈中国戏曲志〉的学术价值及其对学科建设的意义》,《文艺研究》,2000年第2期。80年代中后期大陆兴起了目连戏和傩戏研究,90年代初发展为仪式剧研究,当时,国内几乎每年都要举办一次规模较大的傩戏、目连戏国际学术研讨会,形成了持续的研究热潮,①刘祯:《民间戏剧、戏剧文化的研究及意义》,《民族艺术》,2001年第3期。成就了丰富的研究成果。这类研究从戏剧与仪式关系的角度解读仪式剧,涉及的问题有:傩戏等仪式剧的概念界定及其民间性特征、仪式功能意义讨论,从傩文化角度探寻戏剧的起源和形成,宗教祭祀戏剧研究,目连戏研究等。代表性成果有:何翠萍从象征和功能的角度探讨民间仪式剧表演的文化意义。②何翠萍:《人类学:人类学研究民间戏曲的意义》,《民俗曲艺》,第30辑,1984年。龙彼得提出宗教仪式是中国戏剧的源头。③[英]龙彼得:《中国戏剧源于宗教仪式考》,王秋桂、苏友贞译,王秋桂编:《中国文学论著译丛》,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5年。田仲一成从仪式剧在宗族祭祀中发挥的社会功能切入,揭示了在地方社会和乡村中戏剧的起源发展与宗族的关系,重新认识中国戏剧发展史。④[日]田仲一成:《中国的宗族与戏剧》,钱航、任余白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王秋桂组织的“中国地方戏与仪式研究”的大型课题,对内地、台湾、香港和新加坡的仪式剧进行了大范围研究。曲六乙、周华斌、萧兵、王兆乾、庹修明就傩祭和傩戏以及原始宗教祭祀和戏剧之间的渊源关系等问题展开论述。⑤曲六乙:《建立傩戏学引言——在贵州傩戏学术讨论会上的发言》,曲六乙:《傩戏、少数民族戏剧及其它》,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周华斌:《中原傩戏源流》,《中华戏曲》,第12辑,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薛若琳:《傩戏:傩坛和戏曲的双重选择》,《文艺研究》,1990年第6期。庹修明:《中国傩文化论述》,《民族艺术》,1997年第1期。容世诚探讨了中国宗教仪式剧的性质和模式,讨论了中国戏曲的表演场合、演剧功能、宗教仪式、故事母题、祭戏结合、剧场空间和社群区域等概念,考察了仪式剧表演和族群认同的关系。⑥容世诚:《戏曲人类学初探:仪式、剧场与社群》,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康保成通过研究戏剧与祭祀的关系发现,秧歌戏、采茶戏、花鼓戏、花灯戏、傩戏的共同源头都是沿门逐疫,他对以傩戏为代表的民间小戏的民俗性内涵进行了深入研究。⑦康保成:《傩戏艺术源流》,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刘祯站在民间的立场审视目连戏的发展形态和演出盛况,揭示了民间仪式剧的生活化世俗化的本质特征。⑧刘祯:《中国民间目连文化》,成都:巴蜀书社,1997年。

在方法上,这类研究突破了平面化的历史文献研究,转向“文献文物与田野、戏剧与文化综合考察结合起来”⑨刘祯:《民间戏剧、戏剧文化的研究及意义》,《民族艺术》,2001年第3期。的研究,从个案出发,运用田野调查方法,深入戏剧演出现场,研究特定仪式活动中的演剧活动。通过论证地方文化背景、表演语境与仪式剧的内在关联,解读仪式剧的象征意义和社会功能,阐释其中蕴涵的民间文化精神,更加切近现实生活层面揭示戏剧的文化意义。研究方法的转变,为学者打开了新的研究视野、开创了新的研究途径。

此外,学界还对民间小戏的表演与节令民俗、地方民俗等多种语境因素的关系展开充分论证,多层面揭示了小戏表演的功能意义。如,杨明锷论述了节令祭祀和演剧的互动关系。⑩杨明锷:《民间节令祭祀与演戏》,《民俗曲艺》,第39辑,1986年。杨朴从艺术构型的角度分析了二人转表层结构中凝练的东北农民的深层结构心理,认为二人转表现了性爱情爱的浪漫和自由。⑪杨朴:《论二人转艺术的构型》,《戏剧文学》,1992年第12期。郝誉翔通过研究目连戏里的小戏认为,目连戏宣扬道德教化的主旨和小戏的淫秽败德看似矛盾,其实都是维持社会秩序的手段,甚至是改革社会进步的推动力。⑫郝誉翔:《目连戏中滑稽小戏的内容及意义》,《民族艺术》,1996年第4期。李亦园对戏曲展演仪式、口头传统及其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展开研究。①李亦园:《和谐与超越——中国传统仪式戏剧的双重展演意涵》《民间戏曲的文化观察》,载李亦园:《李亦园自选集》,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郑传寅认为,节日为戏曲表演集结了观众,节日民俗环境又制约了戏曲艺术的生产,铸成戏曲独特的艺术面貌。②郑传寅:《节日民俗与古代戏曲文化的传播》,《东南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总体而言,这个阶段民间小戏研究成果的集中领域之一,是文学艺术本体研究,包括对民间小戏及各类剧种的起源发展的考证、剧种流派分类,对小戏各组成要素的艺术特色的论述,在总结各类剧种的剧目内容和艺术特色方面作出重要贡献;但是,艺术组成要素的分类研究也不可避免地遮蔽了作为整体现象的民间小戏的民间文化特质;研究成果集中领域之二,是对民间小戏的文化研究,这类研究在理论视角和研究方法上将小戏研究推向更高层次,从地域文化和民间文化视角观照小戏,呈现出小戏的民俗性、生活性、仪式性等特质。随着文化视域的拓展,多学科参与到小戏研究中来,形成了多学科综合性交叉研究的现象,推进了相关的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的发展。

三、2001—2018:从民间小戏的传承发展到遗产保护的研究

进入21世纪以来,学科交叉开启了多种理论视角,为多重学术生长点的形成创造了条件,促使民间小戏研究推向纵深,形成了全面繁荣的研究局面。这一时期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领域:

(一)民间小戏的仪式功能和社会意义研究推向纵深

沿袭20世纪80年代民间小戏文化研究的脉络,学界对民间小戏的仪式功能有了更深刻的揭示。

首先,阐释原生态民间小戏的文化意义。刘祯认为《天官赐福》演出是一种吉庆仪礼,具有仪式意义,因此有广泛的群众基础。③刘祯:《〈天官赐福〉文本的文化阐释》,《艺术百家》,2001年第3期。汪晓云通过对相对原生态的黄梅戏进行知识考古研究,揭示了黄梅戏的民间狂欢仪式本质,认为插科打诨、粗俗的骂人话和戏谑的动作、仪式性与民间仪式形态性唱词,是地方戏最具本质性的民间狂欢仪式的体现,是乡村原生态地方戏的核心。④汪晓云:《民间狂欢仪式:黄梅戏的相对原生态》,《中国戏曲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杨朴从狂欢文化角度阐释二人转粗鄙化表演的文化意义;⑤杨朴:《粗鄙:二人转艺术的本质》,《戏剧文学》,2004年第7期。立足东北民俗和信仰的历史脉络,从原型批评的角度阐释了二人转是二神对舞的神圣性爱仪式,阐明了二人转表演模式中“女爱男”的主题及原因。⑥杨朴:《二人转的文化阐释》,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年。周福岩从戏谑文化视角探讨了二人转。⑦周福岩:《方言、二人转与东北地域文化问题》,《民俗研究》,2007年第2期。

其次,民间小戏在抗战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段时间,一度被赋予政治教化的功能,这一改造的实践过程和结果的社会意义成为学界的研究热点。改造让小戏的表演内容和形式发生巨大变化,折射出官方权力向基层社会的渗透和对地方话语权的剥夺和控制。⑧韩晓莉、行龙:《战争话语下的草根文化——论抗战时期山西革命根据地的民间小戏》,《近代史研究》,2006年第6期。透过对改造过程的分析,揭示出国家与乡村之间的互动联系,折射出社会变迁的轨迹。⑨韩晓莉:《被改造的民间戏曲——以20世纪山西秧歌小戏为中心的社会史考察》,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通过对小戏内容、形式、功能的改革,政治话语得以传播到乡村社会,实现了政治与民间文化的结合及国家与乡村社会的互动。①赵法发:《革命话语下的民间文化——以甘肃环县道情皮影戏为例(1949—1978)》,《青海民族研究》,2009年第4期。毛巧晖围绕“民间性”考察了新秧歌运动,认为,新秧歌是成功借用民间形式、运用民间语言创作的一个典范,但它的核心仍然是运用官方立场置换民间立场的文学表达,这是新秧歌运动没有实现民间性的重要环节。②毛巧晖:《新秧歌运动的民间性解析》,《民族文学研究》,2011年第6期。这类研究多侧面还原了民间小戏被改造的过程,以及改造过程中国家权力与民间小戏、民间艺人、乡土社会之间的多重互动。

(二)民间小戏表演传统与乡土社会关系研究成果丰富

在口头程式理论、民族志诗学、表演理论的影响下,民间文学研究发生了从文本走向语境、从书面走向口头的研究范式的转型。③刘宗迪:《从书面范式到口头范式:论民间文艺学的范式转换与学科独立》,《民族文学研究》,2004年第2期。民俗研究也主张“突破文本著述范围的限制,考察一种文化是怎样在实际生活中被活泼泼地运用与传承的”④刘铁梁:《村落生活与文化体系中的乡民艺术》,《民族艺术》,2006年第1期。。这一诉求和同期民族音乐学的主张合拍,两者在新的学术视野中共同推进了对民间小戏的研究。研究的焦点从书面文本转向每一次在特定表演语境中生成的表演文本,表演者、观众及众多语境因素被纳入研究视野,通过展现特定情境中民俗事件的生成过程,呈现小戏表演传统传承的实践过程,由此接近被创造和被接受的活的民间小戏表演传统,在民众的生活世界中理解民间小戏表演传统的传承动力。

作为口头传承的民间文艺形式,民间小戏的剧本表现出高度程式化的表述特点,程式单元为艺人记忆和创作剧本提供了依据。⑤黄旭涛:《民间小戏中的口头诗学——以祁太秧歌为个案》,《民俗研究》,2005年第3期。同时,小戏的每一次表演都会与表演场域中的观众、礼仪活动等众多因素发生互动,激发剧本和音乐的即兴创作,⑥周显宝:《论“加滚”——皖南民间戏曲音乐的即兴创作特征与仪式背景》,《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形成独一无二的“这一个”表演文本,产生相应的民俗文化意义。⑦杨红:《田野中的音乐体验之研究——试析有关中国民间综合演艺品种的音乐民族志理论与方法》,《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黄旭涛:《仪式活动建构了民间小戏的表演场域——以一次葬礼中的祁太秧歌表演为例》,《民族艺术》,2007年第4期。杨红通过对山西河曲二人台民间戏班和西口路文化关系的实地考察,论述了生态环境和历史语境对二人台音乐的历史构成与本体形态的影响,描述了民间戏班的组成和运作模式,与乡俗礼仪联系在一起探讨了二人台表演的文化意义。⑧杨红:《当代社会变迁中的二人台研究——河曲民间戏班与地域文化之互动关系》,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年。李跃忠从民俗生态视角对例戏发生演变的规律、艺术形态及其习俗内涵做了全景式剖析。⑨李跃忠:《演剧、仪式与信仰:民俗学视野下的例戏研究》,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2年。黄旭涛在晋中乡土社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探讨了祁太秧歌表演传统的传承机制,从民俗生活层面揭示了民间小戏作为生活方式的存在根源和发展动力。⑩黄旭涛:《民间小戏表演传统的田野考察——以祁太秧歌为个案》,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3年。吕慧敏在东北乡土社会中探讨了二人转生生不息的传承动力和传承机制。⑪吕慧敏:《生生不息的车轱辘菜——东北二人转在乡土社会中的传承》,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这类研究深入乡土社会生活和特定的表演场域,探讨民间小戏作为民俗传统的生活文化意义,揭示其传承的民俗根源。

(三)民间小戏艺人群体研究异军突起

21世纪前,学界对民间戏曲艺人的关注较少,已有的研究主要运用文献法对戏班资料进行发掘梳理记录研究。①重要的研究有:齐如山:《戏班》,北京:北平国剧学会,1935年。也出现了部分用田野调查方法展开的研究,但数量极少。如,洪长泰通过描述陕北盲艺人韩起祥被政府改造的生活经历,呈现了特定社会语境中一个民间艺人被塑造为人民艺术家的过程,揭示了民间艺人及艺术品的生成过程。②参见董晓萍:《创造中国荷马的“延安梦”——评洪长泰〈改造盲书匠——韩起祥和解放区的延安说书运动〉》,中国民俗学会编:《中国民俗学年刊》2000—2001年合刊,北京:学苑出版社,2002年。邱坤良对台北歌仔戏班的剧团组织、演员生活和表演形式展开调研。③邱坤良:《“民安”—月记:一个野台戏班的初步研究》,载陈守仁:《实地考察与戏曲研究》,香港:香港中文大学粤剧研究计划,1997年。

21世纪以来,涌现出一批运用田野调查方法对艺人群体、戏班的生存状态进行调查的调研成果。傅谨以台州民间戏班为个案,描述了戏班的存在方式、内在构成,揭示了民间戏班拥有顽强生命力的文化渊源。④傅瑾:《草根的力量——台州戏班的田野调查与研究》,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杨红对二人台戏班展开田野调查与追踪。⑤杨红:《乡俗礼仪中的民间戏班研究——对两个民间戏班的田野调查》,《中国音乐学》,2005年第3期。孙红侠对二人转戏班及表演习俗的搜索、整理与研究。⑥孙红侠:《二人转戏俗研究》,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3年。这类研究开启了新的研究路径,带动了一批对各类剧种戏班的田野考察研究。⑦张应华:《石阡木偶戏的戏班组织与传承》,《贵州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这类研究通过描述艺人群体的生存状态和组织形态,实现了由戏向班、由艺向人、由俗向民的转变,突破了以往研究中“见戏不见班、见艺不见人、见俗不见民”的片面性,更加切近小戏表演的生成过程。

(四)民间小戏遗产保护研究方兴未艾

民间小戏的传承发展一直是学界关注的重要话题,在社会转型期,这个问题显得尤为重要,研究成果也相对集中。改革开放后,中国经历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民间戏曲的生存语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部分地方戏剧种因无法适应社会变迁而衰落或消失。据20世纪50年代的统计,全国共有368个剧种,到2005年缩减为267个。⑧刘文峰、谢玉辉、张艳琴:《山西戏曲生存现状调查》,刘文峰、谢玉辉主编:《全国剧种剧团现状调查报告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年,第24页。与此同时,也有部分剧种对社会发展表现出强大的适应力。学界围绕民间小戏传承变迁的现状和原因展开研究。如,对某个剧种的演唱内容、形式、曲式变化的研究;⑨王红箫:《同地异天:二人转的嬗变——二人转现状的深层分析》,《文艺争鸣》,2007年第11期。张佩莺、钟海林:《对赣南采茶戏传承的思考》,《中国戏剧》,2007年第2期。通过对剧种衰落或崛起的社会文化原因分析,指出,用传统的形式表达当下的生活感受,适应和满足当下的社会需求,小戏就能延续发展;⑩黄纪苏、祝东力:《民间草根势力崛起中国——大东北文化及二人转对话》,《艺术评论》,2004年第11期。小戏表演传统的生命力就在于不断顺应社会的变化而变,但是,不论小戏的表演形态如何变化,其精神内核不会变化。⑪杨朴、李艳荣:《论二人转的变与不变》,《戏剧文学》,2004年第11期。

2003年,中国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保护缔约国之后,民间小戏的传承发展转变为遗产保护的话语表述。遗产保护为学界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促进了新成果的出现,体现在三个层次:

首先,小戏遗产保护的理论探讨。刘祯从民间小戏的形态价值和生态意义角度指出,保护和建设小戏赖以生存的民俗文化、宗教祭祀文化链,会对小戏的保护发展起到积极作用。①刘祯:《论民间小戏的形态价值与生态意义》,《文化遗产》,2008年第4期。刘文峰指出,小戏应该在与时俱进的创新中求得发展。②刘文峰:《从百戏盛典看民间小戏的传承创新》,《福建艺术》,2019年第1期。对戏曲传承人的文化功能的研究,凸显了传承人保护的意义和价值。③郭英德:《传统戏剧表演艺术传承人的特性与功能》,《天津社会科学》,2008年第3期。

其次,非遗保护工作推进了民间小戏资料的搜集整理,涌现出具有珍贵资料价值的文集。如,《凤阳花鼓全书》包括史论、文献、词曲、文集四卷。④夏玉润、高寿仙:《凤阳花鼓全书》,合肥:黄山书社,2016年。2018年,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全面启动实施《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编纂工作,将“民间小戏”单列一个类别,这是有史以来首次以“民间小戏”为文类主题在全国范围内发起的资料搜集工作,凸显了民间小戏独立的主体地位。在剧种急剧衰退的现实背景下,这一工作有抢救保存资料的重大意义;在民间文学新的学术理念的引领下,这一工作可以为今后小戏研究储备更加科学的研究资料。

再次,推进了各类剧种的全面梳理和实证研究。如,魏力群的《中国皮影艺术史》介绍了中国皮影戏的分布,对民间流传的影戏起始说进行了辨析,对明代、近代、当代影戏的流传、发展、兴衰进行了描述分析。⑤魏力群:《中国皮影艺术史》,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年。康保成的《中国皮影戏的渊源与地域文化研究》分为历史源流篇、艺术形态篇、地方影戏篇、传承与保护篇,运用文献搜集和田野调查方法,对我国皮影戏的历史与现状进行了全方位研究。⑥康保成:《中国皮影戏的渊源与地域文化研究》,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2011年。此外,这一时期还涌现出大量对某个剧种的发展现状、传承和保护方式的调研成果。⑦薛正昌:《皮影戏“非遗”传承者:张进绪与他的皮影家族》,《宁夏社会科学》,2010年第6期。⑧李玫:《中国民间小戏史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

(五)各类剧种的史论研究成果更趋丰富

由于多学科和多理论视角的介入,学界涌现出大量研究视角和观点新颖、资料系统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首先,对民间小戏及具体剧种发展史的重新梳理。李玫从戏曲史角度梳理了民间小戏的传承脉络,特别是对明清两代出现的经典小戏作品做了汇集、梳理和研究。⑧张泽洪梳理了一千多年来道情在中国的传播史,考察了道情在全国各地的流播及地方化过程,认为,唱道情是传播道教思想的一种通俗说唱,也是道教济世度人的教化方式。⑨张泽洪:《道情说唱与中国民间文化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

其次,将新的理论视角引入民间小戏研究。汪晓云将族群认同理论引入台湾戏曲研究,指出,戏曲作为台湾闽南移民的“集体记忆”,是族群认同的重要构成要素与载体;作为族群认同的要素,戏曲在政治与社会变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⑩汪晓云:《闽台民间戏曲与族群认同》,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黄清喜从“生活世界”的角度,对宗族与石邮傩进行了宗族与历史、象征与现实、信仰与目标、生活经验与宗族集体意识的整体研究,揭示了宗族对石邮傩赋予的文化内涵。⑪黄清喜:《石邮傩的生活世界——基于宗族与历史的双重视角》,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沙垚从传播史角度结合传播政治经济学,运用人类学民族志方法,考察了1949年以来关中皮影戏的传播实践,描述了在半个多世纪的历史进程中,皮影戏与社会主义文艺和新自由主义的碰撞,考察农民作为文化的主体,在彼时与当下分别是如何表达文化变迁的,由此透视社会主义中国农民的文化是什么,以及他们的表达具有何种当代价值。①沙垚:《吾土吾民:农民的文化表达与主体性》,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年。

再次,对民间小戏或某地某类民间小戏的细致深入的全景式研究。如,陈美青对山西民间小戏的起源发展、戏班组织和演出形式、主题意蕴和表演风格的研究,②陈美青:《质野流芳——山西民间小戏研究》,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17年。王萍对西北民间小戏的研究。③王萍:《西北民间小戏文化研究》,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18年。围绕民间小戏的剧种起源、形态分类、剧目内容、音乐唱腔、舞蹈、表演、审美风格等展开的更为深入的研究,不乏新资料新观点的涌现。④蓝凡:《秧歌、花鼓、采茶与滩簧考辨》,《艺术百家》,2005年第1期。赖丹:《赣南客家舞蹈艺术中“三绝”的审美意韵》,《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11期。王敏:《江西赣南采茶戏的歌舞艺术》,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年。车锡伦:《“道情”考》,《戏曲研究》,2006年第2期。张晋俐:《“二人台”〈走西口〉的艺术特色分析》,《中国音乐》,2006年第2期。此外,一大批戏曲学、音乐学、民俗学、人类学的硕士博士学位论文以中国民间小戏或某类小戏剧种为研究对象,极大地丰富了研究成果,推进了小戏研究的繁荣发展。

总之,七十年来,民间小戏作为独立文类的主体地位经历了从模糊混沌到清晰明确的过程,民间小戏研究也经历了从肇始到全面繁荣的过程,小戏的资料建设和史论研究都积累和推进到历史新高。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小戏研究快速发展,在学科上,呈现出从单一学科到跨学科、从多个理论视角展开研究的发展趋势;在研究方法上,呈现出从文献研究到文献融合田野调查、文物考证的发展趋势;在研究范式上,从全景式概论性研究走向个案调查研究,从普泛式的理论总结过渡到从具有地方特征的案例中提炼理论;在研究对象上,经历了从戏转向班、从艺转向人、从俗转向民的变化。学界从多侧面和多角度对小戏的民间性、生活性、仪式性等特质展开持续深入的讨论,越来越接近小戏生存的本真状态。

猜你喜欢

小戏民间戏曲
戏曲从哪里来
《广西戏曲》
以史为纲:民间小戏实证研究的新范式——读陈美青《质野流芳:山西民间小戏研究》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古锁里藏了个小戏精
且慢过度夸赞“小戏骨”演技
歌剧要向戏曲学习
小戏骨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